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一征高句丽

  由于高句丽国王高元没有像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一样,来隋朝觐见,隋炀帝大动肝火,决定亲率百余万大军讨伐高句丽,而这个动作最终带领此时鼎盛辉煌的大隋王朝,驶向万劫不复的深渊。高句丽问题到底有着怎样的来龙去脉?隋炀帝为何非要如此大动干戈?
一、出征原因
隋炀帝即位后,短短几年时间,不但修东都、开运河,巩固了国内统一和促进交流,而且北出西巡,在塞北和西域都宣扬了大隋的声威。隋炀帝创造了汉武帝以后几百年间从未有过的富强局面,让隋朝的国力达到了极盛。当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办这么多大事,也让天下百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果隋炀帝就此罢手,休养生息,那么,国家和人民都会逐渐安定下来,投入正常的生产生活,没准儿隋朝会成为历史上一个难得的黄金时代,犹如后来的唐朝。可惜,历史从来不允许一厢情愿的假设。事实上,隋炀帝并没有让人们休养生息,恰恰相反,他接连三次大规模远征高句丽,把老百姓从工地中又拖到战场上,最终引来天下骚动,群雄并起,不仅让隋炀帝本人身首异处,盛极一时的大隋帝国也在很短的时间内灰飞烟灭。
高句丽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隋炀帝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非要攻打它呢?
要想弄清楚隋炀帝出征高句丽的原因,还得先了解一下高句丽的基本状况。
所谓高句丽,是建立在今天朝鲜半岛北部和辽东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定都在今天的平壤,当时的统治者名叫高元。隋炀帝为什么要打高句丽?一个直接的原因是,高句丽的国王高元没有像突厥等其他少数民族那样,到隋朝来朝贡。
这还得追溯到隋炀帝北巡的时候。大业三年(607),隋炀帝北巡塞北草原,临幸启民可汗的牙帐。当时,高句丽也正派了使者到启民可汗那里。启民可汗当时已经向隋称臣,对这个情况不敢隐瞒,就向隋炀帝做了汇报。
隋炀帝一听,马上让使者给高句丽国王传话:“令速朝觐,不然者,当率突厥,即日诛之。”命使者回去跟国王高元讲,赶快来朝见大隋天子,如果他不来,我就率领突厥人一块儿去讨伐他。很明显,这是在威胁高句丽。使者回去之后,当然如实把隋炀帝的意思传达给了国王高元。
那么,高元有没有吓得立刻前来朝贡呢?并没有。高元确实害怕大隋,可是,害怕之后,他并没有如隋炀帝想象的那样遣使朝贡,而是干脆开始整军备战,准备誓死抵抗了。
隋炀帝是一个自视甚高的英雄天子,高句丽这样无视他的权威,他当然不能忍耐,所以才下定决心要征讨高句丽。
根据这种说法,整个战争其实就来自两个政权在第三方的一场偶遇,而且,似乎是隋炀帝死要面子的结果。但历史远没有如此简单,事实上,隋炀帝一定要打高句丽,至少有三点理由值得注意。
第一个,高句丽所辖区域本来就曾经属于中原王朝。根据《史记》记载,在朝鲜半岛最早建立国家的是商朝的遗民箕子。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灭掉商朝,商朝的宗室箕子率众东走,到了今天的朝鲜半岛建国,在政治上臣服于周朝。
后来,到了秦末汉初,天下大乱,燕人卫满东渡鸭绿江,灭了箕子的后人,自己建立政权,定都就在今天的平壤;而后,西汉时武帝出兵灭了卫氏朝鲜,在这里设立了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个郡,实行和中原一样的管理模式;再后来,东汉末年的时候,辽东太守公孙康在乐浪郡南面又设了带方郡。直到三国曹魏时期,魏国的版图还包含了这块地方。只是到了西晋末年,五胡入华,这块地方才脱离了中原政权的控制。
脱离了中原政权的控制,它落到谁的手里了?落到高句丽人手里了。高句丽本来是活动在吉林东部长白山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中原政权南渡之后,高句丽趁机南下,不仅占领了朝鲜半岛北部原来的三个郡,还侵占了辽东半岛不少领土,从此,辽东半岛也罢,朝鲜半岛北部也罢,就成了高句丽的天下。
