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平定三方

  与地位不稳的杨坚相比,三总管的力量非常强大,特别是尉迟迥,他不仅兵强马壮,而且占据了原来北齐的故地,得到了很多北齐复国分子的支持。这样一来,如果杨坚失败,整个中原地区可能重新陷入分裂局面。相反,如果杨坚赢得这场战争,就意味着他朝皇位又迈进了一大步。那么对于这场生死攸关的战争,杨坚会如何应对?
一、决战时刻
因为杨坚辅政,尉迟迥等三个总管发动叛乱,他们来势汹汹,而且裹挟着周边政权的势力,给杨坚和北周都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知道,三方叛乱中,最有实力的应该是尉迟迥这一支,因此,战争能否取胜,关键就看韦孝宽和尉迟迥的较量了。
韦孝宽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如果仅仅把韦孝宽说成是一个将军,那就小看他了。他不仅是一个将军,还是一个战略家。韦孝宽一生有两件事最值得称道:一件是玉壁之战,另一件则是平齐三策。
玉壁是一个地名,在今天山西省的稷山县西南。当年,西魏和东魏打仗,玉壁可是西魏的战略要地。
当时,东魏力量比西魏强,武定四年(546),东魏权臣高欢率领十几万大军倾巢出动,打算一举吞并西魏。就在玉壁这个地方,被韦孝宽挡住了。韦孝宽坚守一座孤城五十多天,杀伤东魏七万士兵,最后硬是逼得高欢撤军,而且高欢回去之后没多久就郁郁而终。
这可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也是城市保卫战的典范,古代战争史没有不讲玉壁之战的。
那为什么又说他是战略家?因为韦孝宽不仅会打仗,还有全局观,有大谋略。事实上,北周武帝能够统一北齐,也有韦孝宽的功劳。韦孝宽虽然没有亲自参战,但是,他在此之前曾经给北周武帝上了平齐三策。
第一策是远交近攻。北周如果想要削平北齐,一定要和北齐的敌国,也就是和江南的陈朝建立友好关系。
第二策是通过外交努力迷惑敌人。在发动军事进攻之前,应该先打外交战,先要与北齐交好以迷惑对方。
第三策是做好准备,静观其变。利用北齐的内乱,寻找时机,最后展开讨伐战争。
这些思想都被北周武帝采纳了,也都在北周平齐的过程中一一落实,这样看来,韦孝宽绝对是个合格的将军。
那么,韦孝宽在对阵尉迟迥的战斗中到底表现如何?太厉害了,绝对称得上有勇有谋。
先举一个有谋的例子。杨坚派韦孝宽去相州接替尉迟迥,韦孝宽发觉尉迟迥图谋不轨,就赶紧向西跑了。他跑到哪里去了?虽然当时还没有接到杨坚让他打尉迟迥的命令,但是,韦孝宽可没有一路跑回长安,而是在河阳(今河南孟州)就停住了。
为什么?因为河阳是洛阳的前哨,而洛阳是北魏的旧都,也是东部的战略要地,韦孝宽是直接来保卫洛阳了。问题是,当时河阳可不是堡垒户、大后方,事实上,河阳当时正酝酿着兵变。怎么回事呢?河阳一共八百个守军,全是关东地区的鲜卑人。这些人原来都是北齐的士兵,本来对北周就没什么好感,再加上他们的家属都在相州,在尉迟迥的手里,这些人就更不安心了。
现在,尉迟迥和朝廷开战,这些守军就阴谋策应尉迟迥。韦孝宽只带了几个随从来到河阳,如果士兵真的哗变,那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招架之功。另外,如果河阳守军叛变了,对洛阳也是个威胁。
这时候,韦孝宽就开动脑筋,开始用计了。他伪造了一封洛阳来的公文,声称皇帝要赏赐这些河阳守军,但是赏赐的东西储存在洛阳的不同地方,所以让他们分成几个编队,分别到洛阳领赏。这些士兵都是有勇无谋的家伙,一听说有赏,都动了心,想着不管怎么样,先把东西拿来再说,就分成几队,领赏去了。
当然,韦孝宽早已经跟洛阳的长官沟通好了,河阳这些守军一到,马上就被扣押了。河阳和洛阳安然无恙,从战争的火药桶变成了平叛的基地。老将军只身一人,智擒八百勇士,这就是谋略!
