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灵活机智应变

卡耐基曾经说过,掌握神奇机智的语言应变技巧,无论是对演讲还是对于谈判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讲演或谈判中,自嘲往往具有奇妙的作用,它是机智应变语言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谓自嘲,即自我嘲弄。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是嘲弄自己,而潜台词却另有韵味。因此,自嘲在交谈中具有特殊的表达功能和使用价值。

别人有事求你,你想拒绝,明言拒绝,会让人难堪,而运用自嘲,委婉拒绝,既表达了自己的拒绝意图,又会使对方乐于接受。

有一次,林肯在某个报纸编辑大会上发言,指出自己不是一个编辑,所以他出席这次会议,是很不相称的。为了说明他最好不出席这次会议的理由,他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我在森林中遇到了一个骑马的妇女,我停下来让路,可是她也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面孔看。

她说:‘我现在才相信你是我见到过的最丑的人。’我说:‘你大概讲对了,但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她说:‘当然你生就这副丑相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你还是可以呆在家里不要出来嘛!’"大家为林肯幽默的自嘲而哑然失笑。

在交谈中,当对方有意无意地触犯了你,把你置于尴尬境地时,借助自嘲摆脱窘境,是一种恰当的选择。

五十年代初,美国总统杜鲁门会见十分傲慢的麦克阿瑟将军。会见中,麦阿阿瑟拿出烟斗,装上烟丝,把烟斗叼在嘴里,取下火柴。当他准备划燃火柴时,才停下来,对杜鲁门说:"我抽烟,你不会介意吧?"

显然,这不是真心征求意见,在他已经做好抽烟准备的情况下,如果对方说他介意,那就会显得粗鲁和霸道。

这种缺少礼貌的傲慢言行使杜鲁门有些难堪。然而,他看了麦克阿瑟一眼,自嘲道:"抽吧,将军,别人喷到我脸上的烟雾,要比喷在任何一个美国人脸上的烟雾都多。"

由此可见,当令人难堪的事实已经发生,运用自嘲能使你的自尊心通过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护,并且,还能体现出说话者的大度胸怀。

人们在有些时候因某些事不尽人意而烦恼和苦闷,说出去必会惹人笑话,运用自嘲,既可宽慰自己,又能避免别人笑话,可谓一举两得。

清代乾隆年间,九十八岁的广东考生谢启祚仍参加了乡试。主考官点名时,劝他回家抱孙子算了。无奈谢意志坚决,非考不可。老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中举。老先生悲喜交加,特作了一首《老女出嫁》诗以自嘲:

"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

照镜花生面,持镜雪满头。"

在与人交涉事情,尤其是谈判时,由于对方要价太高,企望太大,而使谈判面临搁浅时,运用自嘲,有时可收到以退为进的效果。

某地蔬菜公司一位科长到外地调运蔬菜,卖方想趁机捞一把,因而报价很高,双方僵持不下。眼看市场供应就要脱销,心急火燎的科长却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自嘲地说:

"其实,你们把我看高了,我不过是个小科长,还是个副的,手里能有多大权力?再说,天气这么热我花大价钱办一笔赔本的买卖,这个责任我担得起吗?"

他的这番自嘲,不但使指望过高的卖主们大为泄气,而且对他的"苦衷"还产生了同情。最后终于妥协,降低了价格。

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和艰难之后,常会有人对自己的命运发出深切的感叹。运用自嘲感叹人生,常能收到深切动人的语言效果。

与孙中山、陈少白同被清政府视为"四大寇"之一的杨鹤龄,民国成立后隐居澳门,自号"四冠堂老主人"。他曾在送给七妹的像片上题字自嘲:"半百留影,鳏寡孤独之相。七妹惠存,四兄持赠。"寥寥数语,凄切沉沉。

在一些场合,运用自嘲可以增添情趣,融洽气氛。

一位丈夫要出国深造,妻子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到那个花花世界,说不定会看上别的女人呢!"

丈夫笑了,调皮地说:"你瞧瞧我这副尊容,瓦刀脸,罗圈腿,大眼泡,招风耳,站在路上怕是人家都不看呢。"说得妻子扑哧一笑。丈夫的自嘲,隐含让妻子放心的意思。这比一本正经地发誓,更富有诗意和情趣。

自嘲运用得好,可以使交谈平添许多风采。如果用不好,会使对方反感,造成交谈障碍。自嘲要审时度势,相机而用,不宜到处乱用。比如,对话答辩、座谈 讨论、调查访问等,就不宜使用自嘲。此外,自嘲要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具有积极的自嘲,包含着自嘲者强烈的自尊、自爱。自嘲不过是当事者采取的一种貌 似消极、实为积极的促使交谈向好的方向转化的手段而已。

妻子、朋友、亲戚有时会开玩笑似地揭你的"短",弄得你有点下不来台。你想默认会觉得窝囊,想还口又觉得口吃。

这时,怎样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不妨运用幽默的语言、滑稽的表情和笑料冲淡这尴尬的处境,活跃气氛。这也是语言机智应变的技巧之一。

