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详细翻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维还非常年轻。诗题底下原有一个注释,说“时年十七”。由此我们推测,它应该作于开元五年(717年)的重阳节。诗题中的“九月九日”,就是九九重阳节。“忆山东兄弟”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忆”,不是回忆。他兄弟又没死,怎么回忆?“忆”,就是思念。思念谁呢?“山东兄弟”。“山东”,可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山东省。王维祖籍是山西太原,家住在蒲州,即今天的山西永济。蒲州的地理位置在华山东,而王维当时在华山以西的长安,所以题目里才会说“忆山东兄弟”。

王维为什么十七岁的时候跑到长安呢?原来他十五岁就离开家了,去长安学习、考试。他十九岁就参加京兆府的考试,考得不错。二十岁时候去吏部考试,考得不理想。到二十一岁,去礼部考进士,考中了。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二十一岁登第,算是少年得志了。我们可以想一想别的诗人,比方说孟郊,四十多岁才考上进士,一考上就跟范进中举似的,发了疯般的狂喜,说自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王维与孟郊相比实在是幸运多了!我们算一算,从他十五岁到二十一岁,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是在长安城中度过的。

王维之所以能很早考中进士,既有运气成分,当然也离不开他的才华。这首写于十七岁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一个证明,证明这个青年确实很有诗歌方面的天赋。

这首诗好在哪里呢?主要有三点。一是第一句很饱满,二是第二句很精辟,三是后面两句转折很巧妙。

先说第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这句诗意思充分,感情饱满。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感情,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把少年离家的孤苦渲染得非常充分。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有一个词“异客”,是王维自己造出来的。“异乡”是一个常见的词,就是他乡。那什么叫“异客”呢?奇怪的客人?怪异的叔叔?当然不是。王维是顺着“异乡”往下说的,于是生造了一个词。独在异乡,我有一种陌生感,别人看我可能也有一种陌生感,于是我就成了“异客”。我和这个地方彼此觉得陌生,这不就是离家之苦吗?

再说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写得特别精辟,至今我们仍然经常使用它,甚至成了一个成语。这句好在哪儿?王维没有拘泥于现实的情景。如果他改成“每逢重阳倍思亲”之类,早就湮没无闻了。重阳节的时候,大家当然要思亲,还用你废话吗?

优秀的诗人,往往能从具体的事件中,提炼出一种普遍的人生感受。他不说“每逢重阳倍思亲”,因为太局限、太狭隘了。他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意思是不仅重阳节,而且在中秋、端午、春节以及任何一个节日,他都在思亲,都想家想得不得了。他有好几年时间都在长安读书、学习、考试,无法回家。每到过节,长安城中家家户户都很热闹,很团圆,他却很孤独。所以他要说“每逢佳节”,要强调很多次的佳节,很多次的思亲。

大家还要注意“倍”字。王维暗示读者,我其实天天都在想家,只不过每逢节日,想家的情感就更浓烈一些。现在是重阳节,我的思亲之情就更加泛滥了。所以,这一个句子里包含了三层情感,呈现出递进的关系。第一层是:我每天都在思亲。第二层是:我每到节日就更思亲。第三层是:现在到了重阳节,我更加倍思亲了!三个层次的思亲,层层叠叠累加起来,就准确地提炼出了思亲之情的普遍特点。也就是说,思亲之情既是无孔不入的,又是波澜起伏的。所以,这一句写得真是非常精辟!

第三点,我们要谈谈后两句的巧妙转折。一般而言,诗人写七言绝句,都会把力气放在三、四句上。前两句写得平淡一点,后两句写出精彩。比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相对平淡,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更精彩、更有名气。而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上来就把好句子给你了,最著名的句子在前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情感已经到高潮了,怎么往下写呢?这就考验诗人的技巧了。

王维怎么转折呢?其实就是由实转虚,由此及彼。前面都是写自己思念亲人,那现在换个角度,跳到对方反观自己,这样就增添了一层波折,平地又起风云。不仅是我在思亲,遥远的亲人肯定也在思念我,所以登高时发现少了一个人。“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一人”,就指王维自己。

你看王维多会写诗!先写我思念你,写到充分、足够,然后换一个角度,写你思念我。兄弟们登高望远,往旁边一看,王维这小子没在,咱们兄弟几个都在,哎哟,真想他啊!这是一个极为巧妙的艺术构思。

思亲之情,既是无孔不入的,又是波澜起伏的。

这首诗我们就讲到这。再有一些小知识,得稍微补充一下,就是重阳节风俗。诗里面提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们先说“茱萸”。古书里记载,佩戴茱萸能够御寒,能够避开邪气。每到秋季九月九的时候,天气清寒,佩戴茱萸,就会少生点病。除此之外,这个季节还会喝菊花酒,也带有让人健康、长寿的意思。古人在重阳节出去登高游览,要佩戴茱萸,要饮菊花酒。有时候,他们也会佩戴菊花,杜牧有句诗说,“菊花须插满头归”,画面是不是很喜感?

再有一个小知识点,即“登高”。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九”这个数字,古人认为包含非常多的阳气。九和九放在一起,意味着最鼎盛、最强大的阳气。物极必反,阳气太多,达到顶点,就会走向反面,走向衰败,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当我们来到九月九日这个点,就要防止出现一些波动、灾祸。

古代民间会流传一些故事,说登高可以避祸。有本古书《续齐谐记》里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人得到一位高人指点,说九月九日那天你们家有灾祸,你必须佩戴香囊和茱萸,携带菊花酒,领着全家人一起到山上去,不然你们家就会有灾祸发生!这个人赶紧准备好东西,九月九日那天就跑到山上去。果然,回来以后,他发现家里的鸡犬牛羊都死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古人对于九月九日是很担忧的,于是便有了登高的习俗。后来,人们慢慢也没有那么多恐惧的想法了,登高变成了一种望远思亲的象征。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在现代社会,重阳节中的恐惧、担忧、思亲、伤感等因素,变得越来越淡。我们现在过重阳节,是很阳光、很积极向上的,我们会恭贺老年人健康长寿。所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祝寿节。每到这一天,我们或许还会想起王维的诗,还会吟咏“每逢佳节倍思亲”,但心中的温暖和幸福,要远远超过王维,也超过很多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