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杨坚出世

  杨坚,大隋王朝的开国皇帝,和历史上很多开国皇帝一样,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其中一个传奇就是,他虽然出身关陇贵族,却是一个生在寺院,由尼姑抚养长大的孩子。这段奇特的经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它给杨坚后来的人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一、武川苗裔
要讲隋朝,当然得从它的缔造者杨坚说起。
杨坚何许人也?可能有人会说,杨坚是弘农杨氏后裔。《隋书》《新唐书》都是这么记载的,那可是名门望族。这个家族有个大名鼎鼎的祖先叫杨震,是东汉人,号称“关西孔子”,是个大儒。这样说来,杨家不仅是名门望族,而且还是文化精英。
可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个所谓弘农杨氏后裔,恐怕是假的。
为什么?有两个证据。
第一,杨坚的父亲叫杨忠,而杨震的曾祖父也叫杨忠,这就有问题了。要知道,中国人跟外国人不一样。外国人若是敬重自己的祖宗,会给小孩取跟祖宗一样的名字,以示纪念。所以在英国皇室,就有从亨利一世到亨利四世,甚至还有从爱德华一世到爱德华八世。而中国人则不同,中国人在取名的时候讲究不犯祖先的名讳,特别是杨坚生活的时代还是士族社会,士族更讲究这一点。当时有学问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能背大量的家谱,可以和别人说一天的话,绝不冒犯别人任何祖先的名讳。比如说别人的爸爸叫李进,那当着人家绝不能说出“进”字,这样一来,“进门”就得改成“入门”。连别人祖先的名讳都要避讳,更何况是自己的祖宗。试想,如果杨坚真的出身弘农杨氏,他的父亲怎么可能取名杨忠呢?
第二,杨坚的妈妈名叫吕苦桃,是山东人。山东吕氏本来就默默无闻,再看苦桃这两个字,更是和小花、小草一样,是典型的劳动妇女的名字。事实上,吕苦桃的家庭也确实寒微。后来杨坚当了皇帝,到山东去寻找舅舅一家,把舅舅接到京城。杨坚看到舅舅就想起去世的母亲,潸然泪下,没想到,舅舅一点悲伤的表现都没有,反而当着好多大臣的面说了一句:“种末定不可偷,大似苦桃姊。”意思是,我们家的种谁也偷不去,你看皇帝跟我苦桃姐长得多像!说话如此不文雅,尽显寒门小户的本色。魏晋南北朝是门阀士族社会,婚姻最讲究门第。如果杨坚家出身于弘农杨氏,他的父亲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跟这样小门小户的女子结婚的。
所以说,所谓弘农杨氏,纯粹是自抬身价,冒牌货。
如果杨坚不是弘农杨氏的后裔,那么他到底是谁的后裔?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他的远祖是谁,从哪儿发祥的,已经搞不清楚了。根据《周书》等史料的记载,他真正的有名字和事迹记载的第一代祖先不是大儒杨震,而是一个投靠了鲜卑族政权的汉人,叫杨铉;杨氏一族,也不住在弘农,而是居住在一个叫武川镇的军镇里。
武川镇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的土城梁村,南面紧紧依靠着大青山,扼守草原进入内地的门户。
北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政权,太延五年(439)一举统一了中原,但是,北魏也有敌人。在它的北面,有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叫柔然,不时侵扰北魏。当时,北魏的首都还在平城(今山西大同),紧挨着草原,为了保障首都的安全,北魏就在沿边地区(今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建立了六个军镇,合称“六镇”,武川镇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六镇将士大部分是鲜卑贵族,还有一部分是汉人豪强,他们出将入相,政治前景光明。杨坚的祖先待在这个地方,进门喝酒吃肉,出门风吹草低,小时候舞枪弄棒,长大了精忠报国,应该生活得挺有意思,也挺有意义。
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大事,永远地改变了六镇的命运,改变了北魏的命运,当然,也改变了杨坚家族的命运。
正光四年(523),六镇士卒起义。起义大军离开自己的军镇,滚滚南下,迅速地冲垮了北魏政权。
可是,六镇是为了保护北魏而设立的,是国家柱石,怎么会起义?
