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原文及翻译

《孟子》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原文翻译】

孟子是战国时代头角峥嵘的人物,他自己说自己是“养吾浩然之气”的。“浩然之气”讲起来有些神秘,是可以充塞于天地之间的,不过,实质上它却是由内在蓄养而后充实、提升的;如果用心在外,那么就像揠苗助长一样,是注定没有成效的。这样的观念,与中国传统如《大学》一切从自我的修养出发的路径是非常一致的。

孟子自觉还有一种“知言”的本领。如果说“养浩然之气”是对内的反省和修养,那么“知言”就是对外的洞察。在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众声喧哗,孟子的“知言”是参与争鸣非常重要的能力和品质,能听明白各种歪理邪说、夸张言论、闪烁其词,指出它们对于世事的危害,是孟子的敏锐,也是必须的。

自身充满正义之气,而对于一切喧闹而错谬的言论有清晰的辨别,这是孟子自认的优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