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原文及翻译

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谤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原文翻译】

王安石的变法,是北宋政治史上的一大关键,不仅在政治、社会、经济各层面激起重大矛盾和争议,而且文人与官员群体内部也发生剧烈的撕裂。王安石与司马光是新旧两党的领袖,政见不同,义气相争,这篇《答司马谏议书》是一份见证。

前此,司马光有书信给王安石,对他的变法举措提出批评,王安石这篇文字便是对司马光简要而直接的回应。王安石个性劲直,勇于担当,说实话,一时的国家大事也不是有限的书信可以辩说清楚的,所以王安石的这份答书,也只能是一种立场的宣示和观点的表达而已。开篇就直截了当地提出:我们两人虽然相处日久,可谓是老朋友了,但我们对天下大事的观点看法和处置方式却是决然不同的。关键点出,接着便是直接将司马光所谓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的几项指责怼回去,而其中并无细说原委道理。最后,更是一种表态,不管众人如何议论,我以为对的,一定要坚持做下去,我不能顾恤这些而无所事事。

如果我是司马光,读到王安石这样的答书,略无从容商量,徒见执拗之气,怕不会很开心。但王安石的意思和立场已表达得很充分了,他会执善固执,按照自己认定的路走下去,“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能做什么呢?祈祷他是对的而自己是错的,因为这么走下去,如果是对的,是天下之福;如果是错的,则普天之下,将莫不受其祸害啊。