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说话方式,八项注意(基础篇)2

一个不懂得用"我们"去思考的人,注定要被淘汰出局。小孩在做游戏时,常会说"我的""我要"等语句,这是自我意识强烈的表现,在小孩子的世界里或许无关紧要,但若长大成人以后仍然如此,就会给人自我意识太强的印象,人际关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人的心理是很奇妙的,同样的事往往会因说话的态度不同,而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而善用"我们"来制造彼此间的共同意识,对促进我们的人际关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没有做什么,同事们和我一样战斗在工作第一线,尤其领导更是起了带头作用,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我觉得功劳不能归于一人,功劳是大家的。"在一些 表彰会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语言。其实这些话多半言不由衷,因为明明工作就是一个人干的嘛。但是把"我"说成"我们",一来显得自己谦虚,二来让领导和 同事们听着都很舒服:这个人,还有点眼光。

如果一个人过分强调自己,什么事都抢着去干,或者什么功劳都揽到自己头上,什么过错都推给别人,那这个人很可能就要倒霉了,除非他是团队中的头号人 物。所谓"枪打出头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即使自己干了很多,苦劳都是自己的,也要把功劳分给大家。不要感觉很不公平,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你要懂得学会 适应。

不过你做了事情,但是把功劳和大家分享了,你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就会逐渐提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东西他们看不出来?领导更是眼明心亮,只要你不抢他的风头,时间长了肯定有你的好处。

说"我"跟"我们"的差别,其实就是让听者心里高兴与否。说"我们",听者心里高兴,对自己有好处;说"我",听者心里不高兴,对自己没什么好处。既然这样,聪明的人就应该多说"我们"少说"我"。

那么是不是不能说"我"呢?当然不是,只是要把握好机会。平时积累了很多人情资本,在关键时刻勇敢地把"我"说出来,等于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会取得让人满意的结果。

给人机会,别当"话痨"

有些人在生活中常容易犯一个毛病:一旦他们打开话匣,就难以止住,被人称为"话痨"。其实,这种人得不偿失,因为他们自己话说得多了,既费精力,给 他人传递的信息又太多,也还有可能伤害他人;另外,他们无法从他人身上吸取更多的东西,当然问题不在于别人太吝啬,而是他们不给别人机会。看来,那些滔滔 不绝的说话者确实该改改自己的脾气了,否则会吃大亏。

如果有几个朋友聚在一起聊天,当中只有一个人口若悬河,其他人只是呆呆听着,这就成为一个人的演讲会,在场的其他人会感到无可奈何和愤怒。每一个人 都有着自己的发表欲。小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会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即使他对于问题还不是彻底地了解,只是一知半解地懂了一些皮毛,还是要举起手来,也 不在乎回答错误要被同学们嘲笑。这就说明人的表现欲是天生的,因为小学生远不如成年人有那么多顾虑。成年人听着别人在讲述某一事件时,虽然并不像小学生那 样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然而也恨不得对方赶紧讲完了好让他讲。

阻遏别人的发表欲,一定会让人不高兴,你在此情况下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同,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傻事呢?你不但应该让别人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还得设法引起别人说话的欲望,使人家感觉你是一位令人喜欢的朋友,这对一个人的好处是非常大的。

著名记者麦克逊说:"不肯留神去听他人说话,这是不受人欢迎的原因之一。一般的人,他们只注重自己应该怎样说下去,绝不管人家要怎样说。须知世界上多半是欢迎专听人说话的人,很少欢迎专说自己话的人。"这几句话是真真确确的。

美国最大的一家汽车公司准备采购一年所需要的坐垫布。3家有名的厂家已经做好样品,并接受了汽车公司初步的检验。然后,汽车公司给各厂家发出通知,让各厂的代表进行最后一次竞标。

有一个厂家的代表基尔来到了汽车公司,他正患着严重的咽喉炎。参加最后竟标时,他的嗓子哑得厉害,几乎不能发出声音。所以基尔只好在本上写了几个字:"诸位,很抱歉,我嗓子哑了,不能说话。"

"我替你说吧。"汽车公司总经理说。后来总经理真替他说话了。他陈列了基尔带来的样品,并称赞它们的优点,于是引起了在座其他人活跃的讨论。那位经理在讨论中一直替基尔说话,而基尔在会上只是微笑点头及做出少数手势。

