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高颎罢相

  在晋王杨广的推动之下,独孤皇后和宰相杨素结成了反太子联盟,对太子杨勇展开内外夹击,促使隋文帝产生了废掉太子杨勇、改立晋王杨广的想法。不过废立太子毕竟是国之大事,还得征得宰相高颎的赞同。高颎当年为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信任。当隋文帝拿这件事去问他的时候,高颎一口否决。高颎为什么要反对废立太子?他的反对给他带来了什么后果?
一、保护太子
废立太子乃国之大事,除了皇帝认可之外,还得宰相赞同。可是,当隋文帝拿这件事去征求老宰相高颎的意见时,高颎却义正词严地说“长幼有序”,一口给否决了。
要知道,高颎在隋朝的地位可是非同寻常,他不仅是隋文帝的佐命功臣,也是隋朝最重要的辅政大臣。二十年来,没有哪件大事不是在他的参谋规划之下完成的。现在他投否决票,让文帝也觉得非常为难。
问题是,高颎一直和隋文帝同心同德,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个问题上唱反调?换句话说,他反对废杨勇,立杨广的理由,真的仅仅是长幼有序吗?
古往今来,人们在考虑这件事的时候,往往会想到一桩公案。有记载说高颎和晋王杨广曾经因为一个美女产生过矛盾。这个美女不是一般人,而是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
这两个人和张丽华之间的关系,还得从开皇九年(589)的平陈战争说起。
隋朝平陈,晋王杨广是名义上的统帅,但实际上主持工作的人是高颎。隋军进入陈朝首都建康后,高颎马上也就跟进做善后工作了。善后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处理战争罪犯。而高颎所列出的战犯名单中,贵妃张丽华高居榜首。
让一个妃子承担亡国的罪名,我们今天可能觉得并不公平,不过,按照当时人的想法,张丽华用女色魅惑陈后主,这本身就是罪不容恕。
可是,正在高颎准备执行死刑的时候,忽然接到一封晋王杨广写给他的加急信,信上请他千万刀下留人,留下来干什么?《隋书·高颎传》写得清清楚楚,“晋王欲纳陈主宠姬张丽华”。这样的美人,杨广要留下来自己享用。
那么,对于晋王这么一个请求,高颎是什么反应?高颎说:“武王灭殷,戮妲己。今平陈国,不宜取丽华。”张丽华和商朝的妖姬妲己一样,都不是好东西,不能留,坚持把张丽华给斩首了。
杨广一听高颎如此不给自己面子,勃然大怒,当时就放出话来,说一定会想办法“报答”高公。从此,两个人就产生了过节。
既然有这样的过节,如果杨广当了太子,以后再当皇帝,高颎一定没有好下场,所以,高颎不可能支持杨广。
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呢?虽然这件事在《隋书》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关于隋炀帝的各种小说更是宣传得不亦乐乎,但是我觉得,这件事情不是真的。有三个理由可以佐证。
第一,晋王杨广很早就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直致力于树立不好女色的良好道德形象。事实上,他也正是靠着这种形象才打动了隋文帝夫妻,甚至让他们产生了废长立幼的想法。
试想,这样一个心机深沉、自制力极强的人,怎么可能在平陈这样一个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庇护一个天下知名的坏女人?就算杨广好色,他在政治上也不会如此幼稚。
第二,平陈那年,张丽华所生的儿子都有十五岁了,而杨广当时刚刚二十岁。两个人的年龄差距太大,就算是杨广不考虑自己的名声和政治前途,似乎也没必要找一个妈妈级别的美人。
第三,当时的一些史书,比如《陈书》《南史》都明确记载,“晋王广命斩贵妃”。也就是说,杀张丽华以谢江南百姓,其实正出自晋王杨广的命令。
基于这样三个理由,所谓杨广和高颎因为张丽华而早有矛盾的记载并不成立,是后来的人在隋朝灭亡之后为了丑化隋炀帝而编造的故事。
既然如此,高颎为什么一定要反对隋文帝的废立之举?他有公、私两方面的考虑。
从公的角度来说,作为一个有经验、有操守的政治家,高颎深知废长立幼可能引发严重的政治斗争,轻则造成政局不稳,重则因此国破家亡,前朝已经有不少这样的教训了,他不希望隋朝再重蹈覆辙。
从私的角度来说,高颎和太子杨勇是儿女亲家,高颎的儿子娶了杨勇的女儿,所以,如果杨勇倒台,以高颎这样敏感的身份,在新皇帝手下很难立足。
有了这公、私两方面的原因,高颎坚决举起了反对废长立幼的大旗,旗帜鲜明地反对废太子。
