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日暮乾清门》

挑了本便携的小书,出门路上读。作者旨在把枯燥的历史用大家可以接受的语言表述出来,应该是达到目的了,作者用一篇篇不长篇幅的短文,揭露晚清历史中的各种事迹,从权利机构的设置、官员升迁法门,到康有为篡改帝诏,满足了我这种非专业读者的八卦心。

关于书名乾清门,是皇帝议政的地方,君王的早朝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件苦差事,凌晨四点起床开始工作,读奏章处理公文,五六点要开始准备仪式接见大臣。乾清门就是这个皇帝接见众臣议事的地方。

本书中的不少文章跟晚清的外交有关,毕竟那是个被列强打破国门的时代,那就不得不提到总理衙门这个机构。总理衙门的职能,类似当今的外交部,清朝之前并没有总理衙门这个外事机构,而随着外事的日趋重要,总理衙门的权力甚至凌驾于六部之上与军机处的地位相当。而当时的外交官却是一个比较特别的职务,众所周知,起源隋唐期间的科举制度是传统的官员选拔制度,而外交这个新兴职能,使出使西洋的一部分非主要官员,不用按部就班通过逐级考核而另辟蹊径。一方面,外派官员有着天然的晋升优势,清朝为了表示对他国的重视,外派人员的头衔升得更快,所以接受外派职务变成了容易升官的途径;另一方面,外派也降低了原先必须经过科举考试的从政资格门槛。清朝官制度有八字之说“帝师,王佐,鬼使,神差”,帝师、王佐是传统由科举从政的路子,而鬼使、神差就是那时候跟外事相关的官职人员了。

既然提到清末的洋务运动,那就少不了当时派遣去美国留学的那些小留学生。对于这部分,作者挖掘的视角在于为什么外派留学没有成功,从当时外派美国的大使陈兰彬,主持留学事物的吴嘉善,和其他相关人事之间的书信,以及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猜测其中的缘由,双方各有说辞,孰真孰假就需要用更多的细节线索来帮助判断了。得出的结论是官员的怕事和怕被牵扯进官场斗争的原因,导致了外派留学项目最后的不了了之。

关于康有为的故事,曾经看过一部话剧,北京法源寺,也是改编于戊戌变法,真实的历史和当初的细枝末节很难完全复原。作者的分析来自于康有为宣称的帝诏,认为是康在弄虚作假,改编了真正的诏书,因为他根本不熟悉光绪帝的行文习惯和语言习惯,边“尔”为“汝”。康有为的意图是借此博得西方国家的支持。

既然讲的是清末的历史,不可避免的要提一下《退位诏书》,作者从诏书的署名,不少官员的签名前有个“假”字,看到了当时在位官员,已经感受到各地革命和起义的力量,纷纷请假告辞,为了躲避当时的风头,也可见当时朝廷大势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