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照顾黛玉一起住

薛姨妈照顾黛玉一起住

“话说他三人因见探春等进来,忙将此话掩住不提。探春等问候过,大家说笑了一会方散。”因为探春进来了,大家觉得这件事还是不要让太多人知道,因为传出去对邢岫烟不好。可见十几岁的人绝对不鲁莽,大人们总觉得初中生内心粗糙,其实她们是很有分寸的,她们也开始学习人对人的体贴和呵护。

然后事情就转了,“谁知上回所说的那位老太妃已薨”,老太妃可能是皇帝的妈妈,也可能是皇帝的妈妈辈,因为有的皇帝并不是正宫娘娘生的,所以这种老太妃的身份也很高。古代有爵位的官死叫作“薨”,皇帝则叫作“崩”,“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守制”就是在古代给死去的父母守丧。“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许嫁娶。”这是真事,就在《红楼梦》写作的时代之前不久,写《长生殿》的洪昇,就是因为在皇后去世期间,还在上演《长生殿》而被革职,可见古代这种规矩有多严。这也是一个伏笔,后来贾琏在外面偷娶了尤二姐,王熙凤就以国丧期间竟然娶妻为由将他告发。

“贾母、邢、王夫人、尤氏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以前的贵夫人真是蛮辛苦的,每天都要按品大妆,穿起凤冠霞帔,说实话每天穿着那种衣服也够难受的。贾母年纪又大,黄昏以后才能回家。“在偏殿二十一日后,方请灵入先陵,地名曰孝慈县陵,离都来往得十来日之功,如今请灵至此,还停放数日,方入地宫,故得一月光景。”皇陵在孝慈县,来往一次要十几天,大家如果去过明十三陵的话,就会有体会。古代车马更不方便,贾母、王夫人都要去跟着送灵,前前后后加起来大概要一个月。“宁府贾珍夫妻二人,也少不得是要去的。两府无人,因此大家计议。家中无主,便报了尤氏产育,将他腾挪出来,办理荣、宁两府事体。”

接着又拜托薛姨妈也搬到大观园来,这样一来就有个年纪大一点的人可以照顾一下。“因宝钗处有湘云、香菱;李纨处目今李婶母女二人虽去,然亦时常来往,住三五日不定,贾母又将宝琴送与他去照管;迎春处有岫烟;探春处因家务冗杂,且不时有赵姨娘与贾环来聒嘈,甚不方便;惜春处房屋狭小;况贾母又千叮咛万嘱咐托他照管林黛玉,薛姨妈素习也最疼爱他的,今既巧遇这事,便至潇湘馆来和黛玉同房,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前面薛姨妈不是已经认了黛玉做干女儿了吗?现在薛姨妈就真的搬到林黛玉的房里来照顾她,这是《红楼梦》写得极委婉的地方,真正的生活真不是我们用世俗的眼光理解得那么简单,大家看电视剧、电影都不满意,是因为那里面把人际关系完全简化了。这个时候的薛姨妈是真的心疼黛玉,觉得于公于私都应该对黛玉多一点照顾。

“黛玉感激不尽,以后便如宝钗之呼,连宝钗前亦且以‘姊姊’呼之,宝琴前直以‘妹妹’呼之,俨似同胞共出,较诸人更觉亲切。”注意,叫一个人如果连名字一起叫是不亲的,这跟西方的习惯不太一样,西方的习惯可以直接叫老爸约翰,表示我跟你很亲,东方往往是把名字去掉了,直接以姐妹呼之才有亲骨肉的感觉。《红楼梦》里其实特别赞赏这样的情感,就像陶渊明所说:“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贾母见如此,也十分喜悦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