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血的皇冠

带血的皇冠

王莽传奇:史上唯一“民选”皇帝

多年以后,面对涌入长安的更始军士兵,新帝王莽将会想起众人劝进那一幕。

其时代汉建新,开启“新时代”,春风得意。谁知恍惚15年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如今自己身败名裂,为俎上鱼肉,已经68岁的老王,始料未及。

王莽不会想到,自己被杀后,身体会被更始军士兵分裂,剁成肉块,而头颅则被割下送到宛城悬于闹市,甚至舌头也被人切去吃掉。

王莽更不会想到,在死后的近两千年间,自己将以“篡位者”之名遗臭万年。

“当年推我做皇帝的,难道不是天意民心吗?”

1

公元前45年,汉元帝初元四年,王莽出生。

在古代,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的降生往往伴随着异象:什么“雷电晦冥”啊,“紫气充庭”啊,“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啊……

王莽呢?别说异象了,哪怕在王氏家族里,他的出生恐怕都不能算是个事儿。

虽说他的父亲王曼,是当朝皇后王政君的亲弟弟,但是要知道,王莽的爷爷育有八男四女,而王曼并不是长子。按宗法制来说,王曼一支在家族里没什么地位。而王莽也非王曼的长子: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王永。

可以说,虽然生在外戚之家,但王莽的血统,并没有给他太好的顺位。

不幸的事还在后面。

公元前33年,汉成帝继位,王政君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后,于是大封兄弟:以长兄王凤为大司马,权倾朝野;又封弟弟王商等六人为侯。王氏一族,飞黄腾达,唯独王莽一家时运不济。父亲王曼以及哥哥王永都没活到这时候就去世了。家中没了顶梁柱,只有寡母、寡嫂和小侄子,一家人的生活不得不依靠王莽的几位叔伯。

生活的重担,夹杂着人情世故,压在了这个12岁少年的肩上。

然而王莽并不抱怨,他坦然接受了这一切,并在这种命运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史载:

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

王莽待人,温良恭俭,不摆架子;侍奉母亲、寡嫂,抚养兄长的孤子,既周到,又检点;不管是结交才俊,还是侍奉家族叔伯,都委婉有礼。

王莽的大伯父王凤生病,王莽亲自照看,并为王凤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老王家飞升之后,王氏子弟多“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相比之下,王莽的行为宛如一股清流,不仅诸位叔伯喜欢,名声也传得快。

王凤临终前,嘱托妹妹,即太后王政君照顾王莽,而王商则直接提出分自己的采邑来为王莽加封。当时的名士,如戴崇、金涉、陈汤等人,也都为莽请封。戴崇、金涉在今天没什么名气,陈汤却是个大人物:灭北匈奴,豪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那个人,正是陈汤。

就这样,一个家道中落的穷小子,没有耀眼的政绩,更没有军功,却在29岁的时候封了侯。

取得这样的成就,固然与王莽本人的德行和名望有关,与家族叔伯、姑姑的照顾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托时代的福:

那个儒学大盛,标榜“仁”和“礼”的时代。

2

与一般印象中儒学独霸古代中国政坛不同,初创时期的儒学那是相当不招人待见:

遥想孔老夫子当年,周游列国,到处推销自己的治国之道,却从未被采纳。而儒家学说的传人,如孟子、荀子等,也始终没能以儒至仕,将自己的政治理想付诸实践。

秦朝建立,儒学竟遭到一记暴击:焚书坑儒,差点断了它的气。

及刘邦立汉,政治上一面承秦制,以法治国;一面又大兴黄老之学,与民休息。得益于汉惠帝时期“挟书律”的废除,儒学与百家思想一道,开始慢慢复苏。汉初虽然已经有儒生仕官,但在国家治理中,儒家的主张插不进一脚。

转折点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即20世纪初史家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过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多年的“教导”,人们普遍认为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已经掌控了一切。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儒术并没有被独尊,百家学说也没有真正被罢黜。甚至连汉武帝本人,其治国思路仍是以法家学说为主,杂取百家。

设太学,授儒经,这大概是儒家从汉武帝那里得到的最大好处。

数十年后,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与他的太子即后来的汉元帝有一段很精彩的对话。

史载汉元帝做太子的时候,“柔仁好儒”,见其父汉宣帝多用酷吏,行法家之道。便忍不住劝:“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没想到汉宣帝一听就不高兴了,拉着脸一本正经地说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字字如针。

说完,汉宣帝还不过瘾,又补了一句:“乱我家者,太子也!”

元帝只是好儒,多了句嘴,就被老爸批“乱汉家天下”。可见在汉宣帝时期,儒学尚不能被“独尊”。而关于西汉的治国之道,汉宣帝说得也很明白—霸王道杂之。

何为霸道?何为王道?

这个问题,后世的唐高宗曾问其臣令狐德。令狐德回答说:“王道任德,霸道任刑。”

换言之,王道即以儒学为代表,为政以德;霸道则以法家为代表,为政以刑。而“霸王道杂之”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不教条主义:

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公元前49年,“仁柔好儒”的汉元帝继位。上台后的汉元帝,不仅大肆提拔任用儒生,更是将儒学“仁政”的思想在国家治理中践行。汉成帝时延续了这种做法。所以钱穆才说“汉自元、成以下,乃纯用儒术”。

真正的儒学时代到来了。

而王莽本人也是顺从于时代洪流的。史载:

(王莽)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

如此,王莽以德行符合当时的价值观,因名声好而封侯也就不足为怪了。假如他所处的时代是文景、武宣之际,就难有这种封侯的好事了。

3

儒学终于兴盛了,但汉家天下却并未因此变好。

西汉末年的形势是很严峻的。元、成时期,土地兼并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财政捉襟见肘,底层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虽然此时的强汉对外还是很强悍,但在帝国内部,危机四伏已不是一两天的事了。

汉元帝刚继位时,在朝中一大班儒生的建议下,撤销了盐铁官,以示让利于民。然而讽刺的是,没过多久就因为“用度不足”,复设盐铁官。多么尴尬。

另一方面,国内现状的差强人意,引发儒生们的普遍不满。而灾害频发,竟让儒生们自带的天赋—“天人感应”觉醒了。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杂糅儒家、墨家之学,将“天意”与“人事”相联系的学说。即所谓“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天之所违,必先降以灾变:此神明之征应,自然之占验也”。也就是说,当人的做法顺天意时,上天会降下祥瑞吉兆;若上天不同意人的作为,则会以灾害(水、旱、蝗虫、地震、失火),或者异象(彗星、血雨)的形式警告世人。

想当年,汉武帝之所以要“绌黄老、刑名百家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一方面是要借此突破黄老之学对汉武帝霸业的束缚,另一方面是为了以儒学的“仁”和“礼”来缓和汉法秦制所激化的社会矛盾,即“外儒内法”。而后来汉武帝召见儒家大名人董仲舒,更多的还是希望借助董先生的学说,明君臣尊卑,借天命立大汉之威。

只是汉武帝算盘打得太好,万一这帮儒生假托天意搞事情怎么办?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皇帝祭祖的长陵高园殿、辽东高庙发生火灾。董仲舒一看好机会啊,便借此作书,说这两次火灾其实是上天对汉武帝不满,以此宣扬“天人感应”。却不想汉武帝闻之大怒,差点剁了董仲舒。

对务实的汉武帝来说,你儒生借异象、托天意粉饰太平可以,但批评时政?绝对不行!

西汉末年的元、成、哀三帝,各方面都比汉武帝差了一大截,他们不仅性格柔弱,而像元、成二帝这样的,本身就是儒家的忠粉。儒生们随便说两句,很容易就把皇帝带跑偏。那玄妙的“天人感应”,彻底管不住了。

而大汉的确也是倒霉:公元前后,全球开始进入“小冰期”,自然灾害接二连三。举目望去,天下尽是“不祥之兆”: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

在一片唱衰大汉的声音中,汉哀帝顶不住了。在儒生方士的撺掇下,他祭出了大昏招—“再受命”。

公元前5年,汉哀帝建平二年,汉哀帝下了一道诏书:“汉兴二百载,历数开元。皇天降非材之佑,汉国再获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

什么意思呢?汉朝气数尽了,但老刘家有幸再受一次天命,于是本皇帝现在改元,改国号,以后我也不是汉朝皇帝了,而是“陈圣刘太平皇帝”,甚至,哀帝连计时方式也给改了。

汉哀帝原本指望通过“再受命”扭转国运。然而两个月过去了,国运还是那么烂。汉哀帝不得不又取消“再受命”,老老实实继续当汉家天子。

然而问题来了,你不是都下诏说汉朝气数已尽了吗?

4

大汉太需要一个救世主了。

在汉末的儒生们看来,革除汉末的弊政,救万民于水火,施行“王道”,势必要由一个具有圣人德才的人来完成。即“外王”首先要“内圣”。而时下最符合内圣外王标准的,莫过于王莽了。

王莽本身就具备很高的儒家修养。

少年时不以家贫而废学,恭身节俭,勤身博学。对待自己的亲人恭敬以“礼”。受封新都侯之后,“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依然保持以往的作风,不因为身份、环境的改变而迷失自我。

公元前8年,37岁的王莽继三位叔伯之后,出任大司马。虽已位极人臣,他的作风却依然如故。“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

可以说“内圣”,在当时没有人能比王莽做得更好了。

至于“外王”,王莽无论从资源、自身素质来说,也是行王道的不二人选。

王莽以大司马秉政,又身为王氏家族的佼佼者。其时王氏子弟分居要势,郡国守相刺史皆出其门下。这样的身份优势,无人可比。

在任职期间,王莽也的确施行符合儒家政治理想的政策,“下惠士民鳏寡,恩泽之政无所不施”。在大灾之年,“愿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诸大司农,助给灾黎”,又将其得到的赏赐封地“以其千万分予九族贫者”。甚至推动哀帝下诏议田宅奴婢限列。

公元前7年,汉成帝去世,汉哀帝以藩王入嗣。面对王氏姑侄的专权,哀帝心有不满,便培植自己的外戚势力,借以对抗王氏,后来更是直接对王氏动手。在汉哀帝的打压下,王莽卸职回封国隐居。赋闲的日子里,王莽闭门不出,安分守己,以致后来天下吏民皆为王莽鸣冤。汉哀帝不得不重新把他召回国都,让他侍奉太后王政君。

不同于近代袁世凯称帝时,被儿子、下属的谎言蒙蔽,王莽当时的呼声高,是货真价实的。世家大族敬佩他的品行,黎民百姓感念他的恩德,而儒生则将他视为实现“王道”的领袖。的确,此时的王莽也有称帝的野心,小动作不断。但他对帝位的觊觎,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借助皇权,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皇位显然不是终极目标。

说到底,王莽想做圣人。

5

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在姑姑王政君的支持下,王莽迅速剪除汉哀帝的亲信,重新夺回大权。为避免皇帝难以制约,王莽立了个小皇帝刘衎,即汉平帝。之后,王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是时,13岁的汉平帝,娶了年仅8岁的新娘。王莽成为“正牌”外戚,地位更加巩固。

