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原文及详细翻译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简直太有名了!至今姑苏城外也就是苏州城郊,还有一个著名景点叫寒山寺,每天游览的人群络绎不绝。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一首流行歌曲《涛声依旧》,把这首诗改编成了歌词,运用了它的意境,在当时非常流行,大街小巷都在播放。小朋友们可以问问父母,问问爷爷奶奶,他们可能都听过《涛声依旧》。

《枫桥夜泊》的作者张继,没有留下多少诗,就靠这一首千古留名。枫桥在哪里呢?在今天的苏州西郊,跨过京杭运河。枫桥是水陆交通的一个枢纽,南来北往,都得从这里经过。或者从桥上跨过去,走陆路;或者从水路走,从桥下经过。诗人应该是走水路,途径苏州,停泊在枫桥边,故云“枫桥夜泊”。

这首诗里面还提到了两个地名,即“姑苏城”和“寒山寺”。至今苏州的别称仍然叫“姑苏”,因为附近有座山叫姑苏山。“寒山寺”呢?它就在枫桥西边,又名枫桥寺。传说唐代诗僧寒山曾经居住在这里,所以叫寒山寺。这座寺本身的历史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永远留在了张继的诗句中,留在每个苏州人乃至每个中国人的记忆中。单是它的名字,听起来就足够美妙,让人安静,令人神往。

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三个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都是只有到了深夜才能看见。“乌啼”是什么意思?乌鸦晚上经常嘎嘎嘎叫几声。为什么叫呢?因为乌鸦对光线非常敏感,月亮光线如果变化了,突然变亮或变暗,都会惊扰到乌鸦。大家注意,古诗中经常出现乌鸦和乌鹊,但这两种鸟并不相同。乌鹊通常指的是喜鹊。曹操《短歌行》里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辛弃疾词《西江月》里说“明月别枝惊鹊”,写的都是喜鹊。当然,鸦和鹊有个共同特点,即对光线很敏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诗人说“月落乌啼”,说明月光变化导致乌鸦夜啼。第三个景象是“霜满天”,说明快到清晨了。清晨是下霜的时候。我们俗语里说的“下霜”,其实按照现代物理学知识来说,不该叫下霜,而应叫凝霜。霜只能凝结在屋顶、树枝、地面、井边,不可能“霜满天”。但是古人会疑惑:也没有飘雪花啊,怎么早晨起来看见地上白花花一层呢?于是他们觉得是天空下了霜。

“霜满天”,不是一个科学的描述,而是一种感受,一种想象。到了后半夜,整个天地之间弥漫着清冷的空气,好像到处都充斥着白霜,故曰“霜满天”。大家注意,三个景象安排得非常精致。“月落”,是所见;“乌啼”,是所闻;“霜满天”,是所感。诗人依次写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即“月落乌啼霜满天”。

第二句写“江枫渔火对愁眠”,继续写景。第一句渲染气氛,景象都比较远,比较空灵。到了第二句,诗人又往近处看:江边有什么呢?有枫树。杜甫《秋兴八首》里面说“玉露凋伤枫树林”,可见枫树是独属于秋天的颜色,虽然艳丽,但很凄凉。张继是在半夜时看江边的枫树的,当然看不清颜色,只能模模糊糊看见树影,没有颜色,只有昏暗和凄凉。

“江枫”与“渔火”,两个景象形成一种对比。江枫是暗的,渔火是明的;江枫是在江边,渔火是在江面。诗人呢?他停泊在枫桥边,能看到远远近近各种景物。最远的,就是“月落”“霜满天”;往近一点儿看,江面上有“渔火”;再近一点儿看,岸边有“江枫”。最终,诗人的感受和思绪落回自己身上,就是“对愁眠”。“愁眠”,就是睡不着的旅客,就是诗人自己。

这个“对”字写得好!诗人要面对的太多了。要面对“月落”,面对“乌啼”,面对“霜满天”,要面对“江枫”,面对“渔火”。这些景象,全都在跟诗人作对呢!你们一大群,我就我一个。所以,“对”字显示出了空间上的孤单感。

另一方面,“对”字也写出了时间上的漫长感。两个东西相对而立,没有动作,也没有交流,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峙”。诗人说,我的对面有这么多东西,而且我跟这些东西对峙了好久。因为什么呢?因为我睡不着。我睡不着,才会对着外面那么多景物,看看这个,听听那个。“对愁眠”,既把前两句的写景都收束了一下,同时也表达了内心的愁苦、羁旅、思乡之情。

到了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这句诗很有意思,它其实什么都没写。一个熟悉苏州、熟悉枫桥的人,看了这句诗会觉得是废话。姑苏城外有个寒山寺,我知道啊!你说这个常识干什么?就好比说,你在北京生活多年,突然有人告诉你,故宫外面有天安门,天安门前面有广场,你就会觉得莫名其妙。

其实,诗人在第三句卖了一个关子。姑苏城怎么样,寒山寺怎么样,他都不说,他就要强调两个事物的位置关系。为什么刻意要说“外”呢?我们知道,寒山寺当然是在城外,而且枫桥也在城外,诗人停泊的地方就在城外。这个时刻,诗人想用一个“外”字,来展现自己的思绪飞翔在非常宽广、有层次的空间里。写前两句的时候,他的思绪是从远到近的。现在呢?又从近到远,从小船上的“愁眠”,推到了不远处的寒山寺以及远处的姑苏城。

寒山寺的钟声,让寒山寺永垂青史。

大家不要忘了,姑苏是苏州的别称,包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寒山寺呢,也有历史。“姑苏城”“寒山寺”都是有历史感的名词。所以这句“废话”,不仅提供了宽阔的地理空间,而且撑出了一个悠久的历史空间。在如此广大、复杂的空间之中,诗人愈发显得渺小、孤独,就好像一个黑影,映在无边的雪原上。

正在此时,一个钟声把诗人孤独的心灵填满了。钟声从哪里传来?就是从第三句所撑开的空间中传来。悠长、悠远又悠久的钟声,带来了无限故事,无穷想象。钟声送到了哪里?送到了客船,于是出来最后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全诗到此处戛然而止。寒山寺的钟声,到底给诗人带来了什么?是温暖,是安慰,还是更深刻的凄凉?抑或是超凡脱俗的顿悟?诗人不再多说,留给读者无尽的猜测与回味。

可以看出,在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中,诗人的观察与思绪都是时远时近、收放自如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是远景;“江枫渔火对愁眠”,逐渐变成近景;“姑苏城外寒山寺”,又是远景;“夜半钟声到客船”,则又拉回近景。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一纵一擒,大开大合,读起来有无尽凄凉,更有无尽优美。

整体来看,诗的前两句非常密集,内容非常多。后两句其实就只写了一件事物,即寒山寺的钟声。这一声钟,传扬在后世每一位无眠者的耳畔,也让寒山寺永垂青史,成为苏州的一个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