令人惊喜的是,基尔最后得到了那笔合同——50万码的坐垫布,价值160万美元,这是他得到的最大订单。

如果不是因为意外而说不出话,也许基尔就要侃侃而谈,可能让人心生反感,也就不会得到那笔单子。一个商店的售货员,拼命地称赞东西怎样好,不给顾客 说话的机会,很可能就会失去生意;因为顾客不过是把你的如簧之舌、天花乱坠的说话当做是一种生意经,绝不会轻易相信而购买的。反过来,你如果给顾客说话的 余地,使他对商品有评价的机会,你的生意便有可能做成。

与其自己唠唠叨叨地多说废话,还不如爽爽快快,让别人去说话,反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如果能够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你就给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以后,别人就会更愿意与你交谈。

想说好话,察言观色

西汉初年,刘邦打败项羽,平定天下之后,开始论功行赏。这可是攸关后代子孙的饭碗,群臣们自然当仁不让,彼此争功,吵了一年多还没吵完。

汉高祖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就封萧何为侯,封地也最多。但群臣心中却不服,私底下议论纷纷。

封爵受禄的事情好不容易尘埃落定,众臣对席位的高低先后又群起争议。许多人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次伤,而且率兵攻城略地,屡战屡胜,功劳最 大,他应排第一。"刘邦在封赏时已经偏袒萧何,委屈了一些功臣,所以在席位问题上难以再坚持己见,但在他心中,还是想将萧何排在首位。

这时候,关内侯鄂君已揣测出刘邦的心意,于是就顺水推舟,自告奋勇地上前说道:"大家的评议都错了!曹参虽然有战功,但都只是一时之功。皇上与项羽 对抗五年,时常丢掉部队,四处逃避,萧何却常常从关中派员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楚、汉在荥阳对抗好几年,军中缺粮,也都是萧何辗转运送粮食到关中,粮饷才不 至于匮乏。再说,皇上有好几次避走山东,都是萧何保全关中,顺利接济皇上的,这些才是万世之功。如今即使少了一百个曹参,对汉朝有什么影响?我们汉朝也不 必靠他来保全啊!你们又凭什么认为一时之功高过万世之功呢?所以,我主张萧何第一,曹参居次。"

这番话正中刘邦的下怀,刘邦听了,自然高兴无比,连连称好,于是下令萧何排在首位,可以带剑上殿,上朝时也不必急行。

而鄂君也因此被加封为"安平侯",得到的封地多了将近一倍。他凭着自己察言观色的本领,享尽了一生的荣华富贵。

人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同某人在一起感到很烦,本来很感兴趣的话题却不想谈下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方说话不讨人喜欢,所以让我们觉得厌烦。说话要讲究轻重、曲直,更要察言观色,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不该说,哪些该问哪些不该问。

问题是展开话题的钥匙。有些问题,当你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时,是可以继续问下去的,但有一些问题就不宜再问。比方说你问对方住在哪里,他如果只说地区 而不说具体地址,你就不宜再问。如果他愿意让你知道的话,他一定会主动详细说明的,而且还会邀请你去坐坐,否则便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举一反三,其他诸如此 类的问题,如年龄、收入等也一样不宜追问,以免引起对方不快。

不可问对方同行的营业情况。同行相忌,这是一般人的共识。因为他回答你时,若不是对其同行过于谦逊的赞扬,便是恶意的诋毁。在一个人面前提及另外一个和他站在对立位置的人或物总是不明智的。

此外,在日常交际中不可问及别人衣饰的价钱;不可问女士的年龄;不可问别人的收入;不可详问别人的家世;不可问别人用钱的方法;不可问别人工作的秘密,如产品的制造方法,等等。

问话的目的在于引起双方的兴趣,而不是使任何一方没趣。若能让谈者起劲,同时也能增加你的见识,那便是问话的最高境界。

一位社交家说:"倘若我不能在任何一个见面的人那里学到一点东西,那就是我的处世的失败。"这句话很发人深省,因为虚怀若谷的人,往往是受人欢迎的。记住,问话不仅能打开对方的话匣,而且可以使你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