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炀帝西巡

  在中国的历代皇帝中,隋炀帝走得最远,走的路最多。他在位十四年,真正住在大兴城的时间不足两年,住在东都洛阳的时间也不到四年,其他时间都是在巡游中度过。他曾西巡青海和河西走廊,足迹踏过大西北的山山水水。特别是在大业五年(609)翻越海拔四千米以上的祁连山脉时,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风餐露宿,随行的许多士兵冻饿而死,隋炀帝本人也吃尽苦头。为什么隋炀帝不好好待在京城,而冒着生命危险西巡?隋炀帝西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一、天子西巡
隋炀帝通过种种手段,收服了西突厥,打败了吐谷浑,为打通西域扫清了障碍。接下来,他还要怎么做才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声威?隋炀帝还是用老办法,亲自走一趟。
大业五年(609)三月,隋炀帝向大臣抛出了一个问题:“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此何理也?”大意是说,自古皇帝就应该到处去巡游,但是我看南朝那些皇帝都整天涂脂抹粉,坐在深宫里头,也不跟百姓见面,这是什么道理呢?
大臣回答:“此其所以不能长世。”这就是他们不能享国长久的原因所在啊。
隋炀帝一听,大为高兴,马上宣布,要巡行西部边塞。随后不久就率领后宫眷属、文武百官、和尚道士、百戏艺人,当然还有十几万护卫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这已经不是隋炀帝第一次大规模出行了。那么,这次西巡和以往的历次出巡相比,有什么特色?一言以蔽之,这次出巡是隋炀帝所有巡游活动中最艰苦的一次,充满了血雨腥风、艰难险阻。
看路线就知道,隋炀帝此次西巡,是要从大兴城一路向西,先进入吐谷浑残余势力盘踞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青海,然后再向北进入河西走廊,也就是今天的甘肃。这就让他面临两大困难。
第一,军事的困难。吐谷浑虽然被隋军打败了,但是,它并没有被打垮,它的王还在,残余势力还相当强大,隋炀帝要想通过乃至占据传统上属于他们的地盘,势必要面临激烈的军事冲突。
第二,自然环境的困难。即便是吐谷浑的问题解决了,要想从青海进入河西走廊,也相当不容易。因为两地中间隔着高耸入云、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只有几条山谷在夏天积雪融化的时候可以穿越,但也都是道路艰险、风雪难测,自然环境相当恶劣。可想而知,无论是哪个困难,对一个皇帝而言都具有相当的风险。
那么,隋炀帝是怎样面对这两个困难的?
先看第一个困难。对吐谷浑残部,隋炀帝的做法是大张声势、主动出击。大业五年(609)五月初九,隋炀帝一行来到了拔延山(今青海化隆马场山),在这里围猎,也就是组织军事演习。这次军事演习的规模相当大,围起来的猎场周长达到两百多里,投入的兵力有十几万。真是旌旗遍地,杀声震天。
隋炀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很简单,这是制造声势,震慑敌人。不过,心理战虽然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是,敌人不可能真的被吓死。所以,制造声势之后,还得真刀真枪地打。
怎么打?主动打。就在五月二十日,隋炀帝大宴群臣,部署十几万大军对吐谷浑进行围剿。这次围剿的过程极其复杂,难以细说。但无论如何,结果还是一目了然。经过这次围剿,吐谷浑部落十万多人投降隋朝,剩下的残余势力四散逃亡,短期内无法对隋朝形成威胁了。
这样一来,原本属于吐谷浑领地的整个青海地区乃至新疆地区东部都空了出来,成了隋炀帝的囊中之物。与此同时,隋朝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左屯卫大将军张定和以及大将军梁默都死于乱箭之下。两位三品大员陨落,可想而知,这次军事行动还是相当凶险的,但是,无论如何,隋炀帝打赢了。
再看第二个困难。打击吐谷浑、占据青海可不是隋炀帝此次西巡的全部目的。隋炀帝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把这块新征服的土地跟河西走廊连接起来,打通丝绸之路。怎样把青海跟河西走廊连在一起?隋炀帝要用自己的脚走出一条路来。
前面讲过,隋炀帝的路线安排是从青海北上河西走廊,这就必须从南向北,穿越高耸入云的祁连山,这条山脉可没有现成的康庄大道,只有几条山谷可以通过。因为地形非常艰险,自古以来,只有商人、牧羊人从这里穿行,从来没有大队人马走过,更不用说是一国之君了。
然而,隋炀帝可不是那种只走寻常路的皇帝。为了实现心中的目标,他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所以,面对这样的挑战,隋炀帝只有一个字,走!