这还得从北魏的汉化说起。北魏虽然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但是非常有雄心。统一中原后,它不希望延续此前少数民族政权的命运,只会打仗,不会治国,总是骤兴骤灭,它想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在中原扎下根来。可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要想扎根,只有汉化。
基于这样的雄心和见识,北魏孝文帝进行了大规模的汉化改革。积极学习汉人的先进管理经验,而且还要求所有鲜卑人都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话、娶汉女、葬汉地,加速民族融合。
另外,为了离中原地区更近,孝文帝还把首都从山西平城迁到了河南洛阳。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当然是一场非常伟大的变革,大大地推动了鲜卑族的文明进程,但与此同时,这场改革也埋下了六镇起义的种子。
为什么?简单来说,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损害了六镇军人的利益。
六镇本来是保卫国家、保卫首都的桥头堡,可是自从孝文帝迁都洛阳,六镇的地位就变了。从保卫首都的重镇变成了远离首都的边镇,没那么重要了。随着六镇的边缘化,六镇将士的地位也大大降低了,不仅升官越来越难,他们粗野豪放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不入那些汉化了的鲜卑贵族的法眼了。
又要吃苦,又不能升官,还要被人看不起,哪个鲜卑贵族还愿意到六镇来!没办法,北魏只好征发附属部落、汉人百姓甚至犯罪分子过来戍边。这样一来更糟糕了,原来的贵族子弟培训基地居然变成了劳改农场,地位真是一落千丈。
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气氛就在六镇弥漫开了。
第一是怨气,怨那个越来越汉化、越来越腐败、越来越跟他们格格不入的北魏中央政权。
第二是六镇内部的袍泽气,也就是哥们儿义气。大家虽然来自五湖四海,有鲜卑人,有汉人……但是,既然处境相同,也就不用把民族界限分得那么清楚了,都是割头换命的好兄弟,都把各个军镇看成自己的第二故乡,甚至比第一故乡还要亲切。
各个军镇和中央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终于,正光四年(523),六镇士兵爆发起义,起义军犹如洪流一般,一下子把北魏政权冲得七零八落。
二、杨忠发迹
这场大变故一下子改变了杨家的命运,确切地说,是改变了杨坚的爸爸杨忠的命运。
就在这场起义中,杨忠离开了世代生息的武川镇,辗转流落到山东。在泰山脚下,杨忠和农家女儿吕苦桃结婚了。显然,就杨忠的本意而言,他是想随遇而安,在山东开始新生活了。
但是,命运捉弄人,没过多久,杨忠又当了梁朝的俘虏,漂泊到了江南。
当时,和北魏隔淮河对立的政权正是梁朝。北魏内乱,梁朝趁火打劫,出兵山东,抓了不少俘虏回去,杨忠就是其中之一。按照史书记载,杨忠长得高大威猛,比南方人强壮多了,一看就是当兵的好材料,所以,他很快又被吸收进梁朝的军队。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年,又过不下去了。这次是为什么?
