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饥饿盛世》:再平江南

  开皇九年(589),隋文帝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异常顺利地打败陈朝,统一南北。但就在第二年,陈朝的旧境全面发生叛乱,隋朝又被重新卷入战火之中。江南为什么会发生叛乱?先前的顺利和此时的反弹之间有什么关系?隋朝的统治者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让江南人民无法接受?
一、江南再叛
隋朝仅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陈朝的统治,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整个战争进行得顺风顺水,让隋文帝君臣很是得意了一把。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就在平陈之后不到两年,也就是开皇十年(590)年底,一场席卷陈朝旧境的叛乱全面爆发,重新把隋朝拖入战乱之中。
江南为什么叛乱?
首先,因为隋朝在江南处置失当,失了人心。
根据史书记载,隋文帝把陈后主俘虏到长安之后,每次宴会都叫上他,让他享受三品待遇。奏乐的时候,怕他听到家乡的音乐伤心,从不当着他的面演奏江南音乐。听说他整天喝酒,隋文帝先是想劝他少喝,后来又怕他不喝酒更苦闷,就让有关部门敞开供应。这样体贴入微,让陈后主心情非常轻松。
南方是鱼米之乡,陈后主到长安之后也入乡随俗,不吃鱼,改吃肉了。他特别爱吃驴肉,想来一定打心眼里认同“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说法。生活幸福了,陈后主还主动跟隋文帝要官做,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这正是全拜隋文帝所赐。
可能读者会疑惑,隋文帝的安抚工作做得挺好啊,怎么还会失去人心呢?隋文帝对陈后主确实不错,但是,对江南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好了。
举个破镜重圆的例子吧。陈后主有一个妹妹,被封为乐昌公主,嫁给太子舍人徐德言为妻。夫妻俩郎才女貌,非常恩爱。徐德言是一个有政治眼光的人,他看到陈后主昏聩,国事衰微,预感到陈朝可能会被隋朝吃掉,就对乐昌公主说,一旦国破家亡,凭着你的才气容貌,一定会被掳入豪门。咱们夫妻恩爱一场,倘若情缘未断,还望有相见之日,到时候应该有信物为凭。什么样的东西做信物好呢?两人一商量,就把一面铜镜破成两半,夫妻俩各拿一半,约定以后如果夫妻分离,就每年正月十五去市场卖半面镜子,用这种方式给对方发信号。
后来,隋朝灭陈之后,乐昌公主果然作为战利品,被赏给了大将军杨素当小妾,跟杨素到了长安。而徐德言则天涯落拓,亡命江湖。
杨素很宠爱乐昌公主,但公主心里还是想着徐德言,每年正月十五都让老仆人到市场上去卖镜子,而且故意要价很高,当然从来无人问津。
过了好几年,徐德言终于漂泊到长安,正月十五这天,他也怀揣半面镜子去了市场。到那儿就看见一个老头在高价卖半面镜子,徐德言把自己的镜子往上一对,严丝合缝。爱妻终于找到,徐德言当然非常高兴。赶紧向老头打听妻子的下落。老头讲,乐昌公主现在杨素府上。杨素可不是一般人,徐德言一下子就心凉了半截。怎么办?思来想去,他没敢贸然前往,就在镜子上写了一首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当年镜子和人一块儿离开了我,现在镜子回来了,可是人却回不来。我再也不能在镜子里看到我妻子像嫦娥一样的身姿了,镜子里只留下一片明月的光辉。
徐德言让老仆人把题了诗的镜子带回去给公主。公主一看丈夫的笔墨,顿时泪流满面。一连几天都郁郁寡欢。杨素问怎么回事,乐昌公主据实相告。杨素一听,居然还有这样的奇事!一时心动,就派人找到徐德言,请他吃饭。夫妻两人终于又坐在一起了,泪眼相望,原来风流倜傥的徐德言已经两鬓斑白,而金尊玉贵的乐昌公主也已经成为他人的小妾。夫妻相对,真是恍若隔世。
正尴尬之际,杨素令乐昌公主赋诗一首,公主应声说道:“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我的前夫和我的现任丈夫居然都到了眼前。面对这两个人,我哭也不敢,笑也不敢,这才体会到做人何等艰难!一首诗道尽了人生的辛酸。
杨素也是个风流人物,深受感动,就成人之美,把乐昌公主交还给徐德言,还送他们一笔钱,让他们回江南终老。这就是成语“破镜重圆”的来历。
