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圣人可汗

  其实早在唐太宗这位“天可汗”之前,隋文帝早已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兼任北方草原民族的共同可汗,并被尊称为“圣人可汗”的皇帝了,这正是“天可汗”的雏形,也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个极大荣耀。隋文帝的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突厥人为什么这么尊崇隋文帝?
一、突利入隋
我们知道,唐太宗号称“天可汗”,意思是他不仅是唐朝的皇帝,还兼任北方少数民族共同的可汗,这是中国政治史上的极大荣耀,一千多年以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其实,中原王朝的皇帝兼任北方草原民族的可汗,并不始于唐太宗,而是始于隋文帝。只不过隋文帝当时不叫“天可汗”,而是叫“圣人可汗”。
那么,隋文帝到底是怎样才得到这个称号的?这可不是通过武力逼着人家承认的,而是突厥可汗心甘情愿奉送给他的。
前面讲过,隋朝采取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战略,扶持弱小的突利可汗,触怒了大可汗都蓝,都蓝可汗为了复仇,转而和老对手达头可汗联合,一起进攻隋朝。就在开皇十八年(598)春天,达头已经率领十万精兵到漠南了。
怎么办呢?隋文帝早已做好准备,马上派第四个儿子蜀王杨秀挂帅,率领大军从灵州道出发,迎击达头。
大事由王子挂帅,这是隋朝的惯例,但是,王子只是名义上的总指挥。那么,发挥实际作用的是谁?宰相杨素。
此人特立独行又能力超强,两征江南都战功赫赫,是当时蹿升最快的政治明星。现在,隋文帝又把他调到漠北来了,希望他不辱使命,再立新功。杨素从灵州出去,没走多远,就和达头遇上了。
突厥是马背民族,擅长运用骑兵,搞破袭战,而汉人是农耕民族,不擅长冲杀,但是,擅长防守。所以此前汉人将军和突厥打仗,都是以防守为主,安置大量鹿角(障碍物),结成方阵,来抵御突厥的冲锋。
不过,隋军和一般的汉人军队不一样,这是一支胡汉杂糅的军队,早已打出了威风。而杨素更不是一般的将军,他是超级军事明星,历来不走寻常路。他说,结成方阵,不过是在消极防守,防守得再有效也只能保证不输,可是,现在我们追求的是打赢!所以,我们不用防守,而是要进攻。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也不能用障碍物拦截敌人的战马,而是要和突厥一样,运用骑兵,主动出击,和敌人决一死战!
杨素的骑兵阵摆好,达头也率军过来了,远远一看,隋朝这边居然也用骑兵,达头激动得滚鞍下马,扑倒在地,磕起头来。
磕头是什么意思?这是谢天呢!天赐我也,居然派了这么一个笨蛋将军来,这不是找死吗?达头一声长啸,带着他的部队就冲了过来。那么,隋军会不会像达头想象的那样在骑兵的冲击面前不堪一击?
