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原文及详细翻译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是一首很有哲理意义的诗,作者是南宋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孟子之后影响最大的儒家学者就是朱熹了。南宋以来,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受到了朱熹的影响。他是一个思想特别缜密同时求知欲又特别旺盛的人。他总爱琢磨各种事儿,天文、地理、鸟兽、历史、伦理,都要琢磨一个道理出来,这叫“格物致知”。《观书有感》,就是这位天生爱琢磨的哲学家的学习感悟。

“观书”,就是读书。什么叫“观书有感”?不是说朱熹拿一本书在那读着,然后心里就生发出种种感触和想法。“有感”,不是简单的感想,而是深刻的体会。这个体会也不是具体的阅读体会,比如这本书讲什么思想啊,刻画了什么人物啊,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朱熹想写一种阅读、学习的普遍规律。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写的。

第一句,“半亩方塘一鉴开”。“方塘”,就是池塘。宋人特别喜欢小园林,喜欢自己去布置,去设计,乃至事必躬亲,去种植,去建筑,去打扫,营造出一个小小的、但是充满了自由精神与审美趣味的园林。一个小庭院,有个小池塘,种一点儿荷花、桃花、竹子,围上一个篱笆,就变成一个园林了。池塘是宋代文人生活中经常会营造的小景观。

有时候,这些文人家里穷一点儿,或者说家里太小了,或者说不想挖那么大的池塘,他们就会做一种最微观的池塘叫作盆池。就是在一个瓦盆里面种上一点儿睡莲,养一点儿小虫、小鱼。这么小的池塘,宋人也能看得有滋有味。

朱熹这首诗,无论是写观书的感受,还是写看池塘的感受,其实都包含了活生生的生活体验。这也告诉我们,无论多么有思想的人,但凡要写文学作品,写诗,写散文,都一定要有感而发。

同学们,你们虽然是小学生,但从小就应该懂得,写作文最可恶的就是无感而发,无病呻吟。明明家里没池塘,你一定要说有池塘,这样能写得生动活泼吗?更不可能写出好的感悟了。

我们继续往下读。“一鉴开”,暗藏了一个比喻,仿佛是打开了一面镜子一样,说明池塘非常清澈。这面镜子里倒映着什么呢?“天光云影共徘徊”。这让人想起苏轼有一句描写西湖的诗,“望湖楼下水如天”。水面清澈的时候,水中有天,天在水中,叫作“水如天”。诗人看到的“天光云影”,可不是在天上徘徊,而是水面倒映蓝天,倒映白云,水里的影子跟天上的云朵相互呼应,一起徘徊。

第三句,“问渠那得清如许”。“渠”是水渠吗?诗人问这个水渠:你怎么那么清呢?因为有源头活水来。错了!“渠”是一个代词,就是它。诗人问它,问这个池塘:你怎么那么清澈呢?第四句说,“为有源头活水来”,池塘不是死水,是由活水浇灌而成。

读到这儿,我们才发现,诗人一句都没有提读书的事,他其实是在打比方,用看池塘来比喻看书。他说,人为什么要看书呢?就好比你去看那个池塘,池塘的水为什么那么清?因为有源头活水,有一个活生生的来源,供给它营养,供给它无尽无穷的活力。我们可以把池塘看作是读书人的那颗心。心灵如何保持清澈呢?需要不断提供新的水流,让心灵永远活泼、新鲜,而不是死水一潭。死水,就会浑浊,就不再清澈。

没有水源,池塘就会变成一潭死水;

没有书籍,心灵就会变成一颗死心。

读书能够让心灵得到浇灌,它让我们心里那些知识也都活起来了,你的心如果是死的,你的知识也是死的。如果你一直读书,去获得新的知识、新的体验,才能让你内心原有的那些知识、那些感觉,不断生发出新的东西来。

所以,“源头活水”这个比喻,其实是写知识和心灵的关系。人为什么要读书?朱熹告诉我们,人不读书,就像池塘没有源头一样。没有水源,池塘就会变成死水;没有书籍,人的心灵就会变成一颗死心。

那么,读书对于人类到底有什么样的价值呢?在这里我想说说我的感悟。

第一,读书使人不傻。

读书会让人脑海中形成知识体系,会让你具有一种判断力。比方说古人没有生物学知识的时候,看到一些大鱼,马上就发挥想象了:这是不是妖怪?他们就会害怕,就会恐惧。但我们现在一查书,哦,这原来是某个门类、某个纲目、某个种属的鱼,它原本就这么大。或者你知道河的上游污染了,鱼有可能被污染,变得这么大。你有这些知识,有这些推理,就能得到正确的见解,就不会心生恐惧,就不会陷入虚无。

第二,读书让人不俗。

小朋友们不妨去多读一些伟大人物的传记。每天与书里的伟大人物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你就会变成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什么是俗?就是随波逐流。别人说什么,你就跟着走,没有自己的一种坚守。伟大的人物往往是独立自主的,所以能超凡脱俗。你先学习他们的坚守自主,继而形成自己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自己也能超凡脱俗了。

多读书,就能不傻,不俗。不傻,不俗,心就不死。

关于读书,还有很多人说过很多道理。比如《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代著名作家、学者杨绛先生也说过:“你的问题,就是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我把这句话送给大家,鞭策你们,也鞭策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