公元6年,汉平帝居然去世了,年仅15岁。这次,王莽找来尚在襁褓中的汉宣帝玄孙刘婴,即孺子婴。然而仅将其立为皇太子,而自己却称“摄皇帝”,又称“假皇帝”,代行皇帝之职。

野心,昭然若揭。

部分刘氏宗族、汉室忠臣对此不满,便起兵讨莽。王莽起初十分恐惧,但随着叛乱被镇压,王莽也渐渐放开了胆子。而儒生们此时更是助王莽一臂之力。

在董仲舒将“天人感应”引入儒家思想后,面对西汉末年的困局,儒生们已然相信老刘家气数已尽,甚至连部分刘氏宗族的儒者,也对自己家族的命数失去信心。所谓禅让之说,在汉哀帝时就已高涨,汉哀帝自己甚至也动念要将天下禅让给自己的男宠董贤。

而王莽为了减少篡位的阻力,大肆鼓吹谶纬神学,比如哪里挖出一块石头上面写着“求贤让位”“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云云。各种祥瑞,各种符命纷纷“被发现”。

压断西汉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就这样被儒生们放上去了。

公元8年,53岁的王莽在朝野广泛的支持下,代汉建新。

“皇帝”前面多余的字去掉了,王莽可以名正言顺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了。诏令次第发出,王莽改制拉开帷幕。主要的内容概括起来,大概有如下几条:

一,天下的田地更名为“王田”,严禁买卖。家中男丁不足八人而田地超过一“井”者,多余的田地必须分给九族、邻里和乡党;二,解放奴婢,禁止买卖奴婢;三,改革币制,仿照古币,发行新货币;四,变更地名、官职名称;五,盐铁、布帛国有化……

王莽改制的灵感,皆以儒家经典的政治理想为根据,效法周礼进行改革。王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重回三代大同之世,救万民于水火。胡适写《王莽》《再说王莽》二文为王莽翻案时,称赞王莽是一个大政治家,并给了王莽一个头衔: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有人给王莽的政策提意见,说你这么搞,新朝要完。然而此时的王莽却已不是当年那个“折节恭俭”的谦卑者了。面对劝谏,王莽闭目塞听,不仅不为所动,甚至将劝谏的人免职。

在对内改革的同时,王莽也不忘与周边四邻建立新型外交关系。称帝后,王莽以“天无二日,士无二王”为由,将原先册封的周边小国国王改封为侯,令其大为不满,一时间西北、西南战乱四起。

在东北,王莽征服高句丽,将其改名为“下句丽”。而对匈奴,王莽也一改以往的友好政策,不仅将“匈奴单于玺”代之以“新匈奴单于章”,还下诏令将匈奴单于改名为“降奴单于”。北境由此再无宁日。

战争激化了改制造成的矛盾,让西汉末年留下的病症一齐发作。最后,这场“法古改制”的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

6

西汉儒生的三观,一向是很奇葩的。

汉宣帝时召集群臣,想给他的祖爷爷汉武帝上庙号。

西汉一代,皇帝去世之后,大多数都有谥号。现在人们所称呼的汉文帝、汉景帝、汉昭帝什么的,都是谥号。而庙号,在西汉,一定是特别有成就,特别有作为的皇帝才能拥有。比如文景之治中的父子俩,汉文帝的庙号是“太宗”,而汉景帝呢,没有庙号。

所以当汉宣帝君臣讨论汉武帝庙号时,有一位叫夏侯胜的大儒发话了。他说:

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用,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四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

在他眼里,汉武帝因为不行仁政,于百姓没有恩泽,就算他武功了得,也不配享有庙号。

所以前文提到的汉宣帝对西汉儒生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中肯的。所谓:“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

在儒生看来,盛如武帝、宣帝之时的西汉都尚不足取,更何况病魔缠身的暮年西汉了。眼前困难越大,他们便越怀念过去,否定当下,一味求古而不思进取。

王莽不仅是西汉儒生的代表,也是一种文化思潮的代表。王莽的失败,固然与他个人晚年过度自信、刚愎自用有关,但最根本的当时儒家治国理念的失败。

吊诡的是,王莽死了,他的历史就定格了,但儒家思想却不会。

在后面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儒家思想不停地演变、进化,不断地完善,最终成了君主专制正统不二的维护者。而在西汉坑掉老刘家江山的黑历史,渐渐没有人再提起。毕竟错误都是个人的,“儒家学说”这么正面的伟大思想怎么能背锅呢?

就这样,王莽,史上独一无二的“民选皇帝”,最名正言顺的“篡位者”,在为理想打工的路上,被理想给坑了。

历史上有很多人,如司马懿、唐玄宗等,大半辈子好评如潮,却最终晚节不保。假如王莽死在53岁而不是68岁,后人将如何评价他?

后世篡位者很多,但如隋文帝、宋太祖之流,皇帝当得尚可,所以也不曾像王莽这样受到后人的批判。如果王莽改制成功了,后人又将怎么说?

可惜没如果。

梁武帝:一梦扭乾坤

1

公元548年,梁武帝太清二年。这一年是梁武帝萧衍在位的第47年,也是他人生中的第85个年头。

在当时,论在位时间长短,梁武帝只输给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而论寿命,梁武帝却是之前历代皇帝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即便加上后世,也只是不及号称“十全老人”的爱新觉罗·弘历一人而已。

乾隆帝自称“十全”,不过是倚仗武功十件。虽然也很了不得,但毕竟只是武功啊:哪怕是攒够一百个武功,以此得名“百全老人”,也未免太过单调了。

相比之下,梁武帝虽然武功没有那么完满的数字,但论权谋,论治国,在位47年的他,已然足够位列“千古一帝”之席了。而论文学,梁武帝也是当之无愧的一代文豪。他的诗歌他的赋,在文学史上说起来,比起那位写诗万首却无一被人记住的弘历,不知高明到哪里去了。

然而梁武帝终究不能算是“千古一帝”,萧衍也因此更多地被后世以“文学家”“佛系天子”这样的名头记住。

一切的一切,只因萧衍多活了一年,而梁武帝在位最后一年的那件事,不仅毁灭了他的生命,也毁掉了他的名声。

所有的一切始于一个吉祥的梦。

公元548年的某日,梁武帝睡觉时做了一个梦,史载“高祖梦中原平,举朝称庆”。

他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宠臣朱异,并自吹“吾为人少梦,若有梦,必实”。

善于拿捏圣意的朱异说,这是“宇内方一之征”。果然没过多久,东魏一员大将便携所辖河南地向南梁献上了降表。

来者何人?侯景也。

2

侯景,字万景,鲜卑化羯人。此人打小就行为不羁,深为乡里人所忌惮。成人后“骁勇有膂力,善骑射”。北魏末年,侯景投军,先后在鲜于修礼、葛荣、尔朱荣帐下效力。而当尔朱荣被高欢诛灭后,侯景投了高欢。

侯景虽然为人“残忍酷虐”却驭军严整,每次打仗所掠得的财宝,皆班赐将士,所以侯景的军队颇有战斗力。侯景也因此很受高欢的重用。

公元534年,高欢立孝静帝,建立东魏,自己独揽大权,而侯景则被高欢委以重任。史载:“魏以为司徒、南道行台,拥众十万,专制河南。”

简单说,黄河以南直到梁境、洛阳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土地,都是侯景的地盘。

对高欢,侯景是服的,敬称其为“高王”;而对高欢的长子高澄,侯景却非常不待见,直称其为“鲜卑小儿”。史载侯景曾扬言道:

“王在,吾不敢有异;王无,吾不能与鲜卑小儿共事!”

另一边高欢对侯景心里也是非常有数的。公元547年,高欢病重时,对其子高澄说:“侯景狡猾多计,反覆难知,我死后,必不为汝用。”

于是高氏父子便写信召侯景入朝。

侯景显然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知道高王一死,自己也必大祸临头。见到召自己回朝的书信,侯景心中颇为不安:这时候回去,不等于送死吗?于是在高欢去世数日后,侯景果然反了。

侯景的地盘,处于东魏、西魏、南梁三国的交界处。这块地虽然不小,但毕竟是四战之地,凭这个自立,独自对抗三国的哪一方,都是很扯的事。所以在举起反旗的那一刻,侯景就张罗着找靠山了。

他首先想到的是西魏。

在高欢立孝静帝建立东魏后不久,他的死对头宇文泰就立文昭帝建立西魏,与东魏对峙。当时的三国若说哪家最强,东魏、南梁也许还能争一争,但若说谁最弱,那真的非西魏莫属了:国土小,经济弱,人口少。

应该说,侯景的选择是很精明的。身为东魏大将,叛归主子的死敌,又求以河南六州内附,这对西魏来说,难道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吗?

然而西魏的话事人宇文泰,可是老油条。在他眼里,这桩看似稳赚不赔的买卖却因为侯景的存在而风险陡增。

都知道侯景这人反复无常,算上高欢父子,侯景可是已经换了四个东家了。而且几乎每换一个东家,都会与前东家为敌。今天他投了我,明天他又叛我,怎么办?

所以宇文泰对侯景的答复是:好啊,欢迎啊。不过你得入朝为官,而你的地盘,则由我派人接收。

侯景一看傻眼了:这跟高氏父子召我回朝有区别吗?于是侯景表面上接受西魏所封官爵,却又暗地里寻求第二选项—南下投梁。

3

面对这封降表,梁武帝君臣要怎么办呢?

群臣廷议时,以尚书仆射谢举为首的一干大臣均表示反对。理由有两个:

其一,还是侯景的人品问题。虽然这人能征善战,但他反复无常啊,谁能保证他会忠心为南梁效力呢?

其二,如谢举所言,南梁“顷岁与魏通和,边境无事。今纳其叛臣,窃谓非宜”。此时南梁与东魏高氏,关系尚好,接纳东魏的叛将,不是明摆着要破坏两国关系吗?

梁武帝虽然很想接纳侯景,但一听群臣这么说,自己也犹豫了。大清早自己一个人来到武德阁,自言自语道:“我国家承平若此,今便受地,讵是事宜,脱致纷纭,悔无所及。”

老人家内心是纠结的。

而深谙圣意的朱异此时又出现了。朱异应声答道:“圣明御宇,上应苍玄,北土遗黎,谁不慕仰?为无机会,未达其心。”

上来一句把老人家捧得高高的:圣上英明,天命所在,北方的人都想着归顺呢,这不是没机会吗?

紧接着朱异又说:“今侯景分魏国大半,输诚送款,远归圣朝,岂非天诱其衷,人奖其计!原心审事,殊有可嘉。”

点明两件事,第一侯景带来的是“魏国大半土地”;第二,这是“天诱其衷”,老天的旨意。

最后朱异不忘补一刀:“今若不容,恐绝后来之望。此诚易见,愿陛下无疑”。

人家来投你,你不收,以后还会有人来投你吗?

三下五除二,把老人家说动了。

想想那大片河南土地,想想良将,想想天命,想想自己的年纪,想想功业,想想那天做的那个梦,梁武帝下了决心:“得景则塞北可清;机会难得,岂宜胶柱!”