如果是别人指挥,当然有可能。但是杨素指挥就不会了。杨素带兵素以严苛著称,每次出战,都先派一二百人做前锋,胜了有赏,如果败了,回来多少杀多少。所以,杨素带出的兵都不怕死,到了战场上就知道往前冲。现在,达头的骑兵一冲锋,杨素的骑兵不仅不退缩,反而不要命似的迎了上去。
这可太出乎突厥人的意料了。
突厥打仗一般都是为了掠夺财物,既要钱,也要命。这样的心态反映到打仗方面,就形成了一个特点,冲劲很强,但是韧性不足,基本上属于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那一类型。作战技术很好,但是作风不顽强。
这样的两支军队碰到一块儿,谁更厉害些?当然是杨素的军队。有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杨素手下这帮不要命的士兵面前,突厥人的气势很快就矮下来,越打越乱。而杨素这边则是越战越勇,开始还以一当一,后来就成了以一当十,把达头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连达头本人都身负重伤,仓皇逃走。这样一来,突厥对隋朝的第一次威胁就解除了。
这样的结果,都蓝他们哪能甘心。到了第二年春天,都蓝又联合达头,纠集十多万军队,卷土重来。
隋文帝这边也赶紧派出最小的儿子汉王杨谅和宰相高颎迎战。
可是,这一次都蓝也学乖了,他们知道隋军是硬骨头,不好啃,所以避开隋朝的大军,直接扑向突利。就在长城脚下,跟突利展开了决战。
突利实力本来远在都蓝、达头两可汗之下,对付一个都不够,哪是两强联合的对手?马上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兄弟子侄全部被杀,身边只剩下五个骑兵,连夜突围出来。几个人往南一路狂奔,一直跑到第二天,来到蔚州,也就是山西灵丘县附近,这才慢慢停下来。
突利沿途收拾打散了的人马,也才收到几百人。茫茫草原,就这几百个人,以后怎么办?既然自己没法立足,摆在突利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
第一条,往南走,投靠隋朝。
第二条,往北走,投降突厥。
到底选哪条路?突利和他的追随者陷入迷茫之中。如果投靠隋朝,以前有点实力还好,人家还拿你当盘菜,现在剩下这么几个人,连公主都丢了,真好比穷鸟投怀,人家怎么瞧得起。
与其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受窝囊气,还不如投靠突厥,毕竟是一个祖宗,好沟通。虽然都蓝和自己势不两立,但是,自己和达头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如果投靠达头,他应该不会拒绝。一群人一合计,眼看着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可他们如果真的这样选择,那隋朝就白扶持突利一场了。怎么办?
就在这关键时刻,有一个奇人发挥了作用。谁呢?长孙晟。
此前不久,长孙晟受委派出使突利,刚好赶上这场战争,就和突利一块儿逃出来了。看着突利和手下嘀嘀咕咕,长孙晟知道,突利这是在犹豫,不知投靠谁好。长孙晟可是力促朝廷扶持突利的,离强合弱就是他提出来的战略构想。他怎么能允许突利脱离隋朝呢?这里已经是在蔚州境内了,离自己人不远。长孙晟就派手下悄悄到蔚州的一个边镇,叫怀远镇,跟那里的守军说,你们赶紧点烽火,能点的全点上,出了事长孙将军负责。
这边一点火,马上,突利他们就看见狼烟四起。突利不明就里,赶紧请教长孙晟:隋朝的守军为什么要点烽火?长孙晟骗他说,这是怀远镇的烽火。他们那边比我们这里地势高,肯定是远远地看见有敌人来了。而且据烽火数来看,敌人还不少。因为根据我们国家的制度,如果敌人少的话,就点一个烽火;再多,点两个;再多,点三个;最多,点四个。现在已经是最高级别的警报,估计是都蓝他们率领大军杀过来了吧!
突利可汗一听长孙晟这么说,可吓坏了。就算是投降,也得等形势稍微稳定一些再说,现在追兵来了,如果迎上去投降,没准儿还没等他说出“我投降”这三个字,脑袋就已经搬家了。这如何是好呢?
