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建立大隋

  公元581年,杨坚终于迎来他前半生最辉煌的时刻,登基称帝,建立大隋王朝,史称“隋文帝”。他是怎样完成这个巨大的身份转变的?杨坚称帝,对于中国历史又意味着什么?
一、开皇启运
杨坚要怎样实现改朝换代?要知道,在中国古代,权臣篡权是有固定模式的。模式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天降祥瑞;第二,臣民劝进;第三,殊礼相待;第四,前朝皇帝表态。
现在,杨坚想要改朝换代,这一套当然也得来过一遍。于是,从大象二年(580)年末开始,苍鸟、白雀、庆云一类的祥瑞在各地纷纷涌现,劝进的表文也像雪片一样飞进了杨坚的丞相府,其中领头的就是老臣李穆。
天意、人事都看好杨坚,当然,杨坚的身份也就开始越过正常大臣的红线了。
大象二年(580)九月二十九日,杨坚被任命为大丞相,十月十日,又加上了大冢宰,到十二月十三日,杨坚的爵位晋升为随王。
转过年来,北周静帝改元大定。
大定元年(581)二月九日,北周静帝又把杨坚的职务换成了相国,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加九锡之礼,而且,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到这一步,其实大臣已经当到尽头了。现在,改朝换代只是时间问题了。
在这种情况下,专门负责观测天象、精通天文历数的术士庾季才出面说话了。他说:“二月日出卯入酉,居天之正位,谓之二八之门。日者,人君之象,人君正位,宜用二月。其月十三日甲子,甲为六甲之始,子为十二辰之初,甲数九,子数又九,九为天数。其日即是惊蛰,阳气壮发之时。昔周武王以二月甲子定天下,享年八百,汉高帝以二月甲午即帝位,享年四百,故知甲子、甲午为得天数。今二月甲子,宜应天受命。”
什么意思呢?首先,二月份太阳从正东方出来,进入天空的正位。太阳象征天子,所以,天子即位,应该就在二月。那具体是二月的哪一天?甲子日最好。因为甲是天干的开始,子是地支的开始,都是天数。另外,当年的二月甲子还正好是惊蛰,正是阳气复苏、万物萌动的时候,也是个吉祥的节气。当年,周武王就是二月甲子即位,所以周朝一共传承了八百年。因此,您要改朝换代,也就在这一天吧。
既然这边连具体日子都选好了,那北周静帝也只有配合的份儿了。
大才子李德林早把禅位诏书替北周静帝起草好了,这时候,北周静帝只要派人宣读就可以了。禅位诏书是这么写的:“元气肇辟,树之以君,有命不恒,所辅惟德。天心人事,选贤与能,尽四海而乐推,非一人而独有。……朕虽寡昧,未达变通,幽显之情,皎然易识。今便祗顺天命,出逊别宫,禅位于随,一依唐虞、汉魏故事。”意思是说,天命不常,惟德是辅。现在天意人心都已经在随王这边了,我虽然愚昧,但也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我决定,禅位于随王。
皇帝的禅位诏书一下,也就算正式表态了。再履行一番三让而后受之的手续,终于,在二月十三日这天,杨坚接受了北周的传国印玺,正式称帝了!
这个新王朝叫什么名字?在中国古代,国号往往出自开国者在前朝的封号。杨坚本来是随国公,后来又成了随国王,所以,他的新王朝就叫随。不过,随国公也好,随国王也好,都是有走之旁的“随”字,杨坚觉得不吉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新王朝,可别轻易就走了!怎么办?改一个同音字吧,从此,走之旁的“随”就成了今天这个“隋”。杨坚也就成为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隋文帝。
朝代的名字定了,还得定一个年号。隋文帝选定的年号叫开皇。这个年号也有讲究。
一方面,它是个佛教名词,意思是“圣皇启运,像法载兴”。杨坚从小是由尼姑养大的,是个佛教徒,这个年号是向佛教表态,北周武帝废佛的时代过去了,从此,皇帝要弘扬佛法。
另一方面,这个年号也是个道教名词,道教的《灵宝经》说了,天地之间,每四十一亿万年就是一劫,每一个新的劫数开始,就有一个新的年号。其中,开皇就是道经里提到的年号之一。这样看来,用了这个年号,就可以保证四十一亿万年的统治了,真是野心不小。
杨坚一个年号拉拢了佛、道两教,自然,也希望得到这两教的保佑,开启自己的万年基业。
建立大隋,改元开皇,这可能是杨坚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了。当年,尼姑智仙说他“儿当大贵”,算命的术士也屡次说他必有天命,为此,北周武帝、北周宣帝还都要拿他开刀。现在,那些充满希望的日子也罢,忧心忡忡的日子也罢,全都成了过去,他终于大富大贵了!一种君临天下、威加八方的豪情油然而生。
但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在巨大的历史转变面前,有人笑,就有人哭。谁在哭?史书记载,有两个女子为此黯然神伤。一个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另外一个则是北周武帝的外甥女窦氏。
杨丽华是个软弱的女人,北周宣帝刚刚去世的时候,她确实希望爸爸杨坚帮她度过艰难时局,所以,还动用太后的权威,帮助杨坚谋得了辅政大臣的地位。但后来,当她发现杨坚志不在此的时候,杨丽华的态度就变了。她可不希望杨坚改朝换代。为什么?
