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杨广结盟

  随着隋文帝夫妇对太子杨勇不满的升级,晋王杨广也使出浑身解数,尽力讨取父母欢心。但是太子号称国本,轻易不能废立,隋文帝虽然对杨勇不满意,也不可能随便废黜。杨广究竟采取了什么手段,促使隋文帝下定决心?他又为自己谋求了哪些势力支撑?
一、独孤援手
因为太子杨勇任性,而晋王杨广善于表现,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感情天平不由自主地向杨广倾斜,甚至隐隐约约流露出一点更换太子的意思。这让杨广觉得非常激动。但是,他也知道,废立太子可是一件大事,绝不是仅凭父母的感情倾向就能解决的问题。要想撼动太子的地位,必须有强大的势力支持才行。
什么样的支持才管用?既然改立太子既关系到家庭的前途,又关系到国家的命运,那么,来自这两方面的支持就都不可或缺。一定要这两方面都有人给自己说话才行。在家庭内部,杨广把突破口选在了母亲独孤皇后身上。
为什么选独孤皇后?因为独孤皇后不但是六宫之主,而且在政治上对隋文帝影响非常大。
独孤皇后对政局的影响,可不是一般人设想的吹吹枕头风,而是每天都和隋文帝一起上朝。根据《隋书》记载,每次隋文帝上朝,独孤皇后必定陪同前往。但是,送到为止,绝不进朝堂。虽然独孤皇后人不进朝堂,她的心可全在朝堂上。她会派小宦官在朝堂旁听隋文帝处理公务,随时向她汇报大臣的上奏和隋文帝的批示情况,一旦她觉得有什么不妥,就会立刻派宦官传话,提供自己的意见,而隋文帝往往也会尊重她的高见。
这样一来,就连当时的人也难以分清到底什么决策是隋文帝的主意,什么决策是独孤皇后的主意,所以,宫里都把他们两人合称“二圣”。
一听“二圣”,可能大家有印象,唐朝的时候唐高宗和武则天不也合称“二圣”吗?没错,武则天跟唐高宗合称“二圣”,那已经是翻唱了,真正的原创在独孤皇后这儿。不过,虽然都是合称“二圣”,独孤皇后跟武则天可不一样。她虽然热衷政治,但价值观还比较正统,并没有武则天那么强烈的个人野心。
举个例子。有的大臣知道独孤皇后对隋文帝影响力大,就想讨好她,上奏说,根据《周礼》,百官之妻的命妇头衔都应该由皇后授予,现在,请求恢复古制。这是想给独孤皇后找一个出风头、露脸的机会。如果是武则天,肯定会眉开眼笑地接受。但独孤皇后可不一样。
她不仅没有顺杆儿爬,反倒一口拒绝:“以妇人与政,或从此渐,不可开其源也。”如果让皇后册封命妇,我恐怕会开了妇人参与国务活动的口子,甚至发展到干权乱政的程度,所以万万不可。她很清楚,册封内、外命妇是个擦边球,既可以说是妇女活动,又可以说是国务活动。她没有野心,也不愿打这个擦边球。
就这样,独孤皇后一方面积极为隋文帝贡献她的政治才华,另一方面则是牢牢把握尺度,甘做幕后英雄,这样的贤内助谁会不爱?
更浪漫的是,按照史书记载,每天晚上隋文帝退朝的时候,独孤皇后必定早早等在朝堂门口,两个人同反燕寝,相顾欣然。三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蜜月状态,这样的感情让千年之后的人都羡慕不已,可以想象,在当时,要想找一个能够影响隋文帝的人,不找独孤皇后还能找谁?
这样看来,杨广想要在独孤皇后这里打开突破口确实是明智之举,问题是,要怎样打开这个突破口?杨广是聪明人,他知道,面对独孤皇后这样睿智的女人,玩智谋是不行的,要想打动她,只能靠母子亲情。
再平江南以后,杨广就出任扬州总管了。就在皇太子妃元氏死后不久,杨广回京省亲的假期也结束了,即将离开大兴城,回到扬州去。临行之前,杨广进宫跟母后辞行,一见到独孤皇后,他就扑倒在地说:“臣镇守有限,方违颜色,臣子之恋,实结于心。一辞阶闼,无由侍奉,拜见之期,杳然未日。”我假期结束了,该回去工作了。一想到又要有好长的时间不能看到您慈祥的面容,我心里就难受啊。说完哭得呜呜咽咽,简直都直不起腰来。
这样的做法我们可能觉得有点儿过头,但是,天下哪有一个母亲会怀疑儿子对自己的感情呢?独孤皇后也被感动得潸然泪下,说:“汝在方镇,我又年老,今者之别,有切常离。”你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赴任,我如今又老了,咱们母子隔得那么远,我也舍不得离开你啊!