从哪里走?隋炀帝一行选择了大斗拔谷,也就是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扁都口。这条山谷南北长八十里,路况复杂,窄的地方只能容许一个人通过,所以,为安全起见,一般要求必须白天通行。
隋炀帝能不能做到一个白天通过大斗拔谷呢?隋炀帝精力过人,体力过人,如果只是他本人连同少量卫士,应该能够做到。然而要命的是,他不是一个人走,而是率领十几万大军以及不少后宫女眷一起走,这就制造了不少人为的麻烦。这么多人排成一字长蛇阵,出发迟缓,而且步调不一致,当然会影响过山的速度。结果,一直走到夜幕降临也没能走出山谷,只好在山里过夜。
祁连山的天气变幻莫测,白天还是好端端的晴天,到了夜里,居然刮起寒风,下起小雨来了。隋炀帝一行带的帐篷不够,好多士兵乃至官员都只能露宿山中。这些人的衣服都湿透了,再加上凄风苦雨,真是冷透骨髓,好多人甚至在山上活活冻死。好不容易到了山下的张掖郡,检点一下人数,才发现“士卒冻死者太半”。士卒有一半以上都冻死了。这个“太半”的说法固然夸张,但毫无疑问,减员肯定是不少的。
光冻死士兵还不算,连隋炀帝的同胞姐姐乐平公主也未能幸免。这位公主时年四十九岁,按照当时人的预期寿命,已经算是步入老年了,再吃这么一番苦头,身体怎么受得了!连冻带饿,再加上疲劳,勉强支撑着走过了祁连山,可是一到山下的张掖,马上一病不起,溘然长逝了。虽然贵为公主,但还是为隋炀帝的宏图伟略赔上了性命。
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这位公主?因为她除了是隋炀帝的姐姐之外,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北周天元皇帝周宣帝的皇后,末代皇帝周静帝的嫡母,隋文帝就是从她手里得到的江山。
当年,周宣帝就喜欢巡游,还强迫以杨皇后为首的五位皇后同行,谁慢了就会遭到鞭打。没想到,杨皇后杨丽华没有死在暴虐的丈夫手里,却死在了弟弟的巡行路上,真是令人感慨。
那么,隋炀帝如此艰苦的行军和穿越有什么意义?这个意义至为深远。
第一个意义,扩大领土。就在这次重创吐谷浑之后,隋炀帝在原来吐谷浑的地盘上设立了四个郡,把整个青海和新疆的东部都纳入了大隋的版图。
第一,河源郡,位置在今天青海共和县西。
第二,西海郡,位置在今天的青海湖以西。
第三,鄯善郡,位置在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若羌。
第四,且末郡,位置在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的西南。
设置四郡之后,隋炀帝下令,大赦天下,把相当数量的罪犯都变为戍卒,让他们到边疆来屯垦戍边,充实边防,将功抵罪。这四个郡的设立,意味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青海全境纳入版图。隋炀帝不是一心想超过汉武帝吗?在疆域问题上,他已经做到了。