看到突利犹豫,长孙晟赶紧献计:怀远镇守军不少,易守难攻,要不咱们先到怀远镇躲一躲吧。
突利一听,连连点头,就被长孙晟骗到了怀远镇。
到了怀远镇,长孙晟一刻都没让突利停留,紧接着连哄带劝地把他裹挟到了首都大兴城。
突利到大兴城的时候,正好,都蓝派出的使者也在隋朝,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隋文帝当仁不让,当起了“国际裁判”。让他们两个当庭辩论,讲讲打仗的理由,看看孰是孰非,隋朝好给他们进行“国际仲裁”。
本来,如果双方都客观陈述,突利是很有把握赢的,明明是都蓝先攻打自己,自己实事求是,把来龙去脉讲清楚不就行了?没想到,都蓝的使者是职业外交家,精通演讲术、辩论术,一张口就是一串理由,讲来讲去道理都在人家那边。而突利这边唯唯诺诺,倒好像是理屈了。这局面让突利太郁闷了,打仗也打不赢,辩论也辩论不过,自己怎么这么窝囊!本来突利就担心自己是败军之将,到隋朝不受尊重。现在不仅仗打败了,辩论也输了,他觉得,隋文帝肯定要抛弃自己了,心情也从忐忑变成了绝望。
那么,隋文帝是不是像他想象的那样抛弃他?并没有。隋文帝看中的就是他这些表现,这个突利,实力弱,心眼直,嘴也笨,这正是隋朝需要的啊!让他来当突厥的领头人,隋文帝放心!那么,到底该怎么对待一无所有的突利呢?隋文帝接连奉送了四个大礼包。
第一个,给他钱。隋文帝赏给突利大量珍宝,让他招降流亡的突厥百姓,赶紧摆脱光杆司令的境况。
第二个,给他名分。十月,隋文帝册封突利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翻译成汉语就是“意智健”的意思,说他既英明又勇猛强健,这可是好词。把突利梦寐以求的优点全部放在徽号里了。从此,突利可汗在史书中就变成启民可汗了。
不过,隋朝加封“启民”这个尊号可不光是为了夸奖他。这个尊号还有更重要的一层意思,尽管你还只是一个流亡政府,但从此之后,你就是我们大隋唯一认定的突厥合法政府了,这可是对启民最大的支持。
第三个,给他地盘。这时候,突厥百姓陆陆续续归附启民的已经有一万多人,这些人不能总在长安流亡,隋文帝急人所急,派启民可汗的老朋友长孙晟率领五万人,在朔州紧急修了一座大利城给启民和他的部众居住。这个大利城就在今天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这里已经是隋朝的地界,启民弱小,离得近一些,便于隋朝保护。
第四个,给他公主。开皇十七年(597),隋文帝嫁去和亲突利可汗的安义公主,在这次战争中,没能突围出来,死在了乱兵之中。和亲公主可是隋朝和突厥之间联系的纽带,断断不能缺位,于是,隋文帝又做出决定,册封宗室女儿为义成公主,再次跟启民和亲。
这些举措可把启民感动坏了,现在,他的钱和人是隋文帝给的,名分是隋文帝给的,地盘是隋文帝给的,可贺敦还是隋文帝给的,可以说,一身一物全拜隋文帝所赐。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死肉骨吗?现在看来,投降隋朝,算是做对了。
二、杨广立功
启民可汗在隋朝的全力扶持下重建了东突厥帝国,他的哥哥,也是死对头都蓝可汗可没这么走运了。开皇十九年(599),宰相高颎率领大军大败都蓝。
突厥帝国本来就是靠武力征服才聚拢到一起的,内部的各个部落之间关系松散,凝聚力不强。所以,一旦打了败仗,几乎马上就会面临众叛亲离的命运。都蓝也不例外。
就在这场战役结束之后不久,都蓝就被手下杀死了,兴衰成败,只在转瞬之间。
都蓝一死,部众很多都投靠了达头可汗,达头也就接了都蓝的班,成了隋朝的头号敌人。宜将剩勇追穷寇,这样的道理隋文帝了然于心。
谁去解决这个对手?历史又把这个重要机会交给了晋王杨广。
开皇二十年(600)六月,隋文帝命令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和汉王杨谅各统一军,出兵反击。
其中,晋王杨广带领一路往西,出灵武道,手下的重要将领有长孙晟;汉王杨谅带领另一路往东,出马邑道,手下的重要将领是史万岁。
这两路大军怎么排兵布阵呢?