怎样才能保护摇摇欲坠的太子?除了旗帜鲜明地反对废长立幼之外,高颎也不忘在具体问题上维护太子的利益。
当时隋文帝要削弱太子的军事力量,下令从东宫挑选强壮的卫士,到皇帝身边来侍卫。这对太子当然不利,高颎马上上奏说:“若尽取强者,恐东宫宿卫太劣。”如果把强壮的人全挑走了,东宫警卫力量怕会变弱。
隋文帝一听,马上反驳道:“我有时出入,宿卫须得勇毅。太子毓德东宫,左右何须壮士!此极弊法。如我意者,恒于交番之日,分向东宫,上下团伍不别,岂非佳事!我熟见前代,公不须仍踵旧风。”大意是说,我经常出门,当然要壮士保卫,太子整天在东宫待着,要壮士干什么?把卫兵分成皇帝和太子两拨本来就不是好事,依我看,不如干脆把太子的卫兵废掉,都用我这边的侍卫,在我和太子两边轮流上班就行了。说完这件事,隋文帝还不忘补充一句,说,我知道以前很多大臣都会心向太子,为自己的将来做铺垫,希望你不要学这种做派!也算是狠狠敲打了高颎一下子。
不过,尽管不能排除高颎的私心,但是,高颎所说的不能废长立幼毕竟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政治原则,隋文帝也心存顾忌,不好一意孤行。
就这样,因为老宰相高颎的庇护,太子的地位暂时算是安稳了一些。
那么,高颎这把保护伞是不是能够一直撑下去?非常遗憾,这把伞撑不了多久,因为高颎当时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
二、得罪皇后
简单地说,高颎地位不保,是因为他得罪了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跟高颎关系不是很密切吗?高颎曾经是独孤皇后的爸爸独孤信的家臣,在独孤信倒台后还不忘旧情,一直出入于独孤皇后的家门,所以深得独孤皇后的敬重。杨坚辅政之初,第一时间就去找高颎帮忙,应该也是出自独孤皇后的推荐。独孤皇后对隋朝的政治影响力相当强大,当时和隋文帝合称“二圣”,高颎出自独孤皇后的门下,对他的政治前途自然意义重大,事实上,高颎能够执掌隋朝的朝政二十年,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自己的才干了得,但在另一方面,独孤皇后的大力支持也是重要因素。
问题是,有一句话叫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独孤皇后如此强悍,她欣赏高颎的时候,固然是难得的贵人,可一旦翻了脸,杀伤力也就不是一般的强悍。恰恰就在这个时候,独孤皇后跟高颎翻脸了。原因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独孤皇后觉得高颎瞧不起她。这还得从一个桃色事件说起。
隋文帝虽说当了皇帝,但是还模范地执行一夫一妻制。可是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生只做好事,不做坏事。隋文帝当了一辈子模范丈夫,临到晚年,却犯了一次错误。
有一天,隋文帝到仁寿宫度假,心情放松下来,对什么事情都有兴趣。就在这种情绪的鼓舞下,他注意到了一个宫女。这个宫女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气度不凡,看起来大有来历。隋文帝把她叫过来一打听,原来是尉迟迥的孙女。
当年,尉迟迥可是杨坚当皇帝最大的障碍。北周宣帝死后,杨坚矫诏辅政,马上引发了三总管起兵,尉迟迥作为势力最大的那一个,当时可让杨坚没少担心。
后来,尉迟迥兵败被杀,他的孙女也被没入后宫,成了宫女。一听宫女说完身世,杨坚不由得回想起了当年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内心也百感交集。就在这种复杂的心境下,他临幸了这个宫女。
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独孤皇后再好,毕竟已经四十多岁了,人老珠黄,跟二十出头的尉迟氏相比立马黯然失色。杨坚一下子就被美色冲昏头脑了,也顾不得独孤皇后的嫉妒了,对尉迟氏山盟海誓,保证退朝之后再来看她。
独孤皇后是六宫之主,出了这样的事情,她马上就知道了。但她装得跟没事人一样,照样和隋文帝一起出门上朝,把隋文帝送到朝堂之后,自己又折回后宫,一顿乱棍打死了尉迟氏。
隋文帝惦记着早晨的约定,退朝之后,兴冲冲地来找尉迟氏,这才发现早被皇后打成了烂羊头。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隋文帝太伤心了,堂堂一个皇帝,连一个小宫女都保不住,这皇帝当得也太窝囊了!
