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杨坚辅政

  因为北周宣帝的猜疑,杨坚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正当他犹豫着要不要到外地避避风头的时候,公元580年,北周宣帝暴病身亡。按道理讲,本来轮不到杨坚入宫“辅政”。但事实上,杨坚却当上了辅政大臣。杨坚这个辅政大臣当得顺利吗?朝廷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谁帮助了杨坚?
一、祸起萧墙
任命杨坚为扬州总管的诏书下来后,他又眷恋好不容易取得的权力,内心犹豫不决。那么,杨坚到底走没走?他没走。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就在这个时候,杨坚得病了,病的名称叫作足疾。这个足疾是真菌感染还是外伤不得而知,反正五月四日,杨坚得到任命书,一直到五月十日,他还没有离开京城。就在杨坚迁延不去的时候,国家出大事了,杨坚的女婿,大魔头北周宣帝一命呜呼了。
就在大象二年(580)五月九日夜里,北周宣帝突发奇想,要人备法驾巡幸天兴宫。本来,皇帝出巡是大事,没有说走就走的道理,更没有连夜走的道理。
但是,北周宣帝是疯子,天杖放在那里,他说的话没人敢不听,所以,随行人员只能二话不说,一窝蜂地跟着他出去了。没想到,刚出去一天,宣帝就生病了,而且病势沉重。
皇帝如果死在宫外,这可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关系到国家的稳定。这样一来,左右只好簇拥着病皇帝,火速回宫。回宫之后,宣帝已经进入弥留之际了,赶紧召御正大夫刘昉和颜之仪进入卧室,承受遗诏。为什么要召见这两个人?因为所谓御正大夫,相当于唐朝的中书舍人,是专门替皇帝起草诏书的,现在,他们要起草皇帝的最后一份诏书了。
这个皇帝遗诏应该包括什么内容?按照古代的一般规律,主要内容应该是任命接班人。比如让皇太子柩前即位,通常都会写进遗诏之中。但是,北周的情况又不一样。就在579年,北周宣帝刚刚二十一岁的时候,就已经荣任太上皇,让自己的儿子宇文衍当了皇帝,所以不存在让谁当皇帝的问题。
但是,小皇帝宇文衍刚刚八岁,不能亲政,需要有人辅佐。这时候,遗诏就要解决谁来辅政的问题了。
那么,究竟由谁来辅政?根据史书记载,这时候,北周宣帝已经“喑不复能言”,嗓子哑了,说不出话来,所以,两位草诏大臣的地位一下子重要起来。大权在握,他们何不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皇帝之口传达出去呢?那么,这两个御正大夫到底怎么决定的?在这两个人之中,刘昉起了主导作用。
据《隋书·刘昉传》里记载:“昉见静帝幼冲,不堪负荷。然昉素知高祖,又以后父之故,有重名于天下,遂与郑译谋,引高祖辅政。”刘昉看静帝幼小,恐怕担不起国家重担。而刘昉跟杨坚很熟,杨坚又是皇后的爸爸,有大名于天下,就和内史上大夫郑译商量,在遗诏中写上杨坚众望所归,让他来辅政。
可能很多读者朋友不理解,就算太上皇已经无法表达自己的意志,北周皇室总还有别人,刘昉和郑译为什么不听听有关人士的意见,就要自己伪造皇帝遗诏?另外,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杨坚?
先看第一个问题。刘昉等人为什么要伪造遗诏?因为他们是所谓的佞臣。当初,北周宣帝为了提高皇权,拼命打压老臣、宗室,启用没有太深背景的新人。刘昉和郑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凭借东宫佞臣的身份,当上了御正、内史等皇帝身边的侍从角色,成为宣帝的心腹。
这样的人固然对皇帝言听计从,不会威胁皇权,但是,他们也有弱点,就是政治立场特别不稳定。他们在朝廷本来没有什么根基,能够做到这个位置全凭当朝皇帝的宠信,所以,他们的政治抗压力也特别弱。他们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宣帝去世,他们这些所谓先帝幸臣在新皇帝手下肯定不会有好结果。
要想维护自己的荣华富贵,最好的方法就是拥立一个新的当权者,让自己重新变得重要。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们当然就要充分利用手中的权力了。宣帝不行了,又是由他们负责起草遗诏,他们为什么不用好这个难得的权力呢!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他们为什么要选杨坚?这其中有三个原因。
第一,杨坚有权力、有威望,让他辅政,大家基本可以接受。
第二,杨坚平时跟他们关系不错,特别是跟郑译还是太学的同学,算是自己人。既然是他们说了算,为何不选一个自己人?