先看杨广这边。长孙晟不是频繁出使突厥,熟悉山川地形吗?知道了达头大军的营地之后,他立刻献上一计——投毒计。长孙晟派人在突厥营地的上游河水投毒,突厥人喝了河里的水之后,上吐下泻,好多人马都死去了,没死的也失去了战斗力。
突厥人不知道是长孙晟在捣鬼,还以为是老天在惩罚他们,天降恶水,这是要灭亡我们啊!纷纷跪倒在地,祈祷上苍开恩,连夜拔营而去。
长孙晟看突厥部众仓皇转移,知道投毒已经奏效,赶紧乘机追杀。本来,长孙晟在突厥人里声望就很高,号称长孙总管,一般突厥人都传说他弓如霹雳,马如闪电。现在看见他带人追过来,更是惊慌失措,仓促之间被杀得大败,三千多人葬身荒野。
再看杨谅这边。杨谅的重要将领史万岁就更厉害了。当年,打沙钵略的时候,史万岁一刀结果了突厥将领的性命,从此在突厥人中间立下了威名。现在,史万岁又和达头可汗在大斤山,也就是如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青山相遇了。古代崇尚个人英雄,两军交战,要先通报将领姓名,达头可汗一听对方居然是敦煌戍卒史万岁,惊得目瞪口呆,仗也不打了,领兵就往回走。史万岁哪能让他就这么轻易走人?纵兵追杀,大破突厥,斩首几千级,也是得胜还朝。
就这样,两路大军都取得了胜利,初步打击了达头可汗的气焰,杨广再立新功,声望更高了。
不过,尽管打了这样两个胜仗,但是达头可汗的实力还在,只要有他的威胁,启民可汗终究是无法立足,隋朝也始终存留隐患。怎样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公元601年,隋文帝改元仁寿。
仁寿元年年底,长孙晟上表称:“臣夜登城楼,望见碛北有赤气,长百余里,皆如雨足,下垂被地。谨验兵书,此名洒血,其下之国,必且破亡。欲灭匈奴,宜在今日。”我夜登城楼,仰观天象,看见蒙古草原上空有一道红色的雾气,长一百多里,就好像雨脚一样,一直垂到地下。我查了兵书,这种天象叫作洒血,意味着它下面的国家一定灭亡。陛下,现在看来是灭突厥的最佳时候了!
我们今天相信科学,不大相信天象了,其实古人也未必真的那么相信,好多时候,天象只是促成某些大事的一个说法。既然如此,足智多谋、富有战略眼光的长孙晟将军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拿天象说事?
原来,经过连年战争,达头可汗的内部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几年之间,达头可汗扩张太快,整天跟那些附属部落征兵征马,把附属部落搞得疲惫不堪。这些部落本来是为了利益才投靠达头的,现在,利益没占着多少,光给达头当炮灰了,他们自然怨声载道,离心离德。
长孙晟是突厥通、情报专家,洞悉了这一情报之后,他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隋朝再从外面推上一把,达头内部就很有可能爆发革命。内外因共同作用,不怕达头不垮台!所以才用天象来做引子,坚定隋文帝的信心和决心。
果然,隋文帝听了长孙晟的话之后信心倍增,开始着手组织北伐了。
第二年,也就是仁寿二年(602),隋文帝派杨素为云州道行军总管,长孙晟为受降使者,携带启民可汗,一起北伐。
从这三人的名单可以看出来,这次军事行动,隋文帝是有分工的。杨素的任务是正面打达头可汗,长孙晟是作为隋朝的政治代表乘机招抚那些对达头心存不满的附属部落,而启民可汗则是隋朝钦定的蒙古草原新主人。
很显然,这次出兵的目的,就是用启民取代达头。
那么,这次出征打赢了没有?赢得非常圆满。
就在杨素率军攻打达头之后,附属达头的铁勒等部落在长孙晟的游说之下纷纷反叛,达头众叛亲离,只好率领自己的少数亲信远走高飞,再也不能对隋朝构成威胁了。
随着达头兵败逃跑,启民可汗终于成了统帅整个突厥的大可汗。只不过,他这个大可汗地位的取得跟以往的突厥可汗并不一样,他可不是靠自己的本事打出来的,而是隋朝全力扶持的结果。没有隋朝也就没有启民可汗,启民对这一点心知肚明,对隋文帝感激得五体投地。所以,他上表给隋文帝说:“大隋圣人可汗怜养百姓,如天无不覆,地无不载。染干如枯木更叶,枯骨更肉,千世万世,常为大隋典羊马也。”大意是说,大隋圣人可汗,您爱怜天下的百姓,就像天没有一处会不覆盖到,就像地没有一处会不承载到。我染干也沐浴到了您的光辉,像枯树又长出了枝叶,像枯骨又长出了血肉一样,我又活过来了。所以我感念您,我愿意千秋万代,为您典养羊马,尊您为“圣人可汗”,这就是圣人可汗的来历。
这样一来,因为启民可汗的推戴,隋文帝不仅是隋朝的皇帝,还成了突厥的圣人可汗,这是中原皇帝兼任少数民族君主的首例,也是开唐朝天可汗的先河。
就这样,隋文帝君臣投注大量兵力,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终于解决了突厥问题,把突厥从地位基本平等的翁婿之国变成了货真价实的附属国,这可是一个荣耀的时刻。
三、战争意义
那么,这场旷日持久的隋突斗争到底有什么意义?