于是梁武帝封侯景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并先后两次派兵北上,支援侯景,为首大将乃萧渊明。

4

萧渊明之父萧懿是萧衍的兄长,让亲侄子统兵出征,这种事放在宋、齐两代是罕见的。两代都以屠戮宗室出名。叔侄这么近的关系,莫说掌兵,能保住命就不错了:

刘宋前废帝刘子业在位时,百般虐叔,最后却被自己的叔叔刘彧反杀了。宋明帝刘彧上台后,旁支上位心中不安,于是杀光各路侄子。宗室之惨,难以名状。

然而萧衍是个慈父。

虽然早年挥军征战四方,刀下鬼多得数不过来,虽然覆齐建梁之后,对齐明帝萧鸾一系几乎斩尽杀绝,但与宋、齐的篡位者不同的是,萧衍不是嗜杀之人:对萧齐宗室的杀戮,仅限于萧鸾一系,而对自家宗室的重视和爱护无以复加。

比如对亡兄萧懿的儿子,尽数封侯;而对萧琛、萧景等宗室,均委以要职。甚至,有的宗室触犯了法律,萧衍也网开一面,不予追究。

对待宗室,萧衍一直怀着一份亲情,以致当时史臣有论:“高祖光有天下,庆命傍流,枝戚属琏,咸被任遇。”

对宗室如此,对自己的儿子就更不用说了。

除了长子昭明太子萧统外,其余七子均封王,各镇一方。其中二子萧综之事,让老人家特别费心。

当年萧衍起兵反齐、诛杀东昏侯萧宝卷之时,萧宝卷的妃子吴氏已有身孕。后来吴氏被萧衍纳为妃,仅七个月便生下了腹中的孩子,即萧衍的次子萧综。宫中人多疑此非萧衍骨肉,萧衍却不疑,照样封王。

萧综长大后,吴氏因忌恨失宠于萧衍,故对萧综说出了身世。萧综大惊,决心与萧衍决裂。在一次与北魏的战争中,萧综趁机投靠了北魏,更名萧缵,并表示为东昏侯服丧。

萧衍知道后非常生气,下令“削爵土,绝属籍,改其姓为悖氏”,但很快又恢复原来的样子,甚至封尚在梁土的萧综的儿子为侯。可见萧衍心中的放不下。

萧衍对亲子如此,待养子亦不薄。

侄子萧正德,在萧衍长子萧统尚未出生时,被过继给萧衍做儿子。等到萧统出生,萧正德又回归本宗。萧衍称帝后,封他做侯。由于落选太子,萧正德怀恨在心,居然投奔了北魏。

神奇的是,一年以后,在北魏混不下去的萧正德居然又跑回了南梁。更加神奇的是,萧衍居然没有责骂他!只是流着眼泪劝诫了一番,不仅恢复了他的侯位,还封了将军。

萧正德回梁后,恶性不改,到处为害,然而萧衍也没怎么惩罚他,还给他升官。549年,萧正德竟是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担任守卫京畿的要职了。

很快,萧衍的宽仁便收到了“回报”。

5

萧渊明带兵北上支援侯景,入了东魏境内,梁、魏正式撕破脸皮。

侯景见南梁派兵来了,心中暗喜。另一边东魏自然也没闲着,迅速组织人马,南下驱敌平叛。

这一次,侯景和萧渊明运气不太好,因为东魏派来的军队,领军的是大都督高岳,而实际指挥作战的,则是慕容绍宗。

史载侯景最开始听闻东魏派来的将领是韩轨,不屑地说道:“啖猪肠小儿!”

后来听说来的是大都督高岳,侯景还是一副很牛的样子:“此尔。”

等到听说慕容绍宗到了,侯景“扣鞍”曰:“谁教鲜卑小儿解遣绍宗来?若然,高王未死邪?”

吓得以为高欢诈尸。

之后发生的战事,也的确印证了所谓“侯景克星”慕容绍宗的实力。先是闪击萧渊明,一战生擒。然后与侯景耗,耗到侯景军队粮尽,人心浮动;接着施展攻心术,对侯景的军队大打亲情牌,使之溃散,趁机冲杀。搞得侯景身边仅剩八百骑兵,狼狈逃入江南。

就这样,梁武帝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只得到了一个反复无常的战将和他的八百残兵,而所谓河南地却寸土未得,甚至还搭上了自己的侄子和数万士兵。

对于看重亲情的萧衍来说,侄子被俘虏,让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家痛彻心扉。恰这个时候,东魏那边却伸来橄榄枝。

年轻的高澄,其老辣程度丝毫不逊于其父高欢。他很清楚逃入江南的侯景,对南梁来说就是一颗炸弹,而引爆这颗炸弹最好的雷管,便是刚刚被俘虏的萧渊明。

原来萧渊明被俘后,受到了东魏的款待。在高澄的授意下,东魏孝静帝亲自接见萧渊明和众将帅,解除对他们的囚禁,将他送往高澄的居所晋阳。而高澄对萧渊明也礼遇有加,十分亲切地对他说:“先王与梁主和好十有余年,闻彼礼佛文,常云奉为魏主,并及先王,此甚是梁主厚意。不谓一朝失信,致此纷扰。自出师薄伐,无战不克,无城不陷,今自欲和,非是力屈。境上之事,知非梁主本心,当是侯景违命扇动耳。侯可遣使谘论,若犹存先王分义,重成通和者,吾不必违先王之旨,侯及诸人并即放还。”

在这段谈话中,东魏丞相高澄首先追溯了魏、梁双方多年的传统友谊,虽然战场上东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想想看还是以和为贵。紧接着,高澄一面给南梁的出兵开脱,说发动战争那不是梁主本心,是受了侯景的煽动;一面又点明,只要魏、梁议和,梁交还侯景,魏自然也就交还萧渊明等人。

萧渊明听了大为感慨,立即修书一封送往建康。

这封信成了一把钥匙,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

6

萧衍看了信之后,哭了。于是与诸臣商议该怎么办。

朱异等人坚持“静寇息民,和实为贵”,主张答应东魏的条件议和。

只有司农卿傅岐看得透,说道:“高澄何事须和?必是设间,故命贞阳(萧渊明)遣使,欲令侯景自疑。景意不安,必图祸乱。若许通好,正堕其计中。”

这分明就是高澄的反间计,千万不要上当!

然而朱异等人坚持要和平,不要战争。萧衍也不想再用兵,于是就给萧渊明回信,感谢高澄款待,“当别遣行人,重敦邻睦”。

此时身在寿阳的侯景,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无数神兽飞奔而过。

梁、魏议和?这不分明拿我做筹码吗?

侯景立即作书一封送往建康给梁武帝,痛陈不可与东魏言和。侯景不放心,又叫人拿了三百两黄金,厚赂朱异,想让朱异帮自己说好话。

天真!朱异是什么人?作为梁武帝几十年不倒的专宠,朱异只会讲梁武帝爱听的话,只会顺着梁武帝的心意去说,凭这点钱让他“直言进谏”替一个降将说话?想得美!

金子,朱异收下了,但话,却没有给侯景传。

侯景不甘心,又写了两封信发到建康,得到的回复是两个大写的“不”。

侯景被逼到了角落里。为了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侯景作了一封伪信,诈称东魏方面要求以萧渊明交换侯景,将信发往建康。萧衍看后,打算同意。傅岐力谏:“侯景以穷归义,弃之不祥;且百战之余,宁肯束手就执!”

人家穷途末路来投,我们收了他却又要将他抛弃;而且人家百战之将,你说抓起来,就能抓起来了?

朱异等人却不以为然:“景奔败之将,一使之力耳。”

派个使臣去把他抓起来就够了。

于是萧衍回复高氏说:“贞阳旦至,侯景夕返。”

侯景听到消息后,心态彻底崩了,大骂:“我固知吴老公薄心肠!”

身边的僚属说了:“今坐听亦死,举大事亦死,唯王图之!”

侯景一咬牙,反了!

7

梁武帝真的老了。

自侯景决定要反,到侯景真正开始造反,中间其实隔了好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侯景依然不停地向建康索要物资,虽然态度越来越傲慢,但梁武帝却一一应允。史载“赏赐锦彩钱布,信使相望”。

同时,也不断有人向梁武帝告发,说侯景要反,但梁武帝并未当回事。正如朱异所说:“景孤危寄命,譬如婴儿仰人乳哺,以此事势,安能反乎!”

宗室鄱阳王萧范接连请命合兵讨伐侯景,梁武帝不许。朱异代梁武帝回复说:“鄱阳王遂不许朝廷有一客!”

甚至,侯景邀梁将羊鸦仁同反,羊将使者绑了送到建康,朱异仍说:“景数百叛虏,何能为?”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侯景的实力渐渐恢复,终于,举兵的那一天来了。

打着“清君侧”的名号,侯景率军直取建康,所列佞臣之首正是朱异。

梁武帝听说侯景造反后,大笑说:“是何能为,吾以折棰笞之!”

的确,侯景举兵时,兵不过八千。然而,此时的侯景久经战阵,正是当打之年,而梁武帝则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挥军大战四方的萧衍了。当梁武帝派出的平乱军队按部就班地开赴淮南时,侯景却早就做好无后方作战的打算。他声东击西,率领轻兵出其不意地攻占滁州、和县,击败守江梁军,从采石矶渡江。梁廷震动。

除了战略上技高一筹,梁武帝末年尖锐的社会矛盾,也着实帮了侯景的大忙。由于纵容宗室、高门世家,梁朝表面上看其乐融融,实际上暗流涌动。大量的奴仆、平民,饱受梁廷掌权者的欺压,以致侯景军至,一呼百应。开始时不过八千人,怎想兵越打越多,到建康城下时竟已有十万之众。

梁武帝早年治下的“治定功成,远安迩肃”,“三四十年,斯为盛矣”,如今一去不复返了。

建康城自东吴起做首都,后又历经东晋、宋、齐三代,经营良久,就算侯景人多,也没那么容易攻破。然而负责京畿防御的萧衍养子萧正德,却早就被侯景收买,背叛了对自己数有恩典的养父。在萧正德的引导下,侯景军顺利地攻进了建康,梁武帝则率守城残军退入台城(宫城),在名将羊侃的组织下死守。

从548年10月到549年3月,台城攻防战打了五个月。萧衍的儿子们呢?

此时萧衍的儿子中,健在的只有三子萧纲、六子萧纶、七子萧绎、八子萧纪。

三子萧纲跟父亲萧衍一起,被困在台城。能自由活动的只有另外三子:六子萧纶,即统兵征讨侯景的主帅,能力有限,打侯景打不过;七子萧绎,镇江陵,倒是派兵勤王了,可看起来不怎么积极;八子萧纪,镇蜀中,干脆不发兵平叛。

直白点说,对老七、老八而言,困在台城的并不是什么“父亲萧衍”,而是大梁王朝的开国君主梁武帝。正牌太子萧统早已故去多年,只要梁武帝一去世,这皇位,花落谁家未可知。

作为皇帝,梁武帝的功过还不好简单地评断,但作为父亲,萧衍可以说是很失败了。

8

羊侃病死了,台城也终于失陷了。

当听到侯景军涌入台城的消息时,梁武帝“安卧不动”,问近臣:“犹可一战乎?”