再举一个有勇的例子。接到朝廷让他剿灭尉迟迥的命令后,韦孝宽就率领大军到了武陟(今河南武陟),而尉迟迥的儿子尉迟惇带领十万大军驻扎在武德郡(今河南沁阳东南),两军隔着沁水摆开了阵势。当时正好连日暴雨,沁水暴涨,韦孝宽只好让部队先停了下来。
正在这时候,高颎来了。高颎一看,这要等到什么时候?赶紧搭桥。桥刚修到一半,尉迟惇从上游扔下了好多大木头筏子,筏上泼着油,着着火,顺流而下,想要把桥烧毁。
没想到,高颎早就防着这一招,提前在河里设置了很多土狗,也就是拦截坝,筏子流到土狗前,就被拦住了,根本过不去。就这样,桥修成了。
这时候,韦孝宽赶紧率领大军渡河。那尉迟惇应该怎么办?按说,应该死守河滩的险要阵地,过来一个杀一个。可是,尉迟惇不这么想,他自作聪明,想要用计。
一看韦孝宽率领大军渡河了,他马上命令部队向后撤,打算等到韦孝宽的军队过来一半的时候再发动反击。韦孝宽也是战神级别的人物,哪给他这个机会,一看尉迟惇的军队后撤,他大叫一声:“今日一战,有进无退!”下令擂鼓助威,让各支部队全速渡河。
前面不是说高颎是他的军师吗?宣传鼓动工作更是在行,一看老将军带兵往前冲,高颎也开始喊话了。他说,昔日项羽破釜沉舟,灭掉大秦,我们现在也只能是背水一战,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说完之后,马上下令把桥给烧了!将士们一看退路断了,都鼓起勇气,奋勇向前,这一下,尉迟惇的军队可招架不住了,有组织的后撤变成了无组织的逃命,人踩马踏之间,被杀的、被踩死的,不计其数。
一看这种情况,尉迟惇只好骑上一匹马,只身逃回了相州。这可是韦孝宽和尉迟迥交战以来的第一仗。这第一仗就打出了威风,既打出了韦孝宽的勇,又打出了高颎的谋,杨坚真是喜上眉梢。看来,韦孝宽这个将军委任对了,高颎这个军师也委任对了!
就这样,韦孝宽和高颎带着部队,一路追杀到了邺城之下。邺城可是尉迟迥的老巢,就在这里,韦孝宽和尉迟迥展开了决战。
这时,已经是大象二年(580)的八月十七日,距离尉迟迥叛乱整整六十八天。既然是决战,尉迟迥也是倾巢出动。他这边一共是十三万人。另外,尉迟迥的弟弟手下还有五万人,也正在从青州赶来的路上。如果这两支军队加到一起,可就是十八万人了,力量相当强大。特别是其中有一支精锐部队,叫作黄龙兵,是尉迟迥的王牌。
这支军队是尉迟迥从关中带过来的,算是他的亲兵,共有一万多人,各个头戴绿巾,身穿黄袄,一眼望去,如同一条黄色巨龙,所以就叫黄龙兵。尉迟迥就骑马站在这支黄龙兵的最前头,虽然白发苍苍,但仍然是威风凛凛。
韦孝宽这边虽然是乘胜而来,一看这阵势,心里也不由得紧张起来。
尉迟迥和黄龙兵绝非浪得虚名,各个神勇无比,两军一交战,韦孝宽这边明显不敌。眼看着部队不断往后撤,韦孝宽手下的几个将军可着急了。如果这十三万人尚且打不过,再过一会儿援军到了,岂不是更加危险!怎么办呢?
《孙子兵法》讲:“兵者,诡道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宇文忻看到在城南的高坡上,站了好多老百姓,就打起了歪主意。
战场上怎么会有老百姓观战?这其实也反映出邺城百姓的一种心态。邺城是当年北齐的首都,北周灭北齐,邺城老百姓对北周并没有什么好印象。现在看到尉迟迥和韦孝宽两军同室操戈,自相残杀,邺城的老百姓倒是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所以纷纷出城,站在高处看热闹。从四面八方一共来了几万人。按照史书的记载,就是“邺中士女,观者如堵”。也就是说,邺城的百姓男男女女都出来围观了,像一堵一堵的墙。
现在韦孝宽作战失利,形势危急,宇文忻忽然想出一个损招。他对身边的弓弩手说,别射尉迟迥的人了,先射这帮观众!
