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自从看了一遍她的书架之后,我就不再喜欢她了。”

某日,跟一哥们儿吃饭时,我八了他一卦,“想当年你追×××时”云云。只见这哥们儿很淡定地说:“起初是喜欢她,但是,有一次,我进了她的宿舍,看见书架上面只摆了几本小说,其他什么也没有。自此以后,我就再也不喜欢她了。”
听了他的解释,我忍不住笑出声——似乎,长期以来,我对小说以及只读小说的人一直有这样一种“偏见”。我问这哥们儿:“是不是你认为在所有文学作品中,小说属于‘层次最低的’?”这哥们儿说:“在明清以前是这样的,但现在完全颠倒过来了。”我又说:“大多数的小说都是没有啥思想价值的,仅供消遣之用吧?”
我作为一个很少看小说的人,有何资格对“大部分”小说评头论足?鉴于此,我对小说的看法若不无知、不偏激才怪呢,因此他当然不能同意了。于是,我退而求其次说:“至少,大部分人读小说的目的就是消遣吧?”这回,他同意了。
我可以武断地说,在所有出版物中,发行量最大的恐怕就是各类小说了。这些小说因受众群体过于广泛,质量自然也是良莠不齐。诚然,在其他书籍中,也有一大把一大把的垃圾——如成功学、处世哲学、人际关系学,等等。
这哥们儿没详说他在那个女生书架上看到的小说都有哪些,但他告诉了我一个很简单的结论:“一个只会看小说的人,不会有啥水平的。”
垃圾小说固然不值一谈,纵使那些好小说,大部分读者也是仅仅把它当作故事来读的,很少做深度思考。我感觉,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小说的创作难度是最高的,阅读起来却是最轻松的。与诗词、散文、杂文和戏剧等相比,小说把一句话拆成十句,再把十句拆成一百句,读起来当然“省脑子”——大部分人都能够通宵读小说,却很少有人能有耐心连续三个小时看散文、诗歌或杂文。可是,“省脑子”背后必然是缺乏思考的浅阅读——而小说中的思想是比较分散的,读者很难通过浅阅读从总体上把握其思想。好的小说,必然是带有哲学味儿的,一个只会读小说而不读哲学性作品的人,“必然”是仅仅把小说当故事书读的;即使是好的小说,也可能被他给糟蹋了。我猜想,我的这位哥们儿不喜欢“一个只会看小说的女生”,大抵也是出于这样的逻辑吧。
我从大一暑假到大三下学期,沉迷于张平和周梅森等人的官场小说,这类书看过很多。回头再想想,基本上都是同一个套路,没有多少思想价值。我为曾经虚度过的年华而羞耻,要是能够早点儿把那些读官场小说的时间省下来读一读米兰·昆德拉、周国平或历史、哲学、经济学及社会学类的经典作品,我的水平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差劲!觉醒后,最近三四年,我已经不怎么读小说了。去年下半年在朋友的推荐下破例读了三本小说:余华的《兄弟》、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及奥威尔的《1984》,并且还破例地都写了读书笔记。现在,我已经意识到,对我这样一个不会品读小说的三流读者而言,如果不写读书笔记,那基本上是“白读了”。因为,倘若不认真写个读书笔记,我只会感觉“很过瘾”,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有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我才能真正开始与作者对话。
现在,我读书虽然算不上浮躁,却也十分“功利”——偏重于读那些思想集中度比较高、能带来思维乐趣的作品,如杂文、哲理散文、哲学、伦理学、历史评论等;至于小说和历史故事,我也认为它们确实有趣,但又舍不得花太多时间——太奢侈啦,等有时间的时候再读吧。可是,我什么时候才能有时间呢?
再强调一下,我和这位哥们儿并没有认为读小说就不好,而是说“只读小说”不好。当然,这哥们儿在那女生的书架上只看到小说,并不等于人家就只看小说,可能是她看的其他书都是图书馆的,小说是自己买的。不过,我一般最舍不得花钱买的书就是小说了,因为通常只看一遍。
与这位哥们儿武断地过滤掉“只看小说的女生”相对应的是,当我知道一个“貌似只会看时尚八卦及美食杂志的”女生“竟然”读米兰·昆德拉、哈维尔、奥威尔、弗里德曼、科斯、萨特、尼采、凯恩斯等人的作品,并且还能谈得头头是道时,立马会产生与她的关系能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