近臣回答说“不可”。

梁武帝感叹道:“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不一会儿,侯景带兵进了皇宫,一次史上绝无仅有的会面就此展开。

侯景首先表态:“为奸佞所蔽,领众入朝,惊动圣躬,今诣阙待罪。”

梁武帝于是召见侯景。侯景入殿后,梁武帝“神色不变”。梁武帝问道:“卿在军中日久,无乃为劳!”

侯景竟然不敢抬头看梁武帝,“汗流被面”,满头大汗。

梁武帝又问:“卿何州人,而敢至此,妻子犹在北邪?”

侯景居然答不上话。旁边的将领代侯景答道:“臣景妻子皆为高氏所屠,唯以一身归陛下。”

梁武帝又问:“初渡江有几人?”

侯景回答:“千人。”

“围台城几人?”

“十万。”

“今有几人?”

“率土之内,莫非己有。”

梁武帝终于不说话了。

于是侯景退下来,对僚属说了这么一段话:“吾常跨鞍对阵,矢刃交下,而意气安缓,了无怖心。今见萧公,使人自惧,岂非天威难犯!吾不可以再见之。”

之后,虽然台城尽为侯景控制,但在梁武帝面前,侯景的要求却皆得不到满足。侯景想借梁武帝之名发号施令,竟被梁武帝三言两语怼回去。侯景无奈,只得削减梁武帝膳食。86岁的老人终于扛不住了,忧愤成疾。

临终前,梁武帝觉得口苦,想喝蜜却不可得。两声“荷!荷!”成了他最后的遗言。

梁武帝死了,在位48年;萧衍死了,享年86岁。

总共55年国祚的南梁,几年之后也寿终正寝。

经此一乱,南朝国力一落千丈,哪怕继任的国君如何努力,都难以恢复梁初的版图和国力。

东魏于此乱并未占得多大便宜,倒是西魏,拜萧衍那两个儿子所赐,占据了巴蜀和荆州,一跃成为三国中实力最强的。

再之后,陈代梁,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继而北周灭北齐,隋又取而代之。

公元589年,隋灭陈。梁武帝做梦想实现的宇内一统终于实现。

华夏的命运,就此改写。

孤独的父亲:玄武门血案后的李渊

唐朝贞观九年,五月庚子日;这一天是公元635年,阳历6月25日,唐帝国的开国皇帝—69岁的李渊,在风烛残年中,终于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

这是一位老来英雄,却最终孤独至死的开国皇帝。

千百年来,人们从来都只关心他那位英雄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却没有多少人关注过在玄武门之变后日渐苍老和衰竭的李渊,因为历史从来都是: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今天,我们要来讲述一位孤独的君王:李渊。看看他在玄武门之变后的痛苦和悲凉,以及孤独落寞的晚年。

这一切,都要回溯到李渊去世前的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的那个上午。

1

在玄武门之变前的一个晚上,李渊心里震撼,因为二儿子李世民对他说,太子,也就是他的大儿子李建成,以及他的四儿子齐王李元吉“淫乱后宫”。史书记载,“愕然”的李渊从震撼中回过神来,说,明早你们三兄弟一起来当面对质。

他哪里知道,这是李世民为了血腥政变,所埋下的一个恶毒狠招。

不知道玄武门之变前的夜晚,作为父亲的李渊睡得怎么样,反正第二天早上,他应该起得很早。当李世民的手下第二天一大早割下李建成、李元吉的人头时,李渊正在长安城的太极宫里面,召集裴寂、萧瑀、陈叔达等重臣一起在皇宫里的海池里泛舟。

或许是为了排解抑郁的心情,又或许是并未意识到事态的超级严重性,反正,当李世民手下的大将尉迟敬德浑身是血,穿着铠甲、握紧长矛冲进太极宫时,李渊这才知道,出大事了。

尉迟敬德闯进皇宫时,李世民的手下仍然同忠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军队四处混战。随后,李渊被尉迟敬德胁迫写了一道手谕,要求所有军队全部接受秦王李世民指挥。

一夜之间,唐王朝已经变天。他的二儿子李世民在杀了两个同父同母所生的亲兄弟,同时又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十个儿子全部斩尽杀绝后,已经掌握了长安城内外的绝对军权和政权。在屠刀之下,连李渊这个当父亲的,也感觉到了内心的震撼和恐惧。

2

他非常怀疑李世民很可能会趁机杀了自己。

李世民政变成功后,跪下来扑在李渊怀里痛哭,不管是真哭还是假哭,李渊心里都是战栗恐怖的。他对李世民说,今天以来,我几次都有想“投杼”的感觉。

投杼,说的是坊间传言孔子的弟子曾参杀了人,许多人都来说,曾母最终恐惧逃跑的典故。而对于李渊而言,他从51岁起兵,52岁创立唐帝国当上皇帝,此后九年间他的儿子和部下已经分别平定天下,眼看着人生已经功德圆满,却不料家庭内部发生了如此的惊天血案。

他内心感觉孤独、凄凉、莫名的恐惧,短短几个小时之间,他的两个儿子、十个孙子全部死于非命,而制造这起血案的凶手,也是他的亲生儿子。

在痛苦还没来得及消散的时候,李渊就被迫在玄武门之变的当天,下了一道诏书,里面的内容,是大肆斥责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说他们罪行累累、死有余辜,而在另外一道《立秦王为皇太子诏》中,则极力赞扬秦王李世民是“气质冲远、风猷昭茂”“遐迩属意,朝野具瞻”。

作为受害者的儿子被极端侮辱,而作为凶手的儿子却恬不知耻。

他已然全被架空,迫不得已下旨:以后所有的大小国事,统统交由新太子李世民处理,然后再报给皇帝我听听。

老皇帝已经被架空,报不报其实都无所谓了。

3

玄武门之变后两个月,李世民就迫不及待地逼迫自己的老父亲“心甘情愿”地退了位。国事纷杂,由于李世民政变,逼得李建成的盟友、庐江王李瑗也起兵反叛;不久,突厥也趁着唐朝内乱,率领十万大军直逼长安城下;尽管战火相继平定,李渊的内心仍然是不自安的。

这位出身于大贵族家庭的官宦子弟,七岁就袭封唐国公。作为隋炀帝杨广的表哥,李渊聪敏,但也仁慈犹豫。母亲去世时,他赤脚行走20多里路葬母,以致脚底磨破、鲜血淋漓。李世民对皇位虎视眈眈,李建成、李元吉与李世民势同水火,三个儿子不睦,他早有耳闻,只是在作为一个皇帝和一个父亲之间,他始终犹豫不决,最终酿成了一宗子女骨肉相残的千古惨案。

而李世民对这位父亲,心里也是怀着愤恨的。

在李世民看来,尽管他英明神武,但父亲却一直坚持正统的嫡长制,“偏袒”着他的大哥、太子李建成。因此政变成功后,李世民开始大肆安排自己的部下进占要职,为自己的登基做好准备。随后,他又开始一次次缓慢地“制裁”报复自己的父亲李渊。

李渊虽然英雄,但也好色,在起兵攻进长安后,短短数年间就跟一堆妃子们生下了20个小皇子,并且他喜欢到处征召宫女。当皇帝的时候,自然没人敢说什么,可老皇帝一退位,李世民的手下们就开始冒头来攻击李渊这位太上皇了。

贞观二年(628年),雨水比较少,于是中书舍人李百药上书说,这是因为太上皇征召了太多宫女,皇宫里“阴气郁积”才导致干旱的。

于是李世民很快下了一道诏令,将李渊身边的宫人裁减了3000多人,全部逐出宫中,按照李世民的说法就是,你们都各自去追求幸福吧,“任求伉俪”。在李渊看来,这是儿子对自己的一次示威,当然,宫女们少就少一点,退了位,能忍就忍了吧。

4

这事还没完。

当了皇帝,自然要一个个治治以前那些不听话的人。李渊信任的老臣裴寂,也成了李世民整治的对象了。在玄武门之变前,裴寂一直支持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的当天,李渊惶惑之中不知如何是好,身边的萧瑀、陈叔达纷纷拍马屁,说秦王人心所向,都是太子、齐王太险恶才导致被杀的,对此裴寂却不予评论、默默不言。

李世民当然是记在心里的,因此先是将裴寂免官“遣还乡里”,接着又将他流放到位于今天四川阿坝一带的静州,活活就是要搞死这位李渊信任的股肱老臣。

这一切,李渊一直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他是识相的,儿子李世民当上皇帝三年后,李渊从太极宫搬到了大安宫居住。大安宫低矮狭小,夏天非常闷热,但李世民却经常不管不顾自己的老爸,自己跑到隋炀帝留下的九成宫里避暑,对老爸却不闻不问。

有的官员看不下去,便上书李世民说,老皇帝年岁已高,陛下你却经常不去看望,并且你经常自己跑去避暑乘凉,却把老爸扔在长安,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李世民并未予以理会。

但李渊心里是清楚的,作为一位被逼退位的老爸,他知道该怎么做。一直到贞观八年,李世民在当上皇帝八年后,或许心里也释怀了一些,于是史无前例地,第一次邀请老爸李渊在夏天去九成宫避暑。但李渊的回话是,隋文帝杨坚就是在那里死的,而坊间纷纷传言当时是隋炀帝杨广杀了杨坚,李渊“恶之”,最终推辞说,我就不去了吧。

5

此时,李渊的生命已经剩下没多少时间了。

玄武门之变后七年,唐帝国在他那个血腥上位的儿子手中,治理得越来越好,并且攻破突厥,平定了让李渊心中一直隐忧的大患。这一年,李世民在未央宫举行宴会,李渊难得地放松了一回抑郁多年的心情,让降服的突厥颉利可汗起来跳舞,又让南蛮的酋长冯智戴咏诗助兴,非常高兴地说:“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于是李世民趁机拿着酒杯上前给李渊祝寿,说,以前刘邦曾经在未央宫这里,讽刺过他的老父亲,刘邦妄自尊大,儿子我不跟他那样子,我给您祝祝寿!