这个故事结局很美丽,问题是,有多少人能有乐昌公主这样的好运气呢?可以想象,在这么一个传奇的特例之后,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悲惨命运。
当时,上至王孙公主,下至平民百姓,肯定有无数江南女子被掠入北方,也肯定有无数江南士人失去了原来的社会地位。到处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按照《隋书》的记载,“江南士人,悉播迁入京师”,这当然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动荡。
其次,隋朝对江南的社会改造太急了。南朝是典型的士族社会,皇权比较衰弱,政府对社会的控制也比较宽松,世家大族、地方领袖乃至少数民族首领,都为所欲为。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陈朝占据长江以南那么大地盘,经济发展又那么好,居然只有二百万人口,看起来非常不合理。江南人为什么这么少?其实不是江南真的人少,而是大部分人都成了豪强大族的依附人口,国家根本统计不上来。
但是,到了隋朝就不一样了。隋朝皇权强大,怎么能够容忍江南士族为所欲为,跟国家争夺社会资源呢?所以,平陈之后,马上按照隋朝方式来改造江南社会。改造方式分为如下三种。
第一,实行州县两级制,撤销原来的郡级行政建制。
第二,州县长官都换成北方人担任,原来的官员或者押往北方,或者退职在家,基本不再留用。
第三,在乡村设立乡正、里长,检查户口。
这些措施对不对?从大的方向来讲是对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也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但是,做得太急了,不仅触犯了官员和世家大族的切身利益,也让老百姓非常不习惯,这当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抗。
再者,隋朝对江南的文化政策太高压了。怎么高压?有两件事处理得很不得体。
第一件,限制佛教。隋文帝自己是佛教徒,在北方也一直弘扬佛法,但是,在江南就不一样了。江南佛教势力大,隋文帝害怕有人利用宗教蛊惑民心,所以,平陈之后,他宣布,每州只能设置两所佛寺,其余的都要废弃。杜牧的《江南春》说得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寺院林立,梵呗悠扬本来就是江南人司空见惯的样子,也是他们重要的精神寄托,现在每州只剩下两座寺庙,老百姓哪能接受呢?
第二件,信奉五教。隋文帝限制老百姓信佛,转而向他们推行五教。所谓五教,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项内容。平陈战争刚一结束,隋朝的文化专员就下江南了,给江南人民宣讲五教。而且,每一项都做了长篇大论的注释,还要求江南人人背诵。
平心而论,这几条伦理原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隋文帝也是希望百姓能够通过学习,移孝作忠,都成为国家的顺民。问题是,他的做法太夸张了。
自从南北分裂以来,江南一直以文化正统自居,文化水平比北方高很多,现在北方人居然到江南来推行文化,这不是班门弄斧吗?而且,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条目背后还有大量的注解,当然都是大肆宣传隋朝的好人好事,德音善政,宣传的味道过浓,宣传的方式又过硬,自然令人不快。不仅世家大族、知识分子反感,普通江南百姓也特别反感。
总之,可能正是因为平陈战争太顺了,所以,隋朝的统治者对江南问题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结果造成了统治政策的简单粗暴,因此也激起了江南人民的普遍不满。
开皇九年(589),隋军进入江南地区时,老百姓还望风迎降,转过年来,到开皇十年(590)年底,民间的风向就转了。老百姓纷纷谣传,隋朝不仅要把他们的官员、文人迁往北方,还要把普通老百姓也统统迁到北方去。
要知道,中国人安土重迁,故土难离。这个谣传一出来,马上,江南的造反也就开始了。大的队伍有几万人,小的队伍有几千人。一路攻城略地,见到隋朝派来的官员就杀,杀了之后还不解恨,还要抽他们的肠子,吃他们的肉,一边杀,一边骂:“更能使侬颂五教耶!”我吃了你,你还能让我背五教吗?