第三,按照一般的政治原则,辅政大臣通常都是宗室,不会落到杨坚这个外戚头上。正因为如此,如果他们矫诏让杨坚辅政,杨坚才会格外感恩戴德,这才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就这样,两个人商量好之后,就假托宣帝命令,召杨坚入宫侍疾。
杨坚正谎称足疾,在家养病,忽然听说让他进宫侍疾,被吓坏了。这个所谓的入宫侍疾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不是他迁延不去扬州上任,皇帝生气了,骗他进宫,要杀他?还是皇帝真的病了?杨坚忐忑不安地进宫了。
也是机缘凑巧,杨坚在宫中永巷的东门碰到了术士来和。来和给杨坚看过相,还说他有帝王之相,跟杨坚关系不错。另外,此人跟皇帝关系也很亲密,经常出入宫廷,是个消息灵通人士。
看见来和,杨坚就像捞到救命稻草一样,赶紧问他:“我无灾障不?”我此去会有灾难吗?来和刚从宫里出来,当然知道了几分情况,就微微一笑,说:“公骨法气色相应,天命已有付属。”从您的骨法气色上看,您有当皇帝的样子,天命已经有所嘱托了。杨坚这才稍稍放下心来,进宫了。
杨坚一进去,刘昉和郑译马上就对他摊牌了。他们说,太上皇快不行了,没留下什么政治安排。我们想要替他起草一份诏书,让你给小皇帝当辅政大臣!
听他们这么说,杨坚是什么反应?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杨坚“固辞,不敢当”。坚决推辞,说自己当不了。
杨坚不是一直有野心吗?现在,天上掉馅饼,让他当辅政大臣,他怎么还要推辞?是不是装样子,三让而后受之呢?
其实并不是。要知道,三让而后受之,一般都出现在当权者胸有成竹的情况下,让与不让只是一个程序问题。但是,杨坚此刻可没有这样的把握。北周宣帝眼看不行了,各种政治力量都在激烈地争夺权力,鹿死谁手还不一定,他怎么敢随便推辞?
那他为什么还要推辞?很简单,他没什么心理准备。要知道,虽然杨坚一直觉得宣帝活不长,但是,宣帝毕竟才二十二岁,谁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快就死。现在事起仓促,谁知道刘昉、郑译他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杨坚可是个老成持重的人,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他决定,先推辞一下。
问题是,他这样一推辞,刘昉他们可难办了。本来,他们假托圣旨,请杨坚辅政,也是冒了巨大的风险,杨坚如果不领情,不接受,那他们下一步又该怎么办呢?在这种情况下,刘昉真着急了,他说:“公若为,速为之;不为,昉自为也。”你要干就快点儿,你不干,我干。
杨坚一听他说得这样诚恳,知道事情不假,这才放下心来,赶紧说,那还是我来吧。就这样,因为北周宣帝暴卒,也因为刘昉、郑译等人的帮助,杨坚突然咸鱼翻身,从一个备受猜忌、性命难保的倒霉蛋一跃成为北周辅政大臣。
二、控制朝廷
杨坚这样就窃取了权力,也太容易了吧?难道北周真就没人了不成?眼看外戚篡权,大家都不动声色?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按照《隋书》以及《资治通鉴》的记载,五月十日北周宣帝去世,五月二十二日才正式发丧,五月二十五日杨坚就任左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辅佐小皇帝宇文衍。这中间经过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很显然,这两个星期就是杨坚控制局面的时间。控制局面为什么要这么久?因为杨坚遇到了三大麻烦。
第一大麻烦,颜之仪不肯在遗诏上签名。
颜之仪是何许人?他就是和刘昉一起在北周宣帝卧室里承受遗诏的人。说到颜之仪,读者朋友并不熟悉,但是,如果说他的弟弟颜之推,大家就有印象了。颜之推是中国第一部成体系的家训类著作《颜氏家训》的作者,民间经常说的“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就是《颜氏家训》里的名言。