一时间万箭齐发,对着山坡上的无辜群众就过去了。老百姓万万没想到自己成了作战的对象,毫无防范,马上就乱了套。有的死,有的伤,男女老少都往城里跑,哭声、喊声震天动地。
尉迟迥的军队背城为阵,现在这么多老百姓都向自己奔来,他们也是措手不及,马上就被冲乱了。这时候,宇文忻大喊,叛贼失败了!他这么一喊,韦孝宽这边的士兵可来了精神,一个个如下山猛虎般冲了过去,把尉迟迥这边打得落花流水。
这时候,韦孝宽手下的几个将军都纷纷率军进入邺城,尉迟迥也退到了北门的城楼上。眼看大势已去,老将军真是万念俱灰,但是,既然是将军,就要死在战场上,所以虽然明知无望,尉迟迥还是拿着箭,一支一支地射下城楼,想要战斗到最后一刻。
这时候,韦孝宽手下一个叫崔弘度的行军总管,已经顺着龙尾道登上了城楼。
崔弘度是何许人?说起来他和尉迟迥还是亲戚。崔弘度的妹妹嫁给了尉迟迥的儿子,两家的姻亲关系非常亲密。
此刻,一看有人登上城楼,尉迟迥引弓就要射过去。
这时候,崔弘度摘下兜鍪(头盔),对尉迟迥说,尉迟老前辈,您不认识我了吗?咱们可是至亲。可是,如今为了国家,也就不能顾及私情了。不过我想,好歹咱们亲戚一场,所以我才约束士兵,不让他们上来凌辱您。现在事已至此,您该为自己打算一下了,还等什么呢?
尉迟迥一听,长叹一声,口中大骂杨坚,挥剑自刎。
就这样,规模空前的尉迟迥叛乱宣告结束,从开始起兵到兵败自杀,一共才六十八天。
尉迟迥本来是三方叛乱的主力,他失败后,司马消难和王谦也就大势已去了。大象二年(580)八月二十七日,就在平定尉迟迥十天之后,王谊率军开到了司马消难的老巢郧州,司马消难连夜逃难,投降了江南的陈朝;又过了两个月,十月二十六日,梁睿率领大军逼进成都,蜀州总管王谦被杀。
至此,三方叛乱全部平定。三方叛乱可是隋朝开国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它来势汹汹,声势浩大,但是,从六月十日尉迟迥起兵,到十月二十六日王谦被杀,一共才维持了四个半月,若以主力尉迟迥来算,只有短短的六十八天。
二、胜利原因
三总管本来都是实力派人物,为什么他们的败亡会如此迅速?有三点原因。
第一,三位总管外强中干,而杨坚确实精明强干。尉迟迥等人确实都拥兵自重,是实权派人物,但是王谦本来就以庸懦著称,而司马消难则是文士出身,在军事方面并不见长。唯一军事经验丰富的尉迟迥当时已经年过七十,无论是在智力还是体力方面都过了黄金时期。
另外,尉迟迥虽然军力强大,但却缺少得力的参谋。据史书记载,他的主要谋士崔达拏是一个白衣秀士,只会纸上谈兵,这样的高参当然没法给尉迟迥更多的帮助。
反观杨坚这边就不一样了。杨坚在这场战争中,得了三个满分。
第一个满分是用人。
第二个满分是纳谏。
第三个满分是统战。
先看用人。杨坚用了什么人?武有韦孝宽,文有高颎。这两个人可都是一时之选,韦孝宽沉稳善断,高颎文武双全,有这样的将军和谋士,没有打不赢的仗。所以说杨坚在用人上可以打一百分。
再看纳谏。杨坚最有价值的一次纳谏,是接受了李德林的建议。当时前线战场上传来了将军有二心的消息,杨坚本来打算临阵换将。而李德林以一介书生的身份,建议杨坚不要更换将领,而是派遣监军,这可是一个有风险的提案,而杨坚居然能够信任有加,不折不扣地采纳他的意见,这需要怎样的判断力和胸怀!