第二个意义,开通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从青海进入新疆鄯善、且末的新丝绸之路。这条道路蜿蜒在河西走廊的南边,和原来的丝绸之路互为表里,并行不悖,这条道路开通之后,中原地区和西域的往来就更加畅通了。
二、万方来朝
不过,光是设置四郡、开通道路还不够。隋炀帝西巡的终极目的在于沟通西域各国,让他们在政治上都臣服于大隋。这个目的怎么达到?裴矩会帮他实现。
隋炀帝西巡,有大批官员随行。但是,在这些随行的官员里,独独少了一直帮助隋炀帝经略西域的裴矩。裴矩到哪儿去了?他在张掖替隋炀帝打前站。隋炀帝从祁连山出来,第一站就到河西走廊的张掖郡,裴矩就在那儿等他。不过,裴矩可不是干等。在等待期间,他帮隋炀帝张罗了两件大事。
第一是张罗行头。隋炀帝还没到张掖,裴矩就把大帐篷、观风行殿、表演文艺节目的服装道具等能够展现隋朝强大的东西都给他准备好了,随时准备听候隋炀帝调遣。
第二是张罗观众。隋炀帝这么铆足了劲儿西巡,是要做给谁看?做给西域各国的使者看。几年来,裴矩不是一直受隋炀帝委派,在张掖替他沟通西域各国吗?现在,展示他外交成果的时刻到了。
大业五年(609)六月十七日,隋炀帝一行十几万人来到了张掖北面的燕支山下,裴矩早就率领各国使节在那里恭候着了。一共有多少国家的代表呢?按照史书记载,有高昌王麴伯雅、伊吾吐屯设等二十七个国家的首脑或者使者。这么多国家的首脑、使者济济一堂,简直就相当于今天的亚欧博览会。
光是人多还不够,裴矩把场面也搞得热闹非凡。他让各国使者都整整齐齐地排在隋炀帝经过的道路左边,穿上华丽的民族服装,佩戴上金玉首饰,焚香奏乐,载歌载舞地迎接隋炀帝。隋炀帝一出场,十里长街,马上一片欢腾。这就叫万方来朝,也算是中国古代皇帝的最高追求了,隋炀帝能不高兴吗?
裴矩把前期工作都做到了极致,隋炀帝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他又和大业三年(607)巡行塞北一样,搭好观风行殿,在里面大摆酒宴,款待各国使者,给他们表演鱼龙百戏,让这些西域小国的使者看得瞠目结舌,啧啧称奇。眼看表演效果好,隋炀帝更来劲了,索性下令,让武威、张掖两个郡的男男女女都穿上最好的衣服,停下手头的工作,一起来参加这个嘉年华。谁要是穿得不够体面,或者是参加活动不积极,就治郡县长官的罪。
跟仕途前程一挂钩,各级长官当然不能含糊,个个竭尽所能,把老百姓全都鼓捣过来了,所以,一时之间,燕支山下“骑乘嗔咽,周亘数十里”。骑马的、乘车的,一下就把道路都堵满了,周围好几十里全是人。
要知道,张掖无论如何也是国家的边陲,属于地广人稀的地方,现在居然交通拥堵,堪比首都,真是千年不遇的奇观。隋炀帝要这些百姓来干什么?充当群众演员。让那些西域小国的使者看看,我大隋强盛富庶,不仅仅皇帝强、军队强,连百姓也都这么强、这么富,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服气,还有什么理由不朝贡,还有什么理由不通商呢?
