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开皇之治

  隋文帝统治时期,诞生了一个流传千载的称号——“开皇之治”。可想而知,在人们的心目中这是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富庶、人民生活安定的时代。那么隋文帝在当政期间都有什么建树?社会状况究竟如何?
一、发展经济
隋朝建立之后,北降突厥,南平江南,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这难免让人猜想,隋文帝就是一个马上打天下的开国皇帝。其实并不尽然。说隋文帝尚武不假,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有为的君主都不可能是一个只知道穷兵黩武的人,隋文帝当然也不例外。
事实上,就在隋朝南征北战的同时,国内建设也进行得如火如荼,而且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这个业绩在历史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开皇之治”。这可是个非常光荣的称号。中国历史上能够称得上“之治”的时代并不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不过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有数的几个,换言之,只有政治清明、社会蓬勃发展的时期才能配得上这个称号。
那么,隋文帝有什么样的成就,能够让他统治的时代号称开皇之治?有以下三方面的成就不容忽视。第一,经济;第二,文化;第三,吏治。
关于隋文帝时期的经济成果,《资治通鉴》有一段记载:“开皇十二年,有司上言:‘府藏皆满,无所容,积于廊庑。’帝曰:‘朕既薄赋于民,又大经赐用,何得尔也?’对曰:‘入者常多于出,略计每年赐用,至数百万段,曾无减省。’于是更辟左藏院以受之。”大意是说,到了开皇十二年(592),有关部门向隋文帝汇报:国库里都已经堆满了布帛,连走廊都堆满了,再也没法往里挤了,请陛下快给我们解决仓库问题吧!隋文帝一听大为震惊,连国库都有填满的时候,不可能啊!赶紧问,我跟老百姓收的税也不多呀,这几年老打仗,又没少花钱,我还怕国库都空了呢,怎么反倒满了?官员回答说,这几年您每年赏赐各色人等的绢帛确实不下几百万匹,可是每年进来的更多啊!看到十几年间国家财富积累得如此雄厚,隋文帝真是喜上眉梢,赶紧命令新修一座左藏院来储存财货。这可是了不起的经济成就。
在中国历史上,这样储备丰富的记录不是没有过。比如汉武帝时,就有过“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景象,唐玄宗天宝年间,也出现了物资爆满,不得不加盖仓库的事情。
但是,拿汉唐盛世的景象和隋朝比,又不完全合理。毕竟,汉武帝是汉朝第五代皇帝,唐玄宗是唐朝第七代皇帝,汉唐两朝,都是经过几十年乃至一百多年的发展才达到这样的程度,而隋朝则是在第一代皇帝任上,仅仅用了十三年就出现了相似的局面,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那么,隋朝为什么短期之内就变得如此富裕?很多人会想到均田制。是不是呢?那得先看看均田制是怎样的一个制度。所谓均田制,是北魏时期在战争破坏严重,人民颠沛流离,大量土地抛荒的情况下开创的一项制度,基本做法就是国家把国有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然后再以此为依据,向农民征收赋税。这样一来,不仅无主荒地得到了开垦,而且流离失所的农民也能够安顿了下来,政府的财政也有了保障。这是个多方利好的制度,所以一直沿用到唐朝前期,成为整个北方经济的基础。
问题是,到了隋朝,社会条件已经变了。北方的无主荒地已经没有那么多,很多地方都从原来的人少地多变成人多地少了。隋朝制度规定,每个男丁都应该分到一百亩地,但是,开皇年间,好多地方的男丁只能分到二十亩,特别是在长安和洛阳这两京地区,土地资源更是紧张。这样一来,虽然在制度上均田制并没有废除,但是实际上已经发挥不了那么大的作用了。换言之,均田制固然是隋朝重要的土地制度,但仅谈均田制,还不足以说明为什么隋朝发展得那么快。
既然不能归功于均田制,那么,又该归功于什么?