第一,古代女子出嫁从夫,既然嫁给了北周皇帝,她就得维护北周的利益。
第二,这也涉及她自身的地位问题。一旦杨坚改朝换代,她这个前朝太后难道要重新回头,做新朝公主吗?
那么,杨丽华不满意爸爸篡位,会有什么表现呢?按照《隋书·后妃传》的记载:“后知其父有异图,意颇不平,形于言色。及禅位,愤惋逾甚。”杨丽华发现她爸爸杨坚图谋不轨,便形于言色,并且指桑骂槐、愤愤不平。等到杨坚真的改周为隋,她的愤怒和伤感就越发不可遏制了。但是,愤怒归愤怒,作为一介弱女,她还能怎么办?
杨坚也觉得挺对不起这个女儿的,重新把她封为乐平公主,还要再给她找个乘龙快婿。结果,杨丽华誓死不从,就以乐平公主的身份了此一生。从皇太后变成公主,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了。
那窦氏又是怎么回事?这个小姑娘的事迹前文提到过。北周末年,为了结好突厥,对付北齐,北周武帝还特地娶了突厥公主。可是,娶回来之后,武帝又对突厥公主没感情,整天把人家冷落在一边。当时,窦氏刚六七岁,就劝武帝要善待突厥公主,远交近攻,实现平齐大业。从那件事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有政治智慧的女孩子。
现在,听到杨坚改朝换代的消息,窦氏气得扑倒在殿阶下,拊膺长叹道,恨我不是个男子,不能把舅家宇文氏一家从灾难中拯救出来!真是刚烈之气,不让须眉。难怪以后能够嫁给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生出李世民那样英雄的儿子。
但是,杨太后的委屈也罢,窦姑娘的烈性也罢,在周、隋禅代的滚滚洪流之中,都只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罢了,既然北周的文武大臣都已经决定和杨坚合作了,她们的愤懑还有什么意义?
二、禅代原因
杨坚建隋,前后一共用了不到九个月的时间,在中国古代王朝的创业史里算是比较容易的了。清代学者赵翼甚至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
是不是真的如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是这样的。杨坚能当皇帝,确实具有一定偶然性。这个偶然性就是北周宣帝暴崩,北周主幼国疑,这才方便了杨坚夺权。这就是所谓的得国于孤儿寡妇之手。
但是,历史上的偶然性背后,也一定会有一些必然性的因子在起作用,杨坚建隋也是如此。虽然事出偶然,但是,就在这个偶然性的事情之前,已经有了足够多的历史铺垫,可以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因素。
先看天时。所谓天时,就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分裂,已经到该结束的时候了。
自从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建立政权,中国北方就一直处于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到北魏时期,魏孝文帝施行汉化改革,但是,因为损害了六镇鲜卑人的利益,引发六镇起义,汉化进程又被打断了。后来,由北魏分裂而成的西魏和东魏都重新出现了胡化的倾向。
当年,宇文泰建立府兵制,统兵的汉人将领都被赐予胡姓,杨坚的爸爸杨忠也被赐姓普六茹。事实上,不仅他改姓普六茹,他所统领的士兵也都跟着他改姓普六茹。这是想要让汉人,特别是有军事权力的汉人将领认同胡人,让所有士兵也都成为胡人的部落兵。
但是,西魏以少数鲜卑将士统治关中地区,这就陷入了汉人的汪洋大海之中,要想站稳脚跟,不可能完全忽视汉人的力量。所以,西魏宇文泰时期,就模拟《周礼》建立六官制度,试图通过继承汉族的古制,打造自己的文化基础,赢得关中汉人的认同。
到北周以后,汉化的倾向就更明显了。北周武帝实行兵制改革,允许汉人参军,从此,汉人士兵逐渐成为北周军队的主体力量;而北周宣帝虽然是个不肖子,但是在推行汉文化方面倒是完全继承了爸爸的衣钵,甚至比爸爸还要激进。事实上,北周宣帝就是穿着汉人的衣冠登基当皇帝的,也就是在他的统治下,文武百官的官服都改成了汉服。
更重要的是,北周宣帝为了加强皇权,打击元老重臣,重用一些没有根基的汉人小臣,这就使得官僚队伍的构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事实上,在杨坚建隋的过程中,支持他的文官刘昉、郑译、李德林、高颎,无一例外都是汉人,甚至连平定三方的武将韦孝宽、王谊和梁睿也都是汉人。这就说明,汉人出身的官僚已经成了北周官僚的主体。
本来,中原地区的居民就是以汉人为主,现在,兵也是汉人,官也是汉人,那么,让汉人当皇帝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但是,到底什么样的汉人能当皇帝?要知道,当时各个少数民族毕竟已经在中原大地活动了两百多年,他们不仅仍然有着很强的政治军事实力,而且,他们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也已经给中原地区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纯粹的汉人其实也无法承担统治重任。新时代的统治者既需要是汉人,又不能是纯粹的汉人,所以杨坚这样的人最合适了。