这场起义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江南户籍人口一共才二百万人,其中三十多万人都参加了造反。这差不多就意味着全境皆反了。
二、杨素高压
面对乱局,隋文帝只好赶紧组织平叛,他第一时间派出了杨素。
为什么派杨素?两个原因。
第一,杨素参加过平陈战争,对江南熟悉,比较有经验。
第二,杨素治军严格,作风冷酷,战无不胜。
根据史书记载:杨素每次作战前都故意找碴儿,只要手下士兵犯点小过错,他就军法处置。每次杀人,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流血满地,而杨素却言笑自若。这就叫立威。告诉士兵,谁要是不听命令,就是自讨苦吃。
这还不算,每次两军对阵时,杨素都先让一二百人前去迎敌,若取胜自然重赏,如果打了败仗回来,无论回来多少,全部斩首。然后让二三百人再去,不胜照杀不误。这样一来,部下就知道了,只要不能取胜,回来也是死,所以只能拼命厮杀,这样就可以战无不胜了。
可能有人要说,杨素这样残酷,手下难道不造反吗?并不造反。因为杨素有一个优点,赏罚分明。在他手下当兵,只要有战功,他一定有办法给你讨得朝廷的封赏,绝对不会埋没任何人的成绩。在他手下干,进步快,所以将士都愿意追随他,他的军队也素称骁勇。
既然杨素如此英雄,隋文帝当然第一个就想到了他,希望他还能像平陈战争那样,打出威风来,尽快结束战斗。
那么,是开皇九年(589)的平陈战争更难,还是这次的平叛战争更难?
虽然平陈战争规模大,但是,论起战争的复杂程度,还是这次平叛难。因为平陈战争是政府军和政府军之间的较量,只要打败敌人主力,攻破敌方首都就大功告成。但是这次平叛可不一样,扑灭这支队伍,还有那支队伍,占领这座城池,还有那个山洞。这是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了,能不难吗?
果然,杨素到江南之后,马上就意识到困难了。而且,越往江南的腹地打,就越困难。因为每座山、每个洞都可能有武装分子。纯粹是打游击,必须各个击破。个中甘苦,真是不足为外人道。
举个例子。很多人在电影里看到过漂流瓶的故事。现在的漂流瓶一般都记载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自带浪漫情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隋朝也有人用过漂流瓶。谁呢?著名的一级战斗英雄,敦煌戍卒史万岁。
当时,史万岁跟着杨素一起来平叛。杨素自己主攻一个名叫高智慧的叛乱分子,让史万岁带两千士兵去剿灭那些小股部队。史万岁就从浙江的东阳沿小道向婺州(今浙江金华)进发,然后再从婺州向东打,一路翻山越岭,转战一千多里,中间大大小小的战斗打了七百多次。
古代通信落后,他们又是一直在山里转,有一百多天音信全无,所有人都以为他们全军覆没了。结果有一天,有人在下游打水,忽然看到从上游漂下来一个竹筒,不像是自然形成的。这人捡起来一看,里面还有一封信,信里就写着史万岁这一百多天艰苦转战的经历,什么狼虫虎豹、断粮断水、敌军围困之类的倒霉事几乎全经历过了。
打水的人把这封信交给杨素,杨素一看,真是催人泪下,马上派人去接应史万岁,同时上报隋文帝。
隋文帝也觉得太不容易了,赶紧给史万岁家赏钱十万。这样的漂流瓶故事,可一点儿浪漫气息都没有,相反,它充满了艰辛和绝望,也引起了最高统帅的深深思考:单纯的军事路线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反思的结果是隋文帝改变战略了,他觉得,江南的问题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还包括复杂的社会问题。
既然如此,隋文帝就要两手抓了。他增派了晋王杨广。不过,杨广此行的主要目的可不是打仗,而是为了怀柔。
三、杨广怀柔
为什么选杨广?两个理由。
第一,和杨素一样,他参加过平陈战争,熟悉江南情况。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杨广对江南有感情。
杨广的王妃萧氏是后梁的公主,这个王妃可大有来历。梁朝有个著名的昭明太子,修了一部《昭明文选》,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鼎鼎有名。萧妃就是昭明太子的玄孙女,文化素养极高。杨广受她的影响,也非常好学,而且对江南文化极其推崇。推崇到什么程度?他不仅学江南的诗风、文风,甚至学了一口吴侬软语。杨广不是执行怀柔政策的最好人选吗?