就这样,隋炀帝从大业五年(609)六月到达张掖,一直到九月回京,在西域待了两个多月,这国富民强的表演也就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
经过这么一番表演,隋炀帝的目的达到没有?当然达到了。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伊吾吐屯设当即奉献西域数千里之地,这是政治臣服的最高表现。
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隋炀帝最远到了哪里?按照《隋书·西域传》的记载,最远到了玉门关,也就是今天甘肃敦煌西北一百八十里的地方。唐朝诗人王之涣《凉州词》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悠悠古城,莽莽黄沙,连春风都很难吹过,但是,作为万乘之君的隋炀帝用脚步走过去了,这个西行纪录,一直到清朝末年,再也没有第二个皇帝打破过。
三、东都炫富
到此为止,隋炀帝西巡是不是就算结束了?并没有。好戏还在后头。九月初隋炀帝启程回朝,并不是原班人马返回,而是带了不少新人一起回去。这旅行团的新成员,就是西域各国的首脑、使者,还有大批的胡商。隋炀帝已经在河西走廊向他们展示过实力了,但是,那还只是边陲,噱头有限。他还要让西域各国人看看,大隋的首都是什么样子的,让他们进一步心服口服。
自从隋炀帝修建东都洛阳后,隋朝就有两个首都了,在两个首都之中,大兴城规模更大,但是,洛阳城沟通东西南北,更加繁华,商业氛围更浓。让西域胡人看哪个首都?裴矩向隋炀帝建议,两个都看,但是,重点看东都洛阳。隋炀帝觉得,这个主意好。九月,先率领各国使节回到了西京大兴城,稍稍休整了两个月,到十一月,又把这些使节和商人带到了东都洛阳,就在洛阳过年了。
既然是皇帝要炫富,这个年过得可就热闹了。隋炀帝早早就把天下的艺人都召集到东都洛阳来了,征集了多少呢?按照史书记载是“以十万数”。这么多艺人怎么表演?大业六年(610)正月十五元宵节,隋炀帝在洛阳城端门外搞了一个大型文艺汇演。
所谓大型,重点在一个“大”字。表演场地周长五千步,光是演奏乐器的就有一万八千人。丝竹动地、锣鼓喧天,方圆几十里都听得清清楚楚。
要知道,隋唐时期,平时夜里都要宵禁,实行灯火管制。但是,元宵节这天不宵禁,到处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文艺演出也是通宵达旦,异彩纷呈。这已经够热闹了吧?隋炀帝觉得还不够。
所谓热闹,最主要的表现应该是人气足。隋炀帝下令,在洛阳城主要街道两旁都搭建棚阁,也就是看台,组织各级政府官员和老百姓前去观看,而且,着装要求和在张掖的时候一样,务必穿上最好的衣服。彼时正当过年,老百姓都穿上刚做的新衣服,所以,个个“被服鲜丽”,和台上的演员交相辉映,真是琉璃世界,锦绣乾坤。这番景象把西域胡人看得目瞪口呆,对隋朝佩服得五体投地。
按说,这样高规格的演出,演一场已经相当费钱费事了,可是,隋炀帝下令,从元宵节开始,连演十五场,一直演到正月末!这么一来,花费的钱财自然就是以巨亿计,成了天文数字。
西域各国都是商业立国,一看东都洛阳如此繁华富丽,马上就动了经商的本能,纷纷向隋炀帝提出申请,要到市场去看看。这个要求隋炀帝自然满足。不过,他可不能打无准备之仗,马上,市场又成了隋炀帝炫耀国力的新舞台了。隋炀帝给市场下了三条命令。
第一,整齐。
第二,丰富。
第三,不要钱。
怎么叫整齐?隋炀帝先让人把东都的市场都整修了一遍。正值冬天,市场上的树都光秃秃的,不好看。怎么办呢?这难不倒隋炀帝。只要每条街道旁的行道树都缠上绢帛,不就繁花似锦了吗?仅仅做这样的装饰还不够,各个店铺的新旧程度,外立面装修风格都不统一,也让隋炀帝不放心。为此,隋炀帝下令,每个店铺都重新装修,务必做到整齐划一。外观要求这么高,店铺里面当然更不能寒酸。隋炀帝要求,小贩无论卖菜卖肉,都必须铺上上好的龙须草编的席子,这才叫表里如一。
怎么叫丰富?隋炀帝规定,所有店铺必须把最好的货品摆上来,而且昼夜开业,不得休息。所谓丰亨豫大,在隋炀帝这里一定能落到实处。