怎么办?把独孤皇后废掉?隋文帝还真没有那份勇气,盛怒之下,他只好离家出走了。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就是“单骑从苑中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骑着一匹马,从禁苑跑出去了,也不管有路没路就往前闯,一直跑出去二十多里,跑到山里去了。
一听说皇帝跑了,朝廷这边可慌了神,国家哪能没有皇帝?赶紧去追吧!谁去呢?高颎和杨素这两个宰相当然义不容辞。好不容易在山里找到隋文帝,两个人赶紧扣马苦谏,让皇帝回去。
隋文帝长叹了一声,说:“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我虽然贵为天子,但是你们看看,皇后把我管成这个样子,一点自由都没有。
看到隋文帝这么苦恼,高颎不免劝了几句:“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皇后不过是个妇人,头发长,见识短,你岂能因为生她的气就抛弃天下?
高颎这是什么意思?这是给隋文帝找台阶下呢,说皇后不值得您生气,陛下大人大量,为国家考虑,还是回去吧。隋文帝也知道高颎的一番苦心,总在外面也不是办法,所以,磨蹭到半夜,终于还是回去了。
回去之后,独孤皇后也赔了不是,夫妻双方把酒言欢,这个事情就过去了。可是到了后来,独孤皇后细细打听隋文帝回来的经过,听说高颎居然管她叫“一妇人”,不禁动了无名之火。你是我们家的家臣出身,我这么多年一直庇护你,你怎么敢说我不过是一个妇人?从此对高颎产生了不满。就这样,因为一句无心之言,高颎把强势的独孤皇后得罪了。
这样强势的皇后,得罪一次已经够受的了,没想到,高颎还要得罪第二次。这次是因为高颎的妾生了儿子。
开皇十八年(598),高颎的妻子去世了。独孤皇后虽然对高颎有所不满,但是,毕竟是几十年的交情了,这时候还是挺同情他的,就对隋文帝说:“高仆射老矣,而丧夫人,陛下何能不为之娶!”高仆射那么大岁数了,夫人去世,身边没有一个照应的人,陛下再给他娶一房吧。劝隋文帝帮他再娶一个老伴,好照顾他。
这本来是一番美意,但是,高颎却流着眼泪回绝了。他说:“臣今已老,退朝,唯斋居读佛经而已。虽陛下垂哀之深,至于纳室,非臣所愿。”我老了,退朝回家就吃斋念佛,不想再娶了。伉俪情深,这是独孤皇后最乐于见到的事情了,对高颎的印象不由得大为改观。
问题是,没过多久,情况变了。高颎的爱妾居然生了一个儿子。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可把独孤皇后气坏了。独孤皇后平生信守一夫一妻制的原则,最恨大臣纳妾,现在,高颎不仅有小妾,还跟小妾生儿子,这不是道德败坏是什么?道德败坏也就罢了,还要在皇帝面前假装清心寡欲,这不是两面人吗?有了这两件事,高颎在独孤皇后心目中的形象彻底改变了。再加上高颎还公然支持自己不喜欢的太子杨勇,独孤皇后真是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对高颎必欲除之而后快。
怎么才能除掉高颎呢?
独孤皇后的做法是在隋文帝面前挑拨、挑拨再挑拨。从不同角度出发,挑拨隋文帝和高颎之间的关系。
第一个角度,从高颎不忠诚入手。独孤皇后借着高颎的爱妾生子这件事发话了。她对隋文帝说:“陛下尚复信高颎邪?始,陛下欲为颎娶,颎心存爱妾,面欺陛下。今其诈已见,安得信之!”您要给高颎娶妻,他是心里想着爱妾,才不肯娶的,可是却骗您说什么吃斋念佛,无心再娶,这就是公然欺诈。您怎么还会信任他?