杨广不负众望,一到江南,就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拉拢儒家知识分子。陈朝有个博士叫潘徽,精通“三礼”。当年隋陈通好的时候,隋朝往陈朝派使者,每次都派有学问的人,以示大国尊严。相应地,陈朝也妙选高人接待,绝不示弱。有一次,隋朝方面派去了一个礼学家,陈朝三思之后,决定派潘徽接待。两个礼学家一交谈,潘徽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把隋朝派过去的礼学家说得理屈词穷,心服口服。从此,潘徽在隋朝也扬了名。此时杨广下江南,先把潘徽罗致在自己的幕府之中,让他领衔修《江都集礼》,当主编。既然当主编,那下面就有一群执笔人了,这些执笔人当然都是江南著名的文人。
就这样,通过潘徽,通过修书,杨广就把一批江南儒生笼络过来,为他服务。儒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根基,把儒生笼络住了,对整个社会当然会有影响。
第二件大事,拉拢佛教高僧大德。前面说过,江南佛教发达。当年梁朝的梁武帝就曾四次舍身同泰寺当寺奴。后来的陈后主也热衷此道。连皇帝都尚且如此,可见当时江南人的信仰程度。既然佛教影响力大,那就好好借助吧。怎么借助?
杨广去找一位著名的智顗大师。此人俗家姓陈,是士族后裔,也是江南佛教界的头号人物。当年,陈后主非常敬重他,还曾经把他接到宫里去,行三拜之礼,请他讲经说法。既然是领袖人物,杨广当然要倾心结交。他一到扬州,就先派人去请智顗大师,自称弟子杨广,请他到江都弘法。这已经足够给面子了,但智顗大师也是个傲岸人物,征服者发出邀请,他哪会轻易接受?婉言谢绝了。
可是,他谢绝不要紧,杨广有耐心。拿出刘备三顾茅庐的架势,接着请。一次比一次恭敬。请了三次之后,智顗大师终于却不过情面,驾临江都了。这可给了杨广表现的机会。
他在扬州总管府内设千僧会,组织一千个高僧大德迎接智顗,场面相当隆重。而且,就在欢迎会上,正式拜智顗为师,受菩萨戒。既然拜师了,老师给起个法号吧。智顗给杨广起的法号叫“总持菩萨”。“总持”是梵文音译,就是“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也就是扬善抑恶,而菩萨则是留在红尘,拯救众生的佛。从这个法号就可以看出来,智顗大师对杨广寄予了相当高的期望。
师父给徒弟起法号,徒弟也得给师父上尊号。杨广给智顗一个“智者大师”的尊号,称赞老师大彻大悟,全知全能。从此,师徒二人亲密交往,光保存下来的往来书信就有四十多封。这种态度,当然受到佛教界的好评,同时也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来,杨广其实是在修正隋文帝的文化政策。隋文帝简单粗暴地让北方人给南方人当老师,教人家五教,杨广就充分尊重南方儒家知识分子,让他们自己编书;隋文帝限制江南佛教的发展,杨广就尽自己的力量在江南护法。通过他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式,让江南的民心平服了不少。
这难道不是和隋文帝对着干吗?当然不是,这才是杨广的聪明之处,隋文帝让他来,就是让他怀柔江南,平复民怨的呀。就这样,杨素用武,杨广用文,经过杨素与杨广“胡萝卜加大棒”的共同攻势,到开皇十二年(592)年底,江南的叛乱终于被平定。
四、岭南归顺
但是,这还不算完。江南之外,还有岭南。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的珠江流域。此前秦汉时期已经被纳入中央政府的版图,但是随着汉末动乱,中原政权的控制力减弱。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江南政权的成长,岭南接受了江南政权的管理,但是,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而在隋陈嬗替之际,说到岭南地区,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巾帼英雄——冼夫人。冼夫人名英,娘家是俚族,是百越地区的大首领。冼夫人的丈夫叫冯宝,是汉人,本来是十六国时期北燕皇帝的后裔,亡国后逃到岭南,在南朝为官。
一个外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当然不容易,所以,冯宝就娶了冼夫人,依靠夫人的威望进行统治。这样一来,冯宝也就有了双重身份,既是朝廷命官,又是部落首领。后来,冯宝去世,冼夫人顺理成章地继承了他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是岭南几千个部落、十几万户百姓的头领;另一方面也归顺陈朝,当陈朝的官。
陈朝灭亡以后,岭南群龙无首,大大小小的头领就共同推举冼夫人为王,叫她“圣母”,请她带领大家保境安民。这是义不容辞的事情,冼夫人当仁不让。