颜之仪本来是山东人,儒学传家。后来出仕梁朝,梁朝灭亡后进入北周,凭借自己的文化底蕴,在北周当了太子东宫官。当年,北周宣帝还是太子时,颜之仪就在他的手下。北周宣帝虽然暴虐,但是汉化程度很深,一生推崇文化,喜欢文化人,所以对颜之仪很是欣赏。又加上颜之仪是战俘,在北周孤立无党,所以北周宣帝对他特别放心,把他当成了近臣心腹,让他担任御正大夫,专门负责起草诏书。所以,在宣帝病危的时候,颜之仪就和刘昉一起进入宣帝的卧室之内,聆听皇帝的遗诏。
问题是,当时宣帝已经不能说话了。看到这种情况,刘昉走了出去,过了一阵子又回来了,手里拿了一份起草好的遗诏,上面写着让杨坚辅政,总知内外兵马事,请颜之仪署名。这下颜之仪可就不干了。
虽然宣帝当时已经说不出话来,但是,从平时的心思判断,颜之仪知道,宣帝最不放心的人就是杨坚,他怎么可能引狼入室,让杨坚辅政?颜之仪可是正统儒家知识分子,满脑子忠君的观念,既然食周之禄,就要忠于周朝,怎么能做这么没有良心的事!所以,一看这份假遗诏,颜之仪马上厉声对刘昉说:“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贤戚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备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意思是说,主少国疑,如果要辅政,也应该由宗室辅政,这才能保证大周江山永不变色。怎么能轮得上杨坚这个外戚!这是欺君罔上,我不过是一死而已,坚决不能签字。
这就麻烦了,颜之仪不签字,这遗诏就没有法律效力!
怎么解决?根据史书记载,刘昉干脆把颜之仪给抛开,又找了一个人,替他签字了事。
可能读者朋友们会疑惑,别说是皇帝遗诏,就算是如今上班打卡,请人代替都是一件极其为难的事,刘昉怎么就有本事,让其他人替颜之仪签字呢?事情确实没有这么简单。刘昉找人替颜之仪签字不假,但是,这绝不是他一个人能做主的事情,背后恐怕还有人支持。谁呢?杨坚的女儿,太后杨丽华。
杨丽华是个温柔的女人,在政治上没什么野心。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一旦北周宣帝暴死,她才真的慌了神,以后他们孤儿寡母怎么办?古往今来,做女儿的最信任的就是自己的娘家了,杨丽华也不例外,她是真心实意地希望老爸杨坚能帮她一把。
现在,刘昉矫诏让杨坚辅政,她当然高兴。可是,颜之仪不署名,遗诏就不能生效。这时候,杨丽华就来行使皇太后的权力了。《隋书·天文志》记载得清清楚楚:“宣帝崩,杨后令其父随公为大丞相,总军国事。”换言之,在刘昉和颜之仪发生争议的情况下,皇太后杨丽华做了最后的仲裁,让杨坚辅政。皇太后懿旨在此,颜之仪还有什么可说的,干脆弃权了。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刘昉才敢找个人替他签字了事。
就这样,因为刘昉和郑译的阴谋,也因为杨丽华的最后拍板,所谓的宣帝遗诏顺利出炉,杨坚成了辅政大臣,总知内外兵马事。第一个麻烦顺利解决了。
可是,第一个麻烦刚刚解决,第二个麻烦又接踵而至。杨坚的官职要怎么安排?以什么名义辅佐小皇帝?
这时候,刘昉和郑译两个人又来出主意了。他们提出了一个一揽子安排,请杨坚当冢宰,也就是最高行政长官;然后,由刘昉做小冢宰,给杨坚当副手;而郑译则担任大司马,掌管军事。当年宇文护专权的时候,职务就是冢宰,现在,让杨坚接着当这个官,杨坚应该满意吧?杨坚才不买账。要知道,自从北周武帝杀了宇文护之后,冢宰的权力就被削弱了。它只是名义上的六官之首,并没有真正的统辖百官的权力,也不掌握军权。
现在刘昉、郑译拿出这个方案,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分割权力。刘昉当小冢宰,这是分割行政权力;郑译当大司马,这是分割军事权力。
政权、军权都被分割了,那杨坚这个辅政就成了摆设。这也正是刘昉、郑译愿意冒险伪造遗诏的真实目的。以他们的资历和地位,不可能自己当辅政大臣,所以不如把这个名分给杨坚,但是,既然冒险一场,也不能白给他人做嫁衣,自己总要分点权力。
一看他们这个方案,杨坚心里咯噔一下,刘昉、郑译可是自己的大恩人,他们提出的要求不好拒绝。可是,如果不拒绝,自己这个辅政大臣所为何来?这又是一个大麻烦。怎么办?