从身份上讲,他是汉人,可以得到广大汉族官兵的拥护;但是,他又是在鲜卑政权体制下长大的,而且还和鲜卑族建立了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他的夫人独孤伽罗是鲜卑化的匈奴人,他的女儿也嫁给了鲜卑皇帝,这使得他同样可以得到胡人的认可。
换言之,杨坚本身就是民族融合的产物,这也是他能够当上皇帝的深层因素。能产生这样一个既体现着民族融合的精神,又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导人太不容易了,如果从“永嘉之乱”算起,中国已经摸索了整整二百七十年。以将近三百年的时间为杨坚登基做铺垫,这个天下的得来,着实不容易。当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后,曾经说过一句话:“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其实,这句话放在杨坚身上也同样成立,改朝换代,是杨坚的一小步,但它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大步。
再看地利。所谓地利,就是杨坚出身关陇贵族集团这个优势。
杨坚的爸爸杨忠本来出身武川镇,后来,又在武川镇军阀缔造的西魏政权中大显身手,成为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
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家族构成了所谓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正是因为隶属于这个集团,杨坚才得以早早地踏入仕途,顺利地进入政治高层,并且和北周皇室联姻,成了太上皇的岳父。
这是他最终篡位的基础。而奠定这个基础,如果从他爸爸杨忠算起的话,已经经历了几十年,这当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再看人和。所谓人和,就是北周宣帝时代的政治局面了。北周宣帝时代,有两个政治特征值得注意。
第一,他为了加强皇权,疏远宗室,宠幸佞臣。
第二,他荒唐残暴,人心丧尽。
因为第一个特征,北周宣帝暴崩之际,宗室中无人主持局面,佞臣才得以勾结国丈杨坚篡权。
又因为第二个特征,人们对北周的统治并没有留恋之情,所以,杨坚也就没有遭遇特别激烈的反对,而是很快就赢得了大多数官僚的支持。这个因素,如果从北周宣帝当政算起的话,也有三年之久了。
这样看来,虽然杨坚建隋看起来顺风顺水,充满偶然因素,但是,要论起偶然之中的必然因素,那就不是几个月,而是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艰难历程了!
既然把杨坚建立隋朝,拔高到西晋以来的民族融合基本完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最终建立这样一个高度,那隋朝的建立也就不再是一场普通的宫廷政变,而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那么,这个新时代有哪些新气象?杨坚在称帝前后,有两方面的表现值得注意。
第一,恢复汉姓。就在大象二年(580)十二月,也就是杨坚称帝之前,他以小皇帝的名义发布了一个诏令:“诸改姓者,宜悉复旧。”原来在西魏时代赐姓胡姓的,都恢复汉姓。
当然,第一个恢复汉姓的就是杨坚本人,到这个时候,普六茹坚才正式变成了杨坚。换言之,杨坚终于恢复了自己的汉人身份。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人都恢复了自己的汉人身份。
第二,恢复汉制。开皇元年(581)二月,也就是杨坚刚刚当上皇帝之后,马上宣布,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恢复汉、魏旧制。这样一来,杨坚当过的什么大前疑、大冢宰等官职就统统退出历史舞台了,相反,所谓三师,也就是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也就是太尉、司徒、司空等官名重新出现。
另外,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卫等十二府也都建立起来,成为新政府最主要的职能部门。毫无疑问,这是要恢复汉人的管理体制。
很显然,无论是恢复汉姓,还是恢复汉制,杨坚的目的都是要彰显汉人和汉文化在整个国家中的主体地位。这可并不是大民族主义,事实上,因为汉人在总人口中占绝大多数,汉文化当时的发展程度也远远高于其他文化,所以,恢复汉人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和汉文明的主导作用是有积极意义的,它代表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也符合在中原地区生活的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这两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杨坚对时局具有非常好的把握能力,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政治家。
三、政治气象