显然,设法改变处境比保持沉默要主动,但有一点应当明确,那些"揭短"的人通常是你的配偶、亲友,你不能采用气愤的话予以还击,而幽默的解嘲是最好的办法。

在对付"揭短"时,尤其要注意:

第一,尽量不认为他人别有用心。如果我们神经过敏,对别人的每一句话都琢磨一番潜台词、话外音,那就会自寻烦恼。因为在许多场合,对方往往是脱口而出或即兴联想的玩笑话,根本没想到会伤害你。

第二,不可反唇相讥。有人听不得半句"重话",动辄连珠炮似的反讥,常因此挑起唇舌剑,使良好的关系破裂。一般说来,开玩笑的人若是得到严肃的回报,脸上常挂不住。所以,我们不能为笑话失去一个朋友,甚至给人留下心胸狭窄的印象。

第三,遇到人"揭短",如果羞怯万状,既不能正常地保持沉默,又不能机智地改变处境,以至失态,那就显得有些"小器"了。而保持泰然自若的风度,暂时把"揭短"抛置一边,寻找别的话题,或点起一支烟,端起一杯茶,转移别人的视线等,才是上策。

当然,最佳方案是急中生智和具幽默感。一位作家刚发表一篇小说,获得了赞誉之声。另一位作家却不以为然,跑去问他:"这本书还不赖,是谁替你写的?"他答道:"哦,谢谢你的称赞,不过,是谁替你把它读完了?"幽默的回敬,对"揭短"者也是一种应付之道。

卡耐基总结在谈话中,有意说错话也是语言应变的技巧之一。人们说话交谈,总是尽量避免出现差错。可是,在某些情况下,有意地念错字,用错词语,却有神奇的功效,能丰富语言的表现力,使人的谈吐生辉。

故意把话说错,有时是为了蓄势布阵,待对方批评指正时,再借题发挥,给予回击。

过去有个药铺老板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就点上香向菩萨祷告:"大慈大悲的菩萨,愿您保佑男女老少都多病多灾,我好发一笔大财!"这话被一个下人听到 了。不久,老板的母亲得到了痨病,躺在闲上哼哼叽叽的,下人对老板说:"这下老太太病得不轻,这全是托菩萨的洪福!"老板听了大怒。下人说:"老板息怒, 您不是求菩萨保佑男女老少都得病吗?这下菩萨显灵了。"老板哑口无言。

一个小伙子向一老人问路:"喂,离城还有多远?""500拐杖。""距离应该论里呀,怎能论拐杖呢?"老人答:"论理你得喊我大爷!"

一位教师给学生讲"灾梨祸枣"一词,首先用望文生义的方式曲解示错:"看来梨枣都有毒,吃了会生灾招祸。"稍有生活常识的学生都会感到此说不合情 理,但一时也说不清楚它们确切含义。到了学生急欲求知的时刻,教师再揭开迷底:"这个成语说的是滥刻无用之书,使用来做雕板的梨树枣树都跟着遭殃。"如此 一来,学生豁然开朗。

在讲演或会话中,一个话题往往不会贯串始终,中途转换是司空见惯的事。那么,在何种情况下需要有意转换话题呢?一般说来,有这样几种:会话出现冷 场;谈话内容枯竭,会话难以维持;有人失言或出现意外的尴尬局面;产生不同意见,不便争论、不必争论或不想争论;原话题无积极意义,低级趣味,或可能伤及 他人;交谈一方对正在谈论的话题不感兴趣,甚至有厌恶情绪;

在讲演或会话中,如果出现了冷场、尴尬局面,或谈话触及他人隐私、隐痛的时候,卡耐基认为不要再继续谈下去了,要立即转换话题。那么,具体在什么时候转换话题呢?

其一,在交谈中出现危急状态时,应立即转换话题。转换话题可根据当时的情景、你身边的物什等为话题去转变,但必须得做到"巧"。例如,三国时,一次,曹操与刘备饮酒。

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立时一惊,手中所持箸,不觉落于地上。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何畏雷 乎?"刘备曰:"圣人迅雷风烈之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之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下疑刘备。刘备在惊慌落箸之后,机敏地巧用天气变化,把谁是英雄的话 题岔开,转移了曹操的注意力,才化险为夷。

其二,在交谈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可以以假乱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巧妙地改换话题。

例如,明初,有一知府姓曹,自称曹操后代。一日,他去看戏,正逢演《捉放曹》。扮演曹操的赵生把曹操的奸诈毡硌莸梦钗ぃ苤约鹤嫦缺蝗瑁痪醮笈奔磁刹钜鄞陨巫铩

差役欲带赵生,赵生不明其故,差役告之,赵生即随差役进府。曹知府见赵生昂然而来,拍案喝道:"尔等小民,见本府怎不下跪?"赵生瞪眼回答道:"大 胆府官,既知曹丞相前来,怎不降阶而迎?"曹知府气得脸色铁青:"你,你,谁认你是曹丞相?你是唱戏假扮的!"赵生冷笑一声说:"哼,大人既知我是假扮 者,又为何当真,欲将我治罪呢?"曹知府只好放了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