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像附身
表演艺术像附身
“一日,正是朝中大祭,贾母等五更便去了,先到下处用些点心小食,然后入朝。早膳已毕,方退至下处;用过午饭,略歇片刻,复入朝待中晚二祭,完毕方出。方退至下处歇息,用过晚饭方回家。可巧这下处乃是一个大官的家庙,此内比丘尼焚修,房舍极多极净。东西二院,荣府便赁了东院,北静王府便赁了西院。太妃、少妃每日宴息,见贾母等在东院,彼此同出同入,都有照应。外面诸事不消细述。”等一下作者要讲唱戏的女孩子们的事,但先要交代的是贾母她们不在家。
回头再说大观园:“且说大观园内,因贾母、王夫人天天不在家内,又送灵去一月方回,各丫环、婆子皆有闲空,多在园内游玩。更又将梨香院内伏侍的众婆子一概撤回,都散在园内听使,更觉人多了几十个。”
“因文官等一干人或心性高傲”,注意“心性高傲”四个字,照理讲这种穷人家的小孩去唱戏,根本无高傲可言。可是前面讲过,表演艺术有点像角色附身。我认识的一个演员就很奇怪,平常看着很平常,可是一上台就变了,好像另外一个人附在他身上一样。这个心性高傲,是说她们在舞台上演的角色会变成她生命里的一部分。特别是这些九岁到十一岁的小孩子,性格并未成形,演杜丽娘就变杜丽娘,演柳梦梅也就会像柳梦梅。在舞台上是关公,生活中让她变成一个不忠不义的人恐怕很难。大观园里的老婆子们当然不了解这些,她们“或倚势凌下,拣衣挑食,或口角锋芒,大概不安分循理者多”。大家都觉得这些唱戏的女孩子们非常麻烦,“拣衣挑食”,因为在舞台上她是小姐,穿过那么漂亮的戏服,生活中要她穿粗布衣服就很难。
还有“口角锋芒”,演戏的人的口才都很好,非常懂得怎么控制声音,每一个发音都是练过的,吵架的话普通人绝对吵不过他。现在演员的基本功已经差了很多,不信你可以试试看,看电视的时候如果把字幕盖起来,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演员你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因为他们的吐字是含混的。年轻的演员跟老演员同台感觉特别明显,上了年纪的演员,声音都不大,可是吐字清清爽爽,听得明明白白,因为他们还有京剧道白的根底。现在的舞台剧我越来越不想看是因为再好的演员,都带着一个小蜜蜂,我想帕瓦罗蒂是绝对不会带小蜜蜂上台的,因为本嗓跟透过一个小蜜蜂传达出来的声音,绝对不一样。
我想在这里一般人对这十二个女孩子的批评,刚好呈现出的是因为她们学过戏剧,跟平常人有所不同,所以大家看不惯了,觉得她们既不安分、又不守规矩,还挺傲气的,“因此众婆子含怨,只是口中不敢与他们分争”。大家已经对她们有偏见了,所有做粗活的人都不会喜欢从事表演艺术的人,因为彼此的生命情调差太远了。这里的“含怨”也不见得是文官们害了她们,只是觉得我每天累死累活地做粗活,你们却在那边细声细气地撒娇;“不敢分争”是因为这些人的嘴巴太厉害。“如今散了学,大家称了愿,也有丢开手的,也有心地狭窄犹怀旧怨的,因将众人皆分在各房名下,不敢来欺隐。”如今这些人现在被分散了,不唱戏了,老妈妈们就想:“好,这下我们可以整整她们了。”
dutxtwww.dutxt.com 2020 © All content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