这样说来,在历史上的漫长时期,特别是在隋炀帝最感兴趣的汉朝,这个地方就是中原政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隋朝想要恢复大汉声威,怎么可能任这片土地游离在外?事实上,这不光是隋炀帝一个人的想法,很多大臣也都是这个想法。在突厥启民可汗那里看到高句丽使者之后,隋朝的边疆和民族问题专家裴矩马上就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高(句)丽本箕子所封之地,汉、晋皆为郡县,今乃不臣,别为异域。……当陛下之时,安可不取?使冠带之境,遂为蛮貊之乡乎?”高句丽本来是箕子建立的国家,那是我们自己的领土,在汉晋时期都是中原政权所辖的郡县,在这之后才成为异国他乡的,陛下您现在文治武功都达到极盛,怎么能不收复这片土地呢?您难道真的忍心让传统的中原领土变成蛮夷之乡吗?可以看出,收复故地是当时很多人的一个共识,也是隋炀帝决心出征的第一点原因。
第二个,高句丽在东北亚地区的霸权和隋朝的东亚霸权发生冲突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中原地区乱者为王,谁也顾不上东北,所以,高句丽迅速发展了势力,逐渐成为东北亚地区最大的政权。另外,因为历史原因,高句丽文明程度比较高。这样一来,在东北区域的竞争中相当占优势。它周边的那些民族,包括北边的靺鞨,西边的契丹、奚、室韦,都渐渐不是它的对手。另外,当时在朝鲜半岛南部还有两个政权,一个叫新罗,一个叫百济,也都比高句丽弱小。
这样一来,高句丽就成了东北亚地区的强国。在北边,它把室韦、靺鞨都变成它的附庸;在南边,它也不断向百济、新罗施压,谋求统一朝鲜半岛。打遍周边无敌手,俨然是东北亚的小霸王。问题是,就在高句丽凯歌高唱的时候,中原地区出现了强大的隋朝。隋朝一建立,整个东亚局势马上就变了。随着一个中原强国重新崛起,原来那些受制于高句丽的民族纷纷向隋朝朝贡,都想借助大隋的威风加强自己的力量。这就让高句丽原来的战略部署受阻了。怎么办呢?
高句丽虽然表面上跟隋朝保持着友好关系,向隋朝进贡,接受隋朝的册封,但是,在背地里,它却没少搞小动作。它一方面积极支持当年北齐的亡国势力,鼓动他们复国;另一方面派人到江南的陈朝朝贡,企图牵制隋朝。这当然让隋朝很不舒服。后来,开皇九年(589),隋朝统一陈朝,高句丽就更紧张了,害怕下一个讨伐对象会轮到自己。所以,它干脆停止了对隋朝的朝贡,开始积极备战。
这也罢了,毕竟,隋文帝时期,突厥才是隋朝军事活动的重点,隋文帝还抽不出心思来管高句丽的事情。可是,就在开皇十八年(598),有一件事终于惹恼了隋文帝。
这一年,有一支原本臣服于高句丽的契丹部落改投了隋朝,这在隋朝看来叫弃暗投明,在高句丽看来,就是可耻的背叛了。如果让这些附属民族都背叛下去,高句丽在东北亚也就威风扫地了。
高句丽国王高元不能坐视不管,他亲自率领大军杀到了隋朝统治的辽西地区。这可让隋文帝忍无可忍了。于是,就在开皇十八年(598),隋文帝派汉王杨谅为元帅,高颎为元帅长史,率领三十万大军讨伐高句丽。
结果怎么样呢?由于准备仓促,隋朝这次讨伐失败了,不过,高元也吓了一跳,赶紧遣使谢罪,自称“辽东粪土臣元”,重新派人朝贡。这样一来,隋文帝算是有了面子,也就没有再追究。虽然这件事草草收场,但可以看出来,两个霸权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后的冲突还是在所难免。
第三个,高句丽和东突厥勾结,让隋朝感受到了威胁。虽然在隋炀帝时期,东突厥已经臣服于隋朝,但是,对这个骁勇的马背民族,隋朝一直不敢掉以轻心。大业三年(607),隋炀帝在突厥那里看到高句丽使者,一下子就敏感了起来。他害怕这两个政权联合。如果他们联合,一北一东雄视中原,还是很有杀伤力的。所以,隋炀帝才让使者传话给高元:“令速朝觐,不然者,当率突厥,即日诛之。”这句话,仔细分析其实有两层意思。
第一,告诉高句丽国王,现在,大隋如日中天,请你赶紧认清形势,俯首听命。
第二,别打突厥的主意,现在突厥是我的藩属,不可能跟你联合。特地把突厥提出来,其实恰恰反映的是隋炀帝的担心。
这样看来,虽然隋炀帝在突厥遇到高句丽使者具有偶然性,但是,双方的矛盾和冲突却是由来已久,具有必然性。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看法,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而偶然性可能加速或者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隋朝和高句丽的关系也恰恰是这样。因为两个政权具有天然的矛盾和冲突,所以不仅隋文帝要打高句丽,隋炀帝也要打,到唐朝还要打。双方必有一战,但是,究竟什么时候打?在具体时间的确定方面,大业三年(607)隋炀帝在突厥偶遇高句丽使者事件就有重要意义了。这次遭遇之后,隋炀帝终于下定决心,晚打不如早打,现在隋朝兵精粮足,如日中天,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二、准备出征
