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他人有他人的人生,自己有自己的人生,界限分明,冲突、压力就会减少

33 他人有他人的人生,自己有自己的人生,界限分明,冲突、压力就会减少

恒子老师是一个欲望很低的人。

她总是穿着得体的衣服,从来没有拎过昂贵的包,佩戴过奢华的饰品。

她既不追求美食,也没有购物的欲望。

除了对金钱、物质没有欲望,在她近七十年的工作生涯中,也不曾追求过什么名誉和地位。

每天努力地生活,拼命做好眼前的工作。至于出人头地、享受奢侈人生之类的,完全没有时间考虑。”她这样自嘲地回顾自己的人生。老师几乎不追求基本生活以外的任何东西。

“每天要更快乐,更充实!”

“要过上更加舒适的生活!”

“要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更加积极活跃!”

现代社会的主流想法完全受到欧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我们在无意中被这些“更加如何”的观点所煽动。

当我们想要“更加如何”时,就会对生活感到不满,觉得“这样下去可以吗”,因此便会陷入不安之中。

比如自己和同事相比,和朋友相比,和其他人相比,发现“自己还没有的东西”,就觉得“自己还不行”,因此产生自我厌恶,心生忧郁。或者“由于某些原因,自己总是不顺”,于是就开始埋怨他人,焦虑气愤。

这样的话,对现在人际关系或工作的不满就会增加,压力也会不断积聚。

总是陷入这样的模式,让自己感到痛苦的人有很多。当然,这样的人也包括我自己。

不可思议的是,恒子老师从不和人比较。在单位,当比她年轻的医生步入更高的职位时,她完全不在意。别人比自己待遇好,比自己活跃,她也不会感到不满。

“别人有别人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轨迹”,这种想法始终贯彻她的人生。在同一个单位连续工作几十年,老师从来没有和别人发生过冲突,也没有卷入人际关系的麻烦中。

她绝不是对别人冷淡的人,而是别人需要她就帮忙,被拜托的话她就帮忙。

老师很少邀请别人去玩,也基本上不多管闲事,在和我的长期交往中也是如此。

但是,如果谁有烦恼找她倾诉,她绝对会不惜时间认真倾听。她会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给人带去温暖和爱。

正因为能做到这些,所以无论是人际关系、工作还是生活,她总能知足常乐。

在她看来,“只要自己和家人能得到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就很满意。

人到底需要什么?恒子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自己是自己,他人在实践他人的人生,我们不需要追寻别人的脚步。

在追求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自己是自己,他人在实践他人的人生,我们不需要追寻别人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