我觉得,应该归功于隋朝对人口控制能力的加强。隋朝建立的时候,贵族的势力还非常大,他们都占有好多依附人口,这些人根本不向政府报户口,当然也就不纳赋税。
另外,由于隋朝的赋役对象是针对成丁的男女,很多狡猾奸诈之人就会想办法逃避,明明是二十八岁的精壮小伙子,报户口时非说自己是十四岁的少年,或者明明是五十岁的壮年人,非说自己已经是七十老翁了,这些行为在当时被称为诈老诈小,目的就是逃避赋役。
这两大社会问题使得隋朝少了很多纳税人,怎么办?开皇年间,隋文帝推行了两项政策,一个叫输籍定样,另一个叫大索貌阅,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所谓输籍定样,其实就是国家制定颁布的户等划分样本。符合什么样的标准叫上户,什么标准叫中户,什么标准叫下户,上、中、下户各自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赋役在上面写得明明白白的,任何人一查就知道。而且,整个细则贯彻着上户多交,下户少交的原则,明确保护弱势群体。
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标准?这其实是宰相高颎出的主意。他说,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愿意当大户人家的依附人口,不愿意当国家的编户齐民,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赋役标准不明确,穷人也要承担不少赋役,所以他们觉得,给国家干不如给大户人家干划得来。现在我们反其道而行之,让他们明白,如果投靠政府就能享受优惠政策,比依附大户人家划算,这些人就会自觉自愿地脱离大户人家的控制,主动申报户口来了,这样一来,我们的纳税人就多了。隋文帝一听,好主意,赶紧推行。这就是输籍定样。
那什么是大索貌阅?就是依靠乡里基层组织,搞入户调查,根据体貌特征核实年龄,如有隐瞒,严惩不贷,甚至殃及邻里。这样一来,再有胡子拉碴的大小伙子想冒充小正太,就算官府查不出来,邻居也会揭发检举,国家因此又得到一大批隐藏起来的丁口。
就这样,隋王朝凭借着强大的国家力量,推行更加严格的人口管理办法,隐瞒人口的现象显著减少,一下子增加了好多纳税人口,这样一来,仓库自然在短时期内充实起来了。魏晋以来贵族豪横,国家软弱的局面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
二、发展文教
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前景,不能光看经济基础,还要考虑上层建筑,也就是文化指标。
《隋书·儒林传》记载:“四海九州,强学待问之士靡不毕集焉……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大意是说,隋朝统一以后,四海之内的知识分子都会集到京师来了。人们为了追求学问,不远万里到处求学,所以,在路上都能听到诵读诗书的声音。这可是汉魏以来从没有过的喜人景象。
确实,自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开始,中国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打打杀杀,路上往来的不是军队就是难民,现在居然满街都是负笈远游的书生了,这不正是天下太平的最好写照吗?这样的局面又是怎样开创出来的呢?
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叫牛弘的官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牛弘是关陇集团里一个难得的读书人,博览群书,甚至有点儿书呆子气。据《隋书·牛弘传》记载,隋文帝让牛弘去宣一道敕令。牛弘领命而去。结果下了台阶之后,就把敕令给忘了。牛弘只好折回来,老老实实地对隋文帝说,对不起,我忘了您让我宣什么敕令了。隋文帝一听,哈哈大笑说,传话这样的小事,本来也不该您这样的大知识分子来干。连皇帝的敕命都能忘掉,真是糊涂到家了。
可是,这么一个书呆子,糊涂虫,在大事上可是一点儿都不糊涂。开皇初年,还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下,牛弘就给隋文帝上了一封奏疏。他说:“昔陆贾奏汉祖云,‘天下不可马上治之’,故知经邦立政,在于典谟矣。为国之本,莫此攸先。”国家既然已经建立了,就要考虑怎么治理。政权可以马上得之,但不能马上治之。要把国家治理好,就要学习前朝的经验教训。而前朝的经验教训全写在书里,所以说,要想治理国家,得先读书。
这当然是个好主意,问题是,鼓励大家读书,总得有书可读才行。而隋朝继承的是魏晋南北朝乱世的底子,根本就没什么书可读。隋朝建立的时候,把北周和北齐的藏书归拢到一起,才一万五千卷。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隋朝整个国家的藏书刚够杜甫一个人看,这怎么行!