可是,就在这时候,隋朝派了一个叫韦洸的大臣担任广州总管,想要接替陈朝,对岭南行使主权。这是考验冼夫人的时候了,接受不接受隋朝的统治?冼夫人说,这事儿我说了不算,韦洸,你说了也不算。我身为陈朝的命官,就得听陈后主的命令,他让我投降我才投降。
那韦洸怎么处理呢?直接往前打是行不通的。岭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复杂,民族更复杂,没有冼夫人的同意,韦洸真不敢贸然往前闯。于是,他把矛盾上交给了杨广。
当时,杨广正担任平陈总指挥,就让陈后主给冼夫人写了一封信,告诉冼夫人,陈朝已经灭亡,夫人还是归顺大隋吧。可是,空口无凭,陈后主又把冼夫人当年献给他的犀牛角手杖和信一起交给使者,作为信物。冼夫人一看到犀牛手杖,确认这是陈后主的意思后,这才召集几千个部落首领向北痛哭一天,然后正式归顺隋朝,还让自己的孙子冯魂把韦洸接进了广州城。
本来,岭南问题到这里已经圆满解决了,但是平陈之后,隋朝对整个陈朝旧境都实行高压政策,岭南也不例外。所以,韦洸在这里也作威作福,想要让岭南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执行一样的政策。
这样不顾民风民情的事怎能行得通呢?岭南的大小首领憋了一肚子火。后来,江南地区起兵,岭南的一个部落首领王仲宣马上响应,把广州城围了起来。王仲宣一挑头儿,岭南好多部落首领也跟着反了。岭南一下子处于半独立状态。
这时候冼夫人的地位又重要起来了。冼夫人在岭南势力大,她帮造反派,岭南可能就会闹独立;她支持朝廷,则朝廷的统治就可能会维持下去。冼夫人到底怎么抉择?她慨然宣布: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迁,我就认准一个道理,既然已经归顺朝廷,那就要支持朝廷。不仅口头支持,她还派了自己的孙子冯暄率兵去增援广州。
可是没想到,冯暄本人就是倾向于造反的,所以,对冼夫人阳奉阴违,跟叛军串通好了,逗留不进。冼夫人一看孙子这么不成器,勃然大怒,马上派人把冯暄抓了起来,改派另一个孙子冯盎统兵,和朝廷派来的大臣一起讨伐王仲宣。有了她的支持,王仲宣之乱很快就被平定了。
这个立功的冯盎,就是唐玄宗时期的大宦官高力士的爷爷。
协助平定王仲宣还不够,冼夫人亲自身披铠甲,骑着马,张着伞,带领骑兵,护卫隋朝派来的使者巡抚岭南诸州。冼夫人威望极高,所到之处,部落首领纷纷前来拜谒,随同归顺。这样一来,岭南地区终于安定下来。就这样,因为冼夫人深明大义,忠君爱国,岭南问题也得以圆满解决。如此忠君爱国的夫人,怎么能不表彰?隋文帝下令册封她为“谯国夫人”,也就是妇女爵位中的一等。
这个谯国夫人和其他靠丈夫、儿子封为夫人的那些贵妇可不一样,按照隋文帝的诏令,谯国夫人可以自己开幕府,任命官吏,而且,任凭她处置岭南地区的所有部落兵,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以自行调兵遣将。
这意味着什么?
第一,当然意味着隋文帝对冼夫人的信任。
第二,这也意味着隋文帝对岭南地区政策的改变,不是一味地要求和中原整齐划一,而是可以因俗而治了,这才是长治久安的正道。
就这样,随着岭南地区的平定,原来陈朝旧境的反叛终于结束,隋朝对南方的统治也基本稳定下来。
综合来看,隋朝再平江南,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值得重视。
第一,打击了南方的士族和豪强,加强了中央集权。江南地区之所以反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隋朝的政策触动了世家大族和豪强的利益。现在,通过一年多的平叛斗争,这些造反的大族和豪强或者被消灭,或者被削弱,对于隋朝加强中央集权具有积极意义,也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
第二,这场战争让隋朝的君臣明白,江南社会分裂了三四百年,必然有其发展的特点,要想稳定统治,必须学会尊重这些特点。换言之,整个国家的军事、政治整合可能是一场战争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文化整合和社会整合绝对任重道远。有了这样的认识,隋朝的统治水平也就提高了。
第三,这场战争也让晋王杨广的威望提高了。平陈战争的时候,杨广虽然号称总指挥,但是,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宰相高颎,但是这一次,他扎扎实实地凭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江南的再次平定做出了贡献,也给江南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对于他以后的人生发展乃至整个隋朝的命运都至关重要。
那么,隋朝接下来还会面临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