永安元年(528),北魏的内乱还没有结束,梁朝又想插手北魏的政治了。当时,北魏的皇帝去世,梁朝派了一支七千人的大军,护送早年投降梁朝的一个北魏王子元颢返回洛阳,争夺皇位,想要建立傀儡政权。原本出身北方的杨忠又被编入这支军队,进入洛阳。
本来,梁朝扶植的这个傀儡皇帝如果能够稳定下来的话,杨忠也算是从龙功臣,会有一个比较理想的位置。可是,好景不长,这个名叫元颢的皇帝没当几个月,就被一支少数民族军队杀了,杨忠再度当了俘虏。
这时候,北魏已经是乱者为王了,各种势力都在拼命发展,争夺地盘,相互吞并,杨忠也就辗转在各种军事力量之间,如水中的浮萍一般。
后来,他终于投靠到了独孤信将军麾下。独孤信也是武川镇出身,对杨忠这个小老乡很是赏识。从此,杨忠就成了独孤信的心腹,又跟着独孤信不断转战,到处流浪,从洛阳到关中,从关中到荆州,再从荆州二度进入江南的梁朝,几乎要把全天下都跑遍了。
就在杨忠颠沛流离的时候,中原地区的政局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北魏最终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两部分。西魏定都长安,东魏定都邺城(今河北临漳)。两边虽然都拥立一个北魏皇族后人当傀儡皇帝,但真正掌权的都是六镇出身的权臣。其中,西魏的掌门人叫宇文泰,是武川镇人,而东魏的掌门人叫高欢,是怀朔镇人。
各个军镇的内部凝聚力很强,既然出身武川镇的宇文泰在西魏掌握了大权,流落在各地的武川人就纷纷向西魏靠拢,杨忠当然也不例外。大统二年(536),在宇文泰的人才政策吸引之下,他又跟着老长官独孤信辗转从江南来到关中,投身到宇文泰的麾下。
当时,西魏政权还是鲜卑人的天下,所有人都必须向鲜卑人看齐。宇文泰赐给杨忠一个新的姓,叫普六茹。从此,杨忠也就变成了普六茹忠。改换鲜卑姓氏意味着他已经被这个政权视为自己人了。这一年,他已经三十一岁。
古人讲,三十而立,这个说法对杨忠来说一点不错。虽然早年坎坷,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杨忠终于稳定下来,进入人生的快车道了。当时,西魏和东魏整天打仗,杨忠屡立战功,在军队中的地位节节攀升,逐步树立起了骁勇的威名。
史书中记载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有一次,杨忠陪宇文泰打猎,忽然一头猛兽跑了过来,杨忠一看情况紧急,“左挟其腰,右拔其舌”,赤手空拳就把猛兽打死了,跟打虎英雄武松有得一比。
第二个故事。杨忠率领的军队和敌人的大军隔河对峙,两边兵力悬殊,情况非常危急,士兵吓得腿都软了。杨忠一看,索性命令士兵都下马,坐在地上休息,自己一个人骑马站在河中间,宛如中流砥柱,瞪着敌人。敌人一看杨忠如此神勇,再看士兵如此放松,以为是计,居然害怕,不敢追了。堪比猛张飞当阳桥上一声吼。
在战乱年代,这样的英雄当然会受到重用,就在杨忠进入西魏十四年之后,西魏整顿军队,完善府兵制,在府兵的顶端设置了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杨忠也就成了这十二大将军之一。这个身份到底有多重要?
要知道,在当时战火纷飞的情况下,西魏其实是军政合一,因此,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都是出将入相,不光是军队的统帅,同时也是国家的领导核心,还是当时关中地区最显赫的二十大家族的首领,各方面都处于社会的顶端。
这批军事贵族以武川镇军人为班底,定居关中,胡汉杂糅,文武合一,而且互相通婚,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所以史学界对它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叫作“关陇贵族集团”。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其中,西魏、北周和唐朝的始祖都是柱国,而隋朝的始祖杨忠则是大将军。能够挤入这个集团,杨忠真是发迹了。
三、雄武少年
杨忠已经功成名就了,他还缺什么呢?缺子嗣。半生奔波,转眼已经人到中年,不能没有接班人。老天也往往喜欢做锦上添花的事,就在杨忠事业日渐兴旺发达的时候,他的长子,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隋文帝杨坚诞生了。
这时候,杨忠已经三十六岁了,三十六岁得子,即使在今天都不算早,何况是杨忠生活的那个年代。中年得子,杨忠当然大喜过望。
中国历代皇帝诞生,都有各种灵异现象。杨坚出生时有没有?当然有。《隋书·高祖纪》里就记载了一段:“皇妣吕氏,以大统七年(541)六月癸丑夜,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这是最官方版的灵异说法了。
这段故事虽然话不多,但是包含着杨坚早年的重要信息,当然得仔细分析一下。我们把它分成三部分分析。
