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原文及详细翻译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可能大家在还不认字的时候就会背这首诗了。小朋友调皮,爱改古诗。我小时候就曾经改过:“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点上电蚊香,不知死多少。”

这首诗大家背得太熟了,还爱改它,背着改着就审美疲劳了,就不知道这首诗写的到底是什么内容呢?有什么妙处让它这么著名呢?让我们把这种审美疲劳层层剥开,认认真真地再把这首小诗琢磨一遍。

如梦令

北宋·李清照

(其一)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其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诗人睡得香甜,睡到自然醒。春天的时候容易春困,不知不觉之中就到了早晨。我们现在可没有这个福气,动不动就被闹钟叫醒,被外面的汽笛声吵醒,爸爸妈妈喊,快呀起床了迟到了!很难不知不觉醒来。

醒来之后呢?诗人听到的声音是如此美妙,“处处闻啼鸟”。什么叫“处处”?刚醒的时候,意识还比较模糊,稀里糊涂地听到外面好像有鸟鸣声。但是鸟在哪儿呢?屋檐上?树上?在房顶上?窗口?外面亭子里?地面上?可能到处都有。所以这个“处处”很传神,写出了刚醒的孟浩然在听到外面啼鸟声音的时候迷迷糊糊的精神状态。这一句可以说是反过来又把第一句“不觉晓”的味道写得更加具体生动了。

我们想一想自己刚起床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哎哟,是不是迟到了?哎哟,是不是作业没做完?我们都太忙了。孟浩然是一个隐士,隐居的人不出来做官,家里有田有地。他醒来的时候,脑子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跟我们不一样,他闪过什么念头呢?

下面就写,他最关心的是“夜来风雨声”。醒来的时候忽然想到昨天晚上又刮风又下雨。没必要回忆这些东西呀!那谜底在哪儿?这首诗的前面三句都是在铺垫,谜底在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

为什么想起昨夜的风声雨声?原来孟浩然关心的是他院子里的花,是不是在风中雨中已然凋落了?花落意味着什么?“花落”与“春眠”的“春”字,还有题目中“春晓”的“春”字,都是联系在一起的。“花落”意味着春天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走了。

你看这首诗,它写的是一个隐士,一个很闲适、活得很自在的人,他对自然的变化特别敏感,对于春天、对于生命的热爱特别浓烈。我热爱的春天难道在这一夜之间就离我而去了吗?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悠闲自在的人,一个敏感的人,一个爱美的人,是如何怜惜春天的离去的。

诗人都是很敏感的。让我们再对比另外一首作品,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写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人不知不觉地醒来,春天不知不觉地离去。

这首词写得比《春晓》更复杂一点。她说昨天晚上雨点稀疏,但风吹得很急、很猛。既然写的是昨夜,那就意味着她跟孟浩然一样已然醒来了,在回忆昨天晚上的风声雨声。

这个时候李清照还很年轻,爱喝酒也爱吟诗作赋,喝酒之后“浓睡不消残酒”,第二天早晨起来还是有点儿晕晕乎乎的,与孟浩然春困醒来之后那个迷迷糊糊的状态差不多。但是李清照的旁边有人。谁呢?她的丫鬟,“卷帘人”。她问这个丫鬟,赶紧帮我看一看,昨晚那场风雨有没有把我的海棠花给损坏了?

丫鬟就出去看,回来以后告诉李清照说,没事,海棠还是那样,“依旧”。李清照一听,就有点儿生气、有点儿着急上火了。和孟浩然一样,李清照也很敏感。孟浩然那儿没有人跟他对比,但是李清照这儿有一个特别鲜明的对比,就是这个丫鬟,这个“卷帘人”,她实在太粗心了!李清照就说,你这个傻丫头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虽然绿的还是绿,红的还是红,但是已然不是昨天盛开状态的海棠了,已然是叶子肥大,花朵凋零了。

这首词仍然是在写:春天在不知不觉之中经过一夜风雨之后就这么走了。一个敏感的诗人,对于春天即将离去感到非常惋惜。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和《春晓》都是写惜春之情,都写得非常传神、细腻。有人查到一些资料,发现《春晓》这首诗还有另外一个题目叫《春晚》。“春晚”,就是春天即将过去的意思。而“春晓”,只是一个普通的早晨。从全诗情感来看,或许《春晚》作为题目还更合适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