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原文及详细翻译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说起白居易,人们常会想到他那首苦大仇深的作品《卖炭翁》,不过大家千万别小看《卖炭翁》,没读过的同学要好好读一读,读过的同学要再去读一读。读这样的作品,你会觉得白居易就是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太会写人物了。诸位,你们要想学习写人物的技巧,就要学学白居易怎么写《卖炭翁》。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写一个老人在冰天雪地之中卖炭,他想多赚一点钱,于是希望天气再冷一点儿。他身上的衣服非常单薄,反倒是“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多么反常的心理!越是反常的心理,越能体现人物内心的痛苦,体现人生遭遇的残酷,启迪读者思考,到底是什么可怕的力量逼迫着老人的心理变得这么扭曲?更可怕的是,老人最后不但没卖出好价钱,反而被人强买强卖,以极低的价格卖出了一车炭。老人的结局呢?白居易没有多说一句,读者可以自己揣测,一定是凶多吉少了!

我一直觉得,白居易若是穿越到明清时期,没准就是施耐庵,就是罗贯中。他不仅是一个诗人,他还会用诗去写小说,用诗去抨击罪恶,伸张正义。

本节要讲的《暮江吟》,倒是白居易诗中不太多见的一首非常安静纯粹的作品,不但看不到愤怒、悲哀的情绪,连幸福、悠闲的感觉也没有表露出来。很多人推测他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出这首诗的,是郁闷的时候写的,还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写的?单从诗本身看不出来。那我们就放下一切揣测,安静地读一读这首安静的诗吧。

诗题中的“江”指的是哪里呢?长安郊区有个地方叫曲江,很多诗人在那里聚会,考上进士之后就在那里喝酒,所以有人说这首诗就写在曲江。但我认为,郊区的池水容纳不了这首诗里的宏大景象,“暮江”应该就是长江。

第一句,“一道残阳铺水中”。什么叫“一道”?江面就像一条大道一样,上面铺满了夕阳,堪称“夕阳大道”。注意这个“铺”字,“道”和“铺”配合得非常好,一条大道延伸出去,犹如大笔一挥,或者好似沙画一洒。几捧细沙从指缝中漏下去,一条江面就出来了。几笔下去,一道残阳就“铺”出来了。

“铺”出来之后,难道说江面会完全被夕阳所笼罩吗?整条江都是红彤彤的吗?不是。大家如果去过长江边上,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看过长江,你就知道长江不可能全是红色的。长江的水面太宽了,只有在烈日当空的正午,江面才会都笼罩在金灿灿的阳光之下,那也是一种美。但在夕阳斜照之时,会有更丰富的层次感出来,即“半江瑟瑟半江红”。就好比在话剧舞台上,侧面打过来的光与正面打的光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所以我要说,黄昏中的夕阳就是天下最伟大的魔术师,它让一半的江水“瑟瑟”,一半的江水是红彤彤的。

“瑟瑟”是什么意思?并不是说长江瑟瑟发抖。我们千万不要用现代汉语的感觉去读古诗。“瑟”是一种美玉,一种碧绿色的玉。“半江瑟瑟半江红”,就是半江碧水,半江红光。

第三句,“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即可爱、美好。诗人感叹,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如此美好!这里卖了一个关子,同时也给前面的黄昏景色做了一个收束。然后诗人就不再写黄昏了。时间开始往下推移,已然入夜,到了晚上了。

诗人为什么要强调“九月初三夜”呢?他想提醒我们,这不是夏天,不是冬天,不是春天,恰是清秋时节。秋天到了农历九月,会日趋清寒。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节气,叫白露和寒露。古时候人们通过观察、感受露水的变化,体会天气越来越冷。于是才有第四句的景色,“露似真珠月似弓”。

所以,第三句做了一个铺垫,意思是只有在清秋时节的夜晚,才会如此美妙。此时诗人关注的景色,不再是黄昏时分那种辽阔宏大的景色。他在静静地观察露水凝结在江畔的草叶上。天上的月色跟草间的白露交相辉映,那么幽微,那么柔弱,又那么有神韵。“九月初三”还透露了一个信息:此时的月亮肯定不是满月,而是非常细的新月。弯弯的新月像弓,凝结在草叶上的露水像真珠。

注意,大家默写这首诗的时候,“真珠”别写错了,虽然跟“珍珠”说的是同一个事物,就是蚌里面很珍贵的宝物,但是别写错。

至此,这首诗我们就读完了。回头来看,短短的小诗却出现了两次语言的复沓,一次是半江、半江,另一次是露似、月似。两次“半江”,两次“似”。写这么短的诗,白居易居然敢这么重复、这么啰唆!

黄昏中的夕阳,是天下最伟大的魔术师。

说话啰唆不要紧,你得啰唆得有水平、有质量。两次“半江”,写的是黄昏中江面的两种不同色彩、不同层次;两次“似”,一次写地下的“露”,一次写天上的“月”,展现了天上地下交相辉映的场景。在复沓之中,我们既可以读到景物的层次感和交融性,也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在江边是流连忘返的。黄昏的时候他反复看江面,夜晚的时候他又反复看天上地下。他从黄昏一直站到了露水凝结的时候,久久不肯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