首先,它比较彻底地解决了突厥问题,巩固了隋朝在东亚的地位。
启民可汗完全是隋朝扶植起来的可汗,这样的突厥帝国,和隋朝的关系相当友好。《隋书·突厥传》记载:大业三年(607)四月,炀帝幸榆林,启民上表曰:“已前圣人先帝莫缘可汗存在之日,怜臣,赐臣安义公主,种种无少短。臣种末为圣人先帝怜养,臣兄弟妒恶,相共杀臣,臣当时无处去,向上看只见天,下看只见地,实忆圣人先帝言语,投命去来。圣人先帝见臣,大怜臣,死命养活,胜于往前,遣臣作大可汗坐著也。其突厥百姓,死者以外,还聚作百姓也。”大意是说,先前圣人先帝,也就是隋文帝活着的时候,一向爱怜我,把安义公主赐给我,还给我好多好处,让我的老百姓都活得很快乐。结果引起了我兄弟的妒忌,他们一块儿来想要灭掉我。我无处可去,向上看只看见天,向下看只看见地。就在这走投无路的时刻,我想起圣人可汗来了,决定投奔他。他见到我之后,不仅不蔑视我,反倒更加可怜我,死命地养活我,对我比以前还好,不仅让我坐大可汗的位置,而且把我那些百姓都重新收拢回来,做我的子民。这也是我没齿不忘的恩德啊!
显然,即便是在隋文帝死后,启民可汗也念念不忘隋文帝在他“向上看只见天,下看只见地”时刻的活命之恩和让他重登大位,统帅突厥的再造之情,这种心灵的征服当然比军事的征服更可靠,更长久。正是有了这种军事和政治并行的举措,隋朝才真正巩固了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
其次,它树立了一个农耕时代中原王朝和北方少数民族交往的典范。
在整个古代中国的历史中,北方民族处于攻势,中原民族处于守势,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
问题是,怎样在这种不可改变的事实面前争取主动?
法国著名汉学家沙畹说过:“中国始终用其远交近攻,离强合弱之政策,是为妨碍突厥建设一持久帝国之要因。设无此种反间政策,突厥之国势不难推想得之。”
确实,智取为主,力取为辅,离强合弱,远交近攻是隋朝最终赢得战争的关键。不盲目迷信武力,而是重视智力比拼,重视结交盟友,这正是农耕民族的优势所在。隋文帝能够扬长避短,这就是他的政治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军事智慧,所以才能屡战屡胜。
再者,对突厥战争又一次成就了杨广的名声。
虽然杨广只是名义上的统帅,但是他作为总指挥参加了对突厥的最后一击,所以,北破突厥之功也就加在了他的头上。
在此之前,杨广已经有了两平江南的美名,这让他在隋文帝的所有皇子之中相当突出。而且,虽然此刻杨广还没有什么具体作为,但是,通过一次次的出征,他和很多重量级大臣,比如说能文能武的杨素有了合作经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杨广和整个隋朝的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解决了军事问题的隋朝,还会有哪些新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