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

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于居安思危,戒贪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巧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磐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恐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原文翻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也是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的君王。他雄才大略,千年流芳,自不必说。不过,人性的弱点,再了不起的人物也会有,否则就称不上什么“人性的弱点”,而是“弱人的弱点”了。在天下大治,国泰民安的局势之下,皇帝多少有些懈怠,也算人之常情。可是,如果因为出诸人之常情,就宽贷忽略过去,那便谈不上伟大,一切的伟大,多少是不正常的。于是,魏征便上奏了包括此篇在内的四道奏疏。

魏征首先极力推尊皇帝的崇高和重要,说他是天下大治的根本;然后说,皇帝君临天下,与世间许多事一样,成于危殆,败于成功,很容易在由逆转顺之时,放松懈怠,“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最后提出所谓“十思”,要皇帝反省、谨慎、虚心,使天下各守本职、各尽其力,最终达到垂拱而治的境界。

这些道理,我们看着都很平常,可是魏征句句都对着在上者发言,提出规劝甚至警告,拥有高位和权力的人,听着却很可能感到不顺耳的——平常的道理,讲给不能平常的人听,大概就变得很不平常了。但可贵的是,魏征能据理说,唐太宗大致也能据理听,所以贞观之治能实现和延续。可惜,这样的时刻在历史上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