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义记的密码
八义记的密码
“当下天未二鼓,戏演的是《八义》中《观灯》八出。”《八义记》是明朝的徐元写的戏。大家对这个故事一定非常熟,它就是后来京剧、电视剧、电影都演绎过的《赵氏孤儿》,京剧叫《搜孤救孤》。讲的是春秋时晋国两个大臣之间的权力之争,一个是赵盾,他代表正义的一边;另外一个是屠岸贾,是个奸臣。因为赵盾的存在,屠岸贾不能为所欲为,所以他存心要陷害赵盾。赵盾是国家的一品大员,每天上朝按规定要穿红色的朝服。屠岸贾就在自己家里养了一只藏獒,不给它东西吃,然后做一个假人,给假人穿上赵盾的朝服,在其中藏了很多狗喜欢吃的东西。这只狗饿得红了眼,最后一看到穿红色朝服的假人,就扑上去把衣服撕破吃里面的东西。
有一天屠岸贾在上朝时就跟国君说,我有一只神犬可以辨忠奸,下次上朝的时候我把它带来,你一下就能知道谁对你忠心耿耿,谁对你居心险恶了。狗到了朝廷,本能地扑向红色朝服,赵盾当堂被撕得粉碎。国君勃然大怒,下令诛灭赵家上下三百多口人,灭族,就是要把这个家族整个灭绝。当时有八个人知道是奸臣在陷害赵盾,就竭尽全力来保护这个家族,所以叫作《八义记》,程婴是其中的重要角色。
当时赵家只剩下一个孤儿,可要救孤儿非常困难,因为国君下令搜孤,如果搜不到的话,三个月内出生的所有婴儿全部杀死。当时程婴刚好自己有个孩子,他就想了一条计策,把自己的孩子和赵氏孤儿掉了包,将自己的亲生儿子送到公孙杵臼家,然后他自己去找屠岸贾告密说,赵氏孤儿是公孙杵臼藏起来的。最后,公孙杵臼被杀,程婴的亲生儿子被屠岸贾当堂摔死,对此,程婴表现得不动声色,他等于把自己的儿子献出去,而把真正的赵氏孤儿带大。程婴因此遭全国上下痛骂,大家都认为他是奸臣的走狗,赵氏孤儿后来成了屠岸贾的义子,等到他十几岁,武功练得很好的时候,老程婴才跟他讲自己的身世,要他去杀了屠岸贾给自己的家族报仇。
这出戏写得非常好,里面有很多的悬疑、紧张、纠结。最后的结局也大快人心,因为这么多人的牺牲,就是为给赵氏留下一脉香火。贾府在元宵节的晚上为什么会演这出戏,我也觉得不解,《红楼梦》里有很多隐讳的东西,我们知道作者的家族遭遇过清朝初年最大的政治斗争,所以有时候会有些暗示在里面。我们今天很难明讲它是什么,因为乾隆曾经要求把民间流传的《红楼梦》手抄本拿来御览,其实不是他喜欢读小说,而是要检查。这本书里牵涉到清朝初年太多的政治斗争,所以有人认为后四十回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大量删改,变得不伦不类了。曹家后来被抄家,一方面是由于雍正继位,而雍正继位是清初的四大奇案之一。很多人认为雍正是偷改了父亲的密诏,把“传位十四皇子”改为“传位于四皇子”,把“十”改成“于”才登基的。
曹家在这个事件当中受到牵连,如今其中隐藏的政治斗争的部分不得而知,如果知晓内幕的话曹家也是要灭族的。当年文字狱那么厉害,不可能让这样的书刊行,而实际上在乾隆二十几年这本书就刊行了,所以应该是删改了很多,在进呈御览之前就有很多人删改过。最容易透露作者心思的往往是类似看戏这样的细节,比如《八义记》这出戏讲的就是一场大的政治斗争,我始终想不通,元宵节的夜宴怎么会看《八义记》呢?这绝对是一出可怕的戏。通常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看《龙凤呈祥》的,小时候几乎所有政治人物的生日,我跟妈妈到台北中山堂看的戏都是《龙凤呈祥》。戏是不能乱演的,如果在重要政治人物的生日演《打渔杀家》,恐怕是要掉脑袋的。所以演戏是有演戏的规矩的,你一看就知道《八义记》不适合在这个时候演,作者在此时的暗示,让你觉得贾家的繁华后面已经危机四伏。
dutxtwww.dutxt.com 2020 © All content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