要和高句丽打仗,怎么打?隋炀帝可不像当年隋文帝那样仓促起兵。事实上,他做了精心的准备。
第一项是后勤准备。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任何时代打仗,后勤都是一个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隋朝的西京在大兴城,东都在洛阳,位置都比较偏西。而高句丽则在东北地区,相隔很远。怎么解决后勤补给问题?隋炀帝的解决方法是挖运河。就在大业四年(608)元月,隋炀帝颁布诏令,征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万余人开挖永济渠,永济渠从洛阳一路往北修,一直修到涿郡,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城。这条运河就是直接为征伐高句丽修的。运河一开通,隋炀帝就可以通过水路把兵员和物资运到涿郡。再以涿郡为基地进攻辽东,就容易多了。
第二项是修造船只。既然依靠运河运输粮草,当然就要打造运输船只了。按照一般的想法,大业四年(608)运河完工,紧接着,大业五年就应该造船了。是不是呢?并不是。大业五年和六年,隋炀帝又把目光转向了西北,解决了西突厥问题和吐谷浑问题。不仅赢得了大片领土,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还把不少西域小国的国王和使者都带回了中原,让他们好好地感受了一下大隋的繁荣富庶。这就耽误了两年。
直到大业七年(611),隋炀帝才又有精力重新考虑东北地区的高句丽。高句丽到现在还没有臣服,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样一来,本来中断了两年的准备工作又重新启动了。大业七年二月,隋炀帝下令,征调民夫,在东莱海口造三百艘大船,而且,在一个月之内必须造好!这么急的期限,民夫只好昼夜赶工,因为整天泡在水里,腰部以下都生了蛆,到船造好的时候,民夫已经死去十之三四。就这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第二项准备工作也做好了。
第三项是征发兵源。在这个问题上,隋炀帝的做法是扫地为兵。
首先,全国的常规部队都到涿郡来集结。
其次,还要再征调一些特种兵。什么样的特种兵?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隋炀帝“发江淮以南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岭南排镩手三万人”。水手是划船的,弩手是拉弓的,作战能力弩比一般的弓要强。而所谓排镩手,其实就是专使丈八蛇矛的长枪手,这是《三国演义》里张飞的武器,杀伤力很强。岭南地区山高林密,盛产非常优秀的排镩手。
第三项是调集军需。隋炀帝下令,让河南、淮南和江南老百姓建造戎车五万辆,送到高阳(今河北高阳),预备给战士们送衣服和帐篷;又征发江淮以南地区的民夫和船只,把几大粮仓的粮食、铠甲和一些攻城的工具运到涿郡。
这样大规模的准备工作一共动用了多少人?按照《资治通鉴》记载,当时奔走在路上的有好几十万人。这个准备规模,不仅远远超过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那次对高句丽的战争,也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平陈战争。
就这样,经过一年紧锣密鼓、不计成本的折腾,到大业八年(612)正月初一,各项准备工作终于就绪了。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大军齐集涿郡,总共达到了一百一十三万多人,当时号称二百万,整装待发。
三、御驾亲征
大业八年(612)正月初二,隋炀帝发布诏书,公布了高句丽不修职供、招亡纳叛、侵扰辽东以及内政紊乱等四大罪状,然后宣布,自己要亲总六师,吊民伐罪!作战要师出有名,宣布这些当然没有错。问题是,隋炀帝把该宣布的宣布了,把不该宣布的也给宣布了。他宣布什么不该公开的信息了?
