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母子入住梨香院

薛家母子入住梨香院

王夫人此时已经知道薛蟠的官司经贾雨村维持了结,就放了心。又见哥哥升了边缺,就有点儿发愁,因为少了娘家的亲戚。女孩子出嫁以后,没有娘家亲戚在身边,常常会觉得孤单。本来她跟哥哥住得很近的,可是现在哥哥要到外省去了。刚好亲妹妹来了,她很高兴,“接出大厅,将薛姨妈等接了进去,姊妹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王夫人和薛姨妈两个人当时四十几岁,从十五六岁结婚以后就没有见过面,久别重逢,两个人谈了很多往事,又哭又笑。“泣笑并见,叙阔一番。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合家俱厮见过,忙又治席接风。”见亲戚是非常麻烦的,每一个人都要送到礼,而且哪一个人重,哪一个人轻都要分得清楚明白。贾府这边则要置席给薛姨妈一家接风洗尘。

薛蟠已见过贾政,贾琏又引着拜见了贾赦、贾珍等。贾政就派人来说,“姨太太有春秋”,就是讲薛姨妈年岁不小,这样说含有尊敬的意思。“外甥年轻,不知世路,恐有人引诱生事。”特别的重点是在这里,贾政已经拿到了贾雨村的信,知道贾雨村摆平了薛蟠惹的人命官司,他很怕这个外甥又要惹事。他不说他坏,只说他不知道世界上的复杂。这是姨父讲话的口气,不能讲得太白。然后他说:“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白空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哥姐儿住了甚好。”这里有一点要管束薛蟠的意思。

“王夫人未及留,贾母也遣人来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等语。”王夫人还没有说要留他们住,贾政就先讲话,然后贾母再讲话,为什么这样?因为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亲姐妹,亲姐妹不能先开口留自家人。那薛姨妈本来就想住在一起,可以拘束儿子。“若另住在外,恐他纵性惹祸,遂连忙道谢应允。”就住下了。可是薛姨妈跟王夫人讲:“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这跟前面不同。黛玉进来的时候,王夫人立刻就问说这个月的月钱发了没有,表示黛玉住下来,也要领每个月的零用钱。薛家很有钱,根本不在乎这个东西,所以薛姨妈就说我们愿意住下来,可是吃穿用度一应由我们自己出,方是处常之法。王夫人知道他们家有钱,也就不坚持,“遂亦从其愿”,自此薛家母子就在梨香院中住了下来。

小说还特别介绍了梨香院:“原来这梨香院,乃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舍,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门出入。”梨香院的位置非常特别,在书上能看得非常清楚,西南有一个角门通一夹道,出了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院,薛姨妈常常进来跟王夫人一起吃饭聊天。可是,它东边又有一个角门直接通到大街上。当年荣公养静,没有人敢管他,他可以往里走,也可以往外走,所以就留了一个门儿。那个夹道一出来就是大街,薛蟠后来每天就从这里跑出去。贾政没有想到梨香院这么容易跑出去。他们家所有的大门到晚上全部关起来,不能出去。可是梨香院的这个角门是开着的,后来贾家所有的坏男孩都是从这个地方跑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