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耗尽元气
晴雯耗尽元气
“话说宝玉见晴雯将雀金裘补完,已使得力尽神危,忙命小丫头子来替他捶着,彼此歇下。没有一顿饭时,天已大亮了。”“一顿饭工夫”也不过就是一刻钟,大不了半小时。“雀金裘”是俄罗斯的纺织精品,没有一个裁缝知道该怎么织补,晴雯却是这方面的高手,不光心灵手巧,而且非常细致,手指顶大的洞她带着重病补了整整一个晚上,人整个累瘫了。宝玉很着急,等天一亮,就说“快传大夫”,因为那个年代不可能半夜叫急诊。
王太医就来诊了脉,王太医是个老医生,晴雯的病一直是他看的。所以他很疑惑,就说:“昨儿已好了些,今日如何反虚浮微缩起来。”现在的西医不太懂什么叫“虚浮微缩”,我想很多朋友可能都经验过,有些老中医的医术非常惊人。我们现在治病都要经过西医很复杂的检查,西医必须要用很多科学的方法去显影,譬如脊椎不好的时候,要去做很复杂的核磁共振,或者断层扫描,有时候还要照什么胃镜、肠镜,令人痛苦不堪。可是,老中医一把脉就能把你的病症讲得清清楚楚,我一直觉得非常神奇,怎么可能只是三个手指按在你的脉象上,就能知道你的病了呢?当然,因为中医没有很科学的检查方法,所以很好的中医和很差的江湖术士你分不出来。事实上,中医的体系很了不起。王太医不知道晴雯一个晚上没有睡觉,可是他一把脉就说怎么“虚浮微缩”起来了,就是原来已经明显见好的病,现在脉象反而不好了。“虚浮微缩”四个字很抽象,中医很多时候靠的是经验,如果我们把三个手指搭在脉上,能感觉到的大概只是跳动。但是王太医一把脉,晴雯内脏发生的变化就被他发现了。因为中医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是认为用心、思虑都会影响到内脏,因为它考虑的是人身体的整体协调。西医常说的是病毒、细菌的感染,中医却认为你身体的免疫系统发生问题,是因为你的某个器官的机能不够强了,因而产生整体失调。比如因为内弱才会有外感。
所以王太医就问:“敢是吃多了饮食?不然就是劳了神思。”他的意思是,晴雯的病忽然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有两个可能:一是吃多了,因为通常在感冒的时候,饮食一定要清淡,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第二个就是你没有好好休息。他说:“外感却倒清了。这汗后失于调养,非同小可。”注意,这就是中医理论了,你体内的病毒发出来之后,如果没有调养,就会伤到元气。
这跟西医的讲法是不一样的,西医只要不流鼻涕,不咳嗽了,就算好了。可是中医却要考虑你耗尽的元气该怎么去补,底下就可以看到他开的药方不再是除风邪的,而是补元气的了。医生“一面说,一面出去开了药方进来”。宝玉也是懂药理的,“看时,已将疏散驱邪诸药减去,倒添了茯苓、地黄、当归等益神养血之剂”。前面已经提到过茯苓,我们现在还常常用到地黄、当归等药,它们都是补气益神的。所以这些药也许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应该叫有机的健康食品,它们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我们现在看病,常常是医生开了药方,自己连看也不看,其实看也看不懂,因为药名常常是拉丁文。我们也常说,作为一个患者,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参与自己的治疗,因为你不知道药方是什么,可是你看宝玉对丫头的药方是要检查的。前面有个药方就曾经被宝玉要求改过,他说女孩子这么娇弱,怎么可以用这种虎狼之药。作为患者,完全看不懂自己的药方病例,其实是个大问题,因为你对自己的病处于完全无知的状态。可是在《红楼梦》里,才十四岁的宝玉,一看药方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dutxtwww.dutxt.com 2020 © All content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