其实独孤皇后那年才四十岁,但是在古代,这已经算是老了,老人虑及身后事,难免有点儿伤感。
杨广一看,感情气氛营造得差不多了,就开始添油加醋地告状了。他说:“臣性识愚下,常守平生昆弟之意,不知何罪失爱东宫,恒蓄盛怒,欲加屠陷。每恐谗谮生于投杼,鸩毒遇于杯勺,是用勤忧积念,惧履危亡。”意思是说,我之所以这么伤心,除了不舍得离开母亲您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不知道怎么把太子得罪了。他每次见到我就咬牙切齿,杀气腾腾。我真怕他会在您和父皇面前进我的谗言,或者干脆派人给我下毒。所以我天天忧心忡忡,就害怕哪一天再也见不到您了。
本来独孤皇后就一直怀疑儿媳妇元氏是被太子杨勇毒死的,现在又听说自己钟爱的二儿子杨广提到害怕被大哥投毒,一下子触到了她的心事,独孤皇后的怒气马上就爆发了。她说:“睍地伐渐不可耐,我为伊索得元家女,望隆基业,竟不闻作夫妻,专宠阿云,使有如许豚犬。前新妇本无病痛,忽尔暴亡,遣人投药,致此夭逝。事已如是,我亦不能穷治,何因复于汝处发如此意?我在尚尔,我死后,当鱼肉汝乎?每思东宫竟无正嫡,至尊千秋万岁之后,遣汝等兄弟向阿云儿前再拜问讯,此是几许大苦痛邪!”翻译成如今的语言就是说,睍地伐这孩子,越来越让我受不了了,我本来好好地替他娶了元家的女儿,指望他们两个能够兴家立业呢,没想到他对人家不理不睬,却专门去宠爱那个阿云,还跟她生了那么多猪崽子、狗崽子。我这可怜的元氏儿媳,本来一点病都没有,忽然就死了,还不是他杨勇派人投毒所致吗?但事已至此,我也没法深究,没想到,他又想在你这儿干同样的事情!我在的时候他尚且这样对待你,要是有一天我不在了,还不知道他要怎么作践你们兄弟几个呢。我每每想到东宫居然没有一个出身好的后代,还要让你们兄弟在至尊千秋万岁之后,对着阿云生的那些狗崽子跪拜称臣,我的心里就不知道有多痛苦。说完之后,搂着杨广,哭成一团。
这样一来,杨广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母亲的心是完全在他这边的了,有母亲盯着,后宫这边他就不用操心了。
但是,在古代,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光是母亲支持不行,还得大臣支持。那么,大臣这边,谁会支持杨广?
二、杨素加盟
梳理大臣的态度,要先分析一下当时的朝廷情况。隋初朝廷说话最算数的有四位大臣,号称“四贵”,也就是高颎、苏威、虞庆则和杨雄。但是,到了开皇九年(589)平定江南以后,这个格局就变了,杨素的地位迅速蹿升,而苏威、虞庆则、杨雄则先后失宠。所以,在这个时候,朝廷里说话最管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高颎,另一个是杨素。如果他们也能支持杨广,这个事就差不多成了。问题是,这两个人会不会支持?
高颎恐怕不会。为什么?
第一,高颎为人方正,不太可能参与这样的宫廷阴谋。
第二,高颎已经是位极人臣,再参加政治阴谋也没有什么好处。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高颎的儿子娶了太子杨勇的女儿,和太子是亲家,不可能不帮杨勇说话。
高颎不会支持,杨素有没有可能?杨素还是很有可能的。
第一,杨素为人才大于德,好做奇事,好建奇功,这样的人原则性不强,敢于冒险。
第二,跟高颎相比,杨素在政治上还有上升空间,所以,可以用权力来诱惑他。
我们今天这样分析,杨广当年也会这样分析,所以,拉拢的重点就放在杨素身上了。问题是,图谋废立可是掉脑袋的事情,怎样才能让杨素同意入伙?