首先,他把作战部署给宣布了。按照隋炀帝的文宣,他的二百万军队要分成左右两翼,每一翼又分为十二路军,每支军队都有自己的行军路线。比如,左第一路军走镂方道,左第二路军走长岑道;右第一路军走黏蝉道,右第二路军走含资道,等等。反正,二十四路大军的进军路线都公布得清清楚楚。
其次,隋炀帝还把军队番号也给公开了。
各路大军即将出征,隋炀帝要求,每路大军必须在衣服领子上缝一块布做的军记带,这个军记带长一尺五寸、宽两寸,上面写上各军的番号,省得谁走丢了,找不着队伍。另外,既然御驾亲征,不仅皇帝本人要去,大臣们也都得跟着去,这些大臣也不按原来三省六部那样的编制了,而是分别隶属于御营六军。哪六军?内、外、前、后、左、右六军,他们也要戴上军记带。这样一来,一百多万官兵,每个人隶属的军队番号也都摆在了敌人面前,这不是故意泄露军事机密吗?
最后,更糟糕的是隋炀帝的出征方式。按道理讲,兵贵机密、兵贵神速,如果能够快速突袭敌人,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那就会赢得很多先机。可是,隋炀帝不这么想,更不那么做。他的方略是“日遣一军,相去四十里,连营渐进”。一共是二十四路大军,每天派一支军队出发,每支军队相隔四十里,一天一天地挨着走。这样一来,光是这二十四路大军出发,就花了二十四天的时间。二十四路大军之外还有天子六军,又是六天的时间。再加上一些辎重部队,整个出发仪式完成,一共用了整整四十天时间!敌人就是再迟钝,也早都知道了。
光是出发迟缓也就罢了,关键是,这样一来,整个军队就形成了一字长蛇阵,首尾相隔一千多里,别说是互为犄角,前面出什么事,后面根本就不知道。隋炀帝北巡突厥的时候,不是还刻意避开了一字长蛇阵吗?可是这一次他却掉进了自己曾经避开的深坑。这样一来,所谓百万大军,战斗力也就相当有限了。
这些举措已经充满漏洞,但是还没有完。隋炀帝的军队里可不光有军事人员,还有其他各种闲杂人员。什么闲杂人员呢?大概有四类。
第一类,乐队。隋炀帝随军带了一支军乐队,什么钲、鼓、箫、笛子,应有尽有。这哪里是去打仗,这不是去演戏吗?
第二类,宗教职业者。隋炀帝此行还带了不少和尚道士,可以在战场上讲经说法。
第三类,女眷。隋炀帝不仅自己携带后妃宫女出征,还让自己最亲信的宰相宇文述也带上家眷。
要知道,中国古代人比较迷信,认为女性上战场会对战争不利。但是,隋炀帝对这个问题倒是看得开,他怕宇文述不好意思,还特地给宇文述做思想工作,说:“古称妇人不入军,谓临战时耳。至于营垒之间,无所伤也。项籍虞姬,即其故事。”你不要听别人乱说什么女人上战场不吉利,古人是说,在白刃战格斗的时候,不要轻易让夫人露面。至于安营扎寨的时候,有女眷在旁边,一点关系都没有,西楚霸王项羽打仗不也带着虞姬吗?这样一来,好多女眷就出现在行军队伍之中。
第四类,外国使节。隋炀帝不是在大业六年(610)把好多西域小国的君主都带到中原来了吗?其中有一些人一直没回去。比如说高昌王、伊吾吐屯设,还有吐谷浑的太子,乃至西突厥的处罗可汗,当时都跟在隋炀帝身边。现在,隋炀帝把他们也带上了,一起随军观战,好进一步感受一下大隋的威风,从而坚定追随大隋的信心和决心。
这样的军队,还哪有什么军纪和秘密可言?