也不知道李渊此时,该做何感想。

但随着时间流逝,李世民心中的愤恨和恼怒也开始慢慢沉淀下来,毕竟自己的老父亲,已经时日无多。

就在去世前的一年,68岁的李渊(按照古人的虚岁算法,李渊当时是69岁)宴请西突厥的使者用餐,李渊又再次感慨起来说:“如今蛮夷都降服了,这是自古未有的事情。”

在这场宴会上,李世民不知道为什么流下了眼泪,他给老父亲李渊敬酒祝寿,说:“父亲,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也是遵从父亲您的教诲啊。”随后,李世民又和长孙皇后一起,向李渊进献了御膳和衣物,《资治通鉴》对此的记载是:至此父子俩才“一同家人常礼”,一直到了父亲李渊人生中的最后光景,这对父子,心里才算解开了一些不可言说的心结。

而李渊已经老了,太老了,尽管他心中也有恐惧、怨恨,尽管在玄武门之变后的岁月里,他一直孤独地、寂寞地、隐忍地生活着,但儿子毕竟是儿子。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庚子日,69岁的李渊临死前交代了自己的后事。他说,我死之后,就跟汉朝的皇帝一样薄葬就可以了,皇帝(李世民)也没必要太遵循古人守孝三年的死规定,就用一天来代替一个月执行就可以了,至于陵墓,一切俭约从事。

这位一生奢华的老皇帝,到老了,也不知道是为儿子着想,还是知道自己的尴尬地位,很识趣地安排了自己的后事。

因为一切都无关紧要了,尽管他是开国皇帝,但他在政变中走向帝位的儿子却更加耀眼夺目,生命既然走到了这个终点,那就平静地接受死亡好了。

而李渊也不例外,自古至今,一切的君王都不例外,尽管他是开国皇帝,但孤独,却成了他最后的终点。

储君争夺战:李世民选太子,为何挑了最平庸的一个?

话说: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当太子?

答案似乎毫无疑问:选品德、才能最出众的,不就行了吗?

可历史偏偏爱开玩笑:刘邦总认为懦弱的儿子刘盈,最后还是当上了皇帝(汉惠帝);晋武帝司马炎一直认为自己的太子司马衷智商有问题(也确实有问题),但还是在群臣和宵小的撺掇下,让司马衷继位当了皇帝(晋惠帝),结果导致八王之乱,开启了长达三百来年的两晋南北朝乱世。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知道儿子几斤几两,为何还要选一个平庸,甚至傻的人做太子呢?

很多时候,情况太复杂,皇帝真的也身不由己。

自古以来,再英明的帝王,一到选择太子(储君)这个问题上,头就大。这不,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就因为选太子的问题,闹得要拔刀自杀了。

1

这是大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这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太极宫两仪殿内,屏退左右,身边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李、褚遂良四个重臣。然后李世民说:“我实在不想活了啊!”说完,李世民就抽出佩刀,想往自己身上捅。

李世民想自杀,干吗?

这事,得从李世民的长子、太子李承乾说起。

话说,李世民共有14个儿子,其中由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有三个:分别是长子即太子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晋王李治。作为嫡出,又是长子,李承乾自然毫无疑问地成了大唐帝国的太子和储君,但是这个储君,好像问题多多。

李承乾脚有点跛,是个瘸子,但是他聪明活泼,而且又是贤明聪慧的长孙皇后所生,所以很得李世民宠爱。李世民曾经对臣子说:“我儿子身体有残疾,但这个不要紧,还可以医治;但如果不敬贤好善,私下老是接触小人,这个问题才严重。”

注重家教的李世民,给李承乾选择的师傅都是李纲、李百药、杜正伦、于志宁、房玄龄、孔颖达、张玄素等当时为人称道的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之人。李承乾人也聪慧,当初唐高祖李渊去世,唐太宗李世民居丧期间,让17岁的李承乾监国裁决政事,李承乾就“颇识大体”,让李世民非常满意。此后李世民每次外出,都要让李承乾留在首都监国处理政务。

但李承乾是个纨绔子弟。

做太子的生活实在无聊,他就让一些奴隶去偷民间的牛马,然后亲自宰杀煮食;李承乾还喜欢学习突厥语,穿突厥的服饰(要知道,突厥在当时一直是大唐的敌对势力),然后又仿效突厥人制作五狼头纛及幡旗,设置帐庐,他自己坐在里面宰羊烹煮。

有一次,李承乾又假装成死掉的突厥可汗,然后自己躺在地上装死尸,让手下用刀割脸、围着他哭。过了好一会,他又坐起来说:“我要是当上了天子,一定要率领几万军队去骑猎,然后全部散发去做突厥人,投身到阿史那思摩部下,做一位骑兵将领。”

李承乾还喜欢搞同性恋,他喜欢一个叫“称心”的美貌少年,经常宠幸他。李世民听说后非常恼怒,就将称心等人全部杀死,并严厉训责李承乾。但李承乾不思悔改,反而在东宫内给称心修了一个房间,里面供奉他的图像,并且为称心修筑了坟墓,早晚祭奠“痛哭徘徊”。

由于痛恨父亲李世民对他严加管教,李承乾心里恼怒,就假装生病,几个月不去看唐太宗。李世民有一个异母弟弟汉王李元昌,跟李承乾臭味相投,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有时候他们就把左右分成两队,然后李承乾和李元昌两个人各领一队,让手下披着氈甲、拿着竹捎互相冲刺厮杀,以为娱乐。有的手下由于“作战”不力,就被绑上手足用树枝抽打,有的甚至被活活打死。

对此李承乾觉得特别“好玩”,还说:“我要是今天做了皇帝,明天就在皇宫设置万人营,然后跟汉王(李元昌)一起分别统率,看看他们怎么互相战斗厮杀,岂不乐哉!”

太子玩得太出格了,老师们自然就经常规劝。对此李承乾很会伪装,老师们要来进谏,他马上就正襟危坐,“态度诚恳”地引咎自责,搞得太子师傅们答拜不暇,还以为太子知错能改,真是个好孩子。

但背地里,李承乾可就不好惹了。李承乾到处游猎,不学习,还经常在东宫里击鼓玩乐,声音都传到了宫外,对此老师张玄素就去进谏,李承乾非常恼火,当面怒骂说:“你是得了疯狂症吗?”李承乾还觉得不解气,又派刺客去刺杀张玄素,搞得张玄素重伤差点丧命。

另外一个太子师傅于志宁也经常劝谏李承乾,李承乾也很恼火,便派遣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去刺杀于志宁。结果两个刺客潜到于志宁家中,看到于志宁为母亲守孝,自己睡在庐草上,两人觉得于志宁是个孝子,结果又不忍伤害他。

但李承乾很狂妄,有一次他公然叫嚷说:“我要是做了皇帝,一定要纵情享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是有人敢劝阻,我就杀掉他,顶多杀掉500个人,就没人敢拦阻我了!”

2

太子太出格了,李世民自然心烦,于是这个时候,他的另外一个儿子、魏王李泰乘虚而入。

魏王李泰,人长得很胖,可他心思机敏。知道自己的大哥、太子李承乾长期以来浪荡不羁,父皇李世民心中恼火,他便招贤纳士,大肆拉拢心腹,并且为了博得美名,他还招人著书立说修撰《括地志》,搞得魏王府“广延时俊、人物辐辏、门庭如市”。连他老爹唐太宗李世民都赞叹不已,说我这个儿子真是好学慕士。

按照唐代规矩,诸王都要出外任职,以免长期滞留京城争权夺利。贞观十年(636年),李泰被任命为相州(今河南安阳)都督,但李泰却不去任职,而是继续留在长安,而且,他还一度住进了皇宫中,以便时时和父皇李世民亲近,只是由于魏征的力谏反对,才不得已搬回了魏王府。

前面说过,李泰很胖,走路不方便,李世民宠爱这个儿子,就特别允许李泰可以乘坐小舆车进宫,而这是各个重臣和所有皇子都享受不到的待遇。眼看李承乾不争气,李世民也有意要扶持李泰,他给李泰赏赐的月料,甚至超过了给太子李承乾的赏赐。

有一次,李世民亲临李泰的魏王府,一开心,他不仅赏给了魏王府的官员大批财物,而且赦免了长安死罪以下的犯人,并免除了魏王府所在的延康坊的民户一年租赋,《旧唐书》对此的记载是:“其宠异如此。”

3

对于选谁当太子这个问题,李世民本人就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夺权上位的,所以他对于是否立嫡长并不是特别在意,在他心中,“立贤”才最重要。眼下太子李承乾不成器,因此,放眼14个儿子,在立嫡的基础上,对于储君的人选,他心中的天平,开始倾向了“乖巧可爱”,看起来又“选贤任能”的魏王李泰。

但李世民的重臣们不同意啊。

魏徴和褚遂良就看出了李世民的心思,一直坚持反对废掉太子李承乾,在他们看来,太子乃国之重本,李承乾虽然“失德”,但还不至于叛逆,因此也不能轻易言废。而且,李泰经常仗着老爸李世民的宠爱,对朝中的大臣颐指气使、傲娇得很,即使忠直如魏徴等人,心里也是很不爽、看不惯的。

而作为长孙皇后的亲弟弟和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等三人的亲舅舅,宰相长孙无忌心里的想法更实际:魏王李泰虽然是他的亲外甥,但这个外甥以韦挺、杜楚客、柴令武、房遗爱等人为心腹,假若这个外甥日后做了皇帝,那他的心腹自然就会上台持政,哪还有他这个舅舅什么事?因此,长孙无忌等皇亲兼重臣也不向着李泰。

大臣们都看出来李世民想换太子了,李承乾心里自然更加惶恐。

由于担心被夺储,于是李承乾便指使刺客去刺杀李泰,但由于李泰防范太严,以致一直找不到机会下手。刺杀不成,李承乾又叫人假冒成魏王府中的典签官,去玄武门上封事告发李泰的种种“罪行”,结果李世民觉得是诬告,还下诏搜捕上书的人,闹得长安满城风雨。

4

眼看着自己的弟弟、魏王李泰步步紧逼,父亲李世民对自己也越发冷淡,朝野又到处传言,说太子有可能被废,事情到了这个分上,李承乾决定:哥们得先发制人了。

于是,李承乾纠集吏部尚书侯君集、禁军将领李安俨、驸马都尉杜荷,以及李世民的弟弟、汉王李元昌等人计划发动政变,几个人一起割破手臂,以帛蘸血,然后烧成灰倒入酒中,一饮而尽,以表示誓同生死。

然而李承乾还没发动政变,他的弟弟、李世民的第五子齐王李祐就率先在齐州(今山东济南)发动兵变了。李祐做事比较胡闹,杀了人还想当皇帝,很快就被平定。在审讯李祐谋反案的过程中,无意中竟然牵连到了李承乾的心腹纥干承基,结果纥干承基为了活命,就供出了太子李承乾密谋造反的事。

李世民震惊了。

于是,李世民下令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等重臣,会同大理寺等官员一起会审此案。经过反复调查,最终确认李承乾确实预谋政变。

太子密谋政变,但如何处置,却又成了难题。

李世民召集众臣商议如何处理此事,大臣们个个不敢提头,最后通事舍人来济提出了一个处理原则:“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

最终,事情的处理结果是:继齐王李祐因谋反被赐死后,李世民的弟弟汉王李元昌也被赐死;李承乾则被废为庶人,后来被流放到黔州(今重庆彭水),最终于谋反事发的第二年、贞观十八年(644年)病死。

5

打击接二连三—在当面审讯李承乾的过程中,李世民问李承乾为何要造反,李承乾倒也爽快,他说:“父皇啊,本来我当了太子,又‘复何所求?’但是弟弟李泰步步紧逼,儿子我只是想跟手下们设法寻找一个‘自安之术’,最终才闹出想谋反这么个事来。说起来,李泰要是当了太子,那就刚好中了他的圈套了。”

李承乾被废,太子空缺,国不可一日无储君,于是,李世民便提出要立魏王李泰为太子。然而,长孙无忌等重臣们却极力反对,并提出要立长孙皇后的小儿子,也就是李世民的另外一个嫡子—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

在长孙无忌看来,李泰狂妄得很,并且身边已经培养了一堆心腹,他要是日后当了皇帝,他这个舅舅肯定得喝西北风,靠边站。因此,他和其他大臣们都极力推荐晋王李治。

另一边,眼看李承乾被废,但半路却杀出个弟弟晋王李治来,魏王李泰心里也急了,于是便跑去恐吓李治说:“弟弟,你当初跟试图谋反的汉王李元昌关系不错啊,汉王出事了,你能没事吗?你要小心哦!”