那么,独孤皇后这番挑拨对隋文帝有没有影响?当然有。隋文帝和任何皇帝一样,最看重的就是大臣的忠诚,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心口不一。
高颎这个事倒是不大,但是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当面欺君,背后又当如何呢?从此之后,隋文帝也开始疏远高颎了。这样一来,独孤皇后的第一次挑拨也就成功了。
第二个角度,从高颎工作不尽力入手。开皇十八年(598),高句丽侵略辽西地区。当年,高句丽所在的朝鲜半岛曾经划入过汉朝的版图,隋文帝此时战无不胜,早想把它收入囊中。没想到隋朝还没动手,高句丽居然主动兴兵犯边,隋文帝当然不能容忍。马上派汉王杨谅为元帅,高颎为元帅长史,率领大军讨伐高句丽。
问题是,高句丽虽然是一个小国,但因为地处偏远的东北地区,又有水道阻隔,运粮运兵都有困难,所以,高颎并不同意这次出兵,也苦苦劝谏过隋文帝。
但是,隋文帝盛怒之下,拒不接受,所以他只好跟汉王杨谅一起去了前线。去了之后,果然因为河水泛滥,运输困难,最后无功而返。
作为皇帝,应该怎样看待这次失败?正常的看法应该是承认决策失误,反思此前高颎的意见。但是,独孤皇后对隋文帝讲:“颎初不欲行,陛下强遣之,妾固知其无功矣!”高颎本来就不想去,陛下非要派他去,我就知道他会无功而返的。
什么意思呢?仗为什么打输了?还不是因为高颎根本就不想打!这就等于把战败的责任从隋文帝的身上转嫁到高颎身上了。
这样的解释,隋文帝太爱听了,不仅爱听,也非常愿意相信。当然,因此也就对高颎更加不满了。这是第二次挑拨。
第三个角度,从高颎骄横跋扈入手。前面讲过,讨伐高句丽,是由汉王杨谅挂帅。杨谅是隋文帝最小的儿子,少不更事,在前线难免发些不切实际的高论。而高颎是多年的老宰相,吃的盐比杨谅吃的米还多,所以,也不怎么愿意理会小王爷那些不经之谈。
高颎这么做固然是一心为国,不肯为了敷衍一个小王子而耽误了国家大事,但是,杨谅可不是这么理解的,他觉得,高颎就是轻视他,这可太伤自尊了,所以,回来之后,杨谅就哭着对母亲说:“儿幸免高颎所杀。”在前线我差点被高颎杀害。独孤皇后一听怒不可遏,立马汇报给了隋文帝,说高颎对汉王不尊重。这可又触动隋文帝的敏感神经了。
隋文帝虽然自己对儿子要求很严格,但是,在大臣面前,倒是极力维护王子的地位。
隋文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很简单,就是为了提升皇权,提升皇家的威严。但是现在,高颎居然拿汉王不当回事,这不是典型的居功自傲,骄横跋扈吗?这不是想要当权臣吗?隋文帝自己走的就是从权臣到皇帝的路,他当然不希望别人也踏上这条道路。
就这样,因为有独孤皇后这样三番五次的挑唆,隋文帝对高颎的印象也彻底颠覆了。以前,高颎是心腹重臣,现在成了既不忠诚,又不肯干,而且骄横跋扈的权臣。有了这些嫌疑,再加上在太子问题上不肯合作,隋文帝也和独孤皇后一样,对高颎是必欲除之而后快。
三、高颎之废
不过,高颎毕竟是国家大臣,多年的宰相,要想把他拿下去,总得有个能服人的理由。而对付大臣,再没有比谋反更好的理由了。
开皇十九年(599),高颎奉命率军追击突厥,仗打到一半,高颎上奏,要求增兵。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可是,面对君相不合的局面,竟有大臣揣摩隋文帝的意思,告高颎谋反。高颎要兵干什么?不是想往前打,他是想往回打,这是有谋反企图?
大臣一告状,隋文帝心里也在紧张激烈地搏斗,要不要就此治高颎的罪?他有点犹豫。没想到,前方战事转折太快,还没等隋文帝犹豫完,高颎已经率领大军凯旋了,这谋反之罪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有句话叫“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隋文帝既然惦记上高颎了,自然不可能就此罢手。
很快,又一件谋反案出来了。只不过,这次谋反案的主角不是高颎,而是高颎当年推荐的一位将军,名字叫王世积。此人被仇人告发,说他曾经请人看相,看相的说他贵为国君。还说他担任凉州总管期间,曾经和手下议论凉州是用武之地,可以把这里作为基地,图谋大事。这不是狼子野心吗?
这件谋反案其实也只是红口白牙,拿不到什么具体的证据。但是,王世积是高颎推荐的,隋文帝马上敏感起来,要求司法部门认真审问,顺藤摸瓜。
怎么认真审问?那就打吧。打来打去,王世积招供了,他确实想谋反,而且跟高颎有牵连。有些宫廷里的情况,他就是听高颎说的。这就把高颎给卷进来了。一听王世积这么招供,隋文帝大惊失色,一定要彻查此案,还宰相一个清白。
不用说,彻查的结果肯定对高颎不利。有关部门报告说,根据调查,王世积和高颎确实过从甚密,还给高颎送过名马。这可是明白无误的受贿,仅凭这一条,就可以治罪了。这时候,隋文帝才下令结案,判处王世积死刑,而高颎则从轻发落,就地免职,退休回家。就这样,因为一件子虚乌有的案子,高颎二十年的宰相当到了头。
事情到了这一步,是不是就该结束了?
