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原文及详细翻译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一共有三首,课本里通常选的是第一首。其实这应该算是一首词,题目《忆江南》是一个词牌,也就是歌曲的名字。这首歌曲还有一个名称,叫作《谢秋娘》,本是美女的名字。但白居易没有使用《谢秋娘》这个曲名,而用了《忆江南》。很可能他是希望用这样一个题目,来概括三首词的主要内容:我思念江南。“忆”,不是回忆,是思念。

白居易在哪里思念江南呢?在洛阳。去洛阳之前,他曾经在杭州、苏州都当过刺史,也就是地方官,所以后两首《忆江南》分别写的是杭州和苏州,待会儿我们再读。我们先读最著名的第一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旧曾谙”,表面意思是说,我曾经那么熟悉江南,天天就在那里游览、行走,一草一木、一江一河,我都有感情,这叫“谙”。除此之外还有一层深意:曾经非常熟悉,现在却疏远了,这就叫“旧曾”;如果是曾经熟悉,现在还是很熟悉,仍在江南附近居住,那就没有这么深的感情;如果是过去待过,现在离开了,但是没有“谙”过,没有熟悉过,现在也就不会深情怀念。所以,“风景旧曾谙”表达的是时空落差、今昔对比,由此才会产生惆怅的情绪。

诗人思念什么样的“风景”呢?原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就是江边的花,太阳出来的时候,江边的红花灿烂、鲜艳,就像火一样。“春来江水”是什么颜色呢?绿色。绿得像什么?“绿如蓝”。大家可别把这个句子理解成:水特别绿,都绿出蓝色了。绿色和蓝色本来就接近,这不是废话吗?

其实,“蓝”不是颜色,而是一种可以做染料的植物,叫蓼蓝。蓼蓝的叶子可以制成青绿色的染料。有句老话,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来演化成一个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是提炼出的染料的颜色,青绿色的;“蓝”是原来那个植物的名称。荀子这句话的意思是,“青”是从“蓝”中提取出来的,而与原来的植物相比,它的颜色更加鲜亮一些。就好比橙汁、葡萄汁,它和橙子、葡萄的颜色都不太一样,因为经历了提炼、加工的过程。

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白居易是想形容江水如染料。“春来江水绿如蓝”,意思是说,江水颜色漂亮得就像染过的布匹一样。这不仅是在形容它的颜色亮,比一般的植物、一般的布要亮,而且是形容它的质地就像刚出染坊的锦缎——平整,细腻,透着股新鲜劲儿——这就多了一层美感。

两句合在一起,我们来看二者是什么关系。白居易怀念曾经那么熟悉的江南风景,先说了一个场景是“日出”的时候,又说了一个场景是“春来”的时候。两个场景是相互交融的。“春来”,当然也可以是“日出”之时。那么,“日出”之时,一定就是秋天、冬天、夏天吗?难道就不能是春天吗?所以“日出”和“春来”,是彼此修饰的。一个美景是春天花开的时候,另一个美景是旭日照江的时候,二者合在一起,岂不就是美上加美吗?

三首《忆江南》,有总写有分写,有灵魂有细节。

我们不妨想象,白居易心目中最美好的江南瞬间应该是:一个春天的晴朗的早晨,太阳出来,“江花红胜火”,然后太阳升上去了,阳光普照大地,“江水绿如蓝”。这是第一首。

下面来看第二首:“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第一句“江南忆”,点出题目《忆江南》。“最忆是杭州”,说明最思念的城市是杭州。杭州有什么美景呢?

“山寺月中寻桂子”,是第一幅画面。山寺就是灵隐寺,杭州西湖边一个著名的景点,传说这个寺庙里的桂花是月中仙种。古人认为,月亮上有桂树,它落下来的种子就种在了灵隐寺里。所以这里的桂花给人感觉尤其珍贵。白居易所说的“山寺月中寻桂子”的“月中”,给人以无限的想象。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月光下闻桂花的清香,寻拾落下来的桂子;也可以理解为,这里的桂子不同寻常,是从月亮上直接落在了诗人的脚畔和怀里!诗人不仅在月光中看花赏花,而且在看月赏月。

第二幅图景,“郡亭枕上看潮头”。看什么呢?钱塘江的潮水。怎么看?山上有个亭子,亭子里放个枕头,靠卧着看。一般来说,要想“看潮头”,必须踮起脚尖去眺望,就像南极的企鹅那样。“企鹅”的“企”字,就是抬起脚跟、踮起脚尖的意思。而白居易偏要说我是“郡亭枕上看潮头”,像澳大利亚的考拉一样懒,这就表示自己不是刻意要看热闹,而是悠闲自在地享受美景。看不清,可以听。听不清,我就睡觉,在潮声之中安然休憩。

以上两幅图景,山寺赏月与郡亭观潮,都是非常闲适自得的,这就是杭州这座城市留给诗人最深刻的印象。用现在的话来说,杭州太“宜居”了!

再看第三首:“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什么是“吴宫”呢?春秋战国时期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吴国在春秋时期也一度比较强盛,当时的吴王名为夫差。越国送给夫差一位美女叫西施,他为西施修了一座馆娃宫。“娃”就是美女的意思,把美女安放在这,叫作“馆娃”。后来很多诗人都会吟咏这座宫殿,遥想一下曾经的绝代佳人。但是白居易他可不是简单地怀想西施,他思念的是自己在苏州的生活。

什么样的生活呢?“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他想到了在苏州畅饮美酒、欣赏歌舞的场景。“春竹叶”,就是竹叶春。“春”,在唐朝时是酒名,比如“梨花春”,现在还有一种名酒叫“剑南春”。“竹叶春”也是一种酒。什么叫“吴娃双舞醉芙蓉”呢?两个娇美的舞女在那里跳舞,她们的姿态就像荷花一样。什么样的荷花呢?“醉芙蓉”。这个“醉”字,既是形容荷花摇曳如醉,也是写诗人心境如醉。他饮酒、赏舞,有一种陶醉其中的感觉。

最后他说,“早晚复相逢”。这个“早晚”,不是指早晨、晚上,而是指何时。白居易说,我何时才能再与苏州相逢,再去喝“春竹叶”酒,再去赏“醉芙蓉”舞呢?

三首《忆江南》我们读完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三首词。它们有一个递进的关系,有层次分明的安排。第一首写“江南好”,是从总体上来写,围绕的是江花、江水。长江是江南的灵魂,没有它就没有种种江南美景。第二首是分写杭州,第三首是分写苏州。这两座城市有哪些更细节的图景,让他缱绻流连、永生难忘呢?他写了四个图景,“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于是你看,三首《忆江南》词,有总写有分写,有灵魂有细节。这就是令白居易魂牵梦绕的江南,也是让众多文人墨客吟哦千古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