四、出征预测
这样一支前所未有的军队,就以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出发了。这哪里是去打仗,简直就是武装游行,还外带嘉年华。这支军队能不能取胜?隋炀帝认为完全不成问题。在他看来,像高句丽这样的蕞尔小国,哪里还用得着打?有这样一支威武之师、雄壮之师往边境一站,他们吓也得吓死了。所以,根本就不需要考虑什么战略战术问题,只要考虑好如何接受投降的事宜就行了。怎样才能顺利地接受敌人投降?隋炀帝觉得,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好。
第一个,如何防止将领贪功冒进。
第二个,如何有秩序地接受敌军的投降。
怎样防止将领贪功呢?隋炀帝下令,二十四路大军不设统帅,互相牵制,而且,有事必须禀报隋炀帝决定,不得擅自开战。这样一来,就谁也不能冒进了。
怎样接受敌军投降?隋炀帝规定,每支大军专门设立一个受降使者,这个受降使者“承诏慰扶,不受大将节制”。慰抚使直接隶属于皇帝,跟本军将领是平级关系,如果将领不接受投降,慰抚使可以节制他。
要知道,自古要打好仗,讲的就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只有这样,主帅才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挥主观能动性,打出胜仗。可是现在,上面有隋炀帝管着,旁边有受降使者看着,这仗岂不是没法打了?隋炀帝为什么这么荒唐?不是他不会打仗,而是他根本就没预备打仗。他想的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隋炀帝如此,其他人是不是也这么想?未必。当初,太史令庾质因为把儿子送到齐王府当官,被隋炀帝贬为县令了。这时候,大军出征之前,隋炀帝又想起他来,就把他叫回身边,问他:“高(句)丽之众不能当我一郡,今朕以此众伐之,卿以为克不?”高句丽是个小国,还不及我一个郡大,现在我派大军讨伐,你觉得能不能打赢?
庾质回答说:“伐之可克。然臣窃有愚见,不愿陛下亲行。”打还是可以打赢的,但是依我愚见,陛下还是不要御驾亲征了。
这个回答让隋炀帝很不高兴,他变了脸色说:“朕今总兵至此,岂可未见贼而先自退邪?”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现在已经率领这么多大军来到涿州,已经在前线了,你难道让我不见敌人就跑回去吗?
庾质怎么回答呢?他说:“战而未克,惧损威灵。若车驾留此,命猛将劲卒,指授方略,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克之必矣。事机在速,缓则无功。”如果陛下御驾亲征,万一不胜,是很没面子的事。因此,还不如留在后方,派将领去打。将领没了您这个负担,倒可以迅速出击。要知道,兵贵神速,这样拖延,恐怕劳而无功。这是非常中肯的意见。
而且,这也不是唯一的批评意见。事实上,在领兵将领之中,也有人对这次出兵有不同意见。谁呢?老将段文振。段文振是隋炀帝委任的二十四将军之一,还没到辽东,就病倒了。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在临终之前,段文振给隋炀帝上表说:“夷狄多诈,深须防拟,口陈降款,毋宜遽受。水潦方降,不可淹迟。唯愿严勒诸军,星驰速发,水陆俱前,出其不意,则平壤孤城,势可拔也。若倾其本根,余城自克;如不时定,脱遇秋霖,深为艰阻,兵粮既竭,强敌在前,靺鞨出后,迟疑不决,非上策也。”什么意思呢?段文振说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陛下一心想要接受高句丽人投降,问题是,这些敌人很狡猾,很有可能诈降。所以,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不要被他们骗了。
第二,眼看雨季就要到了,所以我们出兵一定要快一点儿,只有出其不意拿下平壤城,才有胜算。否则,等到雨季到来,运输艰难,我们的后勤补给跟不上去,那时候,高句丽再伙同靺鞨等附属民族打我们,麻烦可就大了。这个意见相当具有前瞻性。
这样看来,虽然隋炀帝自恃兵多将广,信心满满,但是,对于隋炀帝的军事方略,一些官员表现得忧心忡忡。
那么,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到底会是怎样的结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