隋文帝可不这么想。高颎虽然回家了,但是,声望还在,朝廷里恐怕还有很多人在观望,甚至等着他复出。另外,高颎虽然被免了官,但并未被剥夺爵位,还是齐国公,这也是政治资本,仍然能对朝政有所影响。
怎么把这两个政治资本都解除干净呢?隋文帝是个极有心机的人,他又实施了第二步计划——苦肉计。
高颎被免职没几天,隋文帝就到他的儿子秦王杨俊家里去了,还特地召高颎侍宴。酒席之上,高颎悲不自胜,独孤皇后也呜咽流涕。随从的大臣都觉得,这应该是皇帝念旧,要召回高颎了。没想到,隋文帝话锋一转,对旁边的大臣说:“我于高颎,胜于儿子,虽或不见,常似目前。自其解落,瞑然忘之,如本无高颎。人臣不可以身要君,自云第一也。”过去,我对高颎比对儿子还亲,就算不见面,也总想着他,可是现在,我已经彻底忘掉他了。彻底到什么程度?就好像他这个人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所以,诸位爱卿,当大臣的不能自恃功劳,要挟君主啊,一旦这样,可就万劫不复了。隋文帝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在向大臣明确表态,高颎要挟皇帝,我已经彻底抛弃他了。
有道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皇帝这么一表态,下面的人马上就知道该怎么办了。高颎是齐国公,他的下属齐国令很快就发难了。他声称,高颎的儿子,也就是太子的女婿高表仁对高颎说:“司马仲达初托疾不朝,遂有天下。公今遇此,焉知非福!”过去司马仲达也曾经假装生病,不去上朝,后来怎么样?他的孙子司马炎不是改朝换代、建立晋朝了吗?那么今天父亲您被皇帝贬官待在家里,未始不是一件好事。
司马仲达就是曹魏的权臣司马懿。他在家装病,骗过了曹操,最后篡夺了曹家的天下。所以,这个告密的齐国令是想说,高颎父子也在图谋造反。
既然有人检举,隋文帝赶紧命令有关部门拘捕高颎,仔细审问。这一审问,罪行就更多了。有人接着举报,曾经有和尚对高颎说:“明年国有大丧。”也就是说,明年皇帝要死。还有一个尼姑对高颎说:“十七、十八年,皇帝有大厄,十九年不可过。”开皇十七年(597)、十八年(598),皇帝会遭大灾的,十九年(599),他是坚决过不下去的。
这些罪状串到一起,就成了一个首尾相连的故事:高颎整天求神问卜,希望皇帝快点死,他好学司马懿,篡位夺权,这不是谋反是什么?
审案子审到这一步,隋文帝终于发话了。他说:“帝王岂可力求!孔子以大圣之才,犹不得天下。颎与子言,自比晋帝,此何心乎!”皇帝难道是可以求得的吗?那是天降大任才能得到的。像孔子那样的圣人,都没能当皇帝,高颎算什么东西?居然也想自比皇帝?怎么处置?免去爵位,除名为民吧。
就这样,经过步步为营的罗织,高颎的政治资本彻底丧失,再也不能对朝廷发挥任何影响力了。当年,高颎刚刚当上仆射的时候,他母亲就告诫他:“汝富贵已极,但有一斫头耳,尔其慎之!”你现在位极人臣,什么都有了,恐怕只剩砍头了!这是一个久经生活历练的老母亲深深的忧虑。高颎也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一直小心翼翼,低调做人,但是,最后还是被卷入宫廷斗争,不免被罢废的命运,真可谓世事无常。
高颎之废是隋朝开皇末年的一件大事,对朝政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朝廷里少了一个有能力、有节操、有见识的顶梁柱。要知道,高颎是隋朝政治素质最高的宰相,按照当时人的说法:“杨素粗疏,苏威怯懦,元胄、元旻正似鸭耳。可以付社稷者,唯独高颎。”几个宰相之中,杨素个性粗疏,苏威为人怯懦,而元胄、元旻就像鸭子一样,叫唤叫唤可以,其实没脑子。真正能托付江山社稷的,只有高颎一人。
现在,高颎离任,隋朝能把握政治方向,能办大事的人没有了。
第二,也是最直接的影响,高颎一废,皇太子再也没有有力的庇护人了。此刻,杨勇就像砧板上的那块肉,杨素也罢,杨广、独孤皇后、隋文帝也罢,都要向他举起刀子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隋朝的政局,会出现什么样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