但是,要知道,建立一个新的政权,要让它走稳走远,除了要建立良好的制度,还要树立相应的政治风气和政治精神。隋朝的政治风气如何呢?先来看它宽容的一面。
当时有一个人叫荣建绪,跟杨坚一向关系不错。杨坚即将接受禅让的时候,荣建绪被朝廷任命为息州刺史。这时候,杨坚喜滋滋地对荣建绪说,待两天再走吧,和我一起享受荣华富贵。杨坚暗示得很清楚,我就要改朝换代了,你等着看这个光荣的历史时刻吧。没想到,荣建绪兜头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说,您这样的话我可不想听。
后来,杨坚顺利即位了,荣建绪入朝,杨坚问他,现在后悔了吧?荣建绪回答说:“臣位非徐广,情类杨彪。”徐广本来是东晋的大臣。后来,权臣刘裕篡权,东晋变成宋了,徐广呜咽流涕,悲不自胜。而杨彪是东汉的老臣,曹魏篡汉之后,他闭门不出,始终自称汉臣。这两个人都是在王朝更迭之际眷恋旧君的人物,也就是所谓的忠臣,荣建绪以之自比,态度还是很强硬的。
那么,杨坚听完是什么态度?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帝笑曰:“朕虽不晓书语,亦知卿此言不逊!”杨坚说,朕虽然不明白书上的典故,但也知道这肯定不是好话!说笑完了,照样赏识荣建绪。
杨坚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想到两个原因。
第一是要树立传统的儒家价值观。虽然自己是北周的叛臣,但是,现在自己已经建立隋朝了,杨坚可是衷心希望,每个大臣都能对新王朝忠诚无二。
第二是为了展现新政权的宽容精神。杨坚的大隋是从宇文氏的大周脱胎而来的,所有的大臣都曾经为北周效劳。怎样对待这些出入两朝的臣子,怎样让他们心悦诚服地为新政权服务,这是当时杨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怎样收拾人心?杨坚的做法就是宽容,宽容地对待他们对前朝的感情,同时,既往不咎,给他们在新朝继续服务的机会。
这可真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就是通过对这些异见分子的宽容和优待,隋文帝有容乃大的形象树立起来了,官僚系统中的敌意逐渐消失,这才是天子有道,天下归心,这是一种很正面的政治气象。
但是,就在隋文帝对官僚队伍温情脉脉,树立宽容政风的情况下,也有一段不太光彩的插曲出现了。这就是对北周皇室的处置问题。
就在杨坚登基前,有一个叫虞庆则的大臣给杨坚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把北周所有存活的宗室统统干掉,以绝后患。应不应该这么做?杨坚也有自己的考虑。他觉得,北周宗室和大臣不一样,大臣固然可以实施怀柔政策,让他们慢慢归心隋朝,但是,宗室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还有政治号召力。
虽然在清除五王势力后,北周宗室其实已经没有什么能干的人选,并不足以对他的统治构成威胁,但是,万一他们被别人利用怎么办?这样一来,杨坚心里就倾向于同意虞庆则的意见——斩草除根了。
尽管如此,为了保险起见,隋文帝又去问心腹高颎。高颎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出主意、想办法,这是个关系到政治大是大非的问题。如果说不用诛杀北周宗室的话,会不会被皇帝怀疑为政治立场不坚定?这样一想,高颎也表态了,该杀!
隋文帝本来就想要大开杀戒,高颎再表示赞同,这件事就基本定下来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前面反复提到的,出身北齐的才子李德林跳出来提反对意见了。李德林主张宽恕。按照他的想法,诛杀北周宗室固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隐患,震慑大臣,但是,它也有明显的负面效果。因为,隋朝得国于孤儿寡妇之手,本来就不具备太多的道德合法性,如果再诛杀无辜的宗室,那就更让人不服气了!所以,李德林希望的是能够通过怀柔解决问题。
这种想法跟他在三方叛乱的时候主张派人监军其实是一脉相承的。那一次,杨坚听取了他的意见。这一次,杨坚还会对他言听计从吗?非常遗憾,没有。现在杨坚的身份变了,纳谏的心情也变了。他一听李德林这么说,马上怒气冲冲地回了一句:“君书生,不足与议此!”你是个书呆子,哪里晓得这里面的利害!
就这样,因为隋文帝的坚持,以北周静帝宇文衍为首,北周文帝、孝闵帝、明帝、武帝、宣帝五代君主的后嗣和一些关系更远的宗室都被诛杀殆尽。李德林也因此被杨坚疏远了。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第一,隋文帝的宽容是不稳定的,他的性格中,不乏猜忌和严苛的一面。
第二,对李德林这样的儒家知识分子和他们所代表的儒家文化,他也有一种深深的怀疑。换言之,对杨坚来说,所谓宽容,更多的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而不宽容,才是根深蒂固的基本精神。这其实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整个隋朝的政治基调。
就这样,大隋王朝带着欣欣向荣的气象,也带着肃杀严酷的气息隆重登场了。这一年,杨坚刚刚三十九岁,正是一个政治家的黄金年龄。那么,他会把隋朝带向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