牛弘说,不要紧,“礼失求诸野”。现在国家历经战乱,没有藏书,但是,贵族文化世代相传,私人手里藏书不少,可以从民间征集。可是,人都是有私心的,没有什么好处的话,谁愿意白白把手里的藏书交给国家?所以,牛弘在奏章中提议:要想从老百姓手里征集图书,靠行政命令是不行的,必须舍得花钱去买。要让老百姓觉得合算,这样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把书拿出来。
对于牛弘这个建议,隋文帝是什么反应?隋文帝的表现绝对称得上是英主。尽管当时国家刚刚建立,哪里都等着钱用,隋文帝还是慨然下诏说:“献书一卷,赉缣一匹。”任何人,只要进献一卷图书,就给他一匹缣。这一匹缣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当时国家的赋税分租、调两部分,其中,一个农民一年的调就是一匹缣,也就是说,只要你给国家贡献一卷书,你一年差不多二分之一的赋税就不用交了。这可是个不小的数字。
更人性化的是,你把书献给国家后,国家并不是据为己有,而是组织人力去誊抄,抄完之后,你的原件还会完璧归赵。
有这样的好事,谁能不愿意呢?老百姓踊跃献书。就这样,经过隋文帝和牛弘君臣的努力,隋朝的藏书很快达到三万多卷,比原有的藏书规模整整大了一倍,这当然也就成了推行文治的基础。
今天再回头看,我们会意识到,牛弘了不起的地方,除了力主国家优先发展文化事业,展现出学者的战略眼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是脚踏实地,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重视老百姓的利益需求。牛弘能想到这一点,并非出于本能,因为他自己在经济上并不敏感。
《隋书》记载了一个著名的故事,牛弘的弟弟是个酒鬼,有一次喝醉了酒,把牛弘家的牛给杀了。这牛可不是耕牛,而是牛弘的座驾,牛没有了,牛弘怎么上班呢?牛弘的妻子非常不高兴,等到牛弘回家,赶紧跟他告状说,孩子他叔叔把牛给杀了。牛弘一听,只说了两个字——“作脯”,也就是做牛肉干,说完就到一边闷头读书去了。妻子不甘心,又走过来说,叔叔无缘无故就射死咱家的牛,这也太可恶了吧。牛弘连头都没抬,说知道了。说完继续读书,不为所动。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说明牛弘本人并不是个斤斤计较于钱财的人。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眼光高远,对个人私利并不在意的人,却能够切实体察老百姓的利益需求,保障老百姓的利益需求,这就是真正的政治家风度。
牛弘伟大,隋文帝更伟大。
隋文帝只正经上过两年学,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能够认识到发展文教的意义,并且能动用国家的力量推动文化发展,这就是一个有眼光、有见识的皇帝。
事实上,在文化方面,隋文帝不仅见识高,做法也比中国历史上很多帝王高明多了,甚至比号称千古一帝的唐太宗还高。
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尤其喜欢《兰亭序》。即位之后,通过坑蒙拐骗的方式千方百计地搞到自己手中。搞到手后,就再也不还给人家了,留在自己身边把玩。这也罢了,最出格的是,到了晚年去世的时候,他干脆要求把《兰亭序》带到陵墓里,陪他殉葬,让别人永远也别想再看到,这不是自私透顶的行为吗?反观隋文帝,抄完图书物归原主,不夺人所爱,这才是真正的风雅之举。
除了收集图书之外,隋文帝还敦促各级政府兴办学校,平陈之后,更是大力网罗南方的文化人才。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既富有远大理想,又能脚踏实地办事的君臣,隋朝的文教事业才发展得如此有声有色。
三、整顿吏治
一个社会真想良性发展,光有经济和文化成果还不行,还有一个指标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吏治状况。因为官员不仅是老百姓的管理者,是各项社会事业的组织者,也是国家和老百姓之间的桥梁,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只有官员清正廉洁,人民对政府才能有信心,国家也才能获得发展。这其实也就是直到今天还非常敏感的干部队伍建设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太不容易了。因为隋初的官僚基本都是行伍出身。这不难理解。此前中国一直处在战乱之中,不仅在国内和不同政权之间打,还要跟突厥打。将军打了胜仗,总得有安置。怎么安置?一般做法就是让他们去当地方官。这样一来,隋初的地方官基本都是军人出身。
问题是,当军官和当地方官的要求截然不同。