第一部分:“紫气充庭。”这是不是真的?这种紫气神光的故事太多了,基本都不可信,帝王神话而已。当然,若是生在朝霞四射的早晨或者是彩霞满天的傍晚,就算我们小老百姓的孩子,也没准儿能伴随着点紫气神光,只是没人记录罢了。
第二部分:“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这是不是真的?主体上是。
事实上,杨坚不仅生在寺院里,而且也确实是一个叫智仙的尼姑在寺院里养大的,跟佛教的缘分比从和尚到皇帝的朱元璋还要深。问题是,朱元璋是穷人,不得已到寺庙讨生活,杨忠好歹也是将军,为什么要把儿子交给尼姑养?这一方面当然说明杨忠信佛,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杨忠太爱这个孩子了。
中年得子,唯恐养不活,怎么办?当时的人普遍信佛,不如托身佛门,所以才让尼姑放在庵里养大。但是,真要放在尼姑庵里,自家人不能随时照看,杨忠哪能放心!怎么办?他是将军,家大业大,于是就把自家房子的一部分改作寺院,请当时鼎鼎有名的神尼智仙来住持,和《红楼梦》里的槛外人妙玉住进贾家家庙栊翠庵一样。这样一来,杨坚是进寺不离家,佛家的好处和世俗的好处都沾上了。这当然是杨忠疼惜儿子的一片苦心。
第三部分:“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这部分是不是真的?半真半假。
假的是哪部分?“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肯定是假的,因为这很畸形,根本不是正常人的长相;手上有字可信可不信,跟众多旅游景区那些所谓的犀牛望月是一个类型,看得出看不出全凭想象力了。
哪部分是真的?“目光外射”是真的。所谓目光外射,其实就是双眼炯炯有神,这是精力充沛的表现,也是权威人格的特征。杨忠本人就是个美男子,身材高大,美髯飘舞,很符合当时的审美品位。这样的身材遗传给杨坚,再加上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还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后来有很多人给杨坚看过相,都说他容貌非常,可能就是被他雄伟的外表和精光四射的眼神折服了吧。
可能有人会想,这样一个孩子,爸爸是将军,难免仗势欺人;父亲还是中年得子,肯定娇生惯养;又在尼姑庵里长大,难免带点女性气息,这应该是二世祖吧?长大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是不是呢?还真不是这样,杨坚从小就老成持重。在两方面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
第一,清心寡欲。杨坚成年之后曾经说,我从小在尼姑庵长大,所以就喜欢吃素,喜欢听寺里的钟声,大概前生就是和尚吧。换言之,尼姑庵没给他培养出什么女性气息,反而造就了他宗教徒一般的清静性格。
第二,不苟言笑。严肃到什么程度?《隋书》有一句话说他“虽至亲昵,不敢狎也”。从小就深沉,天生是当领导的料。
杨坚为什么会养成这样深沉严肃的性格?也可以找出两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第一,西魏的大环境不给他当二世祖的机会。北魏在六镇起义后,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杨坚家属于西魏。那么,东魏和西魏哪一方力量更强?当然是东魏。
首先,东魏经济实力强。东魏和西魏基本上以黄河为界。黄河“几”字形东边一竖再往东,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以东就是东魏,这可都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几”字形东边一竖往西,也就是陕西省往西,才是西魏。这边地狭民瘠,经济条件比东魏差了不少。
其次,东边的军事力量也强过西边。东魏和西魏的掌门人虽然都是六镇出身,他们的军事班底也都是六镇将士,但是,因为东魏占据的是原来北魏的中心地带,所以六镇将士中,绝大多数都归了东魏,有十几万之众。而西魏只拿到了六镇中的一个——武川镇的兵力,最初入关的时候甚至都不满三千人,军事力量对比相当悬殊。
因为力量相差太远,东魏天天想着吞并西魏,所以连年进攻,咄咄逼人,而西魏则是疲于应付,自身难保。
有一件事情最能说明两方的力量对比情况。当时,每年冬天,黄河的水封冻之后,东魏都有可能派骑兵来偷袭。西魏打不过,只好派兵整天守着黄河,不光监视敌情,还得监视河水,一看见黄河结冰,就赶紧把它凿开,好让东魏骑兵过不来。凿冰正说明了西魏处于守势。
在这种情况下,西魏的领导集团天天想着救亡图存,因此励精图治,很有朝气。这种大环境可不允许腐化堕落的二世祖存在,相反,越是将军的儿子,越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谁让他天生责任就比别人重!