怎么叫不要钱?隋炀帝规定,凡是胡人客商经过,饭馆务必主动邀请客人进去吃饭,而且一定要拿出最好的食材和手艺来,务必令客人酒足饭饱。这也罢了,一旦客人吃好之后,准备埋单,一定要坚决拒绝,而且,连拒绝的标准用语都规定清楚了,要说:“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中国地大物博,吃饭从来不要钱。这些商人哪见过这样的好事,都是啧啧称奇,盛赞隋朝是神仙国度。
不过,是不是所有西域使者都被隋炀帝蒙住了?也没有,有些使者观察力强,没过几天,就发现了问题。隋炀帝请他们参观的恐怕都是样品街,在这些繁华富庶的街道背后,也有衣不蔽体的穷人。这样一来,当饭馆老板再跟他们说“中国丰饶”的时候,有个胡商就说话了。他说:隋朝确实富强,连树上都缠上绢帛。可是,我们过来的时候,偶尔也会看见穷人,那些人衣衫褴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真是可怜。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绢帛拿给他们做衣服,非要缠在树上呢?小贩一听非常惭愧,又没有事先准备好标准答案,脸都红了,结结巴巴,什么也说不出来。
小贩们惭愧不重要,重要的是,隋炀帝觉得心里舒坦了。在他看来,炫耀国力,这都是打通西域必须付出的代价,在这个时候,花点钱,费点力,铺张浪费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四、评价
至此,读者朋友们对炀帝西巡的前前后后都有了一些了解。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评价隋炀帝的西巡?
其实,这次西巡,和隋炀帝此前的几次大规模巡行一样,都是利弊参半。利在哪里?除了把今青海全境以及新疆东部地区纳入隋朝版图,并且打通丝绸之路外,还极大地提高了隋朝在西域的声威。
事实上,就在这次炀帝西巡之后,西突厥处罗可汗的势力在隋朝的打击下进一步衰落,最后干脆离开故地,投靠了隋朝,成了隋炀帝麾下的一名侍卫武官。这是巨大的外交胜利。
但是,与此同时,西巡西域也让隋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代价就是困弊。无论是炀帝率领十几万大军西巡本身,还是西巡之后夸张性的炫富,都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这还不算,更大的消耗是自此以后的常规性消耗。炀帝西巡之后,西域胡商经常往来于丝绸之路上,所过州县,都按照隋炀帝的要求高规格接待,搞得人困马乏。这样一来,丝绸之路畅通的好处也就被抵消了,甚至得不偿失,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就是“由是百姓失业,西方先困矣”。从此以后,百姓就开始流离失所了,天下也从西边先行穷困下来。
要知道,无论是开拓领土,还是打通道路,目的都应该是为人服务,一旦这些成果不能服务于百姓,甚至成为百姓的负担,那么,这些成果也就很难守住了。而隋朝的西域形势,正是如此。
随着四个方向功业的建立,隋炀帝的统治达到了巅峰状态。就在隋炀帝在西域建立四郡之后,《资治通鉴》里交代了这么一句话:“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氏之盛,极于此矣。”这时,隋朝无论是人口、行政区划还是领土都达到了鼎盛状态。这样的极盛,当然首先是隋炀帝东奔西走的功劳。
但是,所有这些大事,都是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快速完成的,原本就带有强烈的急功近利色彩。再加上隋炀帝奢侈挥霍的心性,更是造成了巨大的铺张浪费。急功近利再加上铺张浪费,可想而知,带给老百姓的负担该有多么沉重。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规划政治蓝图是隋炀帝的长项,而安养百姓则是他的弱项。当然,人无完人,皇帝不可能是全方位的专家。他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其实可以通过合理的用人政策加以修正。
那么,隋炀帝在用人方面的表现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