首先,军官治军,以威为主;而地方官治民,则应该以慈为主。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慈不带兵”,当将军讲究令行禁止,不能太婆婆妈妈。但是,地方官则被称为父母官,既然为人父母,当然要爱民如子。这是很大的区别。
另外,对将军,人们主要要求他勇;而对文官、地方官,则主要要求他廉。南宋的岳飞说过:“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直接反映了两类官员节操侧重点的不同。正因为军官和地方官基本要求不同,所以,让军官去当地方官,往往当不好。好多将军说起打仗来头头是道,但是,一谈起治理国家就不知所云,所以,履职水平普遍不佳,按照当时的说法,就是“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举个例子。当时有个叫燕荣的将军,性格刚毅,武艺高强,是个难得的军事统帅。后来,打而优则仕,当了幽州总管,这一下可把老百姓害苦了。
武将出身的燕荣,巡行属地的时候,看见路边的荆条,手就痒痒,想要试试打人好不好用。拿谁做实验呢?身边的下属倒霉了,被他拉过来就打。下属冤枉啊,连哭带喊,说我没犯错,为什么打我?燕荣不以为然地说,我先打着,以后你再犯错就免了。下属一听,这打人还带预支啊?没办法,忍着吧。没想到过几天真的犯错了,燕荣拉过来,又要拿荆条打。这个下属赶紧说,您前几天不是说先打了我,等我再犯错就不打了吗?燕荣哈哈大笑道:你没犯错尚且都打了,何况犯错?给我狠狠地打!这样的领导风格真是形同儿戏!
对下属的赏罚不负责任,对老百姓就更不负责任了。燕荣每次巡行,只要看见漂亮的姑娘、媳妇,就在人家的家里肆行奸淫,真是荒唐残暴,无法无天。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受老百姓爱戴呢?
官吏队伍建设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官吏素质这么差,怎么办?
隋文帝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工作,严肃官员任命,不再用官职来奖赏功臣。平陈战争之后,一下子产生了很多战争功臣,大家都按照惯例,等着当官。没想到,隋文帝明确表态:“功臣正宜授勋官,不可预朝政。”军功是要奖赏,但是,只能用金钱、荣誉和待遇来奖赏,绝对不能用官职来奖赏。这是认识理念的一大进步。
隋文帝既然不让将军当文官了,他到底打算怎么选拔文官?
第二个工作,建立健全选官制度。在这个问题上,隋文帝想了好多办法,比如说下求贤诏,让现任官员推荐,从优秀基层官员中提拔等,在当时都收到过一定的效果。但是,对历史影响最大的还是考试制度。
开皇七年(587),隋文帝下诏:“诸州岁贡三人。”也就是说,各个州每年选派三个人,到中央参加考试。
可别小看这短短一句话,就是这句话拉开了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的序幕。隋朝的科举考试的科目有秀才、明经和进士三种,考上了之后再经过吏部铨选,然后就能被任命为官员,踏上仕途。
诚然,隋朝的科举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是考生还不是自由报考,而是由各州刺史推荐。所以有人说,它还是此前察举制度的延续。
但是,它毕竟再次重申,要把读书和做官,把个人才华、个人教养和个人前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每个人有了一个凭本事而不是凭老子崭露头角的机会,也让国家有了推行文治的制度基础和人才基础。因此,它也就注定拥有了无限的前景和活力。
事实上,就是在开皇年间的一次考试中,十八岁的房玄龄高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最终成长为唐初名相,也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宰相之一。
隋文帝在开皇年间的这个选官制度,最终发展为自由报考的科举制,成为中国古代文官政治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古人对全世界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就凭这一点,隋文帝足以永垂不朽了。
第三个工作,建立赏罚分明的考核制度。不管是什么渠道上来的官员,其实都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而且人是会变的,有的人起点不高,但是公忠体国,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可能越做越好;当然,也有的人起点很高,但是越来越腐化堕落。怎样才能够有效地保持官员的活力和纯洁性?