而事实上,被指控的三位将军最后都在战场上立了大功,特别是崔弘度,算是亲手斩获了尉迟迥。这是杨坚纳谏结出的善果,当然可以打一百分。
再看统战。对谁统战?杨坚统战的最经典范例就是怀柔李穆了,而且,通过李穆,又怀柔了一大批北周元老,确立了自己的政治优势。
确实,论军功,杨坚可能不及三位总管,但是,他当领导人的素质却远胜于三位总管。当年刘邦说得好:“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意思是说,在营帐里出谋划策,在千里之外战胜敌人,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发饷馈赠,使粮道不得断绝,我比不上萧何;联结百万士兵,凡作战就能胜利,凡攻击就能取得城池,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豪杰,我能任用他们,所以才能取得天下啊!
这段话不仅是刘邦的写照,也是杨坚的写照,是古今中外所有成大事者的共同写照。换言之,两方面的素质差异已经决定了杨坚的优势。
第二,除了领导能力占有优势之外,杨坚方面还具备政治优势,而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尉迟迥、王谦和司马消难说杨坚谋权篡位,而他们则是要匡扶周室,但是,那只是他们的一面之词,不足以号令天下;而杨坚说这些人是叛臣,一定要剿灭,那可是打着皇帝的名号说的。臣子和皇帝谁说话管用?当然是皇帝,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重要力量。事实上,李穆等老臣最终决定投靠杨坚,和这种政治态势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三,扶助北周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
本来,北周当时建国刚二十四年,还不足以让人形成绝对的忠君意识,而北周宣帝统治时期,又凶残暴虐,这使得很多大臣对这个政权失去了信心。
相反,杨坚辅政后,修改法令,厉行节约,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并不愿意为北周卖命。
事实上,就连这三个起兵的总管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人野心,并非真的要匡扶北周。领袖尚且如此,那还怎么号召全天下的人?
正因为有军事、政治和人心方面的多重因素影响,所以三总管叛乱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很快也就偃旗息鼓了。
那么,这场战争对于北周、对于杨坚,究竟意味着什么?
三、战争意义
第一,经过这场战争,北周的统治更加稳固了。
三个叛乱的地方都是北周新征服的土地。其中,除了蜀地征服稍早之外,相州和郧州都是在北周武帝末年和北周宣帝时期刚刚纳入北周的版图。在这些新征服地区,北周的统治并不稳固。事实上,叛乱在这三个地方爆发,足以证明这一点。但是,经过这样一场战争,北周对这些新附地区的统治都加强了。
以相州为例。相州原来是北齐的都城邺城所在地,攻克相州之后,杨坚一把火把邺城烧了个精光,把居民全部南迁四十五里,也就是从今天河北的临漳迁到了河南的安阳,从此,北齐时代盛极一时的邺城彻底消失。这种从地球上抹掉一个城市的做法虽然野蛮,但是,从杜绝隐患的角度看还是颇有效果的。
第二,经过这场战争,杨坚的统治地位更稳固了。
原来,杨坚是左丞相,就在平叛之后,北周静帝废除了左、右丞相的设置,晋升杨坚为大丞相。这样一来,杨坚进一步摆脱了束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仅如此,杨坚的大儿子杨勇也被任命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统辖北齐旧地。这样,杨坚对原来北齐故地的控制也加强了。
杨坚刚刚当上辅政大臣的时候,他的心腹元楷曾经担心地说:“公无党援,譬如水间一堵墙,大危矣。公其勉之。”您其实没有什么政治势力,所以当上辅政大臣,就好比立在急流之中的一堵墙,水的冲击力有多大,您就有多危险,所以请您一定努力干。
但是,经过这次考验,杨坚成功地从水中的一堵危墙华丽转身,成为坚不可摧的中流砥柱。有了这次考验,他的权威已经无人能够挑战了。
第三,这场战争也给了杨坚一个考验骨干的机会。
本来,杨坚矫诏辅政,朝廷内外肯定有很多人不服气。但是,一般来说,反对者并不会轻易表现出来。敌暗我明,很容易形成政治隐患。而三总管叛乱一爆发,形势反倒一下子明朗化了。在战争状态下,每个人都被迫作出自己的选择,非此即彼,不容含糊。这样一来,杨坚也就能够迅速而且清晰地认清敌友了。这就叫长痛不如短痛。