杨广回到扬州之后,马上就找了一个谋臣宇文述。宇文述是隋朝名将,也参加过晋王杨广领衔的平陈战争,算是杨广的下属。杨广觉得他头脑灵活,就把他留在身边,当了寿州刺史,同时也兼任杨广的军师。
杨广见到宇文述,把自己的想法向他和盘托出。那么,宇文述怎么回答的?宇文述说:“素之谋者,唯其弟约。述雅知约,请朝京师,与约相见,共图废立。”意思是说,您的军师是我,而杨素的军师是他的弟弟杨约。您要是想让杨素给您办事,先得说服杨约。而我恰好认识杨约,所以,请您让我到京师去吧,我先会会杨约再说。
杨广一听大喜,赶紧给宇文述打点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让他进京。
宇文述一到大兴城,就开始琢磨了,怎样才能拉杨约下水?一般拉人下水,最常用的就是两个手段,一个是金钱,另一个是美色。不过,到杨约这里,美色就免了。
因为此人小时候淘气,爬树时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摔成了宦官,从此对美色就免疫了。不过,可能也正因为身体有缺陷,他的智力发育格外好,心思缜密,性格阴鸷。杨素本来眼高于顶,难得瞧得起谁,但对杨约倒是言听计从。
既然对美色免疫,那就用金钱收买吧。宇文述回到京城之后,就请杨约吃饭。把从扬州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金银宝器都摆在旁边。杨约贪财,一边吃,一边不住地瞟这些好东西。
这时候,宇文述说话了。他说,看得出,您喜欢这些东西。我是个好赌的人,干脆,咱们赌一场吧,就赌这些宝贝,谁赢了归谁。那场赌博到底谁赢了?根本不用猜,杨约赢了。
赌博就是这样,只要赢,就上瘾,从此之后,杨约就天天到宇文述这里报到了,从扬州带来的宝贝也一件件地到了杨约家里。赢到最后,杨约都不好意思了,而且也知道这里必有缘故,就回请宇文述。席间提到那些宝贝,宇文述直言道:“此晋王之赐,令述与公为欢乐耳。”你以为我有那么多宝贝?可别做梦了,这都是晋王赐给我的,是晋王让我拿这些宝贝来跟您一块儿欢乐欢乐的。
杨约一听,马上意识到问题严重了。赶紧问,晋王想让我干什么?
宇文述说:“夫守正履道,固人臣之常致,反经合义,亦达者之令图。自古贤人君子,莫不与时消息,以避祸患。公之兄弟,功名盖世,当途用事,有年岁矣。朝臣为足下家所屈辱者,可胜数哉!又储宫以所欲不行,每切齿于执政。公虽自结于人主,而欲危公者固亦多矣。主上一旦弃群臣,公亦何以取庇?今皇太子失爱于皇后,主上素有废黜之心,此公所知也。今若请立晋王,在贤兄之口耳。诚能因此时建大功,王必镌铭于骨髓,斯则去累卵之危,成太山之安也。”大意是说,您兄弟两个都是大官,您哥哥杨素是宰相,您也是大理寺少卿,都没少给国家办过事。问题是,办事就会得罪人,所以,肯定有很多大臣恨你们吧。另外,太子因为许多事情不能随心所欲,恐怕也会迁怒于宰相。这样看来,虽然皇帝宠幸您兄弟二人,但暗地里想要整你们的人怕是也不少。现在皇帝已经老了,还能保护你们几年?一旦皇帝升天,你们的处境恐怕就不妙了。怎样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呢?我想给您支一招。您也知道,如今的太子不讨皇后喜欢,皇帝也早有换人的打算了,只是还没决定下来。如果您能劝您哥哥在这个时候游说皇帝,让他改立晋王,那可就是建了奇功了。事成之后,我们王爷自然不会忘了您兄弟二人的大恩大德,那您就等于又给自己找了一把新的保护伞。您好好想想吧。
杨约本来拿人家手短,再听宇文述分析得入情入理,头头是道,马上就认可了他的意见,回家之后,就把这个意思跟杨素说了。而且,还特别向杨素保证,独孤皇后支持这件事。
杨素听完,抚掌大笑说,你真是比我聪明多了,就照你说的来!
