我们把技艺不精称为“三脚猫”,这个说法起于何时?

我们把技艺不精称为“三脚猫”,这个说法起于何时?

“三脚猫”常用来比喻略知皮毛、学艺不精的人。关于这个词语的来历,历来说法颇多。最早见于宋代《白宝总珍集合》:“物不中谓之三脚猫。”意思是不中用的东西叫“三脚猫”,引申为学艺不精,粗通皮毛的人。

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张明善作北乐府《水仙子》讥时云:“说英雄,谁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意思是学艺不精之人(三脚猫,之前已有此义)却被当成像渭水河畔姜子牙那样的人才。非熊,同飞熊,姜尚的号。

民间传说这个词语来自江浙一带的方言。清代光绪年间,有位老艄公身强体壮。每次船泊于上海滩南码头后,就在码头前面的空地上习武卖艺。他精通十八般兵器,双手可以举起船上两只各重30公斤的三脚铁锚,并且舞弄如飞。老艄公一时名噪上海滩,很多练武爱好者慕名前来拜师学艺,老艄公都很高兴地收下他们。后来艄公离去,他的许多徒弟仍在码头空地舞弄三脚铁锚,但没有一个能达到当年老艄公那样炉火纯青的地步。于是,人们便戏称对某种技艺懂而不精的人为“三脚铁锚”,后简称为“三脚锚”。“锚”和“猫”又谐音,时间长了,“三脚锚”就被讹传为“三脚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