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原文及详细翻译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北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诗作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的夏天,原作一口气写了五首,我们读的是第一首,也是五首里面最有名的一首。

从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北宋出现了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就是“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虽然非常伟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遭到了当时很多正直士大夫的反对,苏轼就是反对者之一。他觉得变法中有些政策过于激进,有些完全不合理,有些虽然制度合理,政策不错,但是在用人过程中出了问题。这些都是苏轼不满意的地方。

既然苏轼有一肚子的不满意,那些主张变法的人当然就会很讨厌苏轼,两派之间发生了很多碰撞和摩擦。苏轼稍微有点心灰意懒了:他觉得自己说的他们不听,他又怕在京城待的时间多了,卷入残酷的政治斗争之中。他心想,那我就先走吧,离开是非之地,走个迂回路线,回头再跟他们理论!他向皇帝请求说,我不在中央做官了,我找了一个好地方,想去杭州做官!去杭州之后半年多,他就写下了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望湖楼”在哪里呢?在杭州西湖的昭庆寺旁边,是五代十国时吴越王所造。既然叫“望湖楼”,视野一定非常开阔,适合登高望远。我们都知道,苏轼非常喜欢西湖。在苏轼所有吟咏西湖的诗中,这首诗可能不算是最有名的,也不算是艺术水平最高的,但它很耐人寻味。苏轼怀着一腔的不满意,带着一种不得志的感受,来到了杭州,写下了这首诗。它能够凸显苏轼的特殊心境和性格特质。

诗题里有个日期,“六月二十七日”。关于农历六月的西湖,大家会想到什么景致呢?杨万里有首著名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见,六月的西湖丰姿绰约。此时,苏轼远离了京城的政治斗争,心情慢慢平复,生活也悠游自在。有一天他喝醉酒了,跑到望湖楼边的小船上,趁着微微的醉意,一口气写下了五首诗作。现在要读的是第一首。

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我们一定要弄清楚苏轼的状态和视角才能读懂这句话。他是喝醉酒之后,躺在晃晃悠悠的小船上。此时此地,他去感受湖面,感受天空,感受夏日的暴雨。他最容易先看到什么呢?是巨大的黑云。远处天边的乌云翻滚着,而且越翻越黑,犹如墨汁在清水里搅动、旋转,故曰“翻墨”。大家可以去做个小实验:练书法的时候找个玻璃杯,把墨汁滴到清水里,就会清楚地看到“翻墨”的现象。这是取自日常生活的比喻,才会如此生动。

黑云滚滚,应该能够把山全部遮挡住,但苏轼却说“未遮山”。这很有意思。“未遮山”可能是实写,也可能包含一些特殊的心情和寓意。为什么说是实写呢?刘禹锡说过,“东边日出西边雨”,也许东边还有太阳光,西边却已是漆黑一片。夏天暴雨前,最容易见到这样的景色。乌云翻滚起来,瞬息万变,并不会完全遮蔽西湖边连绵的小山丘,所以叫“未遮山”。虽然乌云那么黑,那么有压迫感,但是小山丘中有一些部分可能还在被阳光照耀着。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保持倔强与享受宁静,两者都很重要。

说它有寓意呢,是因为可能包含着苏轼对于政治环境的看法。当时的政治环境也很有压迫感,皇帝和王安石都坚决要推行变法,谁不变法,谁反对我们,我们就要制裁他,打击他!苏轼觉得当时的政治压力很大。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你就会知道苏轼最终没有躲过政治上的乌云。他后来经历了“乌台诗案”,差点连脑袋都丢掉。所以,这个时候他写“黑云翻墨未遮山”,可能包含倔强的抗议:乌云遮不住秀美的湖山,就像强大的政治压力遮蔽不了我内心的理性与良知!由此可见苏轼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特质。

第二句写暴雨已经来了,“白雨跳珠乱入船”。我们仍要关注苏轼的视角。前文说了,他是喝醉酒后躺在船上看大雨。扑面而来的,不是直接落下来的雨滴,因为船上可能还有一个雨棚。雨滴应该是砸在雨棚、船舷、湖面之后,又飞溅起来的。这些小水珠犹如小颗粒的珍珠一般,体现大雨滂沱,力道惊人。同时,苏轼还用了一个颜色词来修饰,“白”。雪亮的雨点,跟刚才看到的大块乌云,一亮一黑,两相映衬,显得雨点尤其白净。

以上两句,呈现出了对比鲜明的画面:上面是黑云压过来,底下是清亮的雨点溅到船里。大家回忆一下生活中碰到的夏日暴雨。如果暴雨的时候你在爸爸妈妈的车里,或者在出租车上,你可能就会感受到“白雨跳珠乱入船”。当大雨点砸在挡风玻璃上,真像是珍珠,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如果上面再有一层乌云的话,就成了黑色的背景:远方是黑压压的乌云,眼前是白色的雨珠。

第三句,“卷地风来忽吹散”。突然来了一阵风,吹散了什么呢?吹散了乌云,也吹散了雨点。注意,这是卷地而来的风,贴着岸边地面吹过来。说明风向变了,不是从湖面上吹来乌云,而是从湖岸上吹来了清风。乌云跑了,大雨也走了,那剩下什么呢?

最后一句,“望湖楼下水如天”。这句诗点出了诗歌题目:我是在望湖楼下的小船里,观赏如上的景色。同时,这句诗本身也给出了一个特别安静、纯美的境界。“水如天”,表面上看非常质朴,非常简单。这不是废话嘛!但凡有水面的地方,一定是水中有天,天中有水,水天相映。这样一个质朴的场景,平常看来是不值得去写的,但是大家要体会苏轼此时的心情。

他刚刚经历一场暴雨。刚才天上还是乌云密布、大雨滂沱,湖水还是波浪滚滚、水花四溅,整个天地都是浑浊的。突然间,天空重新变得清澈,湖水重新变得宁静,仿佛在一瞬间回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轻清之气上扬,重浊之气下沉,天地分明,水和天重新交相辉映。所以,这里面包含经历了暴雨、灾难之后的一种庆幸,一种惊喜。苏轼此时的心情,就好像那首儿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上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至此,这首诗我们就读完了。从表面上看,它写了一场夏季暴雨来去的过程:先写乌云翻滚,暴雨马上要来了;然后写白雨跳珠,暴雨已然来临;然后写清风袭来,暴雨又走了;走了之后,只剩下“望湖楼下水如天”。

从内在意义来看,它还展现了诗人心理发展的过程。一开始,苏轼是倔强的,是倨傲的。他说别以为你们打击打击我,我就能顺从你们。不会!该怎样还是怎样。经历暴雨之后,苏轼又说,别以为我是在跟你们斗气,我的内心自有我的安详和宁静。保持倔强与享受宁静,两者都很重要!一个经历了政治风波、人生风波,同时心里存着一份定力、一份深思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境界。所以,这首诗虽然不像苏轼很多描绘湖光山色的作品那么优美,但是它却传达出一种深沉、曲折、耐人寻味的心境,自有一番味道。

总之,这首诗表层是写西湖暴雨的过程,里层则是写政治风波中的心态,写人生路程中的心境。我们读苏轼,既要读出他眼中的美,也要读出他心中的那份智慧,那份坚定,那份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