废立之事,弄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杨素怎么答应得这么痛快?很简单,他的动力太大了。
什么动力?权力。当时朝廷里势力最大的就是他和高颎两个人。高颎第一,杨素第二。如果政局维持现状,以后太子杨勇接班,自然跟高颎关系更近,那他这个千年老二可就要做到底了。但是,如果他能帮助杨广夺得太子之位,自然就成了首席功臣,这样一来,他不就成了朝臣之首吗?
杨素是个功名心很重的人,对这样的诱惑真是难以抗拒。所以,他也就豁出去了,赌上一把,力挺晋王,就是力挺自己!
三、太子危机
不过,杨素毕竟是老谋深算之人。虽然愿意赌一把,但在没有摸清情况之前,他可不想贸然行动。
杨素最需要摸清的是皇后的态度。没错,无论是宇文述游说杨约,还是杨约游说他,都保证过独孤皇后支持这件事,但是,这毕竟都是别人嘴里传出来的话,是不是可信,他还得亲自验证一下。
怎么验证这个消息?正好,没过几天,皇帝请客,让他进宫侍宴。这是个接近皇后的好机会,杨素当然得抓住。就在酒宴之上,杨素跟独孤皇后闲聊的过程中,非常随便地说了一句:“晋王孝悌恭俭,有类至尊。”晋王这个人,又孝顺又友爱,又恭敬又节俭,跟他的皇帝爸爸一个样。
这句话非常巧妙,说儿子像爸爸,这话到哪里去说都不犯忌讳,也让人抓不到把柄。但是,在独孤皇后所有的儿子里,不提别人,单单提到晋王跟皇帝的共同之处,这又是微妙的试探。
那么,对于杨素的这种试探,独孤皇后是什么反应?独孤皇后的回应非常直截了当。她流着眼泪说:“公言是也。我儿大孝顺,每闻至尊及我遣内使到,必迎于境首。言及违离,未尝不泣。又其新妇亦大可怜,我使婢去,常与之同寝共食。岂若睍地伐共阿云相对而坐,终日酣宴,昵近小人,疑阻骨肉。我所以益怜阿(麻女)者,常恐暗地杀之。”您说的真是太对了,我这二儿子确实孝顺,每次皇帝派人到他那儿去,他必定要走到扬州的边界上去迎接,而且每次从京城回到扬州的时候,也没有一次不哭的,那是真舍不得离开我啊!不光他孝顺,他媳妇也不错,我每次派婢女去,她都跟我的婢女同寝共食。这样的好孩子,哪像老大睍地伐和他媳妇阿云,这两口子终日就知道坐在那里,让自己吃好喝好,还整天亲近小人,猜疑骨肉。我现在就担心啊,睍地伐出于嫉妒之心,把他弟弟阿(麻女)给暗杀掉了。这是明明白白地表示,自己喜欢杨广,不喜欢杨勇。
听独孤皇后这么一说,杨素放心了,马上亮明态度说,就连我这个做大臣的,也和您想的一样啊。既然见解一致,目标一致,那就一起来,把太子拉下马得了!独孤皇后当即赏给杨素一大笔钱,让他当活动经费。
就这样,倒太子挺晋王的集团正式形成,并且开始分头活动。
独孤皇后利用自己皇后的身份在太子宫中安插了眼线,从此,太子每天的一举一动被她尽收眼底,然后再挑出其中的阴暗面,添油加醋地汇报给隋文帝。让隋文帝觉得,太子生活奢侈糜烂,难当大任。
另一方面,杨素则在朝廷里煽风点火,鼓动所有官员,特别是任职于太子府的官员写检举信,深挖太子在工作方面的失误。一时之间,真是“内外喧谤,过失日闻”。
与此同时,杨广倒是被各个方面夸成了一朵花。两相对比,由不得隋文帝不动心。
太子杨勇虽然任性,但是,他也不是傻子,现在,宫廷和朝廷都掀起了反太子大合唱,父母对他也越来越冷淡,他当然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了。
怎么办?人一急,脑子就乱,杨勇也不例外。他不去想怎样检点自己的行为,改变父母的印象,反倒想了一个最最愚蠢的法子,请术士作法。
他请的这个术士叫王辅贤,号称精通天象。此人到了太子府上,看了看天象,发表了一通高论:“白虹贯东宫门,太白袭月,皇太子废退之象也。”有一道白虹横贯了东宫门,而且,太白金星也夺了月亮的位置。东宫和月亮都是太子的象征,看来,您有被废的征兆。
一听就能明白,这哪是算的?从外面一打听就知道了。古往今来,算卦的都是这么骗人的。