几句话,就把生性怯懦的李治吓得不轻。

随后,魏王李泰又跑去跟父皇李世民撒娇,还扑倒在他怀里(一个老大胖子扑倒在他老爸怀里),说:“父皇啊,虽然我有个儿子,但等我死了,我一定把儿子给杀了,然后把皇位传给晋王。”

李世民也不知道是不是老糊涂了,对此非常感动,还跑去跟臣子们说起这个事,结果褚遂良当即觉得这事太过荒谬,反驳说:“陛下此言大误!假设魏王当了皇帝,他怎么可能杀了自己儿子,再把帝位传给晋王?当初陛下你就是一面立承乾为太子,一面又不断扶持魏王,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

褚遂良进一步说:“陛下你如果要立魏王为太子,就请先安置好晋王,以免兄弟相残!”

褚遂良的话,说得李世民流下了眼泪,他说“我不能尔”,意思就是,确实,不能再让儿子们跟他当年发动“玄武门之变”一样,以致手足相残。

这件事后,李世民又看到儿子李治很怪异,整日忧心忡忡,于是便再三询问,李治是个没什么心机的人,便把哥哥李泰如何威胁他的事情说了出来。

《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听说后,似有所悟,“怃然,始悔立泰之言矣”。

对于如何立太子,立谁为太子,他心中,终于有了想法。

6

于是,回到本文开头那一幕,李世民要闹“自杀”了。

话说这一天,李世民想出个办法,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李、褚遂良四个重臣面前,假装抽出佩刀要自杀。长孙无忌于是急忙上前夺下佩刀,并把刀交给傻站在一旁的晋王李治,又问李世民为何要如此,是否有什么事情?

于是李世民就说:“我三子一弟(长子太子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五子齐王李祐、弟弟汉王李元昌),竟然都想谋反,我实在不想活了啊!”“你们要想我不自杀,就得答应我一件事。”

在李世民看来,他思来想去,如果未来李泰继承皇位,那么李承乾和李治两兄弟,难免会被整死;而只有立性格懦弱的李治,才能保全另外两个儿子的性命。在此情况下,他怕大臣们再起争议,于是便想出“自杀”的办法,要让重臣们统一意见。

长孙无忌等人赶紧说:陛下请说。

李世民说:我要立晋王为太子。

话一出口,长孙无忌马上跪下说:“谨奉诏!谁敢有异议,臣就请杀了他!”

随后李世民对傻愣在一边的李治说,你舅舅(长孙无忌)已经帮你许下太子之位了,你还不赶紧拜谢他?

傻傻的李治,完全是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突然当上了太子,于是这个愣头鸡,才赶紧给舅父长孙无忌拜了一拜。

李治被立为太子当天,魏王李泰却还完全不知情,他兴冲冲地带领着一百多个骑兵想要进入皇宫,没想到却被屏退左右,而他自己则一个人被引去,直接幽禁起来。此后,他被李世民下诏免去一切官职,并被流放到均州郧乡县(今湖北郧县),他的手下则大部分被贬或被流放到岭南。李治登基后,永徽三年(652年),李泰去世,至此,他的帝王梦终于烟消云散。

但李治还是太弱了,李世民始终担心这个儿子无法治理好大唐帝国。他心中又想到了他另外一个儿子、吴王李恪。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子,母亲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门第高贵,并且李恪本人又文武全才,李世民也很喜欢他,但由于他的特殊身世(隋炀帝的外孙),加上长孙无忌始终护着自己的亲外甥李治,最终李世民还是放弃了李恪。

至此,才能平庸的晋王李治,终于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坐稳了大唐帝国的储君大位,并最终登上了大唐帝国的最高宝座。

六年后,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李治顺利登基,是为唐高宗。

晚年武则天:权力是最好的兴奋剂

大周(大唐)久视元年(700年),一则关于大周皇帝武则天(624—705年)要“选美”的消息,很快就让整个洛阳城和大周帝国骚动起来。

这一年,叱咤风云的大周皇帝武则天已经76岁了。

于是,一时间,整个洛阳城和大周帝国到处是要给皇帝武则天进献“男色”的奏折,帝国,又掀起了一场桃色风雨。

看到武则天“选美”又搞得到处乌烟瘴气,右补阙朱敬终于忍不住了,于是他给武则天上了一道奏折说:臣听说“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皇帝您的男宠,前后已经有了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等不少美男,本来应该够了;但最近这场选美风波,搞得朝廷上下内外“无礼无仪,溢于朝听”,也希望皇帝您能听取一些意见。

没想到武则天看了朱敬的奏折,也不生气,反而赏赐给了他百段彩绸,并且嘉奖朱敬说:“要不是你直说,我还真不知道(选美)搞成这样了。”

1

对朱敬说是这么说,尽管已经76岁高龄,可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女皇,仍然在尽情享受着自己美满的青春:从66岁那年(690年)逼迫自己的儿子唐睿宗李旦退位以来,帝王的权力成了她最大的追求,加上她善于打扮,以至于即使是她的子女和左右跟班们,都“不觉其衰”。

当上女皇帝后的第三年,长寿元年(692年)八月,已经老掉牙、68岁的武则天,又长出了新牙齿,这让女皇喜出望外;七年后,圣历二年(699年)正月,75岁的武则天又生出了八字重眉,让她生出了更多自信。

女皇,这是要返老还童的节奏吗?

尽管当上皇帝时已经66岁,但她仍然日理万机、精力充沛,“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所以对自己的身体和青春,她也有着异乎常人的渴求。

当上皇帝后第八年,圣历元年(698年),已经74岁的武则天设立了专门招纳男宠的机构控鹤监,控鹤监的负责人,就是武则天的著名男宠张易之。武周通天二年(697年),深深懂得母亲寂寞的太平公主,将美男子张昌宗献给了武则天,进入皇宫后,张昌宗马上又将自己的哥哥张易之也推荐给了女皇。于是女皇马上下令召见张易之,《旧唐书》的记载是,武则天相当满意:“甚悦”。

男宠们获得女皇的宠幸,难免骄横起来。此前,武则天那位本来是在洛阳街头卖药为生的壮硕男宠薛怀义,仗着皇帝的宠幸,就在洛阳街头横行霸道,甚至纵容自己的手下为非作歹,右台御史冯思勖出面阻止,竟然差点被薛怀义和恶奴们殴打致死。

薛怀义本名冯小宝,是街头无赖出身,由于出身低微,武则天便让他假装是驸马薛彻的族人。为了方便他自由出入皇宫侍寝陪床,武则天干脆将他剃度为僧。仗着武则天的宠幸,薛怀义势倾朝野,朝廷上下竟然无人敢直呼他的名字,而是纷纷谄媚地“尊称”他为“薛师”。

当时,洛阳城内有一个老年胡人自称自己500岁了,说他200年前就见到过薛怀义,没想到薛怀义不仅没老,200年来反而越来越年轻了。对于这种鬼话,武则天竟然也深信不疑。

就在武则天登基做皇帝前,薛怀义也很识趣,吹捧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为武则天大肆造势。尽管宠爱薛怀义,但武则天并未完全冲昏头脑。

薛怀义仗着自己受宠,整天带着一帮喽啰进出洛阳皇宫,没想到有一次竟然在皇宫碰到了宰相苏良嗣。牛哄哄的薛怀义呵斥苏良嗣,说老头儿你走开,我要进去。没想到性格刚硬、平时早就对薛怀义心怀不满的苏良嗣,竟然命令手下一把将薛怀义抓住,然后苏良嗣亲自上马,“啪啪”就甩了薛怀义几大耳光,把他一顿暴打。

薛怀义哪里受过这种气,于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跑到武则天面前告状,说:皇帝呀,你看苏良嗣这个老头竟然敢打我!皇帝你要替我做主啊!没想到武则天却告诫薛怀义说:

“皇宫北门才是你出入的地方,南衙是宰相们处理朝政的地方,你以后不要再走那里了。”

对于士大夫,武则天仍然保有敬意,并且善于利用,而这也是她实际掌握李唐王朝皇权40多年间,尽管大兴酷吏、诛杀皇室,却仍然能紧握权柄的重要原因。

后来,薛怀义因为失宠,竟然放火焚烧洛阳城内的天堂等重要建筑泄愤,并失火殃及明堂等武则天耗尽国库建造的帝国建筑。最终,武则天痛下杀手,下令将薛怀义杀死,并送到洛阳白马寺火化埋葬。

薛怀义之后,武则天又先后宠幸过御医沈南缪等人,而女儿太平公主进献的“小鲜肉”、时年只有二十来岁的张昌宗及张易之兄弟,武则天对他们的贪污、索贿、买卖官职等行为更是放纵不管,甚至对张易之兄弟诬告朝廷重臣御史大夫魏元忠等案件,也统统赦免不予追责。

当时,武则天的亲孙子邵王李重润、亲孙女永泰郡主,私底下对张氏兄弟不满,抱怨了几句,没想到被张易之兄弟派人窃听后,向武则天打了小报告,武则天便下令杀死了自己的亲孙子和亲孙女。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朝廷上下自然没人敢得罪张易之兄弟了,于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开始干涉朝政,逐渐势倾朝野。武则天的爱宠和昏聩,也使得朝臣们越发担忧,张易之兄弟可能会趁着女皇年老多病,趁机发起篡夺帝国最高权力的不轨阴谋。

在对待男宠这个问题上,女皇,显然在爱怜中,开始昏聩了。

2

女皇老了,她时而清醒,时而昏聩,但对自己篡夺李唐江山前后的一些理政行为,她也有所反思。

在683年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去世后,武则天开始推行酷吏政治,并唆使一帮恶徒和酷吏到处告密和诬陷,将李唐皇室以及支持李唐的王公大臣们几乎诛杀殆尽。为了恐吓政敌和巩固统治,她在大唐帝国到处推行告密政治等恐怖统治,致使帝国内外人心惶惶。

当时,武则天手下的酷吏们,创办了“喘不得”“突地吼”“失魂胆”“死猪愁”“求即死”等一大批残酷刑具。他们将人随便抓来,往“犯人”们的鼻子里拼命灌醋,放在大瓮里面炙烤;还创造了《告密罗织经》,专门教授手下怎么陷害无辜和罗织反状。以至于当时的王公大臣们上朝,都要与家人提前告别,因为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来。