第二,杨坚本人所处的教育环境也非常严格。杨坚十三岁以前接受的是尼姑智仙的教育,十三到十四岁则是在太学读书。智仙虽然是个尼姑,但是,从她游走在权贵之家可以看出,她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尼姑,相反,她有非常入世、非常政治性的一面。
智仙是怎么教育杨坚的?举两个例子就可以知道了。
第一,智仙给杨坚起了个小名叫那罗延。那罗延是梵文的音译,金刚力士的意思。在佛教里,那罗延扮演的是护法神的角色。我们现在在寺庙里还能看到护法神左手持剑,右手持叉的形象。从这个小名看来,智仙非常清楚,杨忠将军的这个儿子,虽然交给她养育,但并不是要当佛门弟子养育的,相反,这个孩子一定会接着当将军,做杀伐的事业。有了这样的认识,智仙的教育方向当然也就有了皈依。
第二,杨坚七岁的时候,智仙曾经告诉他:“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兴盛,同时,“末世论”“灭佛论”也很有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智仙殷切期望她所养育的小孩将来能够护法,这不足为奇。不过,在幼小的孩子心中,还是“儿当大贵”这样的心理暗示更有影响力吧。
再看太学教育。尼姑的教育虽然方向不错,但是,毕竟太与世隔绝了。一个有远大志向的孩子真想成长,必须完成社会化的过程,跟更多的人打交道,积累政治资本。
十三岁的时候,杨坚终于走出尼姑庵,到太学读书了。
太学是中国古代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在汉朝曾经非常兴盛。但是,后来天下大乱,太学也越来越没落了。西魏集团是从六镇起家的,本来就是一些赳赳武夫,鲜卑人当然没什么文化基础,即使是六镇的汉人,也深受鲜卑化的影响,基本都是不学无术。幸好,西魏的掌门人宇文泰是个有见识的人,他知道,只凭武力没有办法在关中地区扎下根来,所以,他一直提倡学习,甚至在自己的衙门里设置学堂,让部下白天工作,晚上学习。让官僚子弟到太学读书,也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杨坚从小就深沉严肃,志向远大,他在太学不仅学习了一些儒家经典,而且很快就成了领袖人物,有了一批追随者。这可是一张宝贵的关系网。事实上,后来帮助杨坚从北周小皇帝手里夺权的郑译,就是杨坚在太学的同学。这样看来,不仅西魏的环境要求杨坚奋发向上,杨坚早年接受的教育也同样鼓励他成就大事。
说了这么多杨坚的身世和早年教养,可以来总结一下杨坚其人了。杨坚此时虽然还是少年,但是,他身上已经表现出几个至关重要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背景深厚。杨坚的祖上出身武川镇,父亲是西魏的大将军,而武川镇军阀是当时西魏社会的最高层。在门阀体制下,这样的出身会让他很容易进入政治高层,这也是他日后功业的基础。
第二个特征是志向远大,教育良好。杨坚的出身决定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性格,而他的学习背景又成就了他文武双全的底蕴。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素质。
事实上,当时人对杨坚的评价也确实如此。据史书记载,一代枭雄宇文泰在看见杨坚之后非常惊诧,赞叹说:“此儿风骨,非世间人!”可以想象,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十四岁那年,杨坚从太学毕业,被任命为京兆功曹。这个官职虽然只是长官征召,不是政府任命,不算是正式的官员,但是,从这个岗位上,杨坚毕竟迈出了他仕途的第一步。那么,这个带着不平凡印记的少年会有怎样的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