然而,当局者迷,太子杨勇可没想到这些。相反,他觉得,术士算得真准。既然算出来了,赶紧给指一条生路吧。王辅贤说,你要是被废,那不就成庶人了吗?不如你现在就主动体验一把庶人的生活,把自己打扮成庶人的样子,过过庶人的苦日子,这样一来,就等于把日后的灾难给提前化解了。
贪心让人变蠢。太子听信了术士的主意,赶紧在后花园造了一座庶人村,建几座低矮破旧的草房,里面铺上草席,每天穿得破破烂烂到那里面去待着,希望能把灾躲过去。
他这样做有没有用?当然没有用,不仅没有用,反而有害。这是搞厌胜,是古代宫廷里头最忌讳的事了。
果然,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隋文帝很快知道了这件事,派杨素去了解情况。这等于让狼去调查羊了。杨素高高兴兴地领命而去。到了太子府前,大张旗鼓地派人通报,我奉皇帝之命了解情况,请太子做好准备。
一听说皇帝派来的特使就在门前,杨勇当然不敢怠慢,赶紧穿戴得整整齐齐,恭候杨素。没想到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
杨素到底干什么去了?先找个地方休息去了,故意拖延时间,就是不进门。杨素这样做意欲何为呢?这就是在激怒太子。他知道,让太子这么冠带整齐地干等着,他心里肯定是又气又急。太子城府浅,喜怒形于颜色,他一急,肯定控制不住脾气。而这正是杨素要达到的效果。就这样,杨素休息够了,估计太子已经等得火星乱冒的时候,终于慢条斯理地露面了。
果然,太子一看见杨素,就恨不得生吃了他,脸色也变了,说话也没了逻辑,答辩过程非常失败。杨素回到皇帝身边,一点都没有添油加醋,直接跟隋文帝说,太子一见到我,就对我乱叫乱嚷,态度非常嚣张。现在,我担心的已经不是他怨恨您了,我最担心他会狗急跳墙,铤而走险,陛下还是防着一点吧。
皇室自古情浅怨深。一听杨素这样说,隋文帝可真紧张了。马上把东宫的卫兵都换成了老弱病残,而且还在皇宫和太子宫之间布置了特别岗哨,每隔几步就派一个士兵,对太子严防死守。
到这个时候,傻子都知道,皇帝恐怕真是要换太子了。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宫里和朝廷里反对太子的声音越来越大,连术士都纷纷出动,争相跟隋文帝讲,天象有变,皇太子应该废黜。看起来,独孤皇后和杨素这个联盟非常成功,废黜太子简直是势在必行了。
不过,尽管如此,隋文帝还是非常犹豫的。因为有一个关键人物一直没有表态。
谁呢?老宰相高颎。高颎当时在宰相的岗位上已经干了二十年,从建国到治国,没有一件事他没有参与,对待任何问题,他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在太子问题上,他一直没有表态。这让隋文帝很不踏实。
那么,高颎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就在开皇十九年(599),隋文帝亲自来试探了。有一天,他假装出一副随随便便的样子问高颎:“有神告晋王妃,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我儿媳妇晋王妃,做了一个梦,梦见神仙告诉她,晋王当有天下,爱卿啊,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这已经是非常明确的暗示了。
高颎是什么反应呢?他马上跪倒在隋文帝面前,说:“长幼有序,其可废乎!”这一句话,把隋文帝憋在那里了。很明显,老宰相不赞成这件事。而且,老宰相说的这个原则很难驳倒。
看来,只要有高颎在,太子的地位还是撼动不得的。
那么,高颎这把太子的保护伞到底能不能一直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