但690年夺得帝位,“革命”李唐,建立“大周”,巩固统治后,眼看着昔日的一帮恶徒马仔已失去利用价值,为了安抚人心,武则天又开始诛杀自己当初的得力干将。酷吏丘神、周兴、索元礼、王弘义等一帮恶徒,又纷纷被自己的主子、女皇武则天一个个下令逮捕,或流放致死,或直接杀掉。

因为酷吏政治这玩意,只能施一时,而不能行一世。所以谋略深沉的武则天,在巩固统治以后,必然要收敛早先肆无忌惮、血腥四溢的杀伐了。

但酷吏们也是包藏野心的。著名的酷吏来俊臣,觉得杀李唐皇室不过瘾,于是便想出法子,诬告武则天的各个侄子、武氏诸王,还有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以及皇嗣李旦、庐陵王李显与南北衙禁卫军想一同谋反。本来,来俊臣是想着通过罗织惊天谋反案,然后将李唐皇室的最后残余,以及将武则天的亲信势力一网打尽,趁机攫取国家权力。没想到事情泄露,来俊臣被人告发,被执法部门判处死刑。武则天却一直拖着不愿意处死这位得力干将,最终在朝中大臣的联合逼迫下,武则天才依依不舍地宣布将自己的这位“能臣干将”处死。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六月三日,武则天最终将来俊臣于洛阳闹市斩首:行刑之日,洛阳城中万人空巷,人人争相看这位酷吏魔头的最终下场。来俊臣的人头被斩下后,愤怒的洛阳百姓欢呼雷动,甚至蜂拥向前啃咬来俊臣的尸体,可见满城百姓对他的仇恨之深。

来俊臣被斩首后洛阳百姓的举动,也让73岁的武则天深深震撼,因为她才是来俊臣等酷吏背后最大的靠山和指使者、纵容者,但武则天仍然要装装糊涂:来俊臣被杀后三个月,武则天假装问后来成为开元时期名宰相的姚崇说:

“当年朕也曾怀疑过,来俊臣、周兴这帮人,报上来这么多谋反案,难道就全是真的吗?可我派去很多亲信大臣们去勘验,他们也都说没有冤情,这又是为什么呢?”

对此姚崇说:他们也是被来俊臣等人吓怕了,哪里敢说真话?

武则天对这个回答非常满意。她总结说,是的,都是这帮王公大臣们曲意奉承来俊臣他们,“陷朕为淫刑之主”!

她说得非常委屈,好像忘记了纵容来俊臣等酷吏到处诬陷、害人的元凶,其实就是她本人。

3

在某种程度上,女皇清醒得很:对男色的纵情享受,对酷吏在榨干利用价值后该杀就杀,都表明,武则天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非常强悍和睿智。

但她毕竟老了,帝国的接班人究竟选谁,一直在困扰着她。

起初,她想立自己的侄子武承嗣为皇嗣,但武承嗣残暴、好色,后来又郁郁不得志,提前死掉了。于是,武则天又想立她的另外一个侄子武三思为皇嗣。

有一次,武则天直接就这个事咨询宰相们的意见,没人敢说话,只有狄仁杰挺身而出说“臣观天人未厌唐德”,还是要立李唐之后;况且梁王武三思只是你的侄子,而庐陵王李显(被废的唐中宗)、皇嗣李旦(被废的唐睿宗)却是您的亲生儿子,姑侄与母子相比哪个关系更亲呢?

对于武则天来说,她亲自“革”了李唐王朝的“命”,所以对她来说,是选一个姓“武”还是姓“李”的血亲来做帝国的接班人,一直是让她非常困惑的问题,但在这个关系帝国传承的根本问题上,狄仁杰等大臣却始终坚持奏请立李唐后裔为皇嗣。看到人心所向后,武则天最终不得不下定决心。

自从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后,武则天几乎将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的儿子们斩尽杀绝。当初,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共有8个儿子:其中4个为李治与其他妃嫔所生,4个为武则天所生—对于非亲生的唐高宗的皇子,除了许王李孝早亡外,太子李忠、泽王李上金、雍王李素节均被武则天迫害致死。

不仅如此,为了夺取帝位,她又下令毒死了觉得碍事的亲生儿子、太子李弘,并逼令自己的二儿子、后来的太子李贤自杀。

李治去世后,她剩下的两个亲生儿子,三儿子李显先是当了一个多月皇帝(唐中宗),便被她贬斥到房州(今湖北房县);她的小儿子李旦在当了六年傀儡皇帝(唐睿宗)后,最终也被她亲手拉下马来,名义上虽为皇嗣,但却始终被她母亲软禁监视。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最终派人将当初被她亲手废黜的儿子、后来从皇帝被降格成庐陵王的李显接回洛阳城中。然后,武则天将李显藏在帘幕后面,召唤狄仁杰等人前来。

武则天对狄仁杰说:你此前说的立谁为皇嗣的事情,你现在再说一遍,如果符合我的心意,我就成全你们;如果不符合我的心意,立马就叫你们死在这里!

没想到狄仁杰并未被吓倒,仍然坚持立武则天的三儿子庐陵王、此前被废黜的唐中宗李显为皇嗣,说到激动处,狄仁杰泪流满面,“言发涕流”。这使得在这件事上一直犹豫不决的武则天也受到感染,流下了眼泪。随后,她命令手下拉开帘幕,叫出庐陵王李显,对着狄仁杰说:

“还卿储君!”

然后武则天抚摸着狄仁杰的背,泪流满面地说:

“你不是朕的臣子,你是大唐的社稷之臣。”

从此事看来,她想要进行女性的皇权革命,但最终却发现,自己还是输给了那个男权社会的汪洋大海,因此而泪流满面。

4

李显被接回洛阳后,被重新确立为皇嗣;而李旦则让出皇嗣之位,做起了自己的相王。

但武则天仍然不愿意让出权力,神龙元年(705年)正月,81岁的武则天身染重病,居住在洛阳宫长生殿。当时,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都很难见到武则天本人,而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却日夜陪在皇帝身边,这也使得洛阳城中人心惶惶、谣言四起,都说“张易之兄弟要反了”。

眼看皇帝病重,而太子、宰相却难以近身,在此情况下,宰相张柬之毅然联合桓彦范、敬晖、李湛等人,推举太子李显发动政变,并挥兵进宫杀死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然后包围了武则天居住的长生殿。

听到消息,武则天猛然惊起,说:“是谁作乱?”当听说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被杀后,武则天盯着仍然懦弱怯怕的太子李显说:

“这两小子已经被杀了,你可以回东宫去了。”

长期处于母亲高压下的李显被吓得不轻,这时还是桓彦范说了一句:“太子怎么能回去?太子久居东宫,群臣都没有忘记太宗(指李世民)、天皇(指唐高宗李治)的恩德,还请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

听到这一席话后,武则天躺下来“翻身而卧”,不再说话。

政变后第三天,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四日,武则天最终下诏传位于太子;次日,李显重新即位,这也就是第二次当上皇帝的唐中宗。

此后,唐中宗李显每隔十天,就去看望一次武则天;失去了皇位的武则天,精神状态迅速恶化,以往那个虽然年老,但却容颜焕发、天威逼人,连子女和左右大臣都“不觉其衰”的一代女皇,迅速变得“形容羸悴”,这使得唐中宗李显刚开始被吓了一大跳。

因为在唐中宗李显的印象中,母亲武则天一向威严无比,而眼下这个被迫卸去帝国皇位的女人,迅速衰败的样子,连他这个儿子看着都感到惊心动魄:没有了皇权的刺激,他发现,原来母亲武则天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而已。

神龙政变后十个月,困居洛阳的武则天,最终在郁郁寡欢中走完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临死前,武则天让儿子削去她的帝号,从“天册金轮圣神皇帝”,改称为“则天大圣皇后”;还吩咐将当初被她迫害致死的王皇后、萧淑妃,以及大臣褚遂良、韩瑗的家人从奴隶恢复为自由身。

最终,她选择了告别皇帝的称号,改而以唐太宗的儿媳妇、唐高宗的皇后的名义,请求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

她死后,乾陵前竖立起了一座高大耸立的无字碑。无言以对,一代女皇,一生功过,最终任人评说。

你只看到他的雄才大略,看不到他的阴狠毒辣

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庚子日。

这一天,紫禁城雷雨交加,刚刚从南京迁都北京三个月的朱棣接到宫人报告,说耗时十多年才营建而成的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个大殿,被闪电击中起火,化为灰烬。

朱棣内心震撼。

他1398年起兵谋反,1402年成功夺位。此后,朱棣动用近百万民工、耗时14年才完成紫禁城的营建,其中三个大殿更是耗尽心血,没想到却一朝尽化为灰烬。

宫人们暗自欢喜,在他们看来,动辄滥杀无辜的朱棣喜怒无常,此番天降大火,也是天帝对这位人间暴君的惩罚。

朱棣也确实自我反省了一下,随后他颁布《罪己诏》,称“上天垂戒,朕甚惊惧,不遑自安”。然而这种“不安”,只是持续了几天而已。由于重审此前的一起宫人诬告案和发现宫人私通宦官,朱棣再次大开杀戒,皇宫内外被杀者达3000多人。

对宫人行刑时,朱棣甚至亲临刑场,要亲眼看着如何将宫人们一一凌迟处死。对此,有的宫人在临刑时当面大骂朱棣说:“你自家阳衰,所以人家才和宦官私通,这有什么罪?”