这时候,内史上士李德林出面帮忙了。此人原本是北齐的大臣,也是名满天下的才子。北周平定北齐,北周武帝专门派人到他家请他出山,而且说了一句话:“平齐之力,唯在于尔。”我平齐,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先生您。可见对他的器重。但是,到北周宣帝一朝,因为信用佞臣,李德林就被冷落到了一边。正在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北周宣帝暴卒了。
这时候,杨坚派人找上门来,说:“朝廷赐令总文武事,经国任重,非群才辅佐,无以克成大业。今欲与公共事,必不得辞。”朝廷现在让我来总管文武大事,但这不是我一个人办得到的,所以我希望和诸公群策群力来办好这件事,在所有人里头,您的分量很重,希望您能够好好地帮助我。
这话说得太好听了,中国知识分子自古讲究士为知己者死,李德林当然也不例外,马上慨然允诺。
现在,杨坚不知道怎么抵挡来自刘昉、郑译的温柔一刀,来找李德林商量,李德林立刻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李德林说,索性不要在北周的官职系统里打转转了,不如另设一个官,叫大丞相,而且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
这个职务有什么意义?这个职务可太厉害了。所谓大丞相,当然是总揽朝政,假黄钺是掌握百官的生杀大权,而都督中外诸军事则是掌握军事大权。这三个头衔都加在一个人头上,就是军事、政治、人事权力一把抓,这才是真正的权臣。
那刘昉和郑译怎么解决?好办,让他们当丞相府的长史和司马,给杨坚服务。
这样一来,刘昉和郑译可傻眼了,本来是想和杨坚一起给北周打工,现在成了给杨坚打工了。不过,这两个人毕竟都是小臣,没什么势力,事已至此,也只能吃哑巴亏了。就这样,第二个麻烦又解决了。
但是,紧接着,第三个麻烦又来了。大臣们并不买杨坚的账。
怎么回事?五月二十二日,杨坚给北周宣帝发丧,五月二十五日,小皇帝北周静帝亲政,杨坚就任左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同时,他还宣布,让小皇帝搬到当年北周宣帝居住过的天台,把东宫,也就是正阳宫腾出来,改作丞相府。
一个大臣,把皇帝赶走,住到皇帝的房子里,这可是僭越。这个命令一颁布,文武百官真是傻眼了。他们倒未必知道北周宣帝死后的猫腻,也不见得知道杨坚是矫诏当上的辅政大臣。问题是,就算皇帝真让他当辅政大臣,他也不能这么放肆,这明摆着是想篡权嘛!大臣们三三两两地嘀嘀咕咕,好像都有不同意见。
要知道,想当权臣,控制朝廷是关键。如果大臣都不肯追随,杨坚这个辅政的位置也坐不稳。
怎么办?又有一个人出面支持杨坚了。谁呢?卢贲。卢贲本来也是北周宣帝当太子时候的东宫官僚,后来平齐有功,转为司武上士,也就是皇帝禁卫军的军官,而他的顶头上司就是杨坚。就是在杨坚手下工作期间,卢贲发现,杨坚不是一般人,所以“深自推结”,投靠杨坚了。
现在,杨坚矫诏辅政,就把卢贲调到了身边。杨坚宣布丞相府搬家的时候,卢贲就率领着卫士在外面候着。眼看大臣们大眼瞪小眼,表现得犹犹豫豫,卢贲对着这些人大声说:“欲求富贵者,当相随来。”谁要是想富贵,赶紧跟着丞相走!