隋文帝规定,地方刺史每年年底到中央述职,根据政绩决定赏罚。平时还不定期地派出监察官员到地方寻访。比如前面提到的燕荣,就被审查出贪污、暴虐等种种问题。而且,查出之后立即赐死了。
有罚就得有赏。隋文帝都奖赏过什么样的好官吏?《隋书·循吏传》专门记载了受到隋朝两代皇帝表彰的爱民模范。根据《隋书·循吏传》的记载,就大体可以知道隋文帝时期好官吏的标准了。
举个例子。当时有一个人叫房恭懿,因为苏威的推荐当上了新丰县令,结果任期内第一次考核就被评为首都地区第一名,隋文帝非常高兴,马上赏赐给他四百匹布,结果,房恭懿拿回去就分给穷人了。隋文帝听说后,又赐给他三百石米,没想到房恭懿回去之后,又不声不响地送给了穷人。这样廉洁爱民的好官到哪里去找?隋文帝很快就把他任命为德州司马,也就是州刺史的副手。结果年终考核的时候,房恭懿又是天下第一。
隋文帝欣喜异常,这样的典型必须大力宣传,让天下地方官都向他学习。古代没有发达的媒体,怎样才能让人们都知道房恭懿的先进事迹呢?隋文帝把所有到京城述职的官员都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如房恭懿志存体国,爱养我百姓,此乃上天宗庙之所佑助,岂朕寡薄能致之乎!朕即拜为刺史。岂止为一州而已,当今天下模范之,卿等宜师学也。”意思是说,我把你们召集到这儿来,是想向你们推荐一个好官房恭懿,这个人是如此之贤良,贤良到这种程度,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德行所能罗致的,这一定是上天和祖宗把他赐给我的,因为他这么优秀,所以我决定把他提拔为刺史,希望你们都能向他学习。当众把房恭懿提拔为海州刺史。
这个提拔可比光开先进事迹报告会管用多了,一下子,天下地方官都知道了,皇帝设定的考核制度并不是逗你玩,而是真的奖勤罚懒,扬善抑恶!既然如此,咱们以后也都要好好干了。
正因为有这些方面的措施,所以隋文帝时期的官员素质普遍有了提升,这当然是老百姓的福气,也是整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元朝的历史学家胡三省说过:“开皇之治,以赏良吏而成。”对隋文帝重视吏治、奖赏良吏的举措予以高度评价。
就这样,经过隋文帝十几年的励精图治,隋朝不仅在军事上捷报频传,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吏治建设方面也是成绩卓著。因此,历史学家们把这段国泰民安的黄金时期称为“开皇之治”。
事实上,不光是史学家认可了隋文帝的成就,连隋文帝的手下败将——陈朝的亡国之君陈叔宝也非常服气。开皇年间,陈叔宝跟隋文帝一起登上洛阳的北邙山,俯视大好河山,陈后主不由得诗兴大发,当场赋《入隋侍宴应诏诗》一首:“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日月光大了陛下的德行,山河让陛下的宫阙更加壮丽。面对这样的太平盛世,我无以为报,只能给陛下上一封请求东封泰山的文书了!陛下,您缔造了这样的太平盛世,应该去封禅了啊!
事实上,这倒并不完全是阶下囚陈叔宝的吹捧,当时全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沐浴在盛世的光辉之中,也相信,大隋王朝能够在隋文帝的英明领导下,越走越好。
可是,就在这举国上下信心十足的时候,有两个乌鸦嘴却吹出了不同的哨音。
谁呢?房玄龄父子。
房玄龄的爸爸叫房彦谦,时任监察御史。他曾经私下对亲友说:“主上忌刻而苛酷,太子卑弱,诸王擅权,天下虽安,方忧危乱。”大意是说,主上为人猜忌苛刻,不得人心,他立的太子卑弱无能,其他几个王爷又权力太大。这样看来,虽然眼下国泰民安,但将来可能会有祸乱。
房玄龄非常认同老爸的观点,而且说得更露骨。他说:“主上本无功德,以诈取天下,诸子皆骄奢不仁,必自相诛夷,今虽承平,其亡可翘足待。”主上通过权诈之术取得天下,统治的合法性本来就不够。他的儿子们又都骄奢不仁,以后难免会自相残杀。如今虽然看起来像是太平盛世,但是,亡国恐怕也是翘首可待的事情啊!
在他们看来,虽然整个国家文治武功都不错,但是,皇帝的家庭内部却隐藏着深深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很可能给国家引来更大的危机。
那么,他们的担忧是否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