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原文及详细翻译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夜雨寄北》,很多人觉得是李商隐写给妻子的。“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好像很温馨、很浪漫啊!但事实上很可能并不是写给妻子的。

当时李商隐在四川梓州工作。“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巴山”,就是泛指东川梓州一带的山。我们现在把四川统称为蜀,其实四川西部、成都周围,才叫“蜀”,这里曾有古蜀国。四川东部一直到重庆,叫“巴”,曾有古巴国。

有学者去研究李商隐在梓州的生活,发现他写《夜雨寄北》的时候,妻子王氏已经去世两年了。那么这首诗究竟是寄给谁的呢?诗题里的“北”,指长安的亲友,因为长安在梓州的东北方向。诗句中的“君”,一定是李商隐的知己,是能够彻夜长谈的好朋友。

古人有个习俗,即以诗代书,把想说的话压缩成一首诗寄给对方。有时候是写一封书信,再附赠一首诗寄过去。在收到对方来信之后,收信人通常会给寄信人答复一首诗。你写什么内容,我也写相似的内容,甚至你写诗的时候押什么韵,我也押同样的韵,回寄给你。这么一来一往,一赠一答,就产生了很多诗。大家去翻翻白居易、李商隐、苏东坡的诗集,会发现很多赠答诗。这首《夜雨寄北》,就是李商隐以诗代书,寄赠给友人的诗。

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我们可以想象,这两个人应该通信不止一个来回了。对方写信问了好几次:老李呀,什么时候回长安啊?别老在四川待着啊!李商隐就回答他,“君问归期未有期”,我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回去呀!第一句就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诗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知己相见。他现在过得很孤独,很想念对方;越是想念,就越是会对未来重逢的场景,寄予深切的向往。

再看第二句。诗人不着急去幻想未来的场景,而是先写我现在写诗的时候处于怎样的场景之中。他也没细说我现在是什么样的情感,而是把情感放置在一幅画面中,“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幅画面很美,又很凄凉。大家看,这句只有一个动词,就是“涨”,其他都是名词,“巴山”“夜”“雨”“秋”“池”。这些名词组合在一起,诗人并没有具体交代彼此的关系。

英语里面常有很多of、to、in这样的词,把事物之间的关系都限定死了。汉语里面,尤其是古诗里,就不说那么多。诗人把几个名词放在一起,天然就是一幅画,有巴山,有夜晚,有雨水,有秋天,有池水,元素非常丰富,彼此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自由。比如你可以想象,“秋池”与“夜雨”是有因果关系的:下了一夜的雨,池塘里才会涨水。你还可以想象,“秋”既可以与“池”搭配,也可以与“雨”搭配,可见这是寒冷的秋雨;“夜”既可以与“雨”搭配,也可以与“池”搭配,可见这是夜晚的池塘,看不清楚,但能听到水声,感受到寒意。

总之,你把这一堆名词放在一起,一方面能想象到很多细节,另一方面又可以提炼出整体的境界,就是又凄凉,又遥远。秋天的池塘,夜晚的雨,巴国的山川,都有一种凄清、遥远的感觉。

这样一种“名词集合”的方式,在古诗里面经常出现。比如唐代诗人张若虚写的《春江花月夜》,题目就是五个名词凑在一起,能够引起人无限的想象。我们现在总爱说一个词叫“脑补”,古代诗人就喜欢展示高度浓缩的画面,请读者自行“脑补”,然后他再细细道来。后来到《红楼梦》里,林黛玉写过一首《秋窗风雨夕》。她是学习《春江花月夜》写的,也是拿出来五个名词,然后用自己的体验、感受,去把它们组织成一首完整的诗。

有“巴山”,有“夜雨”,有“秋池”,除此之外,李商隐还是使用了一个动词:“涨”。什么是“涨”?就是雨不停地下,导致池塘的水一点一点地上升。这个情景不是他眼睁睁看着写的,他不会大半夜跑出去看池塘。就算看池塘,他也不一定看得清楚呀,外面伸手不见五指的,凄风冷雨的,为什么要出去?这个“涨”,是一种想象,是调动所有感官才察觉到的一种态势。诗人听着外面的雨,感受着雨的湿气,秋天的凉气,想象着池水应该是一点一点涨上去了吧!一个“涨”字,既包含听觉,也包含触觉,乃至包括思虑和想象。