一听卢贲这么说,有些大臣心思机灵,醒悟过来了,赶紧跟着杨坚,但是,也有些大臣内心拐不过这个弯来,还想着要忠于周朝,不愿意跟杨坚合作,甚至掉头就要往外走。
卢贲哪能让他们走?早安排卫士挡在门口了。眼看着明晃晃的刀枪剑戟,大臣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只能跟着杨坚走了。于是,前头杨坚带路,后面卢贲押送,浩浩荡荡地直奔正阳宫而来。可是,到了宫门口,又遇到麻烦了。
守卫宫门的卫士也是死心眼,只认得小皇帝宇文衍一个人,现在看见杨坚过来,就是不让进。这怎么办?这时候,卢贲又出面了。他对卫士说,现在丞相辅政,一切都要听从丞相安排。这话说得很明白了,可是,卫士还是不干。这可把卢贲惹恼了,把脸一沉,“瞋目而叱之”,要知道,卢将军也是武将出身,可能也是豹头环眼一类的长相,他把眼睛一瞪,卫士立刻害怕了,乖乖地把门打开,退到了一边。杨坚这才顺利地入主正阳宫。第三个麻烦也顺利解决了。
就这样,因为得到少壮派的支持,再经过一番文攻武斗,杨坚成功地掌握了大权,一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宣告成功落幕。到这一刻,天下固然还是北周的天下,但是,谁都知道,随着杨坚冉冉升起,变天的时间不会太远了。
那么,这场政变为什么能够成功?应该是四方面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北周宣帝的力量。众所周知,北周宣帝青年暴卒,给了杨坚辅政的机会。但事实上,北周宣帝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当年,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大规模地削弱宗室,有实力的宗室或者被杀,或者被流放到外地,以致在他病危的情况下,长安城根本找不出来一个可以主事的宗室,这才给杨坚可乘之机。所以说,虽然他在主观上猜忌杨坚,但在客观上,倒给杨坚帮了大忙。
第二,北周宣帝近侍的力量。在北周宣帝暴崩的情况下,刘昉和郑译矫诏让杨坚辅政成为左右时局的关键。正因为他们的作用如此巨大,所以,对于这场政变,古人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作“刘昉牵前,郑译推后”。刘昉和郑译官职不高,为什么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北周宣帝的政治考虑。北周宣帝为了巩固皇权,疏远大臣,启用新锐,把他们都放在亲近侍从的岗位上。正是这种安排给了刘昉和郑译可乘之机,在北周宣帝病危的情况下,他们利用起草遗诏的机会让杨坚辅政,直接导演了这场政变。
北周宣帝为了坐稳江山而启用心腹,最后江山就葬送在这些心腹手里,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第三,皇后的力量。杨丽华这个女儿给杨坚的帮助太大了。她不仅让杨坚有了一个国丈的身份,从而有了篡权的基础,还动用自己皇太后的身份,最终拍板让杨坚辅政,这可是政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后来,杨坚谈到这个女儿时,一再表示“公主有大功于我”,此话绝非虚言。
第四,杨坚个人的力量。所有前面提到的势力都为杨坚辅政做出了贡献。但是,一定要知道,杨坚可不是所谓傻人有傻福,只是因人之力就能当上辅政大臣。事实上,杨坚本人在整个事件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给他帮忙的刘昉、郑译、李德林、卢贲等人,或是杨坚平素结交的朋友,或是杨坚在关键时刻网罗的人才。结交朋友、发现人才,这其实也是统治者的基本素质。当年,北周宣帝要置他于死地,而刘昉、郑译等人愿意拥戴他,可能都是因为他具有这样的素质吧!
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其实已经迈出了篡权的关键一步。这时候,杨坚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但与此同时,恐惧感也油然而生。权臣固然离皇帝只有一步,但是离杀头也只有一步。宇文护就是先例啊!
据史书记载,杨坚成为大丞相之后,心里不安,连夜召见太史中大夫庾季才,问他:“吾以庸虚,受兹顾命。天时人事,卿以为何如?”意思是说,我到底有没有天命?
庾季才听了微微一笑,回答道:“天道精微,难可意察。窃以人事卜之,符兆已定。季才纵言不可,公岂复得为箕、颍之事乎?”就算没有天命,你还能退得回去吗?
杨坚一听,默然良久,最后说了一句:“诚如君言。”这是来自外廷的鼓舞。
更重要的鼓舞来自家人。史书记载,就在杨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时候,夫人独孤氏派人传话给他,说:“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你已经是骑兽难下了,好好干吧!
看来,一旦走出了这一步,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只能是过河卒子,努力向前。那么,杨坚还会遇到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