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原文及详细翻译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我们一说到杜甫,总说“老杜”,那是他留在历史中的一个沧桑形象。老杜也年轻过呀!他大概在25岁的时候,意气风发,写下了这首《望岳》。唐朝人在年轻时候,经常到处漫游,结交各路英豪,饱览大好河山,有时也去求仙访道。青年杜甫也有过一段漫游的生活,他走到泰山附近,遥遥望见这座名山,心中升腾起无限遐想,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题很重要。“望”是诗人自己的动作,“岳”是诗人描写的对象。“望岳”两个字一出来,你就得知道这首诗有两个重点:一是强调自己在“望”,不是登山爬山;二是强调泰山是五岳之尊。他不说“望泰山”,而说“望岳”,是想提醒读者,我要描写的对象不是普通的高山,而是极为崇高、伟大的东岳泰山。杜甫在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特别会写诗作文的人。他很会扣题,句句都扣题。

第一句,“岱宗夫如何”,先把题目点出来。我不是要望它吗?它到底长什么样呀?“岱宗”,是对泰山的尊称。“岱”和“宗”都有宗长、长者的意思,两个字放在一起,是说泰山是万物之开始,五岳之尊长。这是对泰山的至高赞美,仿佛世界就是从这里发源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从这里生长出来的。

诗人根本没登上泰山,但对泰山的渴望在逐渐积累。

“岱宗”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杜甫接着说,“齐鲁青未了”。这是最大视野的观察,也就是最大的“望”。前文说了,诗题里的“望”字很关键。杜甫先是“大望”,接着“中望”,然后再“小望”,他是一层一层、一步一步地望下去的。

最先是一个“大望”。大到什么程度?我们几乎可以说,杜甫已经飞上高空,仿佛坐在飞机上航拍,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色,叫“齐鲁青未了”。泰山的山色,绵延到齐,绵延到鲁,在整个山东大地乃至华北平原上都能够看到!泰山的北边是齐国的故地,南边是鲁国的故地。现在的山东省就分成这两个以泰山为界的主要区域,无论是山南还是山北,都是“青未了”。可见,泰山不仅博大,而且高峻,在很远之处仍能看到它郁郁青青的山色,这就叫“齐鲁青未了”。

第一、二句是航拍。慢慢地飞机开始往下走,往近了走。现在基本上到了泰山的山顶附近了。从这里俯瞰整个泰山,看到了什么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就是大自然的意思,大自然能够创生万物,可造可化。它把“神秀”之气都“钟”在这儿。“钟”本义是酒钟,现在也会写成“酒盅”,是一种盛酒的容器,可以把酒聚集起来,因此“钟”有聚集的意思。我们经常说,我很钟情于你,中意于你,就是说把我的情意都聚集在你身上。杜甫说,大自然把天地之间所有的神奇秀美之气,都聚集在了泰山。古人会认为,天地万物是一气所生,气在天地之间萦绕、奔走,形成了江河湖泊、高山深谷,形成了草木鸟兽,形成了万物之灵。杜甫认为,大自然把最优质的气都给了泰山,就叫“造化钟神秀”。

什么是“阴阳割昏晓”呢?如果说“造化钟神秀”写得比较虚,“阴阳割昏晓”则写得很实。“阴阳”呼应着“造化”,形成了对偶的关系。“阴”和“阳”,本来也是很虚的概念,古人会认为一切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但在这里,杜甫想表达的是很实的意思。山北为阴,山南为阳。泰山高耸入云,能够遮蔽阳光,造成山南、山北的明暗不同。如果是一个小土山,阳光照过来就全照亮了,照不过来就全部很昏暗。但是泰山太高了,同一座山中,这边太阳已经照到了,那边还黑着呢。“割昏晓”的“割”,就是分割、划分的意思。泰山的巅峰,就像一道分割线,把天地分成了阴阳、明暗两部分。

为什么很多游人一定要去泰山山顶看日出呢?日出的时候,泰山的明暗对比最为明显。东边的山峰已是红光普照,但西边的山峰还披着月色星光。大家都想去感受此种阴阳分割、明暗分明的气象。王维的《终南山》也写了类似的自然现象,即“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终南山也是高山,它是秦岭的一条支脉。当然,它的文化意义、精神气象远远比不上泰山。

第五、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的视野又变小了,仿佛他从飞机上下来了,站在山顶了,切身感受着山间的变化。什么变化呢?“荡胸生曾云”这个句子我们稍微倒转一下语序,可能更好理解,就是“曾云生荡胸”。诗人看见一层一层的云生出来了,涤荡着他的心胸,让他的心灵产生了动荡。大家注意“曾”字,与“层”通用。还要注意“荡”字,非常绝妙,既是写云在那里飘来荡去,同时又写这些云影响了诗人的心胸。他要强调自己的感受,所以把“荡胸”放在前面。他如果直接说“曾云生荡胸”,重点就是“曾云”了。大家不要忘了,整首诗都是围绕“望”来写的,“望”的人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下一句是“决眦入归鸟”。“决眦”就是睁裂眼眶的意思,形容眼睛睁得特别大,特别使劲。只有全神贯注、极目远眺的时候才有这样一种感受。杜甫极目远眺是在看什么呢?“决眦入归鸟。”什么叫“入归鸟”?就是目送归鸟入了林间。岑参有首诗说“鸟向望中灭”,望着望着,一直到实在望不见了才罢休。杜甫这里极力形容自己双目圆睁在捕捉远处的风景,看着归鸟一点一点变小,直到最后消失不见。

你们看,这首诗写“望”是越写越小的,对不对?先是“齐鲁青未了”,这是航拍,在高空之中;然后是“阴阳割昏晓”,这是飞翔在泰山顶上,俯瞰整个泰山;接着视野又变小,仿佛站在泰山上,感受着泰山的云,观察着泰山的鸟。写到这儿,水到渠成了,他最后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说,在我的想象中,对泰山已经进行了航拍、俯视、近观,泰山的方方面面我都已经感受到了,近的、远的、大的、小的风景,我都看完了。看完之后我提出一个愿望:我将来一定要“凌绝顶”,就是登上泰山之巅。

由此可见,前面六句都是在驰骋想象,诗人根本没登上泰山,但对泰山的渴望则在逐渐积累。当他写到“会当”,说明情感爆发出来了:就因为泰山怎么“望”都如此崇高,怎么“望”都如此美妙,所以我太想登上去了!“凌”就是凌驾于其上。凌驾其上,心中就会升腾起一种俯视世界的感觉,叫“一览众山小”。孟子有句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意思是,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都在脚底下了;登上泰山之后,天下的山都在脚底下了。杜甫借鉴了孟子的话,改写成了“一览众山小”。

“一览众山小”,也呼应着诗的题目。所谓“望岳”,望的是五岳之尊。泰山是最崇高、最尊贵的,所以能“一览众山小”。你看杜甫是多么会写作文的一个孩子呀,是不是?题目叫“望岳”,于是处处扣题,句句都写“望”。“望”什么呢?望的是泰山作为五岳之尊的气象。它是多么博大、崇高、美妙!

古人写诗,往往写得非常严谨,环环相扣,首尾相连。我们细细研读杜甫《望岳》,是想教给大家一种解读古诗的方法,即借助题目去分析一句一句之间的关系,分析诗人观察与思考的重点,梳理诗歌脉络的开端、发展、转折、结束。古人就是这么写诗的,我们也得这么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