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原文及详细翻译

小池

南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小诗写“小池”,非常简单。我们怎么去总结它的中心思想呢?怎么去抓住诗人心中的感觉呢?我提供一个解读方法:把《小池》看成一个关于爱的寓言。

诗人希望谈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爱?如何彼此珍惜?也就是说,《小池》里的每一个事物,泉眼也好,水流也好,还有树荫、小荷、蜻蜓……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诗人本人也深深陶醉其中,感受着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亲相爱,享受着种种不同的、但又和谐融洽的关系。从这个角度切入,我们也许能从《小池》中读出一些人生境界和道理来。

“泉眼无声惜细流”,第一句写的场景非常简单,就是一个泉眼在向外汩汩冒水,只不过泉眼比较小,水流出来比较细。因为细,就不会有哗啦啦的声音,而是悄无声息,即“无声”。这个场景很简单,但是诗人用一个字把它点活了,就是“惜”。惜就是怜惜、爱惜。本来是因为泉眼小,所以水流细,而诗人偏偏要说好像是泉眼故意让泉水流得很细、很慢、很静一样,非常舍不得。

好比有人送你一盒好吃的巧克力,你之前从没吃过,于是就一天只吃一点点儿,慢慢把它吃掉,是爱惜、舍不得的。当然,有的小朋友会选择一下吃掉半盒,那样你会发现,不但享受不到吃巧克力的乐趣,而且有可能感到非常腻、非常齁,很久都不想碰巧克力了。有时候,细水长流才能够得到更多的幸福。

所以,第一句写的就是一种无声的关爱,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只有认真观察你才会觉得,泉眼好像真的是在爱惜水流,才故意让它流得慢一点儿、静一些。

第二句道理相似,场景也很简单,“树荫照水爱晴柔”。初夏的时候,树荫还不是很浓密,洒下淡淡的一层影子,笼罩在小池上。盛夏时的树荫,会变得很浓稠,很阴暗。初夏的树荫,则意味着很多光线还可以透过树叶的缝隙照过来,留下一层柔和的光。这本来是初夏时节一个最常见的景象,在任何一个地方,在树荫没有那么浓密的时候,你在树下放什么,无论是小池,还是花、鸟等动物,它身上的影子都会是淡淡的,而不会是密不透风、浓墨重彩的。

景象很平常,但杨万里又用了非常温暖、有爱的词语去形容它,就是“爱晴柔”。“爱”字与前面“惜细流”的“惜”字,是相互呼应的,都是怜爱、珍惜的意思。“晴”就是晴光、光线,“晴柔”就是柔和的阳光和影子。“晴”与“情”同音,所以“晴柔”又可理解为“情柔”“柔情”。

在杨万里眼中,树荫不是冷冰冰地覆盖着小池,它本来可以投下更多的影子,但担心阴影太沉重了,就故意给一个淡淡的影子,既能为小池遮风挡雨,又不至于暗无天日,这是一种极为温柔的感情,是对小池的守护。这种温柔的感情,与前面那种无声的爱是相似的,都是在生活中不容易被察觉,但是又无处不在,不可或缺的。两句合在一起,就写出了一种细水长流、质朴相守的爱,这是人间常见的一种爱。小朋友们,老师对你们,父母对你们所倾注的,往往是这样一种爱。

人类的感情无非两种,一种是质朴相守,一种是灵犀相通。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我们接下来再看第二种感情,或者说第二种类型的爱,叫“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指什么呢?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荷花的一个小花苞,还有人解释为荷叶的小叶卷儿,它们都有“尖尖角”,可以让蜻蜓栖息在上面。我比较认同后一种说法。

蜻蜓停立在嫩叶上,这幅图景要是静态地放在这里,还是比较寻常。而诗人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一层新颖的加工,用了两个词即“才露”和“早有”。什么叫“才露”“早有”?就是说这边荷叶才刚刚长出嫩嫩的“尖尖角”,那边蜻蜓就好像早有人通风报信一样,立在上面了。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叫“心有灵犀”:我才刚刚说出一个字,你就明白我的意思了。这样一种感情是非常有趣味、非常新鲜的,我们每个人也都需要这样的爱。但它不可能处处有、时时有。

你如果每天都和人玩“心有灵犀”,天天猜别人在想什么,做事是不是有某个目的,那你不但获得不了幸福感,而且还会变成一个神经兮兮的人,没人再愿意亲近你了。“心有灵犀”的感觉,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某个瞬间,我想说的话有人异口同声地说出来,真是太神奇了!我唱一首歌大家都不喜欢,只有一个人给我鼓掌,那真是我的知音!这就是第二种类型的爱。

以上两种类型的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见。比如说交朋友,你会发现有些人跟你也没有太多话可说,但是你们俩就爱在一起待着,就算各做各的作业,也想在一起待着。这样的朋友,一相处就是好多年。你们见面可能没多少话,但是你要和他分离很久,好多天不见面,你又挺想他的。这种朋友,请大家一定要珍惜!质朴的陪伴,是一种真诚、珍贵、长远的友谊。

还有另外一种朋友。比如你去参加一个活动,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与你有相同的爱好,比如都爱踢足球,还踢同样的位置,或者你们都喜欢唱歌,都喜欢同一个歌手。在得知相同点的那个瞬间,你会惊叹世界上竟还有这样一个知音,会觉得好开心!这种感情需不需要呢?当然需要。但是你要记住,“灵犀相通”的感情往往是转瞬即逝的。

你可以不时碰见一些知音、知己,可以不断得到一些惊喜,但是这样的朋友未必能与你长期相守。也许过几天你就会发现,他除了和你共同喜欢某个明星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相似之处,两个人的脾气也完全不同。可能你也会发现,还是原来的老朋友好,虽然你们在一起不太说话,喜欢的歌曲也不同,但是在很多细节上很合拍,如果你有什么心事,他会耐心地倾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能够陪伴、倾听的朋友,这才是真正的友谊。而那些突然碰到的,令人感到很刺激、很新鲜的朋友,当然可以有,但是我们一定要清醒、理性,要有权衡,要知道“衣不如新,人不如旧”的道理。

总之,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见很多人,经历很多感情。大致分起来,人类的感情无非是两种类型,一种是“质朴相守”,一种是“灵犀相通”。亲情、友情、爱情,可能都有这两种类型。最完美的情况,是他既能与你“灵犀相通”,又能与你“质朴相守”,这太难得,不可强求。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容易喜欢“灵犀相通”,而忽略“质朴相守”,所以我要提醒大家,多珍惜那些能与你质朴相守的人,比如爸爸、妈妈、老师、老同学。

以上,我们从“爱”的角度,重新解读了一遍《小池》。杨万里的很多诗都喜欢写自然与自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亲昵关系,写一种相亲相爱、相互注意、相互关怀的感觉,描绘出一个充满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