1

“阳衰”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惶惧的内心。

尽管1402年他成功夺下侄子建文帝的皇位,但此后建文帝却消失无踪。为了诛灭建文帝的忠臣和死党,朱棣随后在南京大开杀戒,虐杀、流放建文帝朝臣及其亲友达数千人,其中誓死不屈、被号为“天下读书种子”的方孝孺更是被处以史无前例的“夷十族”,连坐处死873人,谪戍边远而死者不计其数;杀吏部侍郎练子宁,虐杀弃市151人,抄家戍边数百人;杀佥都御史司中,诛杀其亲族80多人。

在虐杀忠于建文帝的兵部尚书铁铉时,朱棣命人将他的耳朵和鼻子割下来,放在火上烤,然后强塞到他嘴里,还问他“甘否?”,铁铉说:“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铁铉至死都骂不绝口。

朱棣又杀死效忠建文帝的礼部尚书陈迪。他先是将陈迪的儿子捉来杀掉,并将陈迪儿子的鼻子和舌头割下,强塞给陈迪吃。陈迪唾向凶手,骂得更厉害,最终被凌迟处死,宗族被罚戍者达180多人。

刑部尚书暴昭宁死不屈,朱棣命人将他“先去其齿,次断手足,骂声犹不绝,至断颈乃死”。

朱棣喜欢残杀忠臣,有时也非常虚伪。

朱棣的姐夫、宁国公主的丈夫梅殷此前一直效忠建文帝,朱棣碍于姐姐的面子,便命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将梅殷扔到水里淹死,随后向宁国公主报告说驸马投水自尽了。

此后宁国公主找到朱棣,揪着他的衣服、流着眼泪要求捉拿凶手,朱棣无奈便将两人捉了起来。谭深、赵曦不服,便说,皇帝你指使我们杀驸马,为何反过来又要杀我们?朱棣听后大怒,马上命令大力士用金瑵打掉两个人的牙,并将两个人迅速杀掉。

2

滥杀忠臣和无辜太多了,朱棣心里,虚得很。

但他又特能装。

有一次,朱棣假装很斯文地对群臣说:“不得已而用刑,权一时之宜……复为祖训垂宪子孙,而墨劓剕宫并禁不用……朕施仁政,以忠厚为治。”而实际上,杀人、割鼻子、断人手足,动辄凌迟,是他最喜欢干的事。

朱棣甚至虚伪到把自己伪装成连小虫子都不愿意伤害的“爱心人士”。有一次朱棣去灵谷寺,在寺院里,有一只虫子爬到朱棣的衣服上。朱棣用手将虫子拂掉在地上,又命令宦官将小虫子放到树上,说:“此虽微物,皆有生理,毋轻伤之。”

朱棣叛军攻入南京城时,宫城大火,建文帝由此失踪,这也成了朱棣此后22年间的严重心病。由于得位不正,朱棣一直害怕建文帝复出反攻,所以他一直命人明察暗访建文帝的行踪。郑和在朱棣在位期间六下西洋,其中不为人知的目的之一,就是想在海外寻访建文帝的行踪。

此外,朱棣又命令胡濙两次外出、耗时14年(第一次外访10年,第二次外访4年),对外打着寻访真人张三丰的名义,实则到处打听建文帝的行踪。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结束最后一次寻访归来,当听说胡濙归来的报告后,已经睡下的朱棣马上又一咕噜爬了起来,跟胡濙彻谈至快天亮才又去睡觉。

3

但朱棣真的老了。

尽管雄才大略,平安南、五次亲征漠北,但这位同样残暴凶狠的帝王,也终于像被宫女所骂的一样,走到了身心“阳衰”的境地。

他内虚。晚年,朱棣很喜欢吃方士进献的“灵丹仙药”。有一次朱棣感到不舒服,太医诊断后说,近来皇帝你的“痰火虚逆”,这实际上是因为吃了道士的符药所致,对此朱棣大怒,说,

“仙药不服,服凡药耶?”

但他仍在强行挣扎。晚年身染重病后,朱棣吃了很多“仙药”却一直没有效果。他或许是因为孤单寂寞,以至于吃饭时要求宫人在一边陪伴,这在明朝是很罕见的。临死前几个月,已经65岁的朱棣还要求朝鲜进献美女来“服侍”他。

他仍然爱折腾,不服输。就在第五次亲征漠北,却不见蒙古人踪影、无功而返的途中,有一天,他对身边的近臣杨荣、金幼孜说:“昨夜三更我做了个梦,有个像画中神人模样的仙人告诉我:‘上帝好生。’难道上天有意保护他们(蒙古人)吗?”

行军途中,朱棣看到往年用兵时,死在塞外的兵士白骨累累时,不禁心生恻然,于是命人收拾路上的遗骸,并亲自写了祭文,悼念历年北伐阵亡的军士们。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庚寅日,当无功而返的大明军队行至榆木川时,不可一世、戎马倥偬的永乐大帝朱棣终于在杀伐屠戮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朱棣死后,依照他生前的遗愿,30多位宫人被要求殉葬。他最宠爱的妃子韩氏在被迫上吊自尽前,一直呼喊着自己的乳母说:“娘,我去了!娘,我去了!”话还没说完,宦官们便将她脚下的小木凳给撤掉了,留下韩氏在绳索上挣扎了小一会儿,才气绝身亡。

而我们从历史教科书中了解到的那个“强大昌盛”的永乐朝,实际上在朱棣驾崩时,整个大明国已经“人民流离,饿殍盈路,税粮逋负,盐贼横生”(《明史》)。由于连年用兵,六下西洋,以致大明朝国库虚空,朱棣在位时,全国就已经出现了多达40起“民乱”“强贼”。

到了朱棣统治晚期,大明国内甚至连向来号称富庶的苏州、常州、嘉兴、湖州等地,都出现了成批的“强盗”和“流民”,如果不是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和孙子朱瞻基恢复治理、力挽狂澜,或许,朱棣也是一个亡国的肇始者。

只能说,这位雄才大略,但也残暴成性的君王是幸运的,明帝国在他死后,又延续了220年之久。

当然,帝国最终,还是亡了。

论皇储的自我修养:能当皇帝,全靠演技?

刚刚,大清皇储被废了。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初四,9个字的重磅新闻在帝国的权力核心圈传播开来。

当时,康熙帝在巡视塞外返回途中,做了这个艰难的决定。在布尔哈苏台,他召集诸王、大臣、侍卫、文武官员等至行宫前,哭着宣布废黜二阿哥胤礽的皇太子身份。

宣告完毕,胤礽被拘起来。康熙痛哭扑地。

1

康熙有理由痛哭。二阿哥是他的嫡长子,是他的最爱,刚满周岁就被立为皇太子。

贵为皇太子,二阿哥也有理由痛哭。

皇位一步之遥,父皇身体棒棒的。到“刚刚”被废,他已经当了30多年皇储。这种郁闷,也许只有英国的查尔斯王子能够体会。

二阿哥太想尝尝权力的甜味了,以至于说出“天下岂有三十年的太子”这样的胡话。

太多的事情叠加在一起,让康熙认定不能让这个无情无义、不仁不孝的人为君。

20天后,当天下人都看到这条重磅新闻的时候,二阿哥已被康熙囚禁在紫禁城咸安宫多日。

二阿哥还小的时候,康熙就很重视对他的教育,亲自给他授课,讲四书五经精义,讲历代治国得失。能担任皇太子老师的,也都是李光地、熊赐履、汤斌这样的当代名儒,可谓极一时之选。

二阿哥天资聪颖,成绩门门A+。以他的文史功底,应该知道历朝历代像他这样被废掉的太子并不少见。

比如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仅《史记》明确记载的废太子事件就有15起。这些废太子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死,被杀或自杀;二是逃,出逃后借助其他力量回国夺位。

在咸安宫的日子,他若重温《史记》,应会不寒而栗。死是不敢想的,逃更加不敢想。

别说普天之下都是他爹的,无处可逃,就连咸安宫的门,他都出不去。二阿哥看守处成员名单可以写完长长一张纸,他们24小时轮流值班,戒备森严。咸安门平时紧闭,内务府送吃的,均由专门通道递入。

2

谁知道,做了半年“废人”之后,历史的聚光灯又打到了二阿哥脸上。

当然,这束光是他爹打的。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初九,康熙帝又将二阿哥立为皇太子。

幸福来得太突然。二阿哥此时最应该感谢他爹的生育能力。他的兄弟(不算姐妹)有30多个,光排序的皇子就有20多个。在皇宫内叫一声“阿哥”,比在路上叫一声“美女”回头率还高。

兄弟这么多,皇位只一个。康熙废了二阿哥之后,众阿哥都蠢蠢欲动,于是不念亲情,互相倾轧夺权,搞得当爹的头疼不已。

连“诸皇子有钻营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所不容”这样的狠话都放出来了,还是没用。阿哥们分成几派,争得眼红耳聋,当没听见。

众阿哥争储,二阿哥得利。

做回皇储的二阿哥此时应该想起了另一段历史。东汉时期的废太子,在历代里面,命运应该是最好的。

东汉历史上有过三次废太子事件,分别为光武帝废掉太子东海王刘强、章帝废掉太子清河王刘庆、安帝废掉太子济阴王刘保。

这三人,刘保后来借助宦官之力竟然顺利即位,其他两人虽与皇位无缘,但也获得圆满体面的结局,不像春秋时期的废太子们那么悲惨。

二阿哥心中估计已经有了对标的对象。

3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除非这个人是二阿哥。

二阿哥显然错估了康熙对他的爱与宽容,上一次半年的“禁闭”根本没让他学乖。他故态复萌,公然结党营私,甚至联合步军统领托合齐等人策划逼康熙尽早让位。

康熙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康熙召见文武大臣说,你们都是朕一手提拔的,受恩五十年,现在站队站到皇太子那边去了,你们到底想干吗?

康熙还没来得及把托合齐凌迟处死,托合齐就幸运地一病归西了。这么好死并不足以平康熙的愤怒,康熙命令将其“锉尸扬灰,不准收葬”。

大清皇储又一次被废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又一条重磅新闻甩到帝国权力核心圈中,炸开了。

这一次,康熙谈笑处之,不流眼泪。一个坚强的老父亲就这样炼成了。

二阿哥一大家子熟门熟路地搬回了咸安宫。这一大家子,包括嫡福晋石氏,侧福晋十多个,还有一堆无名分的女子。

二阿哥精力无处发泄,在咸安宫十年,让这些女子为他生了12个娃(他一生总共有26个子女)。

后来,咸安宫人满为患,太监不得不跟内务府商量,掏粪次数能不能由一月一次改为一月两次呀?

4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驾崩,四阿哥胤禛继位。

在咸安宫内听娃哭的二阿哥,此刻是怎样的心情?

他应该会记起历史上的另一个废太子,隋文帝的长子杨勇。

杨勇的人品、能力都很强,又是合法的帝国继承人,因而受到官员的普遍爱戴,声誉日高。冬至节,他爸杨坚发现他竟然在东宫像皇帝一样接受百官祝贺。父子间的芥蒂就此埋下。

这时,他那个靠演技后来拿下皇位的弟弟杨广,开始了影帝级别的表演。一面在父母面前装孝顺,扮朴素,骗得贤孝之名;一面收买权臣杨素,散播谣言,说皇太子杨勇求神占卜,盼望皇上早死。

搞得杨坚防太子如防大敌,终于把杨勇废了,指定由杨广囚禁管制。

杨勇不肯服罪,爬到树上,登高大叫,希望父亲能够听到他的申辩。

杨坚听到了,只当是一个疯子的呼叫。

没过三四年,杨坚死了,杨广伪诏赐死杨勇。

咸安宫内,二阿哥肯定在叹气,杨勇的命真歹。他可能还有点不安,怕他熟悉的四弟会不会也是一个影帝。

二阿哥会想起,当年,他的皇太子党与皇长子党、皇八子党互相倾轧的时候,四弟(雍正)是一个超然派。他第一次被废之后,也只有四弟一人屡次在康熙面前保他。

这些美好的印象,会不会也是杨广式的表演,博取爸爸的加分?

带着这个疑问,二阿哥走向了生命的终点。胤禛继位第二年年底,二阿哥走了,不是赐死,是病死。

临死前,他应该会感谢四弟的不杀之恩,让他好歹活成了东汉的刘强,而不是隋朝的杨勇。

二阿哥死后将近300年,公元2013年,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扬州曹庄挖地建楼,挖出了隋炀帝杨广墓。

扬州人太八卦了,诌了四句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太子复仇,千年不晚。”

这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叫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