除了多种感官的提示之外,“涨”字还暗示着诗人情绪的堆积。声音一点点地累积,水面一点点地上涨,诗人对远方知己的思念之情,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饱满、悠长。这句“巴山夜雨涨秋池”,用一连串的名词,加上一个画龙点睛的“涨”字,描绘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里面既有情绪,也有感触,还有风景,已经拆不开,分不了了。

下面两句,诗人的思绪要往前飞了,向着未来飞去。“何当”,与“何当金络脑”中的“何当”是一个意思,即什么时候。诗人问自己,也是问对方:我什么时候才能与你“共剪西窗烛”呢?这是本首诗的第二幅画面。刚才写“巴山夜雨”,是第一幅画面,写当下远隔千里的时候,远在他乡的时候,我处于什么样的场景,我是什么样的心情。第二幅画面,则是想象未来,我终于回到长安了,写相见时候的场景,非常温暖,非常光明,跟第一幅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一幅凄风冷雨,昏昏暗暗,第二幅却是烛光摇曳,其乐融融。

我独自在今天想象着未来,想象着未来能一起回忆今天。

那么,什么叫“西窗剪烛”呀?首先要确定什么叫“西窗”。相对长安来说,四川梓州在西南,是对着西窗的。这里诗人也为读者埋下了第三幅画面的一个伏笔,这个伏笔待下文再说。“西窗”底下,两个人在剪烛夜话。为什么要“剪烛”呢?古人没有电灯,都得点蜡烛。蜡烛里有一个烛芯,点着点就会烧糊、烧焦,烛光就变暗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拿剪子把焦煳的部分剪掉,让烛光更亮一些。为什么要让烛光保持亮度呢?说明两个人言谈投机,总是聊不够。我们不能黑灯瞎火地聊呀!没准还得喝点小酒、吃点小菜呢!于是就需要不断“剪烛”,让整个屋子保持光明,保持温暖的气氛。所以,诗人用这幅“西窗剪烛”的画面告诉对方,未来的相见是多么美好!能够面对面好好聊天,是多么令人向往!

最后一句,出现了第三幅画面,即“却话巴山夜雨时”。很奇妙,第三幅画面其实又回到了第一幅画面。大家一定要注意“却”字,它的意思不是“虽然”“却是”,它就是退却的意思,退而回忆的意思。怎么退呢?从未来往回退。未来相聚之后,我们回忆当年天各一方,你在长安,我在梓州,我曾经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里给你写信、写诗,那时候的场景可以称作“巴山夜雨图”啊!现在我们终于相见了,你还记得我当年诗里的“巴山夜雨图”吗?咱们再一起回忆回忆吧!

所以,一个“却”字,勾连起了未来和现在。表面上看,第一幅和第三幅都是一样的“巴山夜雨”,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第三幅“巴山夜雨”的色彩、温度其实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它经过了回忆的加工。

回忆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曾经你经历过一次很痛苦、很艰难的事情,但是几年以后你回头一想,好像这事儿还挺有意思的,那些苦楚甚至显得有点滑稽。反过来,曾经你经历过一些特别美好的事情,现在回头一想,心里则会泛起一丝伤感:哎哟,这么美好的时光,永远回不去了!因此,我们可以想象,李商隐跟他的好朋友,在未来某一天,在一个光明、温暖的室内聊天的时候,他可能用一种调侃的、轻松的、愉悦的方式,来回忆当年那个寒风冷雨的夜晚。

读懂了“却”字,其实就读懂了整首诗的结构。诗写得很妙,表面上写了三幅画面,实际上是两幅画面,但是仔细想一想,还是三幅画面。第一幅是当下的凄凉苦楚的场景,第二幅是未来的幸福洋溢的场景,第三幅则是在幸福场景中回忆当年凄凉的场景。整首诗读起来有种曲折回环的美妙,非常精致。古人评论这首诗,说它就像“水精如意玉连环”,具有晶莹、回转的结构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