第四,这场战争也让杨坚检验了人才。
三方叛乱之前,杨坚手下最得力的助手,也是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才,是刘昉和郑译。这两个人帮他得到了辅政大臣的身份,也就成了他的心腹。
据《资治通鉴》记载,杨坚对他们的赏赐不可胜数,甚至都达到了让朝廷侧目的程度。但是,经过这场战争,杨坚发现了,这两个人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前线缺乏监军的时候,杨坚对他们抱了最大的希望,结果两个人都胆小如鼠,左右推托,根本无意帮杨坚排忧解难。
光胆小也罢了,这两个人根本没有责任心。要知道,三方叛乱波及北周疆域的一半以上,对杨坚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杨坚为此忧心忡忡,忙得焦头烂额。但是,刘昉和郑译却只顾沉浸在刚刚得到巨大权力的喜悦之中,整日招权纳贿,花天酒地,根本不理政事,这让杨坚非常不满意。他明白了,这两个人只是政变人才,只有阴谋诡计,并没有真正的政治韬略和政治家气度。这样的人,以后要靠边站了。
怎么安置他们俩呢?郑译当时是丞相府的长史,每天到他这儿来报到听令的官员络绎不绝。可是,就在郑译拒绝监军之后,杨坚发话了,以后任何人都不许再找郑译汇报工作。
第二天上班,郑译照样高坐相府,等着百官前来听令,没想到等了一天,一个人都没来。第三天、第四天,天天如此。这下子,郑译可坐不住了,赶紧打报告要求辞职。
这还不够,大定元年(581),御史台弹劾郑译,说他居然和母亲分家另过,这可是大大的不孝。御史为什么单纠这件事?这恐怕体现的是隋文帝的意思。你不是孝顺老母,不肯上前线吗?现在我就要揭你这层皮!
问题是,跟老母分家另过这样的事情严重不严重?这样的事情在今天来看可能并不严重,但是,在古代可就是重罪了。怎么处罚呢?隋文帝下诏说:“若留之于世,在人为不道之臣,戮之于朝,入地为不孝之鬼。有累幽显,无以置之,宜赐以《孝经》,令其熟读。”要是把他留下,那就是个不道之臣,但是,把他杀了,地下岂不是就多了一个不孝之鬼!既然人间、地下都无处安置,还是别让他去祸害地下了,就赐给他一本《孝经》,让他好好读书,闭门思过吧。
其实,一看就明白了,这不是什么真正的惩罚,这就是羞辱。对郑译如此,对刘昉也是如此。没过多久,刘昉就因为纵容爱妾卖酒,违反禁酒令被御史参上一本,后来更因为卷入谋反案被正法。两大功臣,就这样退出了政治舞台。
那么,这两个人靠边站,哪两个人靠前站了?杨坚又发现了两个人才,一个是李德林,另一个是高颎。
李德林多谋善断,而且文采斐然。到这个时候,他已经给杨坚出了两个好主意了。一个是让杨坚担任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把军、政、人事大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还有一个就是让杨坚不要临阵换将,扰乱军心,而是派监军春风化雨,稳定局面。这两个主意对杨坚来说都非常关键。
事实上,就在李德林建议杨坚派出监军之后,杨坚就已经把李德林当成谋主了。军事上的大事都和他商议,最重要的文书也都由他起草。
李德林在北齐的时候就是著名的才子,但是,直到遇到杨坚,他的才华才算是得到充分的施展。
据《资治通鉴》记载:“时军书日以百数,德林口授数人,文意百端,不加治点。”当时每天需要起草的军事文书不低于百份,李德林一个人对着几个文字秘书来口述,而且每一篇文章都有独特的风格和立意,口授结束后,绝对不需要再修改。这真是位难得的人才。
再看高颎。如果说,李德林更像一个谋士,是比较单纯的文人型官员,那高颎就是能文能武了。
据《隋书·高颎传》记载:“颎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高颎是个可以出将入相的人物。事实上,就在这次平定三方的过程中,高颎的军事能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检验。高颎从前线载誉归来后,杨坚亲自在卧室里宴请他,还把自己的御帷赐给了他,这当然是对他的格外宠信。
换言之,打仗的意义是多方面的,能够发现这样两个人才,杨坚觉得,这个仗打得值!
就在这一年的九月初九,司马消难的叛乱刚刚平定,杨坚就以北周静帝的皇后司马氏是叛臣之女为由,把这个小皇后给废了。皇后都可以废掉,可想而知,北周静帝的皇帝之位也摇摇欲坠了。
现在,北周宗室的势力已经摧毁,地方反抗的战火也已经平息,杨坚改朝换